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書電商中的多抓魚,還是那顆閃耀的星

2020-12-1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二手書電商中,多抓魚正穩步發展著。與此同時,它也在積極尋找業務方向的擴張與轉變,比如擴大二手交易範圍以及融合社交屬性。

最近一年二手書電商市場的變動特別多,多抓魚已經完成了騰訊領投B輪融資。

轉轉成為了微信九宮格裡面的一員;漫遊鯨獲得Pre-A輪2000萬的融資;閱鄰同時發力C端和B端;京東拍拍與愛回收戰略合併(閒魚等C2C模式的公司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內)。

去年夏天到秋天,我陸續寫了兩篇關於多抓魚的文章,算是最早期分析多抓魚的商業模式的人。當時預測多抓魚將會成為獨角獸,現在我還是持一樣的觀點。因為多抓魚的商業模式優勢並沒有改變,市場上也尚未有更優秀的對手。

一、抓住需求的優勢

在之前的文章《多抓魚,你沒學會》分析過,多抓魚的供需動態定價系統的優勢。

相比於閒魚的模式,多抓魚的模式是C2B2C,對於賣書的用戶來說是買斷模式,用戶不需要經歷繁瑣的討價還價流程就可完成賣書。

相對於轉轉同樣的C2B2C模式,多抓魚的優勢在用社區標籤更精準地抓住需求。

比如一本書用戶可以標記「想要」,這樣可以更好地讓系統判斷這類書的需求,調整收書的定價,讓賣書和買書的價格都達到均衡,讓平臺從動態調價中獲益,讓庫存的周轉更加快。

根據多抓魚公開宣布的數據顯示,整個2018年度回收360萬本,賣出260萬本,平臺每天賣出2000本書,賣出一本書的時間中位數是19小時。

也就是說,一本書從收回到倉庫處理完畢到賣出,還不足一天。

而根據轉轉CEO黃煒的2018年Q4的公開演講,轉轉二手圖書業務前三季度收了400萬本,賣出200萬本書。

相比之下,多抓魚的周轉效率在業內都在前列。

二、留存用戶,也要留存所賺的錢

C2B2C二手消費市場跟普通消費市場不一樣,主要是消費者的心理帳戶是從「賣所得金錢」獲得的,而不是自己擁有多少錢消費多少。

一般來說,用戶的心理動機是這堆東西我不要了,如果能夠換取賣給相同興趣的人,或者是把物品變現。

(根據阿里的一份調查顯示,轉讓閒置的前三大原因分別是:變現(49%)、低碳環保(46%)、賣給興趣相同的人(41%)。)

目前二手市場創業的公司也基本是圍繞著這兩種需求來下手。又因為目前的二手消費市場尚處於早期,供需並不平衡,增加用戶黏性成為特別重要的指標。

譬如:閱鄰是以「原價收書」,用戶獲得的是「書費積分」,它無法提現,只可以用於下次抵扣購買的書的一部分,其餘用現金補扣。

又例如:多抓魚上賣書,用戶獲得書費可以用於微信提現,同時為了鼓勵用戶把錢留下,用賣書賺來的錢再買書,可以讓用戶打9折。

如果用戶帳戶上沒有錢,目前的二手買賣頻次比較低的情況下,用戶可能就直接流失了。

三、多品類擴張

多抓魚宣布開始內測其它百貨品類的交易,也意味著多抓魚開始要跟轉轉、閒魚們正式碰撞。

不過目前多抓魚內測品類主要是文具手帳、擺件、玩偶、樂器,T恤等比較「文藝」的物品。品類的選擇上更偏向於貼近當前的用戶畫像。

這個邏輯也是基於用戶黏性提高的需求,因為二手圖書市場,本來就有其使用頻次限制,基本上可以以月為單位。

舉個例子,假設全部人都用多抓魚至少買賣過一次書,那麼這個用戶再次想賣書,可能是一兩個月後了。

多抓魚平臺上面至少要賣夠5本書才能滿足上門收書的條件。

假設一般用戶看完5本書需要一個月,其中並不是每本書用戶都會賣掉,這中間還會有一個轉換比例。這樣一個月用戶才來一兩次頻度,顯然無法支撐消費的想像空間。

增加品類,能夠讓用戶增加打開平臺的需求。

相比起轉轉目前1000萬級日活的用戶體量,多抓魚只是小魚。不過多抓魚在未來的競爭中,不一定會在同一個維度上直接展開。

四、社交屬性

上面提及用戶賣出二手物品的需求,變現裡面其實有兩種不同的需求:一種是「我賣二手貨從中賺錢」,另一種是「我賣給你是因為你識貨」。

前者對一個平臺的需求是長期從中賺錢,可以稱為中介。因為普通人基本沒有可能長期靠賣自己的物品過活,只有通過不斷地從別處回收,自己再賣出賺取差價。

這樣的話,其實是沒有什麼前途的。因為如果將來有個類似淘寶用戶數級別的平臺,每個用戶都知道它是最好的,信息對稱的話,中介會失去尋租空間。

當前的閒魚社區上還存在大量的「中介」倒是合理的,大量非標品難以定價,中介幫用戶省掉討價還價和庫存的風險,還有其存在價值。

而後者,也許是有點理想主義,就是懷著「我曾經愛過,但現在不需要了」的心態賣出貨物。

對於二手圖書來說也是如此,這種用戶不期望在賣書上「賺錢」,而是希望能夠為這本書找到能夠欣賞它的人。

這種心態下,賣書所得的錢就成了一種「意外來錢」的心理帳戶,用戶往往傾向於把他們花光,而不是當做自己的存款提現。

而這點是二手書電商建立社交空間的底層邏輯。

如果有經常上豆瓣的同學應該有注意到,豆瓣的圖書頁面已經有了多抓魚的導流連結。

個人一直認為豆瓣的數據對於多抓魚是一個關鍵數據,因為多抓魚上面的圖書信息,能夠讓用戶產生價值判斷的就是豆瓣評分了,其餘的「買過這本書的人」相比起來說服力不足。

如果長期依賴豆瓣評分,多抓魚只會淪為單純的賣貨書商。

只有建立自己的評價系統,才能掌握更好的定價權和社區效應。

多抓魚也是這樣做的。

在多抓魚上面交易,買書的用戶能夠通過「魚郵」與賣書的用戶發消息,每個用戶擁有自己「書架」主頁,而現在的圖書也可以像豆瓣一樣增加評分和評論。

顯然,多抓魚是想打造基於用戶的興趣聚合買賣社區,提升社區信任度之後就能完成更多品類的擴展,達到用戶和規模的雙增長。

也許「豆瓣東西」的夢想,可以由多抓魚實現。

五、多抓魚的問題

它的問題在於跑得不夠快,這個創始人貓助的性格也許有很大的關係。

創始人從創業開始就刻意把多抓魚打造成小眾的產品。

2018年的雙十一,多抓魚也舉行大力度打折活動,結果太多用戶湧進小程序,晚餐時間伺服器就奔潰了,直到第二天才恢復。

這顯然不是一個成熟電商的備戰態度。

另外一個問題,社區打造力度不足,用戶尚未構成身份認同,平臺上UCG的內容太少。一旦把社區的屬性增強,又會面臨豆瓣和騰訊爸爸的紅線競爭,這是需要智慧解決的。

但無論如何,對於擁有更高評價,更好財務數據的多抓魚,在二手閒置萬億級市場的空間裡,依然是一顆閃亮的星。

二手電商的終局是全品類的,更準確地說,二手貨物買賣是一種生活方式選擇。

在生活方式的千萬種可能性裡,每個獨角獸都有其廣闊的生存空間。大魚也不一定能吃小魚,小魚也能做池塘裡的王。

參考資料

【1】《多抓魚,你沒學會》

【2】巨頭持續加碼的二手經濟,暗示了什麼樣的時代烙印?https://36kr.com/p/5213417

【3】36氪專訪丨轉轉CEO黃煒:轉轉和閒魚已經很不一樣,二手行業80%交易將在小程序中完成 https://36kr.com/p/5162397

【4】聊聊多抓魚—— 一種新型的閱讀方式

 

作者:獨思有疑,微信公眾號:獨思有疑,專注產品思維的商業分析。

本文由 @獨思有疑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入局線下書店 二手書電商多抓魚求利還是引流
    在北京大望路電影產業園,二手書電商平臺多抓魚的首家線下二手書店已開始試營業。據多抓魚線下書店負責人思凡介紹,這是多抓魚首次試水線下開店業務,預計在2020年3月左右正式開業,如果能持續盈利,會考慮擴張。實際上,由於二手書品類垂直、小眾、利潤空間狹小,加之電子書的圍攻,不少私營二手書店掙扎在生存邊緣。
  • 二手書社區產品——多抓魚體驗分析
    「多抓魚」這款二手書產品最近十分火熱,其文藝氣息和知性之美對很多愛讀書,抑或是愛收集舊物的人有著十分致命的吸引力。如果你也是這樣一個文藝的人,何不進來看看呢?
  • 拆解多抓魚的定位遊戲:如何在二手書電商細分市場上,開闢自己的領土?
    2018年,多抓魚開始在二手書圈子火爆,加上胡歌、蔣方舟、李誕等明星大V的微博推薦,且獲騰訊1億美元融資,一時間多抓魚成為二手書交易市場的新秀,風光無限。而二手書交易前有孔夫子、舊書街等二手書交易垂直電商,後有轉轉和閒魚這樣的二手綜合電商。多抓魚如何創造心智空位,佔據用戶心智資源?筆者結合裡斯·特勞斯的《定位》,拆解多抓魚的定位遊戲。
  • 從轉轉、閒魚到多抓魚、漫遊鯨,如何修煉二手書電商過冬術
    由此二手交易平臺崛起,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迅速發展就是最好的佐證。而此中又以二手書交易平臺最為引人注意,典型代表如多抓魚、漫遊鯨。總體來看,目前國內二手交易平臺主要是兩種模式,即C2C和C2B2C。前者主要是由平臺撮合個人買賣雙方,定價由用戶自主協商,十分依靠社交關係鏈。至於後者,隨著市場的發展已經細分為「渠道模式」和「服務模式」兩種模式。
  • 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海快閃書店「施工中」10月開業
    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上海首店將於10月正式開業。   毛坯房裡做快閃?繼北京店刷屏之後,多抓魚又在還沒正式開業的上海店搞出了新花樣。   上周,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宣布了一則消息:8月1日起,多抓魚將在其尚未完工的上海店鋪開展「施工中」快閃書店活動,消費者需要提前線上預約購買10元門票或現場購買15元門票即可入店購書。
  • 獲騰訊撐腰,撬動二手書億級市場,多抓魚到底做對了什麼?
    二手書電商多抓魚:從0到1,是把困難的事變簡單買書一時爽,搬家淚兩行。對於愛看書、愛買紙質書的人來說,最頭疼的問題莫過於舊書怎麼處理?多抓魚的出現,才讓人們猛然發現:一個標準化的圖書回收平臺,實在太有必要了!多抓魚的二手書回收模式並不複雜,一共有三步:估價回收,書籍翻新消毒,低價售出。作為新型二手書電商交易平臺,多抓魚讓賣書買書的流程變得方便且具有保障。
  • 一個好玩的二手書交易小程序——多抓魚
    「多抓魚」就是一個二手書交易市場,為什麼叫「多抓魚」呢?創始人是設想用戶是挑剔的貓,在平臺上如同撈取遊魚般尋找喜歡的二手書。和其它二手書平臺不同的是,客戶可以在「多抓魚」買書賣書。多抓魚會對書籍進行嚴格篩選,只收沒有物理硬傷的書,同時會進行清潔翻新和殺菌處理,這樣就打破了二手書長久以來的破舊、泛黃、帶著汙漬的刻板印象。
  • 多抓魚,或將成為二手書市場的獨角獸
    體驗最好的依然是多抓魚,轉轉次之,閒魚是最差的多抓魚回收的單價相對高,其他家基本是固定費率一折左右回收。我更傾向於賣給多抓魚,剩下的書再嘗試賣給閒魚和轉轉。這個過程發現,多抓魚不收書所體現的品味確實比其他家更好。
  • 我們參觀了多抓魚「工廠」,見證一本二手書的循環生意
    一般情況下,不出一周,甚至在更短的時間內,它會被下一位讀者以多抓魚給出的新定價買走。而後買賣雙方還可以通過「魚郵」互動。這是極客公園此前報導過的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用一年多時間摸索出的流程。在這段時間裡,從一個微信公眾號做起的多抓魚實現了訂單的爆發式增長;同時,多抓魚還構建起來了一個調性獨特的社區,這對二手生意的信任流通環節來說,十分重要。
  • 二手書電商爭「輕重」 最大分歧是自營或平臺模式
    二手書是個非常古老且小眾的行業,它從未成為電商爭奪的真正焦點。但最近,不斷有巨頭偷偷把手伸向這個市場,無論是京東、淘寶、噹噹等大型電商平臺,還是轉轉、閒魚等垂直二手網站,都對二手書電商青睞有加。而在這場暗戰中,最引人關注的卻是兩家名不見經傳的電商企業以及它們背後的商業模式。
  • 二手書市場崛起 哪個平臺買二手書最划算?
    「買買買」的雙11已經過去,事實上,「買買買」的背後催生著斷舍離的需求。在消費分級這一大背景之下,以圖書品類為例,當紙質閱讀熱情回暖、圖書價格卻水漲船高之際,二手書市場正在迅速崛起。  像轉轉這樣的全品類二手電商以及多抓魚、漫遊鯨等垂直品類平臺,就因為提供二手圖書交易業務而受到消費者的關注。不過,因模式不同等因素,各家的服務到底如何?雙11期間,記者在上述三家平臺分別購買二手書籍,通過實際交易對各家的服務體驗進行真實測評。
  • 轉轉、多抓魚、漫遊鯨等平臺真實交易評測
    此外, 圖書的低值特點, 減輕了消費者的交易心理負擔, 因而成為二手物品中的熱門交易品類。    像轉轉這樣的全品類二手電商以及多抓魚、漫遊鯨等垂直品類平臺, 就因為提供二手圖書交易業務而受到消費者的關注。不過, 因模式不同等因素, 各家的服務到底如何? 雙 11 期間, 記者在上述三家平臺分別購買二手書籍, 通過實際交易對各家的服務體驗進行真實測評。
  • 二手書電商閒魚、轉轉們的花樣淘金和眼前僵局
    而現在內容垂直化發展是必然的事,像閒魚、轉轉它們都增加了二手書的項目,此外,還出現了多抓魚、漫遊鯨等垂直類二手書電商。要說二手書電商的生存空間,垂直化發展是一點,融資情況也是一點。二、以多抓魚、漫遊鯨為代表的C2B2C模式C2B2C模式更多側重於服務,平臺通過回收、買斷、租賃等方式從用戶手中收取書籍,再經過統一處理、定價、銷售。有了B端的二次鑑定機制,多抓魚、漫遊鯨這類垂直電商的二手書質量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以及二手書的定價也相對合理,以便買家獲得良好的購書體驗。
  • 感覺二手書沒市場實體書店要完?那是沒見過「多抓魚」這火爆場面
    十一長假,多抓魚CEO魏穎在朋友圈這樣感嘆。從10月2日至7日,多抓魚將位於四惠橋旁的辦公室打造成了一間實體二手書店。作為在業內擁有良好口碑的線上二手書交易平臺,多抓魚這次從線上「著陸」到了線下,小小的300平米店面,竟然創下了六天賣出將近兩萬本書的業績,這大大出乎多抓魚工作人員的預料。
  • 多抓魚新功能上線,探索更多二手圖書形態
    從養魚賣魚的漁夫,到嘗試做一個漁具用品的兜售商,多抓魚完成了從1-10的進步。未來,多抓魚還要探討更多的可能性,不斷完善二手圖書生態。踩著2020新年的節奏,二手書店多抓魚最近也上線了一系列的新功能和玩法。
  • 把二手書店搬到線上,「多抓魚」的循環商店夢
    線上二手書店「多抓魚」的名字由此而來。「你去逛一個二手店的時候,不會像在新品商店裡,說這個東西我需要,而是經常說,這個東西跟我有緣。」多抓魚的創始人魏穎這樣解釋道。當你想賣掉家裡囤積的舊書,只需要打開「多抓魚」,掃描 ISBN 碼後,等待順豐快遞員上門收書即可,經過多抓魚經過審核後,你就能得到賣書錢了。
  • 從轉轉到漫遊鯨,如何修煉二手書電商過冬術
    由此二手交易平臺崛起,閒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臺迅速發展就是最好的佐證。而此中又以二手書交易平臺最為引人注意,典型代表如多抓魚、漫遊鯨。總體來看,目前國內二手交易平臺主要是兩種模式,即C2C和C2B2C。前者主要是由平臺撮合個人買賣雙方,定價由用戶自主協商,十分依靠社交關係鏈。至於後者,隨著市場的發展已經細分為「渠道模式」和「服務模式」兩種模式。
  • 轉轉多抓魚漫遊鯨等平臺交易評測
    此外,圖書的低值特點,減輕了消費者的交易心理負擔,因而成為二手物品中的熱門交易品類。 像轉轉這樣的全品類二手電商以及多抓魚、漫遊鯨等垂直品類平臺,就因為提供二手圖書交易業務而受到消費者的關注。不過,因模式不同等因素,各家的服務到底如何?雙11期間,記者在上述三家平臺分別購買二手書籍,通過實際交易對各家的服務體驗進行真實測評。
  • 多抓魚產品體驗分析報告
    「多抓魚」是一家經營優質二手圖書的電商,本文分析了「多抓魚」這款產品之所以能夠在眾多類似平臺中脫穎而出的原因,並介紹了這款產品的亮點所在。也就是什麼書都有最好,而且要是在正版書的基礎上。多抓魚2017年的11月10日,提高收書價格,時間節點選擇在其他電商大促後,幫用戶新買的書騰空書架。當然,多抓魚聚焦在文藝青年的閱讀上,所以類似於大學生的教科書根據多抓魚自己的定位是不收的。2.  品相足夠。
  • 網際網路下的二手書商:花樣淘金模式多,卻依舊受限僵局
    而現在內容垂直化發展是必然的事,像閒魚、轉轉它們都增加了二手書的項目,此外,還出現了多抓魚、漫遊鯨等垂直類二手書電商。要說二手書電商的生存空間,垂直化發展是一點,融資情況也是一點。據了解,2018年9月漫遊鯨獲得了1000萬人民幣的融資;2018年8月有消息稱閱鄰完成了A輪融資;2018年5月多抓魚獲得了B輪融資……大體來看,目前的二手書電商平臺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C2C,另一種是C2B2C。1. 以閒魚、轉轉為代表的C2C模式C2C模式主要是買賣雙方直接對接,平臺幾乎不參與到交易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