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胎兒酒精症候群的孩子很可能在後來的生活中出現嚴重的心理和行為問題,例如輟學、失業和犯罪等。研究表明,早期幹預可以有效減少胎兒酒精症候群的危害。不幸的是,胎兒酒精症候群的早期診斷常常無法實現,尤其是在B超無法顯示胎兒某些部位發育特徵的情況下。美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為胎兒酒精症候群得早期診斷帶來了希望。相關論文發表在2008年1月的愛思唯爾期刊《兒科學雜誌》(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在線版上。
文章第一作者Jennifer Peterson博士和同事搜集了216名嬰兒的數據,這些嬰兒的母親在妊娠期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飲酒行為。研究人員測量了新生嬰兒第一次腸道運動過程中的脂肪酸乙酯(fatty acid ethyl esters,酒精在消化系統中分解的產物之一)水平。此後,研究人員又分別在6個月、1歲和2歲時對孩子進行進一步的檢查。
研究人員發現,第一次腸道運動過程中的脂肪酸乙酯水平高的嬰兒出現發育異常的風險更大。Peterson博士說:「嬰兒的脂肪酸乙酯水平越高,在2歲前出現智力與精神發育不良的風險越大。」
新的研究表明,測量新生嬰兒第一次腸道運動過程中的脂肪酸乙酯水平可能是準確診斷胎兒酒精症候群的一種有效方法,這將使胎兒酒精症候群早發現早治療成為可能。(科學網 荔濤/編譯)
(《兒科學雜誌》(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doi:10.1016/j.jpeds.2007.11.009,Jennifer Peterson, Cynthia F. Bearer)
更多閱讀(英文)
雜誌簡介:
《兒科學雜誌》(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由世界上最大的科學、技術及醫學出版商愛思唯爾出版發行,是美國醫學院兒科系主任聯合會的官方雜誌。該雜誌涵蓋兒童疾病預防、治療和急救護理等相關領域,對從事兒童、青少年醫療服務的醫生具有實踐指導意義。反映兒科臨床實踐的原創性文章,經過同行覆審後在該雜誌發表,使臨床兒科醫生隨時了解兒科醫學最新研究動態。該雜誌在SCI收錄的70種兒科雜誌中排名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