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畫畫好處多,學習法國創意教育,用藝術遊戲培養孩子自信

2020-07-30 糖果媽媽愛孩子

知識管理專家蕭秋水說:繪畫其實是人類的本能,沒有不喜歡塗鴉的孩子,只是,有人因為被鼓勵而可以很好地發展,有人因為被呵斥而壓制了喜好。未來社會,美育是第一生產力,審美水平的差異,會比階層差異還要嚴重,所以,最好是從娃娃抓起。

《藝術遊戲力:法國創意教育的秘密》(以下簡稱《藝術遊戲力》)也一再強調,應該從小讓孩子自由畫畫,並不是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藝術家,而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感受力和表達力、有創意思維、自信的人。無論是否有意讓孩子以後從事藝術工作,都應該讓畫畫、做創意手工成為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孩子從小畫畫好處多,學習法國創意教育,用藝術遊戲培養孩子自信

這本書以法國孩子的藝術啟蒙和創意教育為主線,探討了藝術遊戲對於刺激孩子感官、促進表達、開啟自信自律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我們對藝術的態度,就是對人生的態度。

本書的作者之一辛有美曾是韓國時尚品牌從業者,女兒出生後,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她早早帶孩子去參加早教班。

可來回奔波、疲累不堪的過程中,所學的一切只停留在教室裡,孩子的日常作息也被打攪,她越來越覺得,這樣的早教只不過是父母出於「要為孩子付出點什麼」的心理而已。

後來接觸了本書的另一個作者西多妮·本茨創立的法國優質藝術品牌ZUT,辛有美看到了兒童啟蒙早教的另一種可能性,於是兩度親赴法國,深入學習了法國幼兒園和家庭對孩子的啟蒙教育,感受到了他們對創意遊戲的重視。

孩子從小畫畫好處多,學習法國創意教育,用藝術遊戲培養孩子自信

再反觀韓國,5、6歲的女孩只要畫畫幾乎必畫公主,而且畫裡的公主也都長得極其相似。因為韓國熱衷於流行文化,一種棉衣會因為前總統的孫女穿過而「全民大流行」,孩子們通過玩具動畫片等從小接觸這種「大眾文化」,被相似的成長環境局限了思維。

在造訪一個法國家庭時,來自韓國的媽媽自認「在美術方面沒有什麼天賦」,陪孩子的美術活動全交給法國爸爸,辛有美再次感慨:韓國一向是用成績來評判作品,人們的思維被禁錮,很容易自我否定,而法國孩子從小被鼓勵藝術創作,這讓他們一生都更加自信,敢於表達獨特的自己,自我肯定。

在我國,人們也喜歡從眾、隨大流,孩子的教育崇尚功利主義,成績至上。提起美術,普遍覺得對提高成績又沒什麼幫助,不是浪費時間嗎?這其實是嚴重低估了藝術創意教育的作用。

孩子從小畫畫好處多,學習法國創意教育,用藝術遊戲培養孩子自信

二、畫畫教會孩子認識世界、表達自己、提高審美,開啟更加自信、自律的人生。

法國教育是以美術啟蒙開始的,幼兒園和家庭都提供了很好的美術創意氛圍。在美術啟蒙的過程中,孩子會受到很好的「五感」刺激,通過聽、看、觸摸等親身體驗來感受世界,積累信息,自然地受到語言和思維的訓練,接觸到數學和科學等知識。通過美術方式接觸到的所有知識,都會成為孩子直接或間接的體驗,會記得更長久。父母和孩子進行創意遊戲的過程中,也能建立更加親密的親子關係。

其次,在語言功能還未開化之前,繪畫和手工的遊戲就是孩子探索自我、學會表達自己情緒的最好方式。

孩子從小畫畫好處多,學習法國創意教育,用藝術遊戲培養孩子自信

同時,藝術遊戲也是孩子樹立自信、自律的最好途徑。

能自己創作出作品,作品受到肯定,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其寶貴難得的人生體驗,這種體驗的不斷內化能讓孩子學會自我肯定,敢於迎接挑,這比父母多少句空洞的語言鼓勵要有用得多。

在藝術遊戲創作過程中感受到的快樂,讓孩子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都更加自律,因為能夠認真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人,才能真正學會自律。

三、毫無藝術天賦的普通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藝術創造力呢?

作者辛有美肯定地告訴我們,培養孩子的藝術創造力和父母的美術基礎毫無關聯,只要引導得到,普通父母也可以培養出非常有創意的孩子,書中介紹了很多方法,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有3點。

孩子從小畫畫好處多,學習法國創意教育,用藝術遊戲培養孩子自信

01.追隨孩子的天性,不要將藝術創作當做任務做硬性要求。

一般來說,6個月的孩子可能會對蠟筆、顏料等產生興趣。18至36個月的孩子喜歡隨意塗鴉,感受鉛筆、蠟筆等隨著手臂揮舞留下軌跡的這種神奇而愉悅的樂趣。

3—6歲時,孩子慢慢喜歡畫大頭人的形象,直到細節逐漸豐富,人物走向寫實,開始通過繪畫來展示他們對世界的觀察和理解,表達內心情感,5—6歲是孩子繪畫的黃金期。

父母只需給孩子充分的尊重和空間,讓他追隨自己的本能自由繪畫,不要壓制孩子的天性,他就能感受到無限的快樂,藝術思維和表達思路都會得到鍛鍊和發展,為創意力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否則,如果受到打擊和壓制,孩子這一生的繪畫水平可能都會一直停留在6歲的階段。

孩子從小畫畫好處多,學習法國創意教育,用藝術遊戲培養孩子自信

02.不評價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對孩子的作品評頭論足,是扼殺孩子的藝術興趣和創意的最大殺手,美術作品根本沒有好與不好一說。

作者的建議是:只給孩子提供一個可以自由自在塗抹繪畫、不用擔心任何評論的環境。讓孩子遵從天性,只為了能夠表達自我的樂趣而創作,從這種自由的表達中收穫快樂,這是孩子創意的最大來源。

我們要鼓勵孩子,但是不要去評判孩子的作品,更不要對繪畫天賦做任何評價。

繪畫對孩子來說是一項自由的遊戲,也是一種語言和表達方式, 僅此而已。

03.父母持續關注,讓孩子保持繪畫的熱情。

孩子從小畫畫好處多,學習法國創意教育,用藝術遊戲培養孩子自信

不做任何評判,並不意味著對孩子的作品視而不見。恰恰相反,我們要對孩子的創作表示出足夠的重視和關注。就像《藝術遊戲力》的法國作者西多妮·本茨會把孩子們的所有作品保存起來,寫上當時創作的情境和孩子的解讀、感受等,這就是最好的鼓勵。

每次創作完成後,認真地和孩子聊聊畫作,也能極大地保持孩子的創作熱情。孩子選擇的顏色和材料、創作背景、想要通過這幅作品表達什麼等,都可以進行詢問。還有一個必須要問的問題是「作品有沒有表達出你全部的想法?」

作者認為,在畫畫,做手工等美術活動中,孩子真正期待的不是「畫得真好,真像」之類的誇讚,而是想要講述他們內心的故事。如果父母能夠帶著好奇心和孩子聊一聊畫作背後的創意、動手能力、毅力以及作品的精緻度,要比千篇一律的誇獎更讓孩子充滿動力。

孩子從小畫畫好處多,學習法國創意教育,用藝術遊戲培養孩子自信

現在,我已經將之前藏起來,只在大寶有手工作業時才使用的彩筆、卡紙等美術用品拿出來,雖然我依然手殘,但孩子們的表現令人驚喜。

如果你也為自己是沒有藝術細胞的父母而煩惱,不妨從《藝術遊戲力》第三章中介紹的13個美術遊戲開始,和孩子開始藝術遊戲的嘗試。書中介紹了詳細的材料和製作步驟,一開始,你和孩子可以照貓畫虎,不要擔心做得不好,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通過藝術創作來表達自己,因為真如辛有美所說,真正成功的教育最後指向的是「可以很充分的自我表達,有自己的見解。」



【更多精彩】早教不是學習知識,而是開發潛能,0—6歲父母這樣做,孩子更聰明

你支持孩子畫畫和做手工嗎?寫在評論區,和我一起討論吧!

我是@糖果媽媽愛孩子 ,一名中學教師,兩個孩子的媽媽,親子閱讀踐行者,喜歡讀書,喜歡分享兒童教育知識,歡迎關注 。

相關焦點

  • 《藝術遊戲力》:讓孩子通過畫畫學會表達,充滿自信
    馬雲在大數據峰會上說,如果孩子從小不接觸藝術,那麼未來三十年,他們將會被社會淘汰,因為他們競爭不過機器。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重視孩子的藝術教育,從小時候的早教班,到後來的興趣班,藝術教育現在已經成為父母眼中的熱門。也有的父母持相反的意見,覺得孩子太小,根本不懂。藝術的好處就是他沒有固定答案,可以讓孩子無上限的去發揮自己的思維,去到這個藝術的環境裡,有愉悅的經歷很重要。
  • 用畫畫、做手工開啟自信,讓孩子在藝術遊戲中認識世界、表達自我
    《藝術遊戲力:法國創意教育的秘密》(以下簡稱《藝術遊戲力》)也一再強調,應該從小讓孩子自由畫畫,並不是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藝術家,而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感受力和表達力、有創意思維、自信的人。無論是否有意讓孩子以後從事藝術工作,都應該讓畫畫、做創意手工成為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 《藝術遊戲力》:和孩子共享遊戲時間,開啟創意教育的大門
    想要解決以上這些問題,家長們不需要花費大量金錢去早教機構,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培養孩子們的能力,想知道如何操作可以看看《藝術遊戲力》這本書。《藝術遊戲力》主要是法國創意教育的理念。在法國,孩子在牙牙學語到上學之前的這段時間,家長和老師會用遊戲的形式學習畫畫,讓孩子通過繪畫和做手工等方式來感受世界,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對這個世界的理解。
  • 在畫畫中成長,在遊戲中交流:用藝術啟蒙喚醒孩子,喚醒我們自己
    有一瞬間,菲利普震驚到有些心痛,但他深知如果因此斥責兒子,兒子以後可能就不會再畫畫了,於是他選擇了接受這個現實。而在此之後,菲利普甚至從中獲得了自己的創作靈感,並因為在孩子塗鴉上的疊加畫作而出名。看,很多時候,畫畫之類的藝術啟蒙都能喚醒孩子,甚至喚醒我們自己。這是孩子成長的秘密之一,也是法國創意教育的秘密。
  • 在畫畫中成長,在遊戲中交流:用藝術啟蒙喚醒孩子,喚醒我們自己
    有一瞬間,菲利普震驚到有些心痛,但他深知如果因此斥責兒子,兒子以後可能就不會再畫畫了,於是他選擇了接受這個現實。而在此之後,菲利普甚至從中獲得了自己的創作靈感,並因為在孩子塗鴉上的疊加畫作而出名。看,很多時候,畫畫之類的藝術啟蒙都能喚醒孩子,甚至喚醒我們自己。這是孩子成長的秘密之一,也是法國創意教育的秘密。
  • 在藝術遊戲中培養孩子更高層次的思維能力,韓國媽媽的育兒觀察書
    除了學校教育,法國的家庭兒童早期家庭教育中,藝術教育的影子也是隨處可見的。在法國的家庭裡,比起其他的玩具,更多的是手工製作用的材料。為了使孩子隨手就可以畫畫,父母在家庭中創設各種適合孩子畫畫的場地,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著「五感」刺激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的培養孩子的自信和創意!
  • 《藝術遊戲力》藝術啟蒙在家就能做,給予孩子創意與自律
    》這本書,這是作者辛有美帶上4歲女兒親赴法國,深入法國幼兒園和法國人的日常生活,深入體會和學習法國的藝術啟蒙教育,努力踐行之後,和西多妮·本茨一起完成的一本創意教育的遊戲書,讓家長學會用藝術遊戲喚醒孩子的創意能力,使我們的生活充滿生機與活力。
  • 用《藝術遊戲力》激發孩子的創造力,手把手教你如何與孩子做遊戲
    帶著這樣的疑問,辛有美多次赴法實地考察,與法國藝術教育家西多妮·本茨開啟了一場有關藝術和遊戲的對話,揭開了&34;。《藝術遊戲力》這本書,就是兩人共同完成的。在這本書中,你會感受到藝術遊戲蘊含的無限魅力,並學會如何為孩子創造遊戲的空間和氛圍,成為孩子最棒的遊戲夥伴。
  • 藝術遊戲力:培養能充分表達自我、有自己的見解孩子
    馬雲說過:「如果不讓孩子學藝術,我可以保證,30年後孩子找不到工作。」李開復說過:「未來什麼都有可能被代替,唯獨藝術與娛樂不可能被代替。」的確,培養有創造力的孩子,是父母最需要做的事。而藝術活動正是培養孩子創造力的重要途徑。法國父母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比起督促孩子的學習,激發其創意力更為重要。
  • 藝術無用?孩子的表達力、創意力、專注力,藝術統統能給
    如果我們不重視孩子的藝術啟蒙,那下一代也許還是面對奇奇怪怪的建築、土味奇葩的宣傳海報。《藝術遊戲力》便是一本幫助家長對孩子進行藝術啟蒙的書,它由韓國媽媽辛有美和法國媽媽多妮·本茨共同撰寫。感受法國藝術創意教育的秘密所在。
  • 滿滿的創意和想像力,從藝術遊戲中來
    滿滿的創意和想像力,從藝術遊戲中來 畢卡索曾說: 「我花了四年時間畫得像拉斐爾一樣,但用一生的時間,才能像孩子一樣畫畫。」年齡的增長,日復一日的磨鍊,只給畢卡索帶來技藝上的純熟,卻不能帶來更多的創意和想像力。
  • 兒童藝術啟蒙為什麼重要?這本《藝術遊戲力》給了最好答案
    這也是我讀這本《藝術遊戲力》最大的感觸:原來美術(包括繪畫和手工),不只是藝術創作,也可以用來表達自我感受,以及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藝術遊戲力》有兩個作者。作者辛有美是韓國時尚品牌從業者,為了尋找「能與孩子共同分享的事業」到訪法國,加盟法國創意教育品牌ZUT,自2013年起致力向韓國社會介紹法國藝術啟蒙教育。
  • 原來,孩子學畫畫有這麼多好處... ...
    他們考慮孩子學畫畫的初衷,是希望能夠從小培養孩子的特長,好讓孩子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具有更多優勢。 想法確實很實在,但未免有些功利。 很多時候,正是這種功利的想法磨損了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的成長道路變得越來越窄。
  • 學畫畫的10大好處,讓孩子受益一生!
    審美品位是靠孩子從小的生活環境,藝術修養薰陶而來。 一個從小喜歡藝術、喜歡繪畫的孩子,和一個從小隻看電視、玩遊戲的孩子,在長大後的氣質上會產生非常大的區別。 NO.3 畫畫最重要的是獲得自信 畫畫,是表達自己的最好方式。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藝術鑑賞力?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家長在報課外班的時候,不僅僅選擇以往主流的英語、數學等學科,更多地也為孩子打開培養興趣的大門,這其中就有一項——創意美術。它與傳統的美術教育有什麼不同?以創意美術為代表的藝術教育,對孩子的成長究竟具有什麼意義?
  • 高考十年後,有種能力可以從小培養,讓孩子更好表達自我過好一生
    美國國家教育科學院在對1999-2000學年度與2009-2010學年度的藝術教育進行對比研究時,做過一個有5萬多本科畢業生參與的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什麼知識最有用?」回答的結果頗為耐人尋味。
  • 孩子學畫畫居然有這麼多好處?最後一個完全意想不到
    那麼,幼兒學習繪畫,具體都有哪些好處?1.提升記憶力繪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將大腦中記憶的一些東西用畫筆的方式重現出來。讓孩子學習畫畫,鼓勵、引導孩子將自己想像當中的事物用畫筆描繪出來,能夠保護孩子的想像力,提升創造力
  • 教孩子畫畫的關鍵:把畫畫當作遊戲,讓孩子畫得開心畫出自我
    其實對於小孩子來說,畫畫是不需要「教」的。如果一定要被冠以「教」之名,也不是教技巧,而是教孩子多觀察多嘗試,教孩子自由隨性地表達自我,,教孩子樂觀積極地成長。韓國媽媽辛有美和法國藝術品牌ZUT的創始人西多妮·本茨合著的《藝術遊戲力》一書就表達了相似的主題核心。書中指出,「能否和孩子們一起做美術遊戲與媽媽個人的美術天賦毫無關聯。藝術最根本的意義在於活動進行瞬間的幸福感,以及內在自我的表達。」
  • 用藝術活動來教育孩子,媽媽不焦慮,孩子擁有了這三個能力
    朋友們做了媽媽後,坐在一起談到最多的就是孩子。前幾天,閨蜜在群裡說女兒每天吃飯一定要看手機才行,都不敢帶女兒出去和朋友聚會,就怕沒順女兒看手機的意,女兒大哭大鬧,擾了大家的興致。問大家是不是天下的孩子都這樣啊。如果我沒有看到這本《藝術遊戲力:法國創意教育的秘密》,我可能也會覺得天下孩子都是熊孩子,拿他沒有辦法。
  • 如何激發孩子的興趣?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藝術氣息!
    很多家長來問我孩子出門就唯唯諾諾,看到生人就不願意講話。我該如何讓孩子表達?今天糖媽不跟大家講關於溝通的技巧,相信大家這方面的乾貨也聽了不少。剛好這兩天我在讀一本由一位法國媽媽西多妮·本茨,和一位韓國媽媽辛有美合著的書——《遊戲學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