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調動人民群眾投身依法治國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法治宣傳教育的對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我們與金華市司法局一起,打造一份權威又易懂的法律讀本,輕鬆學法規,讓您成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小達人。
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在北京閉幕。備受關注的民法總則獲得表決通過,將於2017年10月1日起開始實行。這標誌著中國民法典時代的真正到來。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開篇之作,是總綱領和基石,民法典各分編的編纂也正在加快推進,到2020年左右,一部符合我國實際和需要的民法典將正式形成,法治中國建設將揭開新的篇章。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剛剛通過的民法總則裡影響老百姓生活的幾個重要變化:
胎兒也有民事權利
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的保護,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出生時未存活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法條看點:
與之前相比,胎兒多了可以接受贈與的權利。
民事行為能力年齡下調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法條看點:
1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最低年齡從10周歲下調至8周歲。
2確定撫養權時,需要尊重8周歲以上的小孩的意見。
3按舊規,8-10歲的小孩在學校受傷,學校免責需要證明自己沒有責任;按新規,需要家長證明學校有過錯,學校才擔責。學校責任輕了,家長責任重了。
年齡下調適應了當今未成年人心智成熟較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日益頻繁的社會現實。更是提醒家長朋友們,管教好自己的「熊孩子」,培養更多的文明好孩子。
給自己找個監護人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願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協商確定的監護人在該成年人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履行監護職責。
法條看點:
年紀較大的老年人,可以在喪失民事行為能力之前,給自己找一個可靠又可信的人當「爹媽」監護人,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婚姻家庭責任更重大
自然人因婚姻、家庭關係等產生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
法條看點:
配偶人身權利的來源,違反婚姻法第四條規定的忠誠義務,或許可以被認定為侵犯配偶人身權利的侵權行為,承擔侵權責任。出軌可能要擔責。離婚了,遊戲裝備也要分割
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具體權利或者網絡虛擬財產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法條看點:
離婚時,網店、遊戲裝備、公眾號都要拿出來分割了。
讓好人不再流淚
為保護他人民事權益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法條看點:
自願實施見義勇為者的後顧之憂基本被免除了,有利於鼓勵見義勇為行為的發生。
訴訟時效兩年改為三年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法條看點:
借條到期後,超過二年不超過三年的,仍可起訴。
(感謝武義縣司法局提供資料)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