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發布

2020-12-20 黑龍江新聞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發布

■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11章、206條■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出版日期:2017-03-19   01版●要聞   記者--   黑龍江日報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15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66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18日受權全文播發這部法律。民法總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民法總則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11章、206條。

民法總則貫徹全面依法治國要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從我國國情和實際出發,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總結繼承我國民事法治經驗,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全面系統地確定了我國民事活動的基本規定和一般性規則。

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開篇之作,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下一步將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擬於2018年整體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分階段審議後,爭取於2020年將民法典各分編一併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通過,從而形成統一的民法典。

(全文見第三、四版)

相關焦點

  •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解釋》
    中國日報北京7月18日電 為正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以下簡稱民法總則)關於訴訟時效制度的規定,妥善處理民法總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關於訴訟時效制度主要不同規定的銜接問題,2018年7 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744 次會議通過了法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編規定了什麼?——兼說總則編的時代...
    九江市司法局局長、公職律師 周文利 要問2020年全國「兩會」最大熱點是什麼,對時事稍加關注的人們都可以給出明確的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表決通過。這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貫徹實施憲法的重要手段,開啟了我國法治的新時代。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的說明
    (三)編纂民法典的工作步驟    編纂民法典是一項艱巨複雜的系統工程,要按照黨中央要求,統籌考慮,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推進,確保立法質量。民法典將由總則編和各分編(目前考慮分為合同編、物權編、侵權責任編、婚姻家庭編和繼承編等)組成。總則編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則,統領各分編;各分編在總則編的基礎上對各項民事制度作具體可操作的規定。
  • 信息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
  • [民法總則你我他]民法總則是什麼?
    央廣網北京10月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從今天(10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正式開始實施。作為我國民法典的開篇之作,民法總則和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又被稱為「民事權利的宣言書」。
  • 良法善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篇的12個法律要點 (含...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篇的12個法律要點(含新舊法條對比)一、關於總則篇基本規定新舊法條對比舊法條相關規定《民法典》因引用了「自然人」概念,故將原《民法通則》關於「公民」適用範圍的規定予以刪除。二、民法典總則篇基本規定部分的重要法律要點《民法典總則編》是《民法典》的開篇之作,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定,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
  • 張新寶談《民法總則》的創新與特色
    中國法學會(以民法學研究會為依託,商法、婚姻法等研究會的學者參與)成立了民法典起草研究領導小組,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鳴起擔任組長。該小組於2015年夏向法工委提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建議稿)》。  中國社會科學院(以法學研究所為依託)也成立了相應的研究領導小組,並隨後向法工委提交了類似的法律草案建議稿。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  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源霖公司申請再審稱,請求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二項、第六項之規定再審本案。事實與理由:金川支行扣劃款項行為符合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應當承擔返還責任,原判決認定金川支行不承擔責任錯誤。(一)金川支行對綠創公司的債權未到期,無權扣劃涉案款項。
  • 民法典編纂時間表與民法總則大事記
    【立法進程】    民法典編纂時間表    按照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計劃,民法典編纂工作擬按照「兩步走」的工作思路進行:    第一步,編纂民法典總則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後,提請2017年3月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總則篇的12個法律要點(含新舊法條對比)
    一、關於總則篇基本規定新舊法條對比舊法條相關規定《民法典》備註《民法通則》(2009年8月27日)第一編 總則因引用了「自然人」概念,故將原《民法通則》關於「公民」適用範圍的規定予以刪除。二、民法典總則篇基本規定部分的重要法律要點 《民法典總則編》是《民法典》的開篇之作,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定,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
  • 《民法總則》的正確打開方式
    作者:侯國躍,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重慶坤源衡泰律師事務所管委會副主任來源:《重慶律師》2017年第2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施行前的這幾個月,作為法律人的我們肩負著解釋和宣講《民法總則》的重任。為完成這一使命,必須選擇正確的方式打開《民法總則》。《民法總則》一經發布,「江湖」傳聞不絕於耳。有人認為民法是關於鄰裡關係的法律;有人認為民法是調整婚姻家庭生活的法律;還有人認為民法是關於個人之間社會關係的法律,而與組織無涉。民法到底是什麼?要理解民法,首先要理解私法。
  • 尋求民法總則釋義的新路徑
    龍衛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下稱「民法總則」)由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17年3月15日通過,標誌著新中國第一部民法典開始浮出水面。總體來看,這部民法總則名義上雖然說是「制定」的,但實際上卻非一種狂飆式立法的結果,而是以歷史繼受為主、創製發展為輔的立法結果,其基本架構和絕大多數規定都是通過繼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下稱《民法通則》)和相關司法解釋而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民法總則可以稱為《民法通則》升級版,是對《民法通則》的改造而成。
  • ...的民法總則:民法總則將給百姓帶來哪些影響?——專訪中國民法學...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 題:民法總則將給百姓帶來哪些影響?——專訪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秘書長王軼  新華社記者陳菲、丁小溪  作為中國民法典的開篇之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在今年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表決通過,並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施行時間10月1日:為好人撐腰
    民法總則為中國好人「撐腰」專家解讀做好人的「正確姿勢」  據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將於10月1日正式實施,其中被俗稱為「好人法」的第184條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 民法總則施行以後訴訟時效應當如何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實施日期2017年10月1日)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 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訴訟時效期間制度的過渡與銜接
    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的說明」,民法總則施行後暫不廢止民法通則,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規定不一致的,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適用民法總則的規定。鑑於訴訟時效期間的時間持續性,加之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又不一致,在民法總則施行後的一定時間內,民法通則與民法總則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如何過渡與銜接,對民事主體民事權利保護意義重大,也將是人民法院、仲裁機構在民事案件審判及仲裁工作中將會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 民法通則和民法總則的時代意義
    □ 胡康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於今年3月15日由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自10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法治建設進程中值得紀念的一件大事。從1986年制定民法通則到2017年通過民法總則,歷時30餘年,表明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為建設法治中國作出的不懈努力,彭真同志為此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以說,民法通則為民法總則的制定奠定了基礎,民法總則的誕生為編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礎。民法通則和民法總則各有其時代背景、時代特徵、時代意義。
  • 【讀懂《民法典》】 二、總則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人民民事權利的保護法典,分為7編,依次為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加上附則,共1260條,確立了平等原則、自願原則、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和綠色原則等基本原則,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民法總則必修課]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央廣網北京5月12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自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以來,備受社會關注。今天我們繼續跟隨代表每一個普通民眾的大民一起進入第二季的《民法總則必修課》,詳細了解關於民事權利和義務,你必須知道的那些事兒!自然人的個人信息誰保護?
  • 《民法典》總則編八大亮點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5月28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第45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6月1被譽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覆蓋一個公民生老病死的全部生活作為新時代人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充分體現了時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