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餃子和麵條是兩種美味的麵食,做起來也容易。有的地方吃餃子和麵條還會有不同的講究。在皖北和蘇北的一些地方,有家人要出行,出遠門辦事,講究的家庭,會為出行的人在臨走時做頓餃子吃,預示出行順利,因為餃子是連皮帶餡一口吃下去,意味著事情辦的順利圓滿。不等吃麵條,因為麵條長,要用筷子夾來夾去,預示著拖拖拉拉,意味著辦事不順。當然,平時在家,隨便吃。
走上社會,在南方待了好多年,發現南方基本叫餛燉,很少叫餃子。其實做法跟餃子差不多,但是沒聽說什麼有關吃餛燉的風俗和說法。倒是聽說一點有關吃麵條的風俗和說法。那就是,如果家裡來的客人,臨走的時候,做麵條給他吃,就是像他表示,歡迎以後經常來,這位麵條是長長的,意味著要常來常往。
還真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