入局線下書店 二手書電商多抓魚求利還是引流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在北京大望路電影產業園,二手書電商平臺多抓魚的首家線下二手書店已開始試營業。據多抓魚線下書店負責人思凡介紹,這是多抓魚首次試水線下開店業務,預計在2020年3月左右正式開業,如果能持續盈利,會考慮擴張。實際上,由於二手書品類垂直、小眾、利潤空間狹小,加之電子書的圍攻,不少私營二手書店掙扎在生存邊緣。在業內專家看來,將線上讀者引流到線下緩解了實體書店起步推廣的問題,然而多抓魚試營線下書店能否成功還需要時間檢驗。

  文藝、整潔,像是西西弗或者誠品書店的縮小版,這是多抓魚線下二手書店的整體風格。北京商報記者在近日採訪中注意到,來該書店選書的讀者以20多歲的年輕人為主。

  一位獨自來逛書店的大學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他是從微博上得知書店開業的,曾經用過多抓魚買書,書很乾淨也有塑封,因此想來書店看看。在隨機採訪中,店內不少讀者表示曾用過多抓魚,或者聽過這個品牌,專門趁著周末來逛逛。

  作為一家二手書電商,多抓魚自2017年5月上線以來,公眾號已有超過30萬用戶,累計賣出逾20萬本書。據介紹,多抓魚位於天津武清的7000平方米物流中心臨時存放的將近30萬本書中的80%在一周內被賣掉。

  如今的多抓魚似乎在逆行業潮流而動,這種「逆行」不同於從線下向線上引流的模式,而是將平臺積累的讀者基礎引流至線下書店。在零售業專家胡春才眼中,這種引流的方式將讀者看二手書的需求放大了,增加了更多商機。如果只是按照傳統的二手書開店的模式在線下做推廣,會面臨非常大的困難。

  實際上,多抓魚這家書店的地址是多抓魚自身辦公場所的一部分,節省了絕大部分門店租金成本,可以被看作一次成本不高的試水,但後續的開店計劃是否能繼續,盈利仍是重要考驗。

  目前國內市場上活躍的二手書店除了以中國書店為首的國營企業,還有頑強生長在大學高校附近的個體私營書店,如近幾年小有名氣的豆瓣書店,已經開了14年。然而,面對京東、噹噹等電商平臺的打折促銷風潮,五道口的光合作用、第三極等書店逐漸倒閉,剩下的品牌則在生存線上掙扎。

  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二手交易市場規模估算達到4000億元。業內廣泛預計二手交易市場總規模將很快突破萬億元,如果按網購二手交易佔總量的10%估算,二手電商市場規模將為千億元級別。

  即便相對其他品類而言,二手書市場只是一塊小小的蛋糕,但覬覦者不乏京東、轉轉、閒魚等來自大平臺的競爭者。二手書電商要麼選擇獨自打拼,要麼選擇依傍大樹。例如背靠支付寶的二手書電商書袋熊在今年1月選擇和閒魚合作,逐漸退居幕後,成為閒魚圖書回收的供應商,提供翻新、消毒、包裝等一系列服務。

  其實,在多抓魚書店負責人思凡看來,開實體書店只是多抓魚線下發展的一個嘗試,到底能不能持續盈利,他們也在摸索中。有意思的是,在地下一層區域擺放著一塊小展板,標註著多抓魚回收其他二手物品分類,比如廚具、學習辦公、首飾帽子等用品。除了書籍,多抓魚也在嘗試觸碰其他品類的二手業態。思凡表示,目前這類二手用品正在收集當中,只開放了北京和上海兩個城市。

  對此,胡春才分析指出,目前的實體書店呈現著一種重新復活的趨勢,朝著多業態方向發展,引入咖啡休閒、商業講座等模式,為書店提供了多維的盈利點,未來多抓魚書店也會逐步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人們的讀書需求始終存在,線下也存在大量的二手書,因此如何去挖掘和運營是電商平臺需要考慮的問題。

  北京商報記者 閆巖 實習記者 何倩

(責任編輯:殷俊紅)

相關焦點

  • 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海快閃書店「施工中」10月開業
    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海首店將於10月正式開業。   毛坯房裡做快閃?繼北京店刷屏之後,多抓魚又在還沒正式開業的上海店搞出了新花樣。   上周,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宣布了一則消息:8月1日起,多抓魚將在其尚未完工的上海店鋪開展「施工中」快閃書店活動,消費者需要提前線上預約購買10元門票或現場購買15元門票即可入店購書。
  • 把二手書店搬到線上,「多抓魚」的循環商店夢
    線上二手書店「多抓魚」的名字由此而來。「你去逛一個二手店的時候,不會像在新品商店裡,說這個東西我需要,而是經常說,這個東西跟我有緣。」多抓魚的創始人魏穎這樣解釋道。當你想賣掉家裡囤積的舊書,只需要打開「多抓魚」,掃描 ISBN 碼後,等待順豐快遞員上門收書即可,經過多抓魚經過審核後,你就能得到賣書錢了。
  • 線上成功了落地做實體,網上二手書店多抓魚怎樣抓住年輕人的心
    用戶只需通過掃碼賣掉家裡的閒置書,換來的錢再買別人賣掉的書。短短兩年多的經營,如今的多抓魚已經積聚了300多萬用戶,每天賣出2萬本二手書,頗受年輕人的追捧。線上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多抓魚為什麼開始做實體店了呢?
  • 二手書社區產品——多抓魚體驗分析
    作為一名讀書愛好者,被朋友圈的「多抓魚」(一款很火的線上書店產品)多次刷屏之後,今天小胖實測了一把這個火得不要不要的二手書產品(忍不住買了幾本書,體驗確實不錯)。多抓魚——dejavu,法語,意思是「似曾相識」,寓意人對舊事舊物的情感牽絆,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愫;當然,發音也和多抓魚相似。多抓魚是一個二手線上書店,主要的產品形態為微信公眾號和微信小程序。兩位創始人也很有意思:CEO魏穎,一個舊物重度愛好者,前閒魚市場總監、知乎市場總監;陳拓,CTO,則是前知乎商業產品負責人、豆瓣社區開發負責人。
  • 探店③|最文藝二手書店——多抓魚書店
    多抓魚書店線上二手書交易平臺落地實體店多抓魚書店被稱為「北京文藝青年的精神食堂」它原本是一家網上二手書交易平臺去年10月開始經營實體店2.7萬冊、1萬多種圖書>二手百貨琳琅滿目煙火氣十足懷舊小屋還原了具有年代感的古樸書房姥姥的衣櫃媽媽的書架壓在玻璃板下的舊信箋、老照片
  • 二手書電商中的多抓魚,還是那顆閃耀的星
    在二手書電商中,多抓魚正穩步發展著。與此同時,它也在積極尋找業務方向的擴張與轉變,比如擴大二手交易範圍以及融合社交屬性。最近一年二手書電商市場的變動特別多,多抓魚已經完成了騰訊領投B輪融資。
  • 拆解多抓魚的定位遊戲:如何在二手書電商細分市場上,開闢自己的領土?
    2018年,多抓魚開始在二手書圈子火爆,加上胡歌、蔣方舟、李誕等明星大V的微博推薦,且獲騰訊1億美元融資,一時間多抓魚成為二手書交易市場的新秀,風光無限。而二手書交易前有孔夫子、舊書街等二手書交易垂直電商,後有轉轉和閒魚這樣的二手綜合電商。多抓魚如何創造心智空位,佔據用戶心智資源?筆者結合裡斯·特勞斯的《定位》,拆解多抓魚的定位遊戲。
  • 最前線|走過路過,多抓魚上海快閃書店「施工中」
    繼北京店刷屏之後,多抓魚又在還沒正式開業的上海店搞出了新花樣。上周,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宣布了一則消息:8月1日起,多抓魚將在其尚未完工的上海店鋪開展「施工中」快閃書店活動,消費者需要提前線上預約購買10元門票或現場購買15元門票即可入店購書。
  • 獲騰訊撐腰,撬動二手書億級市場,多抓魚到底做對了什麼?
    對二手書市場的準確判斷,讓多抓魚獲得了高速的增長,也讓多抓魚獲得了資本的青睞。看到這裡,你可能會疑問:近幾年,紙質書不是一直在被唱衰嗎?實體書店倒閉那麼多,紙質書有那麼好做嗎?這種風向下,做一家二手書回收公司不就是往槍口上撞嗎?
  • 從轉轉、閒魚到多抓魚、漫遊鯨,如何修煉二手書電商過冬術
    差別在於漫遊鯨主打「原價收書,低價買入」,用戶通過掃碼獲知書籍定價,湊夠一定數值即可包郵寄出;而多抓魚在書籍寄出後平臺會進行二次鑑定,不符合標準的書會通知用戶退回。另外,多抓魚在圖書類目和渠道上更勝一籌,目前已經建立了美國等優質二手書到中國大陸的流通渠道。在書單的推薦方面,二者不相上下。
  • 感覺二手書沒市場實體書店要完?那是沒見過「多抓魚」這火爆場面
    作為在業內擁有良好口碑的線上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這次從線上「著陸」到了線下,小小的300平米店面,竟然創下了六天賣出將近兩萬本書的業績,這大大出乎多抓魚工作人員的預料。想看看把書拿到線下銷售有何不同多抓魚是一家成立僅一年多的的在線二手書交易平臺,它藉助微信小程序給讀者搭建了一個線上的「二手書店」,只需掃描書上的條形碼就可以將家中閒置書賣掉,然後用賺來的錢購買別人賣掉的舊書。這種便捷的交易方式讓多抓魚成為許多讀者的新寵,積累了超過 70 萬用戶,平臺每天穩定售出超過 2000 本書。
  • 北京:多抓魚第一家二手書店吸引市民閱讀「打卡」
    2020年6月30日,北京,北京通惠河畔大望路電影產業園內,多抓魚開設的第一家線下實體二手書店,這裡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閱讀「打卡」。6月30日,北京,北京通惠河畔大望路電影產業園內,多抓魚開設的第一家線下實體二手書店,這裡吸引不少市民前來閱讀「打卡」。
  • 線下二手書店受年輕人青睞
    能淘便宜書還能和原主人交流  線下二手書店受年輕人青睞  走進大望路電影產業園,遠遠地就能看到一家特殊的二手線下書店——多抓魚,木質臺階、木質櫥窗、木質標識……推開書店的木門,一排排榆木書架映入眼帘
  • 我們參觀了多抓魚「工廠」,見證一本二手書的循環生意
    一般情況下,不出一周,甚至在更短的時間內,它會被下一位讀者以多抓魚給出的新定價買走。而後買賣雙方還可以通過「魚郵」互動。這是極客公園此前報導過的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用一年多時間摸索出的流程。在這段時間裡,從一個微信公眾號做起的多抓魚實現了訂單的爆發式增長;同時,多抓魚還構建起來了一個調性獨特的社區,這對二手生意的信任流通環節來說,十分重要。
  • 國慶期間多抓魚二手書店「著陸」意外走紅 6天賣出近兩萬本書
    19:00結束營業,現在還有二十米長隊……一點也不覺得實體書店藥丸(要完)。」十一長假,多抓魚CEO貓助在朋友圈這樣感嘆。從10月2日至7日,多抓魚將位於四惠橋旁的辦公室打造成了一間實體二手書店。作為在業內擁有良好口碑的線上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這次從線上「著陸」到了線下,小小的300平方米店面,竟然創下了六天賣出將近兩萬本書的業績,這大大出乎多抓魚工作人員的預料。
  • 多抓魚,或將成為二手書市場的獨角獸
    體驗最好的依然是多抓魚,轉轉次之,閒魚是最差的多抓魚回收的單價相對高,其他家基本是固定費率一折左右回收。我更傾向於賣給多抓魚,剩下的書再嘗試賣給閒魚和轉轉。這個過程發現,多抓魚不收書所體現的品味確實比其他家更好。
  • ...人氣烘焙品牌FASCINO首入深圳、多抓魚開二手服裝店...|品牌周報
    1、除了蔦屋書店,天目裡還有時尚概念店 B1OCK   剛開業的杭州天目裡,是一座集衣食住行的城中城,裡面除了備受矚目的大陸首家蔦屋書店,還有很多其他看點,比如美術館商店 BY ART MATTERS MARKET 之市、影院餐廳 CINKER PICTURES 目裡三克映畫、失物招領生活提案店等,還有位於11號樓的 B1OCK
  • 多抓魚新功能上線,探索更多二手圖書形態
    從養魚賣魚的漁夫,到嘗試做一個漁具用品的兜售商,多抓魚完成了從1-10的進步。未來,多抓魚還要探討更多的可能性,不斷完善二手圖書生態。踩著2020新年的節奏,二手書店多抓魚最近也上線了一系列的新功能和玩法。
  • 一個二手書交易平臺的「逆行」——
    多抓魚 供圖   思凡覺得讀者進入「多抓魚」的線下書店,有一種「尋寶」的衝動,這激勵他們不斷前來,提高復購率。   一提到二手書交易平臺,現在很多讀者馬上就會想到「多抓魚」。這個成立於2017年的線上二手圖書交易平臺憑藉著優質的服務,在很短時間內虜獲了不少愛書人的心。
  • 二手書店的智能化轉型分析
    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以用戶體驗至上的產品理念,從2017年開始,出現了一批依託微信小程序的C2B2C經營模式的二手書電商平臺,如「多抓魚」「漫遊鯨」「熊貓格子」等。C2B2C模式是指商品由消費者出售給企業,再由企業售賣給消費者的交易模式,是近年來網際網路經濟的新型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