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幾家歡樂幾家愁。
因為,各地高考考生成績在這兩天陸續公布。莘莘學子一年的辛苦備戰,高中三年的刻苦努力,終於迎來一個結果,一個交代。當然,面對查詢到的成績,有人欣喜萬分、喜極而泣,也有人黯然神傷、悲痛萬分。
考試成績揭曉後,復讀學校已經開始了忙碌的招生工作。很多學子也做好了復讀的選擇,準備為夢想再來一年。
過來人都知道,復讀,註定是一段艱辛的日子。
復讀的一年,可能會成為他們以後刻骨銘心的記憶。
說起復讀,我們很多人都關注了這樣一位特殊的考生:他已經參加高考24次,年齡53歲了!
他叫梁實,四川省眉山市人。眉山市,這個地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在這裡曾經出過歷史上一個很牛的文人——蘇軾。
53歲的梁實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但在網絡上,他卻被人們稱為「中國第一鐵腦殼」、「 高考最牛釘子戶」、「 中華第一考王」。
他之所以能夠贏得這樣的稱呼,源於他特殊的高考經歷,從1983年就參加高考,到今年2020年,他一共參加了24次高考。今年第24次高考總分數為420分,並沒有達到四川本科最低控制線。
梁實的高考經歷,也不能說是完全失敗的。
2018年,高考總分數是469分,語文86分,數學99分,英語98分,理綜186分,已超過了四川的本科線。
2019年,他的高考分數是462分,超過了四川本科最低控制線三分。
但他都沒有填報志願去上大學,他聲稱:他的理想是去四川大學數學系。
而今年他的分數,沒有達到本科線。面對記者的採訪,他說:從沒想到過是這個分數。
他說:感覺今年的手感很不錯,明年準備繼續,但考慮放棄心儀的四川大學數學專業,準備學習實用型的烹飪專業。
參加24年高考,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前段時間,同樣因為高考話題,一位校長也火爆網絡。
山西一民辦中學的校長王世卿,被網絡報導稱「校長為了研究高考改革,教育十年參加高考」,引來網絡上網友紛紛點讚!
有網友點讚:他是做實事的校長,更有網友說他是一位有擔當、有毅力、有恆心的好校長!
事實真的如此嗎?
小編經過認真整理網絡上的報導後發現:
這位校長並非連續10參加高考,而是在求學期間,通過四次高考才考上大學——太原師範學院,大學畢業後他成為了一名物理教師,後來放棄了公職,自己創辦了教育機構後,從2015到2020年連續參加了6年高考,文科3年理科3年,他2019年高考總分為370分。
王校長參加高考,真的是為了指導教學改革?對此,小編嚴重懷疑。
指導教育、教學改革。一定要到高考考場上去嗎?
拿到高考試題,自己靜下心來認真研究,多角度地思考,全方位地查看各種資料,再形成成果,不比在場上更有效嗎?
當記者問到他研究的成果時,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參加高考後發現很多學生寫字比較潦草,所以,我們學校初中部、高中部正在全面推廣硬筆書法。
我直觀感受語文試卷的閱讀量越來越大,所以,我們學校大量推廣閱讀,要求學生初中生讀完40多本書,高中生讀完50多本書。
我每年參加完英語,體會到英語要想得高分,必須要有詞彙量。那麼,我們學校為此開發了英語方面的資料,還有幫助學生記單詞的撲克,學生可以通過打撲克記單詞。
你們發現什麼沒有?是不是在幫學校做廣告呢!
在採訪裡,他也曾坦然的說:在一定程度上,宣傳學校是存在的。
小編想說:就是在炒作,就是在推廣,就是為了學校的招生!壓根不值得點讚!
讓我們再回到參加了24次高考的梁實,他到底這樣做是為了什麼?
有網友說:他父母都是教師,他是在為了彌補父母的遺憾,圓自己的大學夢!
有網友說:他就是單純的想圓自己的大學夢,值得為他點讚!
同樣,有網友質疑:為了出名,佔用社會資源!
而梁實的妻子曾經在採訪裡說:
我支持他參加高考,總比他去打牌、喝茶、唱歌要好,我覺得我丈夫在參加高考的過程中,得到了我們不能理解的快樂!他快樂,我就支持!
最後,我想起了一名網友的話:
這四川這個悠閒的地方,有一位如此執著的人,確實是另類。
一名商人,一位校長(也可以說是商人),都算是另類。他們參加高考的本質動機是什麼,只有他們心裡最清楚,我們只能揣測。
不知道你們怎麼看,支持誰?
請您留言、評論,如果對我的文章有興趣,歡迎關注我們一起關注教育各類現象和問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