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當今孩子最為需要,卻也是當今父母最難以做到的事情。很多的父母為了給孩子們創造良好的條件,犧牲了陪伴孩子的時間去工作,企圖用金錢來彌補孩子在被愛方面的欠缺,但是這實際上就是本末倒置。
孩子成長的每個過程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導,這方面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和親子之間的關係,是用金錢彌補不了的。
父母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了解,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的人生所產生的不良影響。
1親子關係的冷漠
長時間的陪伴和相處是讓人關係變好的最快方法,反之也是兩人關係疏離的有效手段。也許很多父母認為,保證了孩子的溫飽問題,作為家長的任務就結束了,而孩子的不親近都是因為不懂事。
由此導致了孩子對父母產生陌生感,父母也不懂得如何與孩子相處,關係也隨之而越漸冷漠。
2孩子容易誤入歧途
孩子畢竟只是孩子,他們在各方面的想法和經歷都非常的簡單化,這種情況使得他們很容易被壞人牽著鼻子走。
如果在這個時候,父母對於孩子還疏於陪伴,那麼孩子很容易因為缺失父母的溫暖,而投入壞人的甜言蜜語之中,從而誤入歧途,做出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情。
3孩子很容易遇到危險
落單的孩子是最容易被欺負的,這種欺負首先會來自於同學之間的言語傷害,在家長的一次次缺席中,老師會對孩子忽視,而同學則會因此開孩子的玩笑,嘲笑他是沒有父母的孩子。
當然危險還會來自黑暗的社會,在某個你無法驅車去接送孩子的夜晚,那些有心人士則會將罪惡的手伸向無辜的孩子。
由此可以看出,一個缺少陪伴的孩子,不僅僅造成他心理方面的問題,還會使得他在日常生活中遭受到莫須有的歧視,甚至讓人心生恐懼的危險。所以父母要懂得陪伴孩子,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
關於陪伴,父母可以使用"Peere法則",從而選擇更為合適的陪伴方式。
那麼究竟什麼是"Peere法則"呢?
所謂"Peere法則"其實是由五條細則組成的法則,而這五條細則分別為暫停、參與、激勵、反映、拓展。
"暫停"顧名思義就是讓父母停下手頭的工作,多將時間花在孩子的身上;
"參與"則指父母應該儘可能加入孩子們的生活圈,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激勵"是父母在孩子遇到難題時,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鼓勵他勇往直前,不要退縮和放棄;
"反映"是父母應該和孩子們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被重視;
"拓展"則是指拓寬孩子們的眼界和見識,提高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了解了"Peere法則"的相關信息,那麼父母該如何利用此法則,選擇合適有效的陪伴方式呢?
這主要有以下五點方法
將時間花在更為重要的事情上
父母應該轉變自己的心態,不要將金錢當作幫助孩子成長的唯一方法。認識到陪伴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從而停下一部分繁忙的工作,多陪陪孩子。
加入孩子的圈子當父母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孩子身上時,就應該在相處方面多花點功夫,去了解孩子們的興趣所在,從而努力進入孩子們的生活圈,加入孩子們的討論行列,陪伴著孩子去做喜歡的事情。
鼓勵孩子前進
孩子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事,即便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會有堅持不下去以及失敗的時候。而當孩子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父母應該陪伴左右,用自己的言語和行動激勵孩子們鼓起勇氣,勇往直前。
和孩子們說出內心的感受
對於孩子來說,人生最糟糕的事情莫過於被忽視,或者被剝奪選擇權。因此,父母應該丟棄自己的面子和專制,和孩子來一場心貼心的交流,將孩子看成平等的個體去對待。這樣會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更願意去分享自己的真實想法。
拓寬孩子們各方面的知識想像力和創造力是孩子們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所以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慢慢引導孩子去認識事物,而不是以自己的獨斷想法,去打破孩子們對於事物的美好想像。
綜上所述,父母對於孩子的意義,不應該只是解決溫飽的存在。孩子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導,才能夠走得更加安穩,因此,父母應該懂得陪伴孩子,不要讓孩子有一個孤獨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