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點最值問題是我們初中數學的重難點內容,今天我們通過幾個圓的動點問題,為你介紹軌跡為圓,利用輔助圓特性求最值問題,值得反思回味。
類型1 動點型
1.(2017秋丹徒區期末)如圖,AB是半圓O的直徑,點D在半圓O上,AB=2,AD=10,C是弧BD上的一個動點,連接AC,過D點作DH⊥AC於H,連接BH,在點C移動的過程中,BH的最小值是( )
A.5 B.6
C.7 D.8
【分析】如圖,取AD的中點M,連接BD,HM,BM.由題意點H在以M為圓心,MD為半徑的⊙M上,推出當M、H、B共線時,BH的值最小;
【解答】如圖,取AD的中點M,連接BD,HM,BM.
∵DH⊥AC,
∴∠AHD=90°,
∴點H在以M為圓心,MD為半徑的⊙M上,
∴當M、H、B共線時,BH的值最小,
∵AB是直徑,∴∠ADB=90°,
∴BH的最小值為BM﹣MH=13﹣5=8.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時與圓的位置關係、勾股定理、圓周角定理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學會添加常用輔助線,利用輔助線=圓解決問題,屬於中考選擇題中的壓軸題.
2.(2018建湖縣一模)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A(4,0)、B(0,﹣3),以點B為圓心、2為半徑的⊙B上有一動點P.連接AP,若點C為AP的中點,連接OC,則OC的最小值為______.
【分析】先確定點C的運動路徑是:以D為圓心,以DC1為半徑的圓,當O、C、D共線時,OC的長最小,先求⊙D的半徑為1,說明D是AB的中點,根據直角三角形斜邊中線是斜邊一半可得OD=2.5,所以OC的最小值是1.5.
【解答】當點P運動到AB的延長線上時,即如圖中點P1,C1是AP1的中點,
當點P在線段AB上時,C2是中點,取C1C2的中點為D,
點C的運動路徑是以D為圓心,以DC1為半徑的圓,當O、C、D共線時,OC的長最小,
設線段AB交⊙B於Q,
Rt△AOB中,OA=4,OB=3,
∴AB=5,
∵⊙B的半徑為2,
∴BP1=2,AP1=5+2=7,
∵C1是AP1的中點,
∴AC1=3.5,AQ=5﹣2=3,
∵C2是AQ的中點,
∴AC2=C2Q=1.5,
C1C2=3.5﹣1.5=2,即⊙D的半徑為1,
∵AD=1.5+1=2.5=1/2AB,
∴OD=1/2AB=2.5,
∴OC=2.5﹣1=1.5,
故答案為:1.5.
3.(2017惠山區校級一模)如圖,已知A、C是半徑為2的⊙O上的兩動點,以AC為直角邊在⊙O內作等腰Rt△ABC,∠C=90°.連接OB.則OB的最小值為_______.
【分析】如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CO′,CO=CO′,∠OCO′=90°,首先證明當點C固定時,點B在以O′為圓心OA為半徑的圓上運動,推出當O、B、O′共線時,OB的值最小,最小值=OO′﹣O′B= 2倍根號2﹣2.
【解答】如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CO′,CO=CO′,∠OCO′=90°,
∵AC=CB,∠ACB=∠OCO′,
∴△ACO≌△BCO′,
∴OA=O′B,
∴當點C固定時,點B在以O′為圓心OA為半徑的圓上運動,
∴當O、B、O′共線時,OB的值最小,最小值=OO′﹣O′B= 2倍根號2﹣2..
故答案為2倍根號2﹣2.
反思:在錯綜複雜的變化之中,小妖總會露出一些蛛絲馬跡.只要你能夠整合題目的條件,找到兩個定點,並發掘動點與其所成的張角的大小,張角一旦為定角,或動點與定點距離相等(多以直角三角形斜邊中線體現),小妖就露出它的行蹤,顯出它的軌跡,它的原形——圓也就自然而然的在我們眼前現形了.
李白的「遙看瀑布掛前川」化動為靜,賈島用「僧敲月下門」以動襯靜,數學上的動點題在變化的位置中體現不變的規律(如本文題中找到的動點的軌跡),把「動」轉化為「靜」,有異曲同工之妙.
練習1(2016秋蘇州期末)如圖,已知等邊△ABC的邊長為8,以AB為直徑的圓交BC於點F.以C為圓心,CF長為半徑作圖,D是⊙C上一動點,E為BD的中點,當AE最大時,BD的長為( )
【練習1答案】選B.
類型2 旋轉型
3.(2018灌南縣模擬)如圖,正方形ABCD中,AB=3,以B為圓心,AB長為半徑畫圓B,點P在圓B上移動,連接AP,並將AP繞點A逆時針旋轉90°至Q,連接BQ,在點P移動過程中,BQ長度的最小值為______-.
【分析】通過畫圖發現,點Q的運動路線為以D為圓心,以1為半徑的圓,可知:當Q在對角線BD上時,BQ最小,先證明△PAB≌△QAD,則QD=PB=1,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對角線BD的長,則得出BQ的長.
【解答】如圖,當Q在對角線BD上時,BQ最小,
連接BP,由旋轉得:AP=AQ,∠PAQ90°,
∴∠PAB+∠BAQ=90°,
∵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
∴AB=AD,∠BAD=90°,
∴∠BAQ+∠DAQ=90°,
∴∠PAB=∠DAQ,
∴△PAB≌△QAD,
∴QD=PB=1,
在Rt△ABD中,∵AB=AD=3,
【點評】本題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質、旋轉的性質和最小值問題,尋找點Q的運動軌跡是本題的關鍵,通過證明兩三角形全等求出BQ長度的最小值最小值.
反思:解決動點問題的過程中,如果能在自動點和因動點之間找到一個定點,將其作為中心,使兩個動點之間構成旋轉、位似或旋轉相似等保持形狀不變的圖形變換,那麼寶貝「照妖鏡」也就找到了.動點所形成的軌跡也就在「照妖鏡」中現出了原形:
自動點在圓上運動——因動點的軌跡就是圓;自動點在直線上運動——因動點的軌跡就是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