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華裔在美國大學招生中未被歧視?哈佛已被起訴!

2020-12-17 冰川思想庫

華裔大學生奧斯丁賈被多所大學拒絕,這件事之所以成為主流社會的「新焦點」,是因為哈佛大學在招生中的隱形種族配額涉及種族歧視而被告上法庭。

撰文 | 一嫻

近日,美國《紐約時報》發表文章,題為《平權法案之爭的新焦點——亞裔美國人》(Affirmative Action Battle Has a New Focus: Asian-Americans),文章描述了一個富有才華品學兼優的華裔大學生奧斯丁·賈,被哈佛、普林斯頓,哥倫比亞等大學拒絕的故事,指哈佛大學招生歧視亞裔,偏袒其他少數族裔。

華人(亞裔的大多數,尤其在教育平權問題上,亞裔幾乎等同華裔)在大學招生中遭到歧視的現象和爭議,其實不是新聞。之所以被成為主流社會的「新焦點」,是因為哈佛大學在招生中的隱形種族配額涉及種族歧視而被告上法庭。

▲哈佛大學

提起訴訟的是「大學生公平錄取」組織((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這個組織位於維吉尼亞,是個保守傾向的民間維權組織,負責人為白人愛德華·布魯姆,曾經推動白人學生費雪訴德克薩斯大學在招生中對白人學生逆向歧視——費雪被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拒絕,但班上西裔同學各方成績素質不如她卻被錄取。

該組織為這次訴哈佛大學,曾廣泛徵尋被哈佛等名校拒絕的優秀華人學生,奧斯丁·賈就是其中一員。亞裔美國人在大學招生中被歧視遂成為平權法案之爭的「新焦點」

華人學生在美國大學招生中如何被歧視?

其一是成績,根據2009年的數據,亞裔(包括華人)學生SAT成績要比白人學生高140分,比西裔高270分,比非裔高達450分。

其二是素質,誇張渲染對華人的刻板印象,例如千篇一律無個性、除了成績和鋼琴小提琴其他啥也不會、缺乏創造能力領導能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等等。

其三是多元化的藉口,美國是多元化社會,校園也應該多元化,需要除了華裔以外的非裔和西裔等等。

不管哈佛等大學是否承認有無隱形配額,近年亞裔在這些高校的錄取一直在20%左右浮動,而在加州,在大學招生中去除族裔因素的209法案生效後,以2017年為例,在加大九所分校中,亞裔保持了兩項第一:錄取總人數23,907人,平均錄取率34.2%。

而在南加州的六所分校中,除了位於西裔居住區的Merced分校,其餘五所分校亞裔錄取人數均排名第一。其中錄取亞裔超過40%的有三所,加大爾灣分校(UCI)亞裔錄取率最高,為46.8%,洛杉磯分校(UCLA)達39.5%,也接近40%。

總不能說加州的華人學生比外州華人學生學業更好,綜合素質更高吧?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一項對逾10萬名申請者的新研究發現,種族和課外成就之間並無顯著的相關性。

所以招生中對華人學生的刻板印象純粹是有意為之。美國大學肄業率很高,白人學生素質低下的不乏見。素質培養,其實和經濟地位有很大關係。

▲加利福尼亞大學

現今華人學生,筆者所見,高素質的年輕人非常多,那些被哈佛等名校拒絕的一串串優秀華裔學生名單,他們的學業成績和課外活動素質,是很多被錄取的白人學生遠不能及的。

況且,作為少數族裔的華人,在校園課外活動要打拼出一片天地,容易麼!

想當年,在反猶太人的背景下,猶太裔在哈佛的錄取也如今天的華人一樣,被限制在20%左右,那時候排斥猶太裔的理由是,猶太人雖然成績好,但缺乏創造力、貪婪、一心追求名利地位…….等等,可是之後數十年,猶太人為美國人的生活做出的貢獻可謂有目共睹。

諸位能知道猶太裔在美國國會有多少人嗎?

Affirmative Action,簡稱AA,中文習慣稱為「平權法案」,是在特定歷史背景下產生的。上世紀60年代是民權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1961年甘迺迪總統籤署了第10925號行政命令,旨在照顧消除種族歧見照顧少數族裔。

後來詹森總統又籤署兩個行政令,形成後來平權法案的基本意義:防止因族裔、膚色、宗教等對少數族裔和弱勢群體的歧視,同時在就業、教育等領域給予優待和傾斜。

客觀地說,平權法案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起了很大的作用,華裔作為弱勢的少數族裔也是受益者。但是,任何對族裔傾斜或優惠法案都有其歷史局限性。在平權法案50年之後,華人意外地發現,華人雖然是少數族裔,但表現優秀的華人在針對少數族裔的平權法案尤其是教育平權中卻遭到排斥和排擠。

▲第 36 任美國總統林登 · 詹森

美國大學關於AA的爭議,一直有聯邦最高法院的參與。最高法院的裁決,起了巨大的作用。最著名的有1978年的Bakke v.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3年的Grutter v. Bollinger 和Gratz v. Bollinger,最高法院裁定,大學錄取時,族裔可以作為一個因素,但如果固定名額則為違憲,奠定了大學AA制的第一個裡程碑。

最近的是2003年和2016年的Fisher v. University of Texas ,就是上文說的,「大學生公平錄取」組織領導人愛德華·布魯姆推動的費雪案。費雪案的意義,是把大學AA制的爭論,從族裔因素轉向多元化。

這就是為什麼「大學生公平錄取」組織要廣泛招攬被哈佛等名校拒絕的華裔優等生。該組織決心把對哈佛大學的訴訟打到最高法院。

華人的尷尬在於,雖然是少數族裔卻在教育平權中不被當作少數族裔,在對上白人時,被當作少數族裔卻又被以多元化為藉口遭到歧視;而對上西裔和非裔時,又被排斥在少數族裔之外不能享受平權法案。

華人在教育平權中成為另類,無論是多元化還是平權,都成為歧視華人的藉口。

說教育平權,不能不提加州,加州大學招生廢除種族因素的209提案在全美領先風氣,華人是受益者。加大系統的華裔學生在招生中表現突出,然而老祖宗有話: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2014年,西裔參議員赫南茲提出SCA-5號提案,簡言之,就是意圖修憲,刪去209法案中「公共教育」的文字,以平權法案為藉口,達到允許公立大學錄取時考慮種族因素,從而增加西裔學生的錄取率的目的。此案如果通過,亞裔學生的錄取率必將驟減。

SCA-5提案遭到加州華人,尤其是第一代華人新移民的激烈反對,過往不關心政治的華人為了子女的前途大規模地站出來,成為加州以致全美華人參政熱情高漲而積極參政的導火索,說是華人參政議政的裡程碑也不為過。

華人們組織起來,通過各種活動,手段,製造強大聲勢,最後迫使對提案投票贊成的幾名華人議員轉變立場,成功阻止了SCA-5提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學生公平錄取」組織訴哈佛大學一案中,組織者白人愛德華·布魯姆站在華人一邊,加州反對SCA-5提案,加州很多白人共和黨議員站在華人一邊。

雖然有人質疑愛德華·布魯姆的訴訟意在取消「平權法案」,加州的共和黨議員則出於選票利益。然而不管如何,這些符合華人利益,華人沒有別的選擇,華人有權選擇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

平權法案自甘迺迪總統籤署行政令至今50餘年,美國已有巨大的變化。即使美國社會還存在種族歧視,但華人也今非昔比,華人不但改善了自身的經濟地位,還通過一系列努力,積極參政議政,改善自身的政治地位。

華人在教育平權問題上的抗爭,使我們有理由相信,雖然華人還處於弱勢,但是能團結起來努力參政議政的華人是有希望的。

相關焦點

  • 高分卻進不了哈佛耶魯,美國亞裔起訴常春藤大學「種族歧視」
    為了提起訴訟,布魯姆創建了「公平招生學生組織」(SFFA,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這個組織大致模仿了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和美國有色人種協議會(N.A.A.C.P.)。SFFA代表其成員起訴了哈佛大學,聲稱其中一些成員也有過和王類似的經歷。
  • 聚焦丨被美國華裔告上法庭的哈佛大學,其實才是華裔學生的保護者
    同為華裔,還有那些父母不會英文,住不起好學區的孩子,他們享受不到好資源,拿不到高分,我們難道要把他們當作對立面來起訴嗎? 如何理解多元化? 多元化招生是美國名校的一大特色。Burroughs法官在判決書裡強調:確保大學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多元化的氛圍,能促進學術水平的提高,鼓勵相互之間的了解和尊重。
  • 哈佛大學歧視亞裔?成績要求比非洲裔高400多分
    原題:哈佛大學等招生歧視亞裔 SAT成績要比非洲裔高400多分  哈佛大學等一些美國名校在招生過程中以「平權法案」為由,通過大幅提高錄取標準、設置「種族配額」等方式,將不少優秀的亞裔學生擋在門外。  一些美國高校針對亞裔學生的SAT分數線比非洲裔高出400多分。
  • 美國司法部正式起訴耶魯大學歧視亞裔和白人,普林斯頓接受調查!
    想必大家一定還記得之前鬧得轟轟烈烈的哈佛歧視亞裔案,在經過了一年多的審判後,去年當地時間10月1日,聯邦法院裁定,哈佛大學本科招生程序並未有意歧視亞裔申請人,這也意味著哈佛大學在本起招生歧視案中獲得勝訴,而兩年前同樣被指「歧視亞裔」並站隊哈佛的耶魯卻沒那麼「幸運」,當地時間10月8日,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最新報導,美國司法部正式起訴耶魯大學
  • 在「種族平等」的美國,華人卻被這樣歧視
    美國最著名的高校哈佛大學最近正在發生一件影響在美亞裔歷史的大事。據多家美媒消息,文件顯示,美國司法部正在對哈佛大學在招生工作中使用種族考量的做法展開調查,並認定這「不符合」聯邦法律。所謂種族考量,就是哈佛大學打著「平權法案」照顧少數族裔的幌子,在大學招生過程中嚴重偏袒非裔和西語裔,讓眾多聰明又勤奮的亞裔學生不得不達到更嚴格的標準才能被哈佛大學錄取。
  • 美國司法部:耶魯大學招生非法歧視白人學生及亞裔美籍學生
    學校說,在招生過程中,審查的是「整個人」。因此,耶魯不會更改目前的招生流程。哈佛大學也被指招生過程中涉嫌歧視亞裔申請者。此前哈佛大學被裁定在招生過程中不歧視亞裔美國人。但美司法部要求聯邦上訴法院推翻先前的這項裁定。
  • 司法部裁定:美國名校招生非法歧視亞裔!
    司法部裁定耶魯非法歧視亞裔和白人學生勒令其儘快改正過去數十年來美國高校歧視亞裔事件頻發華人們是時候站出來為自己發聲了!01司法部裁定:耶魯非法歧視亞裔和白人2016年5月亞裔教育聯盟Asia American Coalition for Education準備了長長的起訴書,向美國教育部和司法部民權部門投訴,稱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存在因種族歧視
  • 哈佛耶魯相繼淪陷——美國名校歧視亞裔愈演愈烈?
    2017年,司法部對哈佛大學「歧視亞裔學生」展開的就是類似調查!而耶魯大學是繼哈佛大學之後,第二所常春藤盟校因被指在招生時歧視亞裔,遭聯邦政府調查。耶魯大學校長彼得·薩洛維於9月26日針對招生歧視表示:「耶魯大學在歷來的本科招生政策中不存在任何種族歧視行為,我們樂於公開自己的本科招生做法流程和信息,並承諾我們將堅定不移地為耶魯大學的多元化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同時他還指出:學校的招生是考慮
  • 美國教授「歧視黑人」被停職後,幾萬華人站出來為他撐腰
    因為克萊因教授反對提供特殊待遇,或者明確點說,反對為黑人學生提供特權。 而過去的十幾年,在美國轟轟烈烈的高等教育平權運動中,提供給非洲裔拉丁裔學生的特殊優待,幾乎都是以犧牲華裔亞裔學生的正常權益為代價的。
  • 美國常春藤名校招生為何「歧視」亞裔?虎媽該咋辦?
    在白人固有優勢和非洲裔、拉美裔等少數族裔「隱形加分」的夾擊之下,大學門檻前的「亞裔劣勢」由此形成。  孫浩說,問問身邊華裔孩子,「必須比別人更優秀才能進入理想大學」似乎已是無需多言的共識。  趙宇空說,美國教育部數據分析也清楚地顯示,在所有常春藤盟校中,布朗和達特茅斯對亞裔學生的錄取比例最低,耶魯和布朗對亞裔申請學生實施事實上的種族配額達20年以上。  亞裔不公處境誰來管?  早在2015年,亞裔教育聯盟就聯合64個亞裔團體,針對哈佛大學對亞裔招生歧視向美國教育部和司法部提出侵犯公民權利的訴訟。
  • 美國亞裔團體再訴常青藤大學招生歧視
    去年5月,一群亞裔美國人代表全美64個亞裔社團,針對哈佛大學在錄取中歧視亞裔學生的行為,首次向美國聯邦政府提起行政申訴。一年之後,陣營擴大一倍的美國亞裔教育聯盟,再次提交了針對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等3所常青藤大學歧視亞裔申請者的行政申訴。
  • 拒絕華裔優等生 美華裔申名校為何頻遭不公?
    孫少鋒 韓 諾  據《印度快報》報導,日前,美國亞裔教育聯盟向美國教育部民權辦公室遞交正式信函,要求辦公室對華裔學生趙睿達的維權申訴進行客觀公正的調查。申訴書認為,由於種族原因,哥倫比亞大學和康乃爾大學不公正地拒絕了趙睿達的入學申請。趙睿達各方面表現傑出,卻被常春藤名校拒之門外,甚至未取得進入美國排名前20名的大學的「通行證」。
  • 美司法部要求耶魯大學改進招生流程,不得歧視亞裔
    美國時間8月13日,美國司法部針對亞裔教育聯盟投訴耶魯大學非法歧視亞裔申請人一事做出回應,宣布經過兩年的調查,耶魯大學在錄取過程中,每年都會基於種族原因拒絕數十名符合招生標準的亞裔和白人。這一行為違反了1964年《民權法案》第六章,並勒令其改進錄取流程。
  • 美國南加大華裔學生遭種族辱罵 警方已介入調查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華盛頓郵報》3月7日報導,就讀美國南加州大學的華裔學生伊萬•曾(Ivan Tsang,音譯)5日遭遇種族歧視事件。另外一名南加大學生朝他扔雞蛋,並且一直在用種族歧視言論攻擊他。報導稱,學校很快就對這起醜聞發表譴責聲明。「6日早上,南加大一名學生受到了帶有種族歧視的攻擊。」
  • 耶魯被判定歧視亞裔!美國司法部:錄取率僅為非裔的1/10
    美國當地時間8月13日司法部重磅宣布耶魯大學在本科招生過程中存在你不能每年拿著數百萬資金還暗戳戳地搞這種事情於是要求耶魯大學在接下來的本科招生中聯邦法院裁定哈佛招生過程雖然不完美但符合憲法規定也沒歧視亞裔
  • 美國司法部公布:耶魯大學歧視亞裔,錄取率僅是非裔的10%
    如果耶魯大學不「悔改」,那麼接下來會被起訴。亞裔錄取率僅為非裔10%不同於美國社會對非裔的歧視,耶魯大學的「重點歧視對象」是亞裔:美國司法部報告指出,在同等的錄取條件下,亞裔的錄取率只有非洲裔美國人的十分之一。耶魯大學時常會因為種族原因拒絕條件同等、甚至更好的亞裔。
  • 美國司法部:耶魯大學招生非法歧視亞裔美國人和白人,違反民權法
    路透社8月14日消息,美國司法部周四(14日)指控耶魯大學在本科招生過程中非法歧視亞裔美國人和白人申請者,違反美國民權法。該部門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一調查結果是針對亞裔美國人團體對耶魯大學行為的投訴展開兩年調查的結果。美國司法部表示,如果耶魯大學不採取「補救措施」,將對該校提起訴訟。耶魯大學一發言人表示,該校「堅決否認」這些指控,但已全面配合調查。司法部表示,雖然在有限的情況下,大學可以在招生過程中合法地考慮種族因素,但「耶魯大學對種族的使用完全過度」。
  • 耶魯大學被判歧視亞裔
    8月13日周四,美國司法部(US Department of Justice)重磅公布,耶魯大學在招生過程中存在種族和國籍歧視!,耶魯大學在其本科招生過程中非法歧視美國亞裔和白人申請者,違反了1964年《民權法案》第六章。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偏愛黑人學生?不但歧視亞裔,還歧視白人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在當地時間8月13日,美國司法部指控耶魯大學在本科招生程序中「非法歧視」了亞裔美國人和白人學生,因此要求該校在本月27日前作出修改,否則將對其提起訴訟。耶魯大學女發言人卡倫·佩特在一份聲明中也說到,「耶魯大學完全配合了司法部的調查並為其提供了大量信息和數據,但令我們感到失望的是,司法部在讓耶魯提供要求的所有信息之前就已作出決定,
  • 美國大學不擇優錄取,要是有三個條件,不優秀也行,並且完全合法
    中國大學的招生原則是擇優錄取,也就是不看你的家庭收入。所謂的優秀,最直接的標準就是分數,分數高的就算是優秀,分數低的就不算優秀。那麼美國是怎麼錄取大學生的那?尤其是名校的大學生是怎麼錄取的那?中國和美國的招生原則不一樣廢話不說,直接說結論,美國的高校並不是擇優錄取,你要是有條件,你不優秀也可以錄取。為什麼會這樣說那?咱們中國和美國的文化和對教育的理解完全不一樣,咱們中國人很難理解美國的高校錄取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