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團進社區、8元看電影...政府搭臺文化惠民百姓樂呵

2020-12-20 半島網官網

半島記者 王濱 通訊員 王琳

11月21日,在市北區第二文化館內,愛好京劇、腰鼓舞的市民像往常一樣正在忙著排練。專業劇團演出進社區、精品電影露天放映、歌舞劇院免費專場、文馨卡低價購票看電影……今年以來,市北區文化新聞出版局著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水平,打造文化產業創新發展模式,挖掘市北歷史文化底蘊。在一場場精彩的文藝演出和一項項獨居特色的文化活動中,讓居民感受市北區城市溫度,享受精美的文化盛宴。

5000節公益課居民都有「藝術範」

「我們這個公益課堂聲樂合唱班還有不少學員被區文化館選中,成了區合唱團的成員。」家住宜陽路的林先生是水清溝街道文文化中心公益課堂的學員,他和鄰居們跟著老師練習聲樂合唱。林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公益課堂報了兩個學習班,周一、三、五在聲樂合唱班上課,周二周四學書法,一周生活安排得非常充實。據介紹,作為2018年市北區政府實事之一,「文化惠民直通車」項目包含了公益課堂、文化演出、文化惠民一卡通等活動。其中的社區公益課堂項目,通過前期社會公開招標,確定了5家社會培訓機構負責今年的項目實施。根據全年5000節公益課計劃安排,聘請專家級教師授課任教。公益課堂內容分為合唱、舞蹈、茶藝、烹飪、剪紙、電子琴、氣功、交誼舞等課程,吸引了眾多社區居民參與。參與社區公益課堂項目的培訓教師數量約400人,社區公益課堂項目參訓數量約10萬人。

刷文馨卡8元能去影院看電影

「今年我們在社區文化廣場看了好幾場文藝演出和露天電影,天冷了,我還可以用文馨卡看8元錢一場的電影。「上周末,家住洛陽路街道的陳女士昨天剛用自己辦理的文馨卡,帶孫女在萬達影院看了一場8元錢的電影,這周末又和孫女約好了,要刷文馨卡花5元錢去逛博物館。據介紹,為豐富轄區居民文化生活,提升城區文化品質,市北區文新局與轄區內的影院、博物館、書店和劇場合作,以一卡通的形式面向市北區居民提供優惠文化服務。居民看電影、逛博物館、購書享受政府補貼,促進文化消費。文馨卡自2017年5月推出以來,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累計使用12萬人次。

市北文新局還組織青島歌舞劇院、青島京劇院、青島話劇院3家專業院團和5家有演出資質的社會團體,利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每周五至周日的晚間,在轄區21個街道,137個社區同時演出。演出總共150場,包括美聲、通俗、民族歌曲、現代舞、中國舞、歌伴舞、戲曲、器樂、曲藝、魔術、雜耍等文藝形式。社區文化廣場的50場公益電影,放映影院熱映的《紅海行動》《戰狼2》,還有孩子們喜歡的《大魚海棠》《大聖歸來》等動畫片。隨著天氣轉涼,50場室內劇場公益演出也相繼拉開序幕,專業演員給居民送上精彩的京劇、歌舞、兒童劇等表演。

「10分鐘文博圈」家門口逛博物館

為讓歷史文化遺存重現珍貴的文化,留住城區活的記憶。市北區挖掘區域特色歷史文化,打造了眾多主題內容豐富、模式多元的博物館,形成了博物館群帶,這些博物館串起了「十分鐘文博圈」,讓居民在家門口就可輕鬆體驗參與,為居民提供一系列寓教於樂的文化歷史普及教育平臺。目前,市北區已有21座大大小小的博物館、文史館以及紀念館,博物館群共收藏有10萬餘件歷史珍品,每年逾百萬的市民和遊客前來參觀。這些博物館既有社會開放類博物館,也有基層共享式博物館,一定程度滿足了多元化的社會需求。目前, 除啤酒博物館、紡織博物館、貝林自然博物館、道路交通博物館、葡萄酒博物館等企業運營較大規模的博物館外。博物館群還集結了多處市民個人收藏的社區博物館,其中,鋦工工藝博物館就是由延安路街道與民間手工藝傳人個人收藏共同籌建。同時,博物館進社區、博物館進校園活動上門為居民和學生介紹展品內含的傳統文化淵源,向人們傳播社會歷史文化知識。

文化惠民盛宴不間斷

從年初的蘿蔔元宵糖球會,到貫穿全年的「文化惠民直通車」,市北區文化惠民活動不間斷。今年9月,以「記憶市北、百姓舞臺」為主題的市北區群眾文化藝術節啟動。文化藝術節期間,包含街道專場演出22場、「影像市北」鏡頭裡的「昨天和今天」「午間60分、文化初體驗」「足跡市北」歷史文化街區健步行等文化專題活動、由居民自編自演的社區納涼晚會223場。街道社區專場中的優秀節目,將參加全區「文化之星」匯演,吸引了眾多居民踴躍參與。10月18日啟動的「Woo青島!城市創藝生活節」,更是讓居民近距離領略時尚文化。而在各個寫字樓推出的「午間60分文化初體驗」主題活動,則吸引了一眾白領們的熱情參與。非遺項目傳承人手把手教年輕白領們製作木版年畫、扎染、香囊等民間工藝品,,讓更多年輕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文化惠民讓百姓共享文化「盛宴」
    一是聚焦惠民,以小搏大。總體來看,試點城市的模式創新出發點都是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始於惠民,聚焦惠民,終於互利共贏。以政府為主導,多樣化的消費活動搭臺唱戲,文化企業和商家廣泛參與,群眾享受折扣、抵扣、免費惠民補貼政策的文化消費「盛宴」,迅速在全國一二三線城市中全面鋪開。
  • 「海島文藝輕騎兵」文化惠民暖人心
    >begin--> 近日,舟山市藝術劇院「海島文藝輕騎兵 文化惠民暖人心」百團百藝進社區活動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已陸續在長白前灣、朱家尖廟根、岑港煙墩、馬岙團結等社區演出6場次。作為舟山群島新區唯一的專業劇團,深入基層文化惠民被劇團視為立團之本。劇團一直以「文化惠民、文化樂民、文化育民」的宗旨把送戲下鄉惠民演出作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年安排「海島文藝輕騎兵」團隊開展送戲下鄉活動。惠民演出活動年均達百餘場次,走進島城各個社區街道,為當地百姓送去歡樂。
  • 「七進」文化惠民演出走進磁縣
    「七進」文化惠民演出走進磁縣 2020-11-26 21: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化惠民」看湖口
    湖口,地處鄱陽湖入長江之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這片土地文化積澱厚重。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湖口速度」,邁步建設小康的湖口,把「文化惠民」當做構建「幸福湖口」的重要元素,以教開智,以文「化」人,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 河北省大城縣文化惠民網絡大舞臺精彩上線
    「這場演出的節目都是百姓喜聞樂見的,舞臺設備、燈光音響都很棒,真是一種精神享受。」7月6日晚,由大城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大城縣明亮梆子劇團承辦的2020文化惠民演出,在南趙扶鎮馮莊村精彩上演。為組織好本次演出,該縣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精心謀劃,認真組織,打造藝術精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廣大群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當天活動中,河北梆子《蝴蝶杯》《喜榮歸》將演出推向高潮,演員們的精彩演出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 東營做好「加減乘除法」 奏響文化惠民曲
    從高標準的數字文化廣場到環境優美的圖書館,從紅紅火火的莊戶劇團到走俏社區的文藝團隊……文化生活方面的一系列喜人變化,讓群眾生活更多姿多彩。近年來,東營市抓緊抓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數字文化廣場建設、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等許多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奏響了文化惠民新曲。「新圖書館的環境更美了,功能區更多了。」「讀書累了,喝杯咖啡,很愜意。」……在東營市圖書館,市民遨遊書海,體驗讀書樂趣,大呼過癮。
  • 宣城文化惠民進萬家活動豐富多彩 為群眾幸福「加碼」
    文化宣傳只有深入一線,才能創作出更多富有時代精神的優秀作品。宣城文化惠民工程的開展,通過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舉辦文化旅遊節日活動、文化藝術進鄉村、以及重點文化惠民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務,為市民朋友送去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文化惠民工程的實施,滿足了人們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多的民眾享受著公共文化服務的煦暖陽光。
  • 興建後閒置 票價虛高 劇團虧損:大劇院往何處去
    「藝術劇團分兩種,一種完全走向市場、按企業路線操作,另一種有一定公益性質,每年都要完成文化下鄉、文化進校園以及一些任務演出,屬於政府支持的藝術劇團。」呂慧軍表示,「像梅蘭芳大劇院下屬的具有一定公益性質的院團,會得到政府的幫助,同時也在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推動文化的傳播。」
  • 蘭陵:文化連心接地氣 文化惠民聚人氣
    現今文化活動隔三差五就搞一次,形式也越來越豐富了。」觀眾李美鳳饒有興致地說。在蘭陵,群眾口中形式豐富的文化活動涵蓋文化惠民演出、冬春文化惠民季等諸多層面。通過開展面向基層的「文化連心」,當地不僅變「送文化」為「種文化」,也令群眾的文化獲得感不斷提升。
  • 「文明大篷車藝術團進社區」系列活動12月20日啟動 文化惠民進社區...
    昨日(12月20日)上午,「文明大篷車藝術團進社區」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及首場活動在蓬江區環市街道育德社區公園舉行,吸引廣大居民群眾熱情參與。活動現場,「文明大篷車藝術團」給社區居民帶來了豐富的文藝表演,包括歌曲演唱《好中國》《我們都是追夢人》和小品《摒棄陋習》等形式多樣的節目。記者看到,現場人頭攢動,十分熱鬧,臺下觀眾掌聲陣陣,氣氛十分融洽。
  • 廣東肇慶:打好文化惠民「組合拳」 潤澤百姓幸福生活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近年來,廣東省肇慶市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通過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全民閱讀推廣系列活動,深化文旅融合發展,打好文化惠民「組合拳」,為廣大市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 2020臨朐文體惠民,一枝一葉總關情
    組織開展2020「秀美臨朐·濃情四季」文明之夏、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一村一年一場戲」、廣場舞大賽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動500餘場,覆蓋全縣14個鎮(街、園、區),把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送到田間地頭、社區廣場。開設舞蹈、戲曲、手繪年畫、剪紙等18個門類的培訓,共培訓群眾文化愛好者10000餘人次。
  • 廣東惠陽:「百姓歡樂舞臺」 提升農村文化服務效能
    2015年惠陽開始打造「百姓歡樂舞臺」文化品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發揮政府主導作用,不斷增強農村公共文化產品服務和供給能力,實現文化惠民。(一)強化制度保障。惠陽區財政部門將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百姓歡樂舞臺」活動開展的經費納入區財政預算,同時以區財政資金獎補的形式,在全區各村(社區)推動籃球場、小舞臺、小廣場文體設施建設,不斷完善鄉村文化軟硬體公共設施,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提供必要的場地。目前,全區各村(社區)有文體廣場78個、舞臺68個、籃球場310個。
  • 文化惠民慶元旦——甘肅省百姓文化廣場惠民演出走進武山縣
    12月30日,由甘肅省文化館、中共武山縣委、武山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武山縣委宣傳部、武山縣文體廣電局和旅遊局承辦的「甘肅省百姓文化廣場惠民演出」暨武山縣慶元旦文藝晚會在武山縣群眾文化服務中心禮堂舉行。在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為武山的老百姓奉獻了一道精彩的文化大餐,營造了歡樂祥和、喜慶熱烈、文明進步的濃厚節日文化氛圍。
  • 各地促進文化惠民再升級 讓文化育民樂民更親民
    近年來,各地著力做實文化惠民,堅持在文化為民中見真情、文化惠民中求實效。送戲進萬村、農民文化樂園、百姓大舞臺等一項項務實惠民之舉推動各地文化惠民再升級。、送進社區,直接把文化資源輸送到基層,送到百姓身邊。
  • 煙臺「文化惠民」文興城興 全民參與「文化盛宴」
    今年我市建立起文化旅遊服務需求徵集機制,變「政府端菜」為「群眾點菜」,精準對接群眾文化需求,舉辦「首屆市民文化節」,全民合唱大賽、書法大賽、朗誦大賽等八大賽事,搭建了廣大市民自我展示自我實現的大舞臺,市民公共文化服務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 惠民演出精彩紛呈 百姓生活多姿多彩
    原標題:惠民演出精彩紛呈 百姓生活多姿多彩資料圖片  今年夏天,黃河之濱舞翩躚、歌飛揚,由省文旅廳主辦的「春綠隴原·黃河之濱」系列惠民演出、「2020黃河之濱藝術節」以及「樂動金城 聲醉蘭州」2020年黃河之濱音樂展演等活動,讓廣大群眾享受到了我省豐碩的舞臺藝術創作成果,豐富了業餘文化生活。
  • 首屆日照文化惠民消費季35個主題文化活動,總有一款適合你!
    傳統呂劇《牆頭記》項目  時間:2017年7月至9月  地點:市區各社區  主題:推動文化走進社區百姓,讓百姓在家門口享受文化大餐  主要內容:《牆頭記》,是根據清代蒲松齡同名俚曲改編,也是呂劇劇目的經典之作
  • 政府真補貼 百姓得實惠 2020淄博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碩果纍纍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各項工作的進展,為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充分發揮文化和旅遊消費對市場的引導帶動作用,激發消費潛力,提振市場信心,淄博市文化和旅遊局超前謀劃、及早部署、積極籌備,將原定於7月份舉辦的2020年淄博市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提前至5月份啟動,市縣兩級財政聯合保障,列支專項引導資金超過 800萬元,讓政府補貼切實到位,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 新生兒一出生就有1000元紅包,桐廬百姓日發布7條惠民舉措
    5月6日,是一個讓桐廬人銘記的日子,70年前的這一天,桐廬解放;7年前的這一天,首個「桐廬百姓日」幸福誕生。今天,第8屆「桐廬百姓日」如約而至。 記者從桐廬縣政府了解到,今年的「百姓日」,因為桐廬解放70周年而更加有意義。圍繞「紀念桐廬解放70周年、共建共享幸福桐廬」這一主題,舉行了共憶、共享、共建3大版塊37項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