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肇慶:打好文化惠民「組合拳」 潤澤百姓幸福生活

2020-12-19 中國文明網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近年來,廣東省肇慶市堅持以人為本,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通過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全民閱讀推廣系列活動,深化文旅融合發展,打好文化惠民「組合拳」,為廣大市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文化進萬家 把豐富精神食糧送到身邊

  近年來,肇慶市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推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系列活動走進校園、社區、鄉村,為廣大市民帶去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將文明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嵌入文化活動中來,讓百姓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文明正能量,樹立健康生活的理念,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新風尚。

2020年肇慶市「三下鄉」系列活動「我們的中國夢 文化進萬家」文化下鄉演出現場。圖片來源:高要區文化館

  肇慶市文聯積極以「紅色文藝輕騎兵」為抓手,推動戲曲、書法、美術、剪紙等進校園活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豐富課餘文化生活,培養青少年學生愛祖國、愛家鄉。肇慶市文化館通過「百姓課堂」公益培訓班、「雲上文化館」公益課堂等讓群眾文化生活不打烊。肇慶市科技館開展「奇妙科技·精彩少年」品牌活動,讓青少年進一步感受到科技魅力,培養青少年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的實踐方法。

「戲曲進校園文藝惠民活動」走進肇慶市第十三小學。肇慶文明網 陳慶衛 攝

  日前,在鼎湖逸夫小學開展的「戲曲進校園」活動中,同學們通過學習粵曲知識、粵曲文化和欣賞表演粵劇折子戲《華山救母》,零距離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在高要區回龍鎮赤水塘村和樂城鎮布浮村舉行的文藝演出下鄉活動中,演員們通過舞蹈、歌曲演唱、粵曲折子戲、小品、樂器演奏等精彩節目,為老百姓送去豐盛的文化盛宴。四會市公益文化品牌之「美麗四會 文明家園」文化大舞臺活動持續開展,每月都會邀請眾多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為市民帶來精湛表演,讓市民「零距離」接觸高雅藝術。封開縣文化館總分館聯動文藝巡演進鄉村,文化志願者們圍繞鄉村振興、全域旅遊、精準扶貧等內容製作、演出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節目,為當地群眾送上「地道」文化大餐。

  大力推廣全民閱讀 推進書香城市建設

  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載體,集中體現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目前,端州區形成以區圖書館、文化館為總館,4個街道綜合文化站和宋城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為分館,15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為基層服務點的格局。總館、分館、服務點還會聯動開展讀書會、閱讀分享會、親子故事會、知識講座、展覽、培訓等,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培養市民閱讀興趣。

  高要區全面完成17個圖書館分館及51個圖書館分館服務點建設,服務網絡覆蓋全區各鎮街。圖書館的藏書量達15萬冊,每個分館配有藏書1萬冊、訂閱報刊30多種,為基層讀者提供圖書報刊閱覽、電腦上網等服務,與市、區圖書館實現圖書通借通還服務,數字資源也與轄區內其他閱讀設備終端互聯互通、共享共用。同時組織開展各類全民閱讀推廣活動,送書下鄉3.2萬冊;公益性藝術培訓班達到23個,讓文化惠民「浸潤」各個角落。

  廣寧縣建成了縣三館、15個鎮街文化站、178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8個文化館分館、24個服務點,6個圖書館分館、18個服務點,促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發展。圖書館內現藏有各類圖書26萬多冊,館內設廣東流動圖書館廣寧分館、兒童閱覽室、圖書外借室、電子閱覽室、休閒書吧等15個服務窗口,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2020年以來,全縣開展了展覽、演出、講座和培訓等活動60多場,已成立美術協會、攝影協會、文學協會、詩詞學會等藝術類協會13個,會員總數900多人,文藝隊伍日益壯大,初步形成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勢。

孩子們在懷集縣崗坪鎮紅星村的「石岐書屋」文化「糧倉」裡閱讀書籍。圖片來源:中山石歧發布

  「書屋」是推動全民閱讀,也是建設書香社會的重要載體。懷集縣崗坪鎮紅星村村口的「石岐書屋」藏書1500餘冊,書屋配置了空調,分為成年人和兒童閱讀區,免費向廣大群眾開放。村民還可以辦好借閱手續把書帶回家看。紅星村村支書表示,石岐書屋不僅豐富了村文化生活,成為群眾科學致富的「加油站」。在「書屋」的帶動下,一大批群眾開闊了視野,激發了脫貧致富願望,提高了致富水平。村民有知識有文化,從而進一步提升生活質量。

  深化文旅融合發展 滿足市民的新需求

  歷史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肇慶沉澱了豐富寶貴的文化遺產。肇慶市積極推進文化產業「請進來」戰略,肇慶文化創意大廈、鼎湖山音樂節等一批文化產業項目先後落地,形成了別樹一格的文化符號。推廣龍母文化、六祖禪宗文化、端硯文化等本地特色文化,高水平建好黎雄才美術館等標誌性文化設施,推動文化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完善文化用地政策,利用「三舊」改造建設文化產業園區。通過資源活化利用,目前全市已打造了「端硯文化村」「智聯夢工廠」等15個文化產業聚集地,成為市民遊客熱衷的「打卡點」。

2020年肇慶市慶祝國慶群眾文藝嘉年華系列演出活動現場。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梁小明 攝

  蕩舟星湖,賞青山綠水,看百鳥齊飛,仿佛走進天上人間;置身群山環抱的懷集尋源谷,徒步穿越生態古道,感受攀巖汽摩快感,入夜再體驗一把篝火星辰的美妙……肇慶市大力實施「旅遊振興」戰略,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推動「旅遊+」等新業態發展,加快打造彰顯中國特色、展示嶺南文化的世界旅遊目的地。端州區形成特色鮮明的「肇慶府城歷史文化街區遊」,推動「旅遊+文創」,打造巖前村、智聯夢工場等網紅打卡點;鼎湖區依託豐富的山水生態資源,開發出森林觀光、森林度假、森林科普、森林探險、森林養生等旅遊產品;封開縣高標準建設兩廣接壤省際廊道示範帶,「以水為鏈,以路為廊」,成功打造賀江碧道畫廊全域旅遊品牌……

  立足大灣區發展,肇慶攜手萬達集團全力爭創國家度假區,推動肇福文化創意設計園、灣區西部華僑城、港中旅、世茂集團等高端文旅項目加快建設,擦亮「中國硯都」「中國玉器之鄉」的文化品牌。精心打造西江百裡歷史文化風光帶,全面構建「一核一線一帶」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全力打造獨樹一幟的嶺南文化新地標。全力推進「古端州·新活力」三年行動,大力實施府城保護與復興提升工程、都市型產業及科教文創提升工程等「八大提升工程」,努力把端州產業做強、城市做精、消費做旺、民生做好,推動古端州不斷煥發新活力。2020年8月底,長者公園、江濱公園等八大公園集體開放,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寬敞舒適的健身休閒空間,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千年古郡肇慶,文化氣息濃鬱。西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勇強 攝

  隨著文旅體加快融合步伐,城市環境不斷提質升級,都市型產業蓬勃發展,幸福產業集聚帶正在肇慶大地上加速形成,全面勾勒出肇慶美好生活藍圖。肇慶這座彰顯中國特色、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城市,必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西江之畔,向世人展現灣區「新秀」的無窮魅力。(肇慶文明網 杜杏玲 慕容桂珍 綜合 部分資料來源:西江日報)

相關焦點

  • 南山文化惠民東風勁吹,打造幸福城區潤澤民心
    在今年的11月,南山區連獲兩大殊榮,分別榮獲生態環境部頒發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匾牌,及榮膺「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幸福城市論壇授予的「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創新包容強區」。用先進文化來滋養百姓身心,用文化建設來凝聚發展合力,文化清風拂面而來,吹暖大地。
  • 淮安區打好「組合拳」 拓寬「惠民路」
    淮安區打好「組合拳」 拓寬「惠民路」時間:2020-08-17  來源:淮安區政府辦公室  瀏覽次數:  字號:[大 中 小]為穩步提升淮安區群眾幸福感獲得感,該區立足職能,主動作為,打好「組合拳」,拓寬「惠民」路。
  • 生態惠民 文化賦能 南昌紅谷灘為百姓幸福「加碼」
    在紅谷灘區,城市生態文明有多種「打開方式」,這些繽紛多彩的生態也在「各美其美」中實現「美美與共」,深刻融入城市場景,為百姓幸福「加碼」。 如果說優良的生態環境給百姓帶來觸手可及的幸福感,那麼文化的賦能則給紅谷灘區帶來發展新活力。
  • 打好組合拳 打造新名片 阿克塞縣全面推進文旅融合發展
    打好組合拳 打造新名片阿克塞縣全面推進文旅融合發展今年以來,阿克塞縣以促進文旅融合創新發展和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為己任,抓好精品創作、惠民演出和主體展覽工作落實,用「創+演+展」的組合拳,打造縣域文旅融合新名片。
  • 各地促進文化惠民再升級 讓文化育民樂民更親民
    近年來,各地著力做實文化惠民,堅持在文化為民中見真情、文化惠民中求實效。送戲進萬村、農民文化樂園、百姓大舞臺等一項項務實惠民之舉推動各地文化惠民再升級。、送進社區,直接把文化資源輸送到基層,送到百姓身邊。
  • 廣東:打好政策「組合拳」 為外貿企業危中尋機
    廣東:打好政策「組合拳」 為外貿企業危中尋機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戴曼曼  2020-06-08 重壓之下,廣東多地、多部門打好政策「組合拳」,政企合力積極調整,穩產能、拓渠道、搶通道、保供應鏈,助力外貿企業危中尋機。...
  • 肇慶碧桂園幸福裡與都薈-碧桂園幸福裡肇慶
    肇慶乃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其中之一。碧桂園幸福裡項目距鼎湖行政中心約3,等這些大開發商背後都有投資團隊,一所具有現代設施設備和先進辦園理念的高品質幼兒園即將拔地而起。碧桂園幸福裡是肇慶鼎湖區乃至整個肇慶現代人文疊院!可以滿足周邊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 文化惠民慶元旦——甘肅省百姓文化廣場惠民演出走進武山縣
    12月30日,由甘肅省文化館、中共武山縣委、武山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武山縣委宣傳部、武山縣文體廣電局和旅遊局承辦的「甘肅省百姓文化廣場惠民演出」暨武山縣慶元旦文藝晚會在武山縣群眾文化服務中心禮堂舉行。在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為武山的老百姓奉獻了一道精彩的文化大餐,營造了歡樂祥和、喜慶熱烈、文明進步的濃厚節日文化氛圍。
  • 文化惠民讓百姓共享文化「盛宴」
    編者按    伴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涵蓋了教育、文化、旅遊等方面的文化消費正在成為我國民眾消費的新熱點。    一是聚焦惠民,以小搏大。總體來看,試點城市的模式創新出發點都是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始於惠民,聚焦惠民,終於互利共贏。以政府為主導,多樣化的消費活動搭臺唱戲,文化企業和商家廣泛參與,群眾享受折扣、抵扣、免費惠民補貼政策的文化消費「盛宴」,迅速在全國一二三線城市中全面鋪開。
  • 惠民演出精彩紛呈 百姓生活多姿多彩
    原標題:惠民演出精彩紛呈 百姓生活多姿多彩資料圖片  今年夏天,黃河之濱舞翩躚、歌飛揚,由省文旅廳主辦的「春綠隴原·黃河之濱」系列惠民演出、「2020黃河之濱藝術節」以及「樂動金城 聲醉蘭州」2020年黃河之濱音樂展演等活動,讓廣大群眾享受到了我省豐碩的舞臺藝術創作成果,豐富了業餘文化生活。
  • 肇慶海事局組織參觀廣東海事局文化展廳
    肇慶海事局組織參觀廣東海事局文化展廳 2020-10-21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映象網評:打好鄉村振興「組合拳」
    如何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統籌調動一切可用資源,打好組合拳,唱好大合唱。鄉村振興,必須堅持產業為基。農村作為農業發展前沿陣地,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作為我國第一產業的農業,要想實現跨越式發展,離不開各類產業的持續性發力。
  • 「潤澤·公園居住區」拉開幸福生活
    這是出自於一位潤澤業主的話,經過採訪,選擇「潤澤·公園居住區」作為自己的居住地的原因甚多,但是共同的目標都是為了享受舒適的家居環境,享受幸福的居住生活。  潤澤地產堪稱國奧板塊的拓荒者。2001年1月,潤澤地產正式進入北京,看重國奧區域自然生態的資源優勢,歷時8年,以同步世界的居住標準締造了百萬平米的「潤澤·公園居住區」。
  • 廣東肇慶群眾性文化活動:讓文化「悅」民溫潤人心
    圖片來源:封開縣博物館  看演出、觀展覽、讀好書……近年來,各地肇慶市大力推進文化惠民工程,通過開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廣大市民群眾的精神「食糧」更加富足,提高市民的文化素養,在繁榮文化事業的同時,也傳遞著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營造出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
  • 廣東人大代表提議用幸福指數取代GDP統計引熱議
    幸福廣東不僅僅是數字  省社科聯主席、黨組書記委員田豐認為,幸福廣東有四個方面的要素:基本的要素是安全,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有基本的人格尊重和健康;其次是文化的享受,精神的享受,自我的實現;還包括環境的需求,優美的生態,和諧的人際關係,公平的制度;最高層次的需求,是心理的要素,也就是每個人的價值觀,價值觀不同,幸福也是不同的。
  • 肇慶學院:組合拳凝聚三全育人合力
    近年來,肇慶學院黨建育才工程入選廣東省委教育工委高校抓基層黨建創新「書記項目」庫、省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精品項目。2015年,該工程入選全省高校優秀書記項目。「學院+書院」促進全過程育人「今年,跆拳道團隊在廣東省賽選拔賽中獲得16金的佳績。」
  • 「文化惠民」看湖口
    湖口,地處鄱陽湖入長江之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這片土地文化積澱厚重。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湖口速度」,邁步建設小康的湖口,把「文化惠民」當做構建「幸福湖口」的重要元素,以教開智,以文「化」人,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 湘西陽戲傳習所開展「文化惠民·與你同行」巡演
    紅網時刻湘西12月3日訊(通訊員 段慧平)11月30日,鳳凰縣湘西陽戲傳習所「文化惠民·與你同行」巡演在鳳凰縣新場鎮茨巖村演出,村民們齊聚一堂觀看了這場精彩紛呈的演出。為讓城鄉百姓共享決勝脫貧攻堅文化成果,推進文化惠民、文化樂民的創新實踐,把文化惠民的陽光灑進千家萬戶,讓貧困群眾真正享受到「文化民生」帶來的幸福生活,在實現物質脫貧的同時實現精神脫貧,從今年11月上旬起,鳳凰縣湘西陽戲傳習所在湘西州各縣市及鳳凰縣各大景區和貧困村開展「文化下鄉惠民工程」文藝巡演。湘西陽戲傳習所在瀘溪縣武溪鎮演出。
  • 「走進肇慶南豐鎮」| 2020年廣東社會科學普及周主題日活動熱烈鋪開
    吳泰國代表肇慶市委市政府對本次社科普及周主題日活動的舉行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必將為肇慶大力實施「一帶一廊一區」的重大發展戰略,全力打造幸福產業集聚帶、西江先進位造業走廊、生態產業示範區,為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肇慶加快綠色崛起、爭當灣區新秀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 廣東肇慶: 反邪教普法從學校課堂到田間地頭
    在我國,邪教坑害百姓,擾亂社會治安,危害國家安全,已經成為全社會的公害。10月16日,南豐鎮舉行「2020年廣東省反邪教宣傳周」主題活動,以樸實無華的語言、貼近生活的表演和引人入勝的情節,吸引了大批市民踴躍參與。有市民表示,這次反邪教文藝晚會受益匪淺,在享受傳統文化薰陶的同時接受到反邪教宣傳教育,以後將用科學知識武裝自己,堅決防範邪教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