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家風教育走進校園 讓學生心靈沐浴新風

2021-01-09 騰訊網

永州市第四中學 歐陽慧

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充滿蓬勃朝氣的新一代,當代青少年不僅要有卓越的智慧和超群的膽識,更加需要健全的人格和豁大的格局。家風是潤物細無聲的歷史傳承,也是紮根靈魂深處的文化薰陶。良好家風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培養良好家風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為此,我們申報了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重點資助課題《中學生家風教育研究》,開展了一系列家風走進校園的實踐活動,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

一、中學生家風家規教育現狀

我們通過不同年級的問卷調查,了解到目前中學生家風家規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家風家規教育引導不夠。家庭和學校對中學生家風家規教育不夠重視,家長對中學生有成績至上的期盼,學校則有重智育輕德育的偏頗,家庭和學校沒有將家風家規教育作為教育的重點來實施。

2、家風家規德育功能嚴重忽視。家長言傳身教的榜樣作用不夠,學校德育未能將家風家規教育納入德育教育的內容體系。

3、中學生踐行家風家規的狀況不佳。家風家規教育在內容上脫離學生成長實際,學校在某種程度上忽略通過家風家規教育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二、家風教育進校園的實踐探索

我們在推進《中學生家風教育研究》這一課題中,堅持以「弘揚家風家教,樹立家國情懷」為主旋律,以「家校共建協同化」為主抓手,開展了一系列的家風教育實踐研究活動。

(一)線上線下讀家風

課題組將「線上線下讀家風」與寒暑期及節假日學生實踐活動相結合,利用學校進行網絡調研和問卷,在超星閱讀平臺特設家風閱讀欄目,並藉助假期與家人團聚的日子,就傳統的家族文化相關內容,線上線下閱讀經典家風讀本,積極採訪家裡的長輩,並記錄獲得的信息和讀後感,為自己讀懂家風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線上線下讀家風活動,學生在參與中獲得知識、了解家風、學會尊重、懂得感恩、激發熱情等等。

(二)平「語」近人範家風

課題組以校園新媒體為平臺,藉助學習強國「平語近人」欄目,開展校園觀看《國之本在家》和《報得三春暉》等傳家風活動。通過觀看活動,學生受到了傳統的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加深了對祖輩、對父母、對國家的真實情感,激發他們認真學習、立志成才的信心和決心,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傳承家風文化,汲取經典精髓,啟迪思想、塑造心靈、培養心智,將良好的習慣自覺地踐行在日常生活中。

(三)演講比賽頌家風

課題組以「好家風伴我成長」為主題,以演講比賽形式插入秋季新生入校教育及軍訓活動,學生與家長共同參與,學生們講述自己在良好家風陪伴下健康成長的故事,闡釋自己對良好家風的認識與感悟。那種面對面的直白,情與情的交融,感與悟的體驗,感動著臺上臺下在座的每一位家長、學生和老師。通過入學教育活動的開展,高一新生在良好家風的薰陶感染中,養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的道德風尚,凝聚傳播正能量,促進校園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四)主題班會亮家風

課題組利用學校各年級各班每周舉行主題班會,開展全年級以「讀懂家風」為主題的傳承家風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明白好的家風是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正能量,讓學生接受一次傳統美德教育,激發他們向好、向善的本性。

(五)我手我心寫家風

課題組以「我手我心寫家風」為主題分年級開展徵文評選活動,高一年級開展「寫家書」活動,高二年級開展「讀懂家風」活動,高三年級開展「寫家族史」活動。學生們通過開展家庭成員的深入交流、祖籍尋訪等形式,收集對自己影響深刻的家史、家訓、家規、家風等文化信息,把自己所看、所聽、所想、所悟用文字表達出來。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來自父母的愛,也讓父母感受到來自孩子的心聲。

(六)班牌風採曬家風

課題組結合各班每月舉行電子班牌評比活動,開展「班牌風採曬家風」專題欄目評比活動,捕捉家庭中優良好家風,營造全面有序的班級文化氛圍,真正將智慧校園落地,把講家風故事、亮家風家訓、秀家族名人、築家風夢想融入到班牌風採中,讓每一位學生都既能感受到智慧校園的優越性,又能通過碎片式閱讀獲得知識,浸潤心靈。

(七)版報美篇秀家風

課題組聯合學校學生處和團委主辦,全體學生廣泛參與,共收到作品300多幅,在教學樓長廊樓展出優秀作品30幅,其餘的在各班級手抄報牆、黑板報中展出,美篇作品在各班電子班牌設定專欄瀏覽展示,並將評選、遴選的優秀「家風」各類作品在學校校報《四中人》刊登3期專版。營造了良好的校園氛圍,傳遞了滿滿的正能量,詮釋新時期好家風的內涵。

(八)遊學研修學家風

課題組以「學家風遊學研修」為主題,組織師生到冷水灘區上嶺橋鎮仁山村實地考察和學習孝德家風文化活動。師生們參觀了五館合一的鄉賢館、村史館、圖書館、文化大講堂、仁山茶館以及劉氏宗祠,瀏覽了仁山村歷史簡介、族規家訓、仁孝故事、鄉賢名人等。大部分學生回校後撰寫了遊學心得,向更多的人傳播中華傳統美德。

(九)一筆一畫書家風

課題組與學校學生處、年級部聯合舉辦"一筆一畫書家風"主題書法比賽展示活動,為學生的自我展現及自我鍛鍊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並邀請書法愛好者為學生指導並評比書法,讓學生在家風家訓書法比賽中感受傳統文化,繼承傳統美德。

(十)一字一句數家風

課題組結合高一年級建制班合唱展演,將家風內容列入合唱選歌內容,以孝道為主題,讓每個班級選一首歌曲進行展演。1827班班主任與全班學生進行了溝通和交流,選取了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的《遊子吟》古典詩詞歌曲。通過組織學生觀看「平語近人」第五集《報得三春暉》,同學們才真正理解孟郊的這首《遊子吟》。同學們說:唐代詩人孟郊的《遊子吟》,生動表達了中國人深厚的家庭情結。

(十一)四中講壇說家風

課題組藉助「四中講壇」平臺,開展「四中講壇說家風」活動,通過專家講座、家長講述、交流互動等形式,幫助更多家長朋友提升家教水平,傳承優秀家訓文化,弘揚良好家風,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家風教育實踐的幾點思考

(一)深化了對家風的認識和理解。 「家風」又叫門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繁衍過程中逐步形成的較為穩定的生活作風、生活方式、傳統習慣、道德規範和為人處世之道的總和。「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統、風氣和風範,是一個家族共性的道德觀念,是一種精神尺度。家風傳承千載,作為一個家族的精髓,歷久彌新。家風的形成不僅對於個人有著深層次的影響,對於整個社會也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個優秀家庭的出現,勢必將傳播正能量,引領新風尚,就整個社會而言,將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法治建設。

(二)探索了優良家風的培養途徑及方法。培養優秀的傳統道德家風,是實現良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徑。要以家庭教育為基礎,提升父母修養,樹立良好榜樣。以學校教育為載體,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引導學生傳承和弘揚優良家風,培養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以社會教育為重點,建立健全家風家教激勵制度,切實加強新聞輿論宣傳,廣泛開展評選表彰活動,在全社會形成個個弘揚良好家風、人人爭當道德模範的濃厚氛圍。

相關焦點

  • 淄博市淄川區北關小學:積極開展夯實心理健康教育 讓孩子心靈沐浴...
    6月22日,學校專門召開了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專題研討會,把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學生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學工作中,採取多種方式方法,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讓校園充滿歡聲笑語,讓孩子心靈沐浴溫暖的陽光。召開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活動學校以級部為單位召開了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專題研討會,回顧總結了北關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把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並舉,紮實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設特色心理健康課程開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是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核心、最重要的途徑。
  • 福州開學第一課:讓好「家風」浸潤你我的心靈
    好家風溫潤心靈,好故事散發芬芳。9月1日,福州市紀委監委、福州市婦聯、福州市教育局在福州市群眾路小學舉辦「聽媽媽講家風故事」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為群眾路小學師生帶來一場向上向善的心靈洗禮,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
  • 穿漢服誦家風三字經 南京小學娃娃聽家訓話家風
    身穿漢服的學生拼組的「好」、「家」、「風」三字。 學生們和老師擺成愛心圖樣。新華網無人機隊:劉沛、應康偉、仲柏旭攝  6月15日下午,南京市「好家風,伴我行」傳統家訓文化校園、社區體驗活動走進南京市新城小學南校區,為家長與孩子們講述北宋史學家司馬光、晚清名臣曾國藩、清代兩廣總督鄧廷楨、老一輩革命家周恩來總理治家教子、修身正己的生動故事。
  • 「沐浴書香 詩化心靈」校園讀書活動
    為了引導學生好讀書、讀好書,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倡導學生以實際行動迎接「第25個世界讀書日」,學校自四月份以來,在全校學生中開展以「沐浴書香 詩化心靈」為主題的「三個一」校園讀書月系列活動。 每日閱讀一篇美文 以「青春作伴好讀書」為主題,學校每日以美篇形式給學生推送一篇美文,要求學生認真閱讀,分享閱讀感受。
  • 福州市啟動「聽媽媽講家風故事」進校園活動
    福州新聞網9月1日訊(記者 邱陵 文/攝)好家風溫潤心靈,好故事散發芬芳。1日,福州市紀委監委、福州市婦聯、福州市教育局在福州群眾路小學舉辦「聽媽媽講家風故事」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為群眾路小學師生帶來一場向上向善的心靈洗禮,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開學第一課」。「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儀式伊始,群眾路小學的同學們為大家吟誦《弟子規》。
  • 五大探索讓德育走進學生心靈
    >把教室搬出學校,讓學生走進社會——思明區通過研學實踐與德育體驗、實踐鍛鍊有機融合,引導學生從課上走到課下,從校內走向校外,從思想認知到親身體驗,德育成為一道流動的風景。探索2校園文化主題活動培養學生懂感恩更有愛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校園文化建設或許有著這樣神奇的力量。
  • 文明新風溢滿校園
    窨井蓋成「景蓋」為校園環境加分走進尚賢教育集團融創校區東門可以看到,旁邊草叢中原本灰色的窨井蓋穿上了漂亮的「外衣」,學生將喜愛的動漫人物或精心設計的圖案用顏料畫到了窨井蓋上。記者採訪了解到,設計窨井蓋的初衷只為一個字:美。「校內窨井蓋有70餘個,目前完成了十多個窨井蓋的裝飾。」
  • 河南省商丘市:文明新風滿校園
    近年來,一實小紮實穩健地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為美麗的校園注入了無窮的向上力量:孩子們活力奔放,朗朗書聲久久迴蕩,文明禮儀隨處可見,書香芬芳四處瀰漫,文明新風溢滿校園。  走進一實小,感受到一個高屋建瓴、在教育中自我創新的宏大氣魄,感受一個對教育情有獨鍾、銳意進取的學校班子的高尚情懷。
  • 肅南:校園「心理諮詢室」成學生「心靈驛站」
    肅南:校園「心理諮詢室」成學生「心靈驛站」 2021-01-08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校園空氣品質問題刻不容緩,新風系統進校正當時
    校園呼吸之痛  由於學校教室裡人口密集、空間有限,空氣不流通容易造成學生缺氧。學生學習本來就有可能用腦過量,如果由於缺氧而精神欠佳,不僅影響孩子的課堂學習效率,還會阻礙身體健康的發育。  教室內空氣安全越來越重要。
  • 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成基層治理「穩定器」
    盤錦市婦聯主席何敏告訴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近年來,盤錦市婦聯以涵養好家風、實施家庭教育工程為切入點,引領女性有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讓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風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穩定器」。涵養好家風,引領好社風家住盤錦市興隆臺區金河社區的卜鳳彬家庭是「全國文明家庭」。多年來,卜鳳彬不僅以和順的家風沐浴著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還走進社區,在言傳身教中傳遞文明家庭新風。
  • 送電影進校園 送教育進心靈(圖)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張夏敏報導:為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10月23日,由上饒縣教育局聯合公益放映隊開展的「送電影進校園」活動走進了石獅鄉丁家倉小學,為孩子們帶來電影盛宴。
  • 走近教育世家 沐浴師德家風
    在今年教師節來臨前夕,市教育局發布了2020年泉州市教育世家公示名單,我縣嘉惠中學陳裕鋒老師的家庭光榮上榜,這也是我縣唯一一戶入圍上榜的教育世家。陳裕鋒老師正在認真地輔導學生們作為年輕的骨幹教師,他對教育事業一直充滿激情和熱忱。在他看來,「愛和責任」就是一份家國情懷,而家國情懷又始於教育情懷,這主要得益於家庭的薰陶。
  • 商丘市第一實驗小學——文明新風滿校園
    近年來,一實小紮實穩健地開展文明創建活動,為美麗的校園注入了無窮的向上力量:孩子們活力奔放,朗朗書聲久久迴蕩,文明禮儀隨處可見,書香芬芳四處瀰漫,文明新風溢滿校園。  走進一實小,感受到一個高屋建瓴、在教育中自我創新的宏大氣魄,感受一個對教育情有獨鍾、銳意進取的學校班子的高尚情懷。
  • 寶塔區第一小學:開學第一課 良好家風伴我成長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寶塔區第一小學的孩子們,朝氣蓬勃的走進校園,在學校開展的「說家風 話家訓」主題班隊會中開啟了他們新學期的第一課。在寶塔區第一小學四年級二班主題班隊會上,老師採取圖文並茂的方式,結合古今名人「家風家訓」故事,向同學們深入淺出的闡述了什麼是「家風家訓」,傳承「家風家訓」的意義以及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如何更好的繼承和發揚優良的家風家訓,引導孩子們從小樹立高尚的風格和良好風氣。
  • 「奮進的步伐」家風教育助力家校共育
    為確保家風教育活動的有效實施,學校安排所有語文老師及各班班主任兼任家風教師,並安排了每周一節家風教育課,配發了傳統文化進校園,文明禮儀卷專用教材,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家風教育活動結合起來,通過各種活動進行傳統文化和優良家風教育,促進優良的家風、校風和社會風氣的形成。
  • 銅陵:學思結合 深入推進好家風好家訓貫穿於日常
    「我覺得學校舉辦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一個好的家風家訓對他的成長會有很大的幫助,為我們開展家風家訓教育打下了基礎。」參加活動的106班學生家長高慧珺說。  漫步在旗山小學的校園,校門口的櫥窗裡有「傳育立行」活動掠影,教學樓的走廊上懸掛了「弟子規」等警句名言。
  • 讓孩子沐浴在良好家風家教中揚帆遠航
    小平同志曾說過,改革開放最大的失誤是教育。從這三個「網紅」身上我們深深地體會到這點。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本身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而學校教育就是扶搖每個人生大樹成材成林,而不是變成為浮雲烏雲,讓每個靈魂都聖潔高尚,而不淪為骯髒醜陋的基礎和主渠道。
  • 傳承好家風之和合新風——伊春市「家和萬事興」家教家風線上展播...
    傳承好家風之和合新風——伊春市「家和萬事興」家教家風線上展播(三) 2021-01-13 14: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細雨甘露潤花蕾 ——五師八十九團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紀實
    藝術文化:筆墨精妙 舞動人生  4月19日下午,筆者走進八十九團小學,該校各興趣社團的特色課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  近年,八十九團小學以「人人有興趣愛好,年級有特色項目,學校有特長學生」為目標,採取學校、年級組兩級組織形式,成立了37個興趣社團,選拔了一批有一定基礎的學生進行集中培養,使每一名有藝術才能、特長的學生都能發揮所長,持續發展。此外,該校還不定期舉辦音樂、舞蹈、繪畫、手工等單項比賽,以此來展示學校特色教育成果,力促校園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