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近年來,廣東省肇慶市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通過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全民閱讀推廣系列活動,深化文旅融合發展,打好文化惠民「組合拳」,為廣大市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文化進萬家 把豐富精神食糧送到身邊
近年來,肇慶市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走進校園、社區、鄉村,為廣大市民帶去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將文明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嵌入文化活動中來,讓百姓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文明正能量,樹立健康生活的理念,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新風尚。
2020年肇慶市「三下鄉」系列活動「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文化下鄉演出現場。圖片來源:高要區文化館
肇慶市文聯積極以「紅色文藝輕騎兵」為抓手,推動戲曲、書法、美術、剪紙等進校園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課餘文化生活,培養青少年學生愛祖國、愛家鄉。肇慶市文化館通過「百姓課堂」公益培訓班、「雲上文化館」公益課堂等讓群眾文化生活不打烊。肇慶市科技館開展「奇妙科技·精彩少年」品牌活動,讓青少年進一步感受到科技魅力,培養青少年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的實踐方法。
「戲曲進校園文藝惠民活動」走進肇慶市第十三小學。肇慶文明網 陳慶衛 攝
日前,在鼎湖逸夫小學開展的「戲曲進校園」活動中,同學們通過學習粵曲知識、粵曲文化和欣賞表演粵劇折子戲《華山救母》,零距離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高要區回龍鎮赤水塘村和樂城鎮布浮村舉行的文藝演出下鄉活動中,演員們通過舞蹈、歌曲演唱、粵曲折子戲、小品、樂器演奏等精彩節目,為老百姓送去豐盛的文化盛宴。四會市公益文化品牌之「美麗四會 文明家園」文化大舞臺活動持續開展,每月都會邀請眾多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為市民帶來精湛表演,讓市民「零距離」接觸高雅藝術。封開縣文化館總分館聯動文藝巡演進鄉村,文化志願者們圍繞鄉村振興、全域旅遊、精準扶貧等內容製作、演出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節目,為當地群眾送上「地道」文化大餐。
大力推廣全民閱讀 推進書香城市建設
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載體,集中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目前,端州區形成以區圖書館、文化館為總館,4個街道綜合文化站和宋城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為分館,15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為基層服務點的格局。總館、分館、服務點還會聯動開展讀書會、閱讀分享會、親子故事會、知識講座、展覽、培訓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市民閱讀興趣。
高要區全面完成17個圖書館分館及51個圖書館分館服務點建設,服務網絡覆蓋全區各鎮街。圖書館的藏書量達15萬冊,每個分館配有藏書1萬冊、訂閱報刊30多種,為基層讀者提供圖書報刊閱覽、電腦上網等服務,與市、區圖書館實現圖書通借通還服務,數字資源也與轄區內其他閱讀設備終端互聯互通、共享共用。同時組織開展各類全民閱讀推廣活動,送書下鄉3.2萬冊;公益性藝術培訓班達到23個,讓文化惠民「浸潤」各個角落。
廣寧縣建成了縣三館、15個鎮街文化站、178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8個文化館分館、24個服務點,6個圖書館分館、18個服務點,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發展。圖書館內現藏有各類圖書26萬多冊,館內設廣東流動圖書館廣寧分館、兒童閱覽室、圖書外借室、電子閱覽室、休閒書吧等15個服務窗口,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2020年以來,全縣開展了展覽、演出、講座和培訓等活動60多場,已成立美術協會、攝影協會、文學協會、詩詞學會等藝術類協會13個,會員總數900多人,文藝隊伍日益壯大,初步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勢。
孩子們在懷集縣崗坪鎮紅星村的「石岐書屋」文化「糧倉」裡閱讀書籍。圖片來源:中山石歧發布
「書屋」是推動全民閱讀,也是建設書香社會的重要載體。懷集縣崗坪鎮紅星村村口的「石岐書屋」藏書1500餘冊,書屋配置了空調,分為成年人和兒童閱讀區,免費向廣大群眾開放。村民還可以辦好借閱手續把書帶回家看。紅星村村支書表示,石岐書屋不僅豐富了村文化生活,成為群眾科學致富的「加油站」。在「書屋」的帶動下,一大批群眾開闊了視野,激發了脫貧致富願望,提高了致富水平。村民有知識有文化,從而進一步提升生活質量。
深化文旅融合發展 滿足市民的新需求
歷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肇慶沉澱了豐富寶貴的文化遺產。肇慶市積極推進文化產業「請進來」戰略,肇慶文化創意大廈、鼎湖山音樂節等一批文化產業項目先後落地,形成了別樹一格的文化符號。推廣龍母文化、六祖禪宗文化、端硯文化等本地特色文化,高水平建好黎雄才美術館等標誌性文化設施,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完善文化用地政策,利用「三舊」改造建設文化產業園區。通過資源活化利用,目前全市已打造了「端硯文化村」「智聯夢工廠」等15個文化產業聚集地,成為市民遊客熱衷的「打卡點」。
2020年肇慶市慶祝國慶群眾文藝嘉年華系列演出活動現場。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小明 攝
蕩舟星湖,賞青山綠水,看百鳥齊飛,仿佛走進天上人間;置身群山環抱的懷集尋源谷,徒步穿越生態古道,感受攀巖汽摩快感,入夜再體驗一把篝火星辰的美妙……肇慶市大力實施「旅遊振興」戰略,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推動「旅遊+」等新業態發展,加快打造彰顯中國特色、展示嶺南文化的世界旅遊目的地。端州區形成特色鮮明的「肇慶府城歷史文化街區遊」,推動「旅遊+文創」,打造巖前村、智聯夢工場等網紅打卡點;鼎湖區依託豐富的山水生態資源,開發出森林觀光、森林度假、森林科普、森林探險、森林養生等旅遊產品;封開縣高標準建設兩廣接壤省際廊道示範帶,「以水為鏈,以路為廊」,成功打造賀江碧道畫廊全域旅遊品牌……
立足大灣區發展,肇慶攜手萬達集團全力爭創國家度假區,推動肇福文化創意設計園、灣區西部華僑城、港中旅、世茂集團等高端文旅項目加快建設,擦亮「中國硯都」「中國玉器之鄉」的文化品牌。精心打造西江百裡歷史文化風光帶,全面構建「一核一線一帶」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全力打造獨樹一幟的嶺南文化新地標。全力推進「古端州·新活力」三年行動,大力實施府城保護與復興提升工程、都市型產業及科教文創提升工程等「八大提升工程」,努力把端州產業做強、城市做精、消費做旺、民生做好,推動古端州不斷煥發新活力。2020年8月底,長者公園、江濱公園等八大公園集體開放,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寬敞舒適的健身休閒空間,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千年古郡肇慶,文化氣息濃鬱。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隨著文旅體加快融合步伐,城市環境不斷提質升級,都市型產業蓬勃發展,幸福產業集聚帶正在肇慶大地上加速形成,全面勾勒出肇慶美好生活藍圖。肇慶這座彰顯中國特色、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城市,必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西江之畔,向世人展現灣區「新秀」的無窮魅力。(肇慶文明網 杜杏玲 慕容桂珍 綜合 部分資料來源:西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