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五公裡,跑步比快走更健康?醫生:那可不一定,需要具體分析

2020-12-20 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

如果您是一位喜愛運動的人群,會不會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跑5公裡比快走5公裡要輕鬆很多,往往習慣了跑步的人群,很少會參與快走這樣的運動,這是為什麼呢?是不是說跑步就比快走更健康呢?咱們來聊一聊!

相信大家很多人都認為跑步對關節的刺激相對來講是比較大的,而快走對於關節的刺激會更小,兩者相比較,快走會比跑步更好地保護關節!這樣的認識,其實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也很正常,在跑步的時候我們關節所承受的壓力確實要比行走的時候要更大,但如果我們把條件設置為同樣的距離,跑5公裡與行走5公裡,就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時間。

正常情況下呢我們跑五公裡,配速設置的略慢一點,每公裡5~6分鐘左右,那麼跑完5公裡,需要大概也就是30分鐘

而如果行走速度相會慢很多,同樣是5公裡,每公裡比較快的行走,也需要9分鐘左右,一般正常情況下,我們不是特別急地行走,每公裡在10分鐘到12分鐘左右吧,9分鐘的時間已經快達到暴走的程度了,我們就假設每公裡10分鐘,那麼走5公裡也需要50分鐘左右的時間,同樣的距離,但是完成這個距離所需要的時間卻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時間內,關節所承受的刺激是不一樣的,跑步的時候,下肢與地面接觸的時間會大大減少,所以膝關節受到的刺激也是比較小的。而快走的時間明顯較長,下肢與地面接觸的時間也會較長,整個下肢肌肉、韌帶一直處於相對緊張的狀態,對於關節的刺激也會加大,導致很多快走的人群走完5公裡或者更長距離,會有膝關節的緊張感,甚至疼痛感,所以很多人寧可跑5公裡,也不快走5公裡,這就是原因之一!

同樣距離,在不同的時間內完成跑步比快走,關節所承受的壓力要小很多,BBC一個著名的紀錄片《健身的真相》當中,專門的進行了這個實驗,發現跑步時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比快走時總體來說要減少一半!

這個結果是不是與您的想法完全不同?

其實謝醫生本人,以前主要是通過快走來進行鍛鍊身體,後來慢慢地開始跑步,也有這樣的感受,那就是同樣的距離,確實在做好拉伸和熱身以後,跑步要比快走舒服很多。

01然而,能說跑步就比快走健康嗎?

那豈不是太草率了嗎?我們每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同,每個人的胖瘦不同,每個人的年齡不同,每個人的關節狀態又不完全相同,有一些朋友就特別適合跑步,但有一些朋友就比較適合快走,汝之砒霜,彼之蜜糖,其實沒有好與不好,只有適合與不適合,這個理念,大家一定要有。

我們假設一位60歲體重近200斤的老年人,我們能強迫他去進行跑步嗎?在這個年齡段,這樣的一個體重,如果想要更好的運動起來,首先一定要是要以散步或者是快走來起步的,當然在水中行走或者是遊泳是最好的選擇,但是我們探討的是跑步與快走,大家要知道我們的體重每增加一公斤,我們的關節承受的壓力就會增加4倍呀,那對於一個200斤體重的老年人來說,在運動的最開始就進行跑步,這樣的相對來講刺激性比較大的運動,他的關節一定是不堪其擾的,甚至很有可能導致半月板的損害或者是意外摔傷,而以快走起步,慢慢地逐漸適應,當體重逐漸有了下降以後,再選擇進行慢跑或者是其他的一些運動,才是比較科學和得法的。

又比如一位60歲的老年人,關節已經有了早期的骨關節炎改變,在下蹲的時候關節會有明顯的響聲,而且上、下樓梯時關節就會有疼痛,為了維持一個更好的身體狀態,選擇跑步還是快走好呢?快走相對來講是比較好的選擇,其實散步也就足夠了!

02無論哪種運動,適合自己的就好!

其實無論哪種運動,只要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態,不加重我們的關節負擔就是比較好的選擇,在運動之前呢,一定要做好熱身,在運動之後也要做好拉伸,每次熱身和拉伸的時間儘量都要維持在10分鐘左右,不要覺得這20分鐘是比較麻煩的一件事兒,做好熱身和拉伸可以很好地把我們的關節狀態調整的比較適合去運動,而在運動後的拉伸,可以讓我們的緊張的關節放鬆下來,會讓我們為第2天的運動做好準備,這樣呢,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運動損傷。

而且運動呢一定不要強求,如果在運動的第2天,感覺身體特別的疲勞,無論是哪種運動都可以暫時停一天或者是兩天給我們的身體一個休息恢復的機會,好的休息是為了更好的出發,千萬不要給自己立一些強求的目標,比如連續行走多少天!連續跑步多少天!這樣慢慢的會失去了健身的意義,也會加大我們關節以及身體的負擔,對健康也沒啥好處,是不是?

還有無論是跑步或者是快走,都要注意環境,不要在一些汽車尾氣比較多的地方去運動,要選擇相對來講空氣比較好的環境,而且不要有崎嶇的路面,不要有很多坡,儘量的減少我們關節在運動過程當中所承受的負擔;要穿一些適合運動的鞋子喜歡跑步穿跑鞋,喜歡快走就穿健走鞋,這對於保護我們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很多運動損傷,都是因為穿了一雙不正確的鞋子所導致的。

03總結

其實無論是跑步還是快走,都是比較好的運動,對我們的身體都有好處,只要動起來我們就有收益,最好呢,也要配合一些無氧運動,每周進行2~3次的抗阻訓練,像舉啞鈴,對於身體的健康會有更大的好處,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結合起來,對我們的心腦血管健康,對於延長我們的壽命都是有好處的。

但請記住,運動是把雙刃劍,大家在選擇運動之前,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態科學地選擇,不要有了關節的問題,還要強行去跑步,在運動的過程當中,一定要做好熱身和拉伸,要做好運動保護比,如穿正確的鞋子、比如佩戴護膝,比如不要強求,要科學合理地休息,要科學合理組織自己的訓練計劃,這樣才能獲得身體健康的同時又不傷害我們的身體

只要對我們的身體有益,還適合我們的身體狀態,跑步和快走,對我們的健康都好,您覺得呢?

我是堅持用簡單語言解釋複雜疾病知識的謝新輝,碼字不易,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幫忙點個關注或點個讚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跑步與快走這方面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需要的他們吧,謝謝了!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果您有其他的想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可能探討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每天跑步5公裡和快走5公裡相比,哪一項更健康?
    每天跑步5公裡和快走5公裡相比,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快走5公裡更輕鬆一些,也相對健康一些,但是因人而異,總體來說這兩種健身方式對大部分人鍛鍊身體來說都是非常合適的,是大家都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選擇的健身項目。跑步是最平常、也是很多人都會選擇的鍛鍊方式,因為不需要什麼設備,準備一雙合適的跑鞋,找一條相對清靜一點的道路,就可以跑步了。但是大家跑步的目的是為了讓身體更健康,如果一味的追求成績或追求更高距離、更快的速度,則很有可能會造成膝蓋的損傷,反而得不償失。
  • 有人問我:每天快走6公裡,跑步5公裡,減肥效果怎麼樣?
    經常能見到有人問:每天跑多少多少分鐘,多少多少公裡,做了這樣那樣的項目,運動量又有多少多少,這樣堅持會有什麼效果?其實對於這樣的問題,我的內心深處只有一個回答:我哪裡知道啊,我又不是你!同樣的運動量,不同的人做會有不同的效果,如果你現在讓我每天跑步十公裡,也只是出一身汗而已,並不會有什麼改變,這是因為我本身每天都在跑步;但如果讓一個每天熬夜加班的人跑十公裡,那他甚至有可能猝死。這樣差別之下,類似「多少運動量有什麼效果」這樣的問題實際意義並不大。但是,還是可以說出個大概的效果,讓大家作為參考的。
  • 慢跑不如快走?同樣是5公裡,兩者的區別很有必要了解一下
    有的人選擇快走,有的人選擇跑步,有的人選擇健身房。很多人說快走運動效果差,得不到好的運動效果,還有人說跑步傷膝蓋,對於快走和慢跑各抒己見。快走5公裡和慢跑5公裡,有什麼不同?1.心率不同衡量運動效果的一個重要標準是心率,步行5公裡的話,這個速度還比較慢,心率會比較低,只能達到加熱心率。一般加熱心率也能達到最高心率的50%左右,所以燃燒脂肪的效果會比較差。
  • 跑步機上跑五公裡和外面跑道上跑五公裡有什麼區別?
    自己以前跑步都是在戶外,學校操場,或者自己規劃的城市道路。大家好,我是愛運動的小白,平時喜歡打羽毛球和跑步。跑步一般都是在學校操場,正好工作的地方附近就有一所大學,平時對外開放,一般隔幾天就會去那跑個5公裡。長期這樣跑習慣了,有一次和朋友去健身房的跑步機上跑步,上去只跑了幾分鐘就覺得不適應,下來後感覺頭暈暈的,我的朋友也和我一樣的狀況,也頭暈,後來我們改成在跑步機上快走才感覺好一些。
  • 跑步軟體又出福利舉措 用戶快走兩公裡可拿紅包
    每天走路或者跑步2公裡以上,就有人給你發紅包?你還別不信,深圳一IT公司研製了一款名叫【悅動圈】APP跑步軟體,不僅可用作智能計步器,用戶免費註冊後每天跑(或快走)兩公裡還可以隨機領取價值10元以內的紅包。
  • 慢跑和快走,哪一個更鍛鍊身體,減脂速度更快?
    人人都喜歡跑步,跑步可以預防很多的疾病,有研究人員發現,與從不跑步的人相比,跑步者的全因死亡率要低27%,跑步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要低30%,死於癌症的概率要低23%。即使沒有時間跑步,一個星期只跑一次,每次時間能維持在30分鐘左右,都能改善人們的健康狀況。跑步好處這麼多,那快走也可以鍛鍊身體,快走有什麼好處?
  • 快走和慢跑的區別?
    老人適合快走,年輕人和中年人適合慢跑(大多數)。步行30分鐘或步行50分鐘,可消耗200~300千卡。比較合適的運動量是每天慢跑30分鐘或快步走50分鐘,能保持運動者身體健康,能消耗200~300千卡,加上基礎代謝(男生1500千卡,女生1200千卡),每天能比不運動的人多吃一點。同樣的飲食,同樣的體重,同樣的體格,你會變得更強壯。
  • 「1小時走6公裡」算不算快走?怎麼快走,運動效果更好?
    而一個體弱者平時的快走,很可能被一個健身者認為是龜行速度。那怎麼來確定適合自己的快走速度呢?(1)下限速度是,鍛鍊者必須比自己日常的行走速度要快,且身體能夠持續微微出汗,心跳更快一些、呼吸也略急促。但並不覺得有過大的心肺壓力,仍能夠用短句、短語和夥伴說話。
  • 慢跑和快走,每天慢跑5公裡和健走5公裡,3大差異清清楚楚
    運動的好處自是不必再做過多的贅述,無論是在消耗機體能量方面,還是在提升機體基礎代謝的角度上,都有這莫大的好處,而且堅持不懈的規律運動,對於大腦的健康維持也意義重大,總的來說,運動是維護人體整體整體健康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
  • 快走一公裡消耗多少卡路裡
    核心提示:快走屬於有氧運動,它比慢走要快一些,因此消耗身體的熱量能力會高一些,每天快走一公裡消耗多少卡路裡?這個數據其實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快走時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包括,每天飲食攝入的熱量有多少?因為身體所消耗的熱量,與攝入的熱量是有關係的。
  • 嫌跑步減肥累,可以快走啊!掌握快走正確姿勢,讓脂肪燃燒得更快
    那就是快走,這是在我們所有運動中作為入門級的一種運動,男女老少都適合做。大家應該對快走已經有了一個很熟悉的印象,因為日常生活中我們都可能做過。但是它的標準姿勢到底是怎樣的?需要我們達到什麼樣的要求?我們還都不夠了解。首先我們要介紹一下快走和行走的區別。直白上來講,快走就是速度更快地行走。
  • 同樣是5公裡,健走和慢跑,你選對了嗎?
    健走和慢跑的區別在哪兒呢? 慢跑5公裡,只是跑步的入門級別。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完成不了。沒有跑步基礎。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鍛鍊,才能完成5公裡。慢跑完5公裡用時在三四十分鐘。所消耗的熱量在300~400千卡。對於減脂減肥效果不錯,也是減肥人群的首選。
  • 每天跑步機上快走一小時能減肥嗎?搞清4個問題瘦不瘦看你了!
    而快走無論如何也只能算是一項低強度運動,因為單位時間內的燃脂效果有限。在3MET運動強度下(約每小時4公裡),60公斤體重的人一小時的快走耗能約為180千卡。如果強度再低一些,以2.5MET運動強度進行快走(時速約3.2公裡),則1小時耗能約為150千卡。而1小時跑完10公裡,運動耗能則高達700至800千卡。
  • 同樣完成10公裡有氧運動,步行跑步騎行哪個運動量更大?
    運動量的大小主要涉及」量「和」強度「兩個因素,比如10公裡是一個距離上的量,或者60分鐘則是一個時間上的量。然後還要評估運動強度的大小,比如同樣是走10公裡,快速競走和散步,顯然強度是不同的。對量和強度有了基本了解之後,就可以來比較步行、跑步、騎車三種方式分別完成10公裡的運動量的大小了。
  • 在跑步機上快走能減肥嗎
    核心提示:提到跑步機大家應該不太陌生吧,這是一種新興的產物,跑步機可以放室內,從而不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從而減少外界因素對跑步過程的幹擾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想通過在跑步機上快走來減肥,那麼,在跑步機上快走能減肥嗎?
  • 快走五公裡沒有出汗和跑步三公裡出了很多汗,哪個對減肥有效果...
    走和跑的能量消耗在某個速度下是相同的,這個速度根據不同的人會有差異,一般在每小時6公裡左右。在每小時4~6公裡的時候,跑步的消耗反而要大於走路。超過6公裡以後,走路的消耗就會逐漸超過跑步的消耗,而超過10公裡(普通人很少能持續用這個速度走30分鐘以上的)後,由於速度太快,就無法走了,而跑步到每小時10公裡的速度後,消耗也是很大的了。因此就有可能出現問題中的情況:走路不出汗而跑步會出汗的情況,因為在低速狀態下,跑步同樣會消耗很明顯。
  • 每天跑步5公裡,到底多久才能瘦下來?別再傻傻被忽悠了!
    最近有不少網友問我,如果我每天跑步5公裡的話,到底多久能瘦下來呢?其實這個問題看似非常簡單,但真的比較複雜,作為一個資深跑者,從210斤減到160斤的男人,我來聊聊我的觀點,另外不要再被別人傻傻忽悠了!減肥的本質是什麼?
  • 跑步機和戶外跑步,哪個更傷膝蓋?醫生一次說清楚,不再糾結!_騰訊新聞
    選擇什麼樣的跑步方式才最健康呢?今天就讓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骨科的蔣勰醫生來為大家揭秘! 正常跑步VS跑步機哪個更健康?醫生說現在大家都喜歡去健身房或者買跑步機在跑步機上跑步,但是要提醒大家,在我們醫院,有很多患者因為長期在跑步機上跑步而來就診,甚至有些患者還因此動手術!所以不建議大家長期使用跑步機跑步,或者最好選擇使用沒有坡度的跑步機。
  • 這樣跑步,會讓我們越來越健康
    跑得慢,真的沒事兒 在慢跑中認識自己 享受跑步帶來的快樂 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因此,醫生建議我們跑步一定要慢,甚至有些退役老運動員也說:「慢跑,才是跑步的精髓。」 慢跑,可以防止大部分的傷害,它可以讓我們越跑越健康。
  • 跑步機和戶外跑步,哪個更傷膝蓋?
    跑步機上跑步和戶外跑步有啥區別 兩者誰更傷膝蓋? 選擇什麼樣的跑步方式才最健康呢? 正常跑步 VS 跑步機 哪個更健康? 一說到跑步,大家都覺得會傷膝蓋。 跑步時膝蓋確實承受的壓力會比走路大,會產生7倍體重的壓力,而走路產生的壓力才相當於3倍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