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ACA-5法案將公投 華人反對稱其「種族歧視」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3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美國加州ACA-5法案將於2020年底公投,在華人社區引起廣泛討論。不少華人認為,該法案是一種新型態的「種族歧視」,將嚴重損害華人的權益。連日來,加州多地華人自發組織起來,在全加州遊走,呼籲民眾在公投中封殺該法案。

組織遊行的核心人物Tony Guan指出,在ACA-5法案於議會投票前,很多人就已經打電話給選區議員表達意見。「但是顯然沒人重視我們,不理你就是不理你。」現在法案將公投,他希望大家團結起來。「我們遊行,就是希望更多人重視這個議題,現在很多人還是不知道有這回事。如果他們知道這件事的本質,肯定是說NO的。」

「我們現在唯一做的事情,就是要把真相說出來。」Tony Guan表示,用族裔來考量入學與就業,本身就是歧視,ACA-5是明顯的歧視法案。反對ACA-5的人們在微信上組織多個大群,光是主要核心的義工就有200人左右,並且架設網站匯整訊息、傳播理念,也聯繫了各個城市的選民。

有反對該法案的團體指出,先前的209法案禁止在公共教育、公共事業合同、政府工作機會中加入種族、膚色、性別的考慮,全面保證了平等,但ACA-5卻要廢除原本的法案,等於是種族歧視的復甦、歷史的倒退。

「如果學生們都能夠好好學習,為什麼需要在公立大學招生的時候,以考量種族為理由放水去幫助特定族群?」另一位成員華人Grace Chin也說,要改革也應該從基礎教育的學習改起,ACA-5是捨本逐末的做法。「如果209法案被廢除,種族作為考量因素進入大學錄取,不知道要浪費多少納稅人的錢,去圓一些進得去卻出不來學生的大學夢?」

當地時間7月3日,「反ACA-5城市聯盟」將於庫比蒂諾舉辦大型的車隊遊行,反對ACA-5法案。據組織方預計,當天會有50到80輛車參加。(李榮)

相關焦點

  • 反歧視 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舉辦「多元化論壇」
    【美國新聞速遞】楊平俊洛杉磯報導 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於8月15日舉辦線上「多元化論壇」。華人社區聚焦營造一個相互理解和尊重、平等和包容的生態環境,建設和諧共處的多元化社區,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
  • 新「排華法案」?加州這項舉措或將嚴重影響亞裔上公立大學
    這兩天,有件事兒在加州華裔社區裡鬧得沸沸揚揚:當地時間6月24日,加州參議院以30:10的票數二讀通過了一項名為「ACA 5」的憲法修正案,其不出意外將進入今年11月的公投,甚至最終立法。法案的主旨一句話就能概括,允許公立機關在公校招生、公職招聘和籤訂公家合同時,考慮種族、性別和族群因素。
  • 在「種族平等」的美國,華人卻被這樣歧視
    所謂種族考量,就是哈佛大學打著「平權法案」照顧少數族裔的幌子,在大學招生過程中嚴重偏袒非裔和西語裔,讓眾多聰明又勤奮的亞裔學生不得不達到更嚴格的標準才能被哈佛大學錄取。(2015年12月9日,亞裔組織在華盛頓美國最高法院外遊行,反對教育歧視)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司法部在一封致哈佛大學律師的信函中表示,根據《1964年民權法案》第五條對哈佛大學進行調查;該法案禁止接受聯邦資助的機構進行基於種族
  • 「亞裔細分法案」是美國政府針對華人的迫害嗎?
    二、在「扶持行動」之外,美國也有「反扶持運動」1996年,加州公投通過209法案,對加州憲法進行修正,禁止州政府機構在僱傭公務員、籤訂公共服務合同和公共教育中考慮種族、性別和族群因素。在此之後,加州的公立大學被禁止採取考慮申請者種族的招生行為。許多進步主義者立刻對這一法案進行了司法挑戰。
  • 加州通過ACA 5法案意味著什麼
    這一法案禁止州政府基於種族,性別、膚色、民族或原籍而在公共就業、公共教育或公共承包方面歧視或給予任何個人或團體以優惠待遇。該提案禁止加州在公共教育、就業及籤約政府項目時,考慮種族和性別因素。簡單來說,就是誰有能力誰上。
  • 華州反基於種族的AA十萬火急,需要您援手助力
    您或許知道在美國的許多州,亞裔在教育上並不享受跟別的族裔同等的權利。事實正是如此。亞裔的孩子被一個所謂的「平權法案」,也就是 Affirmative Action(AA),刻意提高錄取標準,以降低亞裔的錄取率,人為地把亞裔學子排斥在許多大學的門外。 但在美國有少數幾個州,這種歧視是違法的。 這些州包括:加州,華盛頓州,佛羅裡達州,密西根州,內布拉斯加州,亞利桑那州,新罕布夏,和俄克拉荷馬州。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美國加州多個亞裔社區組成平權聯盟 反對ACA-5法案
    中國僑網8月4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日前,美國加州ACA-5提案改頭換面,以看似中立表述的第16號案(Proposition 16)進入11月的加州公投。對此,包括華裔社區在內的多個亞裔社區吹響反對「集結號」,全力反對該法案通過。
  • 美華人參加反種族主義遊行 對種族問題華人處境尷尬
    「在美國,種族平等是很重要。作為華人,我一定要發聲。」李先生向我們展示了他的標語牌。  李先生所加入的反遊行團體,華裔數量非常稀少,大部分是非裔、西語裔還有不少白人,標語牌也是團隊成員共同製作的。「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對面示威的人,是3K以及白人種族優先的團體,他們的口號要把美國從我們這些人手裡拿回來。
  • 平權法案——達摩克利斯之劍,還是駛向光明未來的方舟?
    美國華人 第1800篇文章 編者按 2014年,加州許多大陸來的第一代華人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對SCA-5運動,目的是阻止加州公立大學在招生中實施平權法案。
  • 《排華法案》下美國華人悲情史—2020美國黑人被殺案引發的思考
    當地時間5月25日,46歲的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死亡。其生前最後的影像顯示,警察執法時用膝蓋壓住了他的頸部,他不斷呼喊稱自己無法呼吸,希望警察可以鬆手,但是警察無動於衷。這起悲劇導致了數萬名的非裔美國人走上街頭,舉行示威遊行,抗議美國社會長期存在的種族歧視。
  • 多國種族歧視愈演愈烈,海外華僑華人應如何站出來?
    通過各方渠道發聲5月13日,美國國會眾議員趙美心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舉辦的「亞裔反歧視對話」中表示,「統計顯示,六周內全美有1700起歧視亞裔案件,實際的數字應該更多,受害者應意識到事態嚴重性,立即通報警方。」
  • 華人商戶無辜受累,美國議員說風涼話,明顯雙標的「反種族歧視」
    而在這些受到暴力行為的商鋪中,以中餐館為主的華人商鋪是示威者破壞的主要目標,一位非裔議員不表同情卻對此發表了一番種族歧視言論,認為華人不需要賺錢,政府也不需要給予中餐館任何補貼,受到網友熱議。維吉尼亞州諾福克市市議會對其救助計劃進行討論,表明他們將給每一家受到影響的華人商戶提供補貼,該市臨時發展主管賈裡德·喬克也表示會給諾福克的每一家中餐館打電話,並向他們提供幫助。
  • 為什麼美國社會對華人的歧視依然存在?
    文/王廷維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遭暴力非法致死案再次揭開了美國種族歧視的傷疤,向全世界證明了在奴隸制被廢除150多年、種族隔離結束50多年後,種族歧視仍然深植於美國社會之中。
  • 誰說華裔在美國大學招生中未被歧視?哈佛已被起訴!
    其中錄取亞裔超過40%的有三所,加大爾灣分校(UCI)亞裔錄取率最高,為46.8%,洛杉磯分校(UCLA)達39.5%,也接近40%。總不能說加州的華人學生比外州華人學生學業更好,綜合素質更高吧?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一項對逾10萬名申請者的新研究發現,種族和課外成就之間並無顯著的相關性。所以招生中對華人學生的刻板印象純粹是有意為之。
  • 阿彩的故事:加州淘金熱中,反抗種族與性別壓迫的華人妓女
    成露茜寫道,「她們越將華人女性看作無助、軟弱、墮落、被侵害的對象,傳教熱情就越是高漲。拯救中國奴隸女孩似乎成了『白人婦女的負擔』。」華人女性開始被視作需要拯救的受害者,這種思想也無可阻擋的傳播開來。與此同時,種族歧視和性別歧視的措施不僅被寫入地方和州級法律,而且在聯邦一級得到立法。
  • 出臺法律,美國禁用種族歧視詞彙
    日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籤署一項法案,規定在聯邦政府文件中禁止出現「東方人」「黑種人」等含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詞語,而要求使用「亞裔美國人」「非洲裔美國人」等中性詞彙。該議案由華裔聯邦眾議員孟昭文提出,在今年2月由國會眾議院通過,並在5月9日得到參議院批准後送交歐巴馬籤署。
  • 美國種族歧視是否得到改善?華人:已從公開變隱藏
    (資料圖片)近日,美國「百人會」會長吳華揚在演講中,以自身經歷談及種族問題,認為從小到大,自己始終面對被他人「另眼相看」的尷尬。此番言論,引起了海內外華人關注,但也有在美華人表達了不同的觀感。如何區分種族歧視與無心之過?在反對種族歧視的同時如何改變外界對華人的刻板印象?
  • 歐巴馬:川普歧視美國華人!炮轟對手散播種族言論,混淆視聽
    歐巴馬說,川普給新冠病毒冠以各種奇怪的名字,是歧視美國亞裔、華人的行為!6月20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在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舉行的疫情後首次公開競選活動中,將新型病毒冠以一個歧視華人的名字。他在上周亞利桑那州的一次青年集會上再次使用了這個詞。
  • 美國大學招生政策將發生重大變化,華人上哈佛會更容易嗎?
    圖/新華國際頭條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美國的教育平權法案變成扶持除亞裔以外的少數族裔,主要是非裔和西裔,而同是少數族裔的亞裔,卻受到歧視和限制。1所謂教育平權,一般指「平權法案」中的教育部分。「平權法案」頒布於上世紀60年代,旨在防止基於種族、膚色、宗教、性別等因素對少數族裔等弱勢群體的歧視,在教育平權方面,規定公立大學和接受聯邦資助的私立大學,必須扶持少數族裔,向少數族裔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