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修的方法本身不能算複雜,但也不能算簡單。有行者認為,這麼簡單的方法我幾分鐘就記住了。打桌球的方法也很簡單,只要推擋就行了,但是要打成冠軍容易麼?開刀做手術也很簡單,切開,處理,縫上就行了,但是要學很多年,即使學了很多年有些人還是不能勝任。
禪修的進程中會出現很多的阻礙與幹擾,也會出現很多的迷惑,隨著禪修的進展,禪修的方法也需要不停地調整。手術是可見的,尚且如此困難,而禪修是處理一般人不可見的「心」,禪修容易麼?
布達文薩在近期的互動中統計發現,很多人雖然斷斷續續修行了很多年,但由於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指導與矯正,因此並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甚至還摻雜使用很多「後期工具」造成修行受到阻礙,即使是很多曾經在正規系統接受過教導的行者也是如此,布達文薩在統計中發現這一比例超過90%!也就是說,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已經修行多年但並不會正確使用方法!」 因此,布達文薩建議大家認真閱讀本系列文章(禪修小參及問答)以及短期禪修小參、開示、答疑系列文章。 小參是行者必備技能,小參內容與大致流程也是行者必須要知道的。 小參時行者應該報告自己在近期的行禪狀態、坐禪狀態、苦受狀態、以及妄念狀態,並根據禪師的指導糾正自己的練習技法。有天賦的禪師僅需要簡短的交談就能從名色法中快速了解行者的狀態與問題。
請注意:以前學習過「兩段式專注力練習」的或者觀察跳動的行者可以繼續使用以前的方法。
原則:如實觀察、持續綿密的專注於本質感受(起落或跳動);不要強調「腹部」、「呼吸」等概念;虛偽與自我麻醉才是真正的無德;接納現實、寬恕自己、寬容他人;親近智慧者,遠離愚痴人。
本質感受:了知究竟法就是本質感受,究竟法的特相表現為,硬、粗、重、軟、細、輕、推動、支持、膨脹、收縮,冷、熱、滾動、粘結。持續觀察起、落與跳動就是持續觀察本質感受。
小參內容:
師父:那麼今天的感受,苦受。
學員:苦受有疼痛,還有就感覺到癢,基本上是這些。但就照您說的那樣,把這個都分解成本質感受,比如說熱、脹、移動、支持都把它分解之後,這種痛苦好像慢慢的消失了,但是過不了5分鐘好像海浪一樣它又來了,好像一直在這種,開始坐下去挺喜悅的,然後過了一會兒,過了20多分鐘就開始疼,一會兒把疼分解了之後,它又挺好的,然後過不了差不多10分鐘它又來了,然後又這樣反反覆覆的就好像挺多感受的。
師父:不用去刻意分解疼,在你感受裡面,在疼痛裡面我們就是去尋找一下軟、粗、硬,然後其他的不去關注就可以了,我們不是去分解疼痛,我們是沒有能力分解疼痛的,我們只能去裡面(疼痛裡面)找本質感受,找本質感受的過程中它(疼痛)自己就分解了(不見了),我們是沒有辦法分解疼痛的,它是本來不存在的東西,我們怎麼分解它? 明白吧?疼痛本身是不存在的,一個不存在的東西是沒有辦法分解的,它只是一個假象,是我們心造的假象。我們如果專注於裡面(疼痛裡面)的本質感受的時候,假象它自動就沒有辦法呈相了,我們並沒有分解疼痛,因為它並不存在。再有,我們不要去計算時間,多少分鐘,多少分鐘不要去計算這個時間,愛多久多久,反正我去觀察,它一下分解成功,一下分解不成功,是因為我們的智慧還沒有達到一個平穩圓融的程度,隨著你智慧的增長,他成功分解的時間段會越來越長的,等它拉得很長時間的時候,就有機會體證涅槃了,就不糾結疼的問題了,你到那時候(體證涅槃之後)就是聖人了,明白吧?
方法都沒問題,就這樣堅持。
學員:我就不明白為什麼我會感到痛苦,為什麼會疼?
師父:因為無明,眾生的無明。其實世間從本質上講是沒有疼痛的,但是由於我們發展出了聰明才智,我們因為聰明,所以我們會痛,因為痛是我們製造出來的。智慧和聰明是兩回事,智慧是深入實相的,而聰明是什麼?聰明是把實相構建成概念,弄得越來越複雜的概念,這個是聰明,是不是這樣的? 那個各種機器什麼的越弄越複雜對不對?這是聰明才智,智慧是相反的,把那些複雜東西變簡單。
學員:大概是這樣的。
師父:越複雜越痛苦。機器也是這樣,越複雜的可靠性越差,對不對?
學員:對。
師父:就是這樣的。
學員:還有就是在行禪當中,走著走著就像踩到一個軟軟的,像一個橡皮上一樣滑的,然後就變成了忽悠一下的支持,忽悠一下支持住。
師父:是這樣的,那個(忽悠一下子)就是推動支持。這是行禪中的本質的感受,運動是本質感受,這是沒有問題的。(軟軟,滑滑也是本質感受,但它們不是我們的主要目標)
學員:但我腦子裡想的就不是提推放,而是移動支持。
師父:可以沒問題。可以,你就用標示移動支持的方法,可以。它其實跟「提~推~放~」跟「推動」是一個事情。推動、提~推~放~都是運動特質,都是風大,沒有問題。你就用這個方法,你覺得這個方法自然的就呈現上來了,就用這個方法沒問題。你的操作和他們的方法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是用詞上變一下而已,名相上變一下而已,一點問題都沒有,你就用這個方法。
學員:都是本質感受。
師父:對,它都是本質感受。
學員:您說的感受是要觀察本質感受,而不是具體的心的感受,還有腿的感受,是不是這樣的?
師父:如果能觀察到本質感受,現在觀察到一點點了對不對?那就觀察本質感受,你很難做到全時全刻的觀察到本質感受,對不對?其實(日常經驗來講)那個本質感受是被感受包起來的,就像一個罐頭一樣,那天我講過對不對?但是它漏了一部分在外面,即使是沒有訓練過的人也能夠感受到一點本質感受,但是如果想把它全部都感受到那就需要深度的訓練,你現在已經可以做到一點點了,對不對?你不要苛求自己全部都能夠感受得到,感受5分鐘就5分鐘,感受到3分鐘就3分鐘。
學員:您說感受到是全身都感受到?
師父:禪師說的「全部」指的是全部時間都工作在本質感受上,而不是說我們具體的部位。全部指的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從頭到尾我們基本都處在對本質感受的觀察上。
學員:專注、專注力。
師父:好,你要練,不要著急,要練的,它一點一點一點這個時間會拉長的,有的時候你突然發現之前拉的很長了,現在又退回來了,都有可能。這個就是什麼?進進退退,像波浪海波浪一樣,對不對?進進退退的。如果腿痛的話可以改換姿勢,然後腿放在邊上都可以(僅僅指的是小參時,而不是打坐中,打坐儘量不要改變姿勢)。還有問題嗎?
學員:沒有了。
師父:好,隨喜你的功德。
學員: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