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26歲青年學者攻克復微分幾何領域世界難題

2021-03-02 神州學人

點擊上方「神州學人」字關注我們!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特任教授陳杲完成的論文《J方程和超臨界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的變形》(The J-equation and the supercritical deformed Hermitian-Yang-Mills equation),在世界知名數學期刊《數學新進展》(Inventiones Mathematicae)在線發表。


圖片來源:論文發表網站相關頁面截圖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方網站上的介紹是這樣說的:

「陳杲特任教授年僅26歲。他2008年入讀中國科大少年班,2012年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師從陳秀雄教授攻讀博士。2017年博士畢業後歷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博士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助理教授。2021年加盟中國科大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


此外,據《光明日報》報導,陳杲在2019年任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前,在世界級平臺已公開9篇學術論文,主攻目標為1954年卡拉比教授提出的幾何界核心問題之一常數量曲率凱勒度量問題。2017年,經菲爾茲獎得主唐納森爵士、沃爾夫獎得主沙利文教授等推薦,陳杲前往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後。「這是愛因斯坦工作過的地方,陳杲的辦公室就在曾經的愛因斯坦辦公室的隔壁。」陳杲說,在陳秀雄教授、菲爾茲獎得主威騰教授和陳杲的博士後導師菲爾茲獎得主文卡特什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霍夫教授的指導下,他在兩個不同的課題上都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陳杲博士(左)與沃爾夫獎得主沙利文教授合影

陳杲的工作是在穩定的前提下,解出陳秀雄和唐納森獨立提出的J方程以及丘成桐等人提出的超臨界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的變形,在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和凱勒-愛因斯坦方程之間建立起了橋梁。審稿人表示:「陳杲引入兩個大膽的想法,解決了兩個重要的方程,類似的結果極為罕見」。論文已經引發國際數學界的關注,被美國科學院院士勞森等人第一時間引用。

這項成果屬於復微分幾何研究範疇,該領域有兩個來自物理學的方程至關重要,一個是成為量子力學標準模型的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另一個是和相對論緊密相關的凱勒-愛因斯坦方程。在穩定的前提下求解這兩個方程,一直是復微分幾何界的核心任務。1977年,丘成桐解出零曲率的凱勒-愛因斯坦方程。1985年,唐納森、烏倫貝克和丘成桐在穩定的前提下解出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2012年,陳秀雄、唐納森和孫崧合作,在穩定的前提下解出正曲率凱勒-愛因斯坦方程。陳杲的工作是該領域的又一重要進展。

消息傳出後,陳杲的家鄉(浙江溫州瑞安)也第一時間轉載推送,有網友說:這才是「全村的驕傲」!

陳杲中學時的照片

來源 | 綜合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方網站(原標題「中國科大在復微分幾何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光明日報(原標題「二十六歲特任教授陳杲攻克世界難題」  記者 常河)、中國青年報微信公眾號(原標題「年僅26歲!這所雙一流大學的特任教授,攻克世界難題……」)、人民日報(原標題「硬核!26歲雙一流大學特任教授,攻克世界難題」)科技日報、瑞安發布、瑞安中學 等


版權聲明:轉載神州學人「原創」文章請註明出處及ID,未進行任何標識者轉載將按照微信有關規定進行維權。

神州學人致力於好文精選,實用精讀,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找到出處作者或與原作者取得聯繫,還望見諒。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中科大26歲教授解決復微分幾何領域核心難題 | 環球科學要聞
    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周一至周五第一時間掌握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物理學 ·中科大26歲教授在復微分幾何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圖片來源:陳杲個人主頁近日,中科大特任教授陳杲完成的論文《J方程和超臨界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的變形》,在數學頂刊《數學新進展》在線發表。
  • 中科大26歲數學家攻克世界難題!12歲讀高中,14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在復微分幾何界,一直存在這樣一道難題:就是在穩定的過程中,求解這兩個方程。而為此研究貢獻過成果的,都是赫赫有名的數學大神:1977年,丘成桐解出零曲率的凱勒-愛因斯坦方程。1985年,唐納森、烏倫貝克和丘成桐在穩定的前提下解出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2012年,陳秀雄、唐納森和孫崧合作,在穩定的前提下解出正曲率凱勒-愛因斯坦方程。
  • 26歲中科大特任教授攻克世界數學難題!姐姐也是名校博士!爸爸分享家庭教育心得
    而在學校官網這位特任教授——陳杲的簡介中26歲的年紀格外令人矚目↓↓↓「陳杲特任教授年齡僅26歲。陳杲博士(左)與沃爾夫獎得主沙利文教授合影復微分幾何領域的世界難題科技日報報導稱,陳杲攻克的是一道復微分幾何領域的「世界難題」。
  • 十一年磨一劍:中科大數學教授成功證明微分幾何學兩大猜想
    審稿人評論說,這篇論文是幾何分析領域的重大進展,將激發諸多相關研究。菲爾茲獎獲得者西蒙 · 唐納森稱讚說,這是「幾何領域近年來的重大突破」。人物簡介陳秀雄教授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吳文俊講席教授」、國際著名幾何分析學家,2018 年成為上海科技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的創始所長。
  • 26歲數學天才少年攻克世界難題,他父親是順德名校長……
    18歲就赴美攻讀博士26歲成為攻克世界難題的特任教授……一路開掛的人生是一種什麼體驗?科技日報在報導中表示,陳杲攻克的是一道復微分幾何領域的「世界難題」。據介紹,這項成果屬於復微分幾何研究範疇,該領域有兩個來自物理學的方程至關重要,一個是成為量子力學標準模型的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另一個是和相對論緊密相關的凱勒-愛因斯坦方程。在穩定的前提下求解這兩個方程,一直是復微分幾何界的核心任務。
  • 中科大5位教授候選中科院院士
    楊金龍長期從事理論與計算化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已發表學術研究論文400餘篇,論文被他引一萬餘次;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受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擔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葉向東現年56歲,入圍數學物理學部初步候選人,專業是基礎數學。
  • 十年磨一劍:中國數學家在微分幾何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直到專業領域內的主要專家都能理解後,論文才能發表。這篇重要的從投稿到正式發表耗時六年,時間雖然長,但在數學學術界並非特殊現象。論文的審稿人評論「該文是幾何分析領域內的重大進展,毫無疑問將激發諸多相關工作」。菲爾茲獎得主唐納森也多次在媒體和文章中稱讚此文為「幾何領域近年來的重大突破」。
  • 年方26歲!這位雙一流大學的特任教授,攻克世界數學難題
    26歲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特任教授陳杲研究復微分幾何獲重要進展,解出J方程和超臨界厄米特—楊振寧—米爾斯方程的變形,用數學突破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楊振寧等人的量子力學模型間架起一座「新橋」。值得一提的是,陳杲14歲進入中科大少年班,23歲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博士學位。2017年博士畢業後歷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博士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助理教授,2021年加盟中科大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他的博士生導師、著名數學家陳秀雄說,陳杲解決的是一個備受關注的難題,他的研究「極具想像力」,為探索未知提供了一個強有力工具。
  • 震驚中外的復微分幾何領域世界難題,它的解決所依靠的論文是怎樣的?
    繼上次人民日報刊載數學領域的大新聞「中國數學家在微分幾何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之後,今天又發布了關於微分幾何領域的重大消息。這個關於復微分幾何領域世界性難題的攻克者,乃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特任教授陳杲。這位教授年僅26歲,就已經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貢獻,實在是讓人感到非常佩服。
  • 14歲上大學,18歲讀博士,26歲攻克世界難題!網友:果然我連學霸的名字都不會讀
    據中國科技大學官網報導顯示,特任教授陳杲只有26歲。他2008年入讀中國科大少年班,2012年赴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師從陳秀雄教授攻讀博士。2017年博士畢業後歷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博士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助理教授。2021年加盟中國科大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
  • 6年,69頁, 華東師大青年數學家用代數技術解決幾何難題!
    6年,69頁, 華東師大青年數學家用代數技術解決幾何難題!而由阿蒂亞-帕託蒂-辛格指標定理引入整體微分幾何中的η-不變量,在群作用下是否存在局部化公式,是國際數學界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
  • 中國科大微分幾何研究及《微分幾何與拓撲學》叢書
    《微分幾何學雜誌》審稿人評論認為,這篇論文是幾何分析領域的重大進展,將激發諸多相關研究。菲爾茲獎獲得者西蒙·唐納森稱讚說,這是「幾何領域近年來的重大突破」。中國科大在微分幾何與拓撲學研究方面源遠流長,聚集了一大批人才。1958年,中國科大創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創辦中國科大應用數學和計算技術系(1964年改名為數學系)。
  • 漫談微分幾何、多複變函數與代數幾何
    1854年Riemann作了《關於幾何基礎的假設》,推廣了Gauss在 2維曲面的內蘊幾何,從而發展出n維Riemann幾何,隨著多複變函數的發展。一批優秀數學家將微分幾何的研究對象擴展到複流形,再拓展到包含奇點的復解析空間理論。微分幾何的每一步前進所面臨的都不僅僅是知識的深化,更意味著知識領域的不斷拓展。在這裡,微分幾何與多複變函數論、Lie群理論、代數幾何以及PDE都彼此產生深刻的互相影響。
  • 中國科學家解開這兩道世界數學難題!網友:不明覺厲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陳秀雄、王兵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了「哈密爾頓-田」(Hamilton-Tian conjecture)和「偏零階估計」(Partial C0-conjecture)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
  • 人民日報新華社點讚:麗水籍頂級科學家,解開了這兩道世界數學難題!
    人民日報新華社點讚:麗水籍頂級科學家,解開了這兩道世界數學難題!被聘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吳文俊講席教授」、「長江講座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幾何與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成就與榮譽2014年5月,陳秀雄教授和英國數學家唐納森、中科大年輕校友孫崧博士合作,成功解決了被譽為「復幾何領域自卡拉比猜想解訣後最重要的問題」的「丘成桐猜想」。2019年,榮獲美國數學會維布倫獎。
  • 中科大學者攻克幾何分析核心猜想
    記者11月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陳秀雄教授、王兵教授關於高維凱勒裡奇流收斂性的論文,率先解決了幾何分析領域20餘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哈密爾頓-田猜想和偏零階估計猜想。相關成果發表在《微分幾何學雜誌》上。
  • 6年,69頁,上海青年數學家用代數技術解決世界級幾何難題|申晨間
    對許多人來說,畢業後最不願回想的就是數學課,而腦海裡為數不多的數學知識也基本還給了老師,所以,對於那些鍥而不捨的數學家們,第一反應就是「不明覺厲」,尤其是今天周到君要和大家說的這位青年數學家——6年,69頁,用代數技術解決幾何難題!
  • 中國數學家在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證明困擾國際數學界20多年的兩個核心猜想!
    日前,國際頂級數學期刊《微分幾何學雜誌》(Journal of differential geometry)發表了這一成果,論文篇幅超過120頁,從寫作到發表歷時11年!!!1、工作的意義:對於該論文,審稿人以予極高的評價,認為:" 該文是幾何分析領域內的重大進展,毫無疑問將激發諸多相關工作 "。
  • 微分幾何簡介
    目錄1微分幾何的產生 2微分幾何學的基本內容 3黎曼幾何學的提出 4《埃爾朗根綱領》對微分幾何的影響  5廣義相對論的產生及其對幾何學的影響 6曲線和曲面的整體性質 7整體微分幾何的興起  在《埃爾朗根綱領》發表後的半個世紀內,它成了幾何學的指導原理,推動了幾何學的發展,導致了射影微分幾何、仿射微分幾何、共形微分幾何的建立。特別是射影微分幾何起始於1878年阿爾方的學位論文,後來1906年起經以威爾辛斯基為代表的美國學派所發展,1916年起又經以富比尼為首的義大利學派所發展。
  • 贈書 除了微分幾何 黎曼幾何 代數幾何 還學什麼幾何?
    「辛幾何,復幾何,代數幾何,計算幾何,離散幾何,代數曲線曲面,拓撲,幾何分析,巴拿赫空間上的幾何,非交換幾何,微分流形,黎曼幾何,非交換幾何,羅巴切夫斯基幾何,歐式幾何,算術幾何,微分幾何·····」我的身邊充滿了幾何的名詞,也充滿的熱愛幾何的學者:葉中豪老師,閆偉鋒老師,張甲老師,劉小平老師,李少龍老師,張明明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