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股價翻兩倍、淨利潤增長四倍 三全食品暗藏這些貓膩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財說| 一年股價翻兩倍、淨利潤增長四倍,三全食品暗藏這些貓膩

  三全食品可以「吃老本」的空間越來越小。

  三全食品(002261.SZ)業績大增成為了股價上漲催化劑。

  在半年報業績預告發出後的一個交易日,三全食品股價漲停。但這並不是全部。截至7月3日收盤,三全食品報收27.26元/股。年初至今,公司股價已上漲350%。

  業績方面,三全食品預告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增長3.9到4.2倍。實際上,三全食品一季度的淨利潤就已經增長5.4倍,半年報業績高速增長也在預料之中。

  一年股價翻兩倍的三全食品,業績大幅增長是否合理?這種增長又能持續多久?

  淨利暴增可持續嗎?

  三全食品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59.86億元,同比增長8.06%;歸母淨利潤2.2億元,同比增長115.91%。今年一季度,三全食品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的增速分別為16.14%和541.13%。

  2017年以來,三全食品淨利潤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17年三全食品淨利潤只有7200萬元,但到了2019年已經達到2.19億元,年均增長超過40%。

  這背後的原因之一是三全食品淨利率增長。從2017年到2019年,三全食品淨利率從1.37%增加到3.66%。今年一季度,淨利率更是突然增加到了11.6%。

  需要說明的是,三全食品2019年底轉讓了全生農牧全部股權,今年年初獲得投資收益9871萬元。如果扣除該筆資產處置收益,三全食品一季度的扣非淨利潤為1.56億元。計算得到的淨利率為7.03%。

  毛利率提升是三全食品淨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公司銷售毛利率從2015年的32.93%提升到了今年一季度的37.03%,與淨利率增長趨勢相符。

  對此,三全食品解釋稱是調整產品結構和銷售渠道導致。

  近年來,三全食品確實豐富了產品品類。這家公司主要細分產品為餃子、湯圓和面點。餃子曾是貢獻營收最大的產品,但近年增長放緩,去年甚至出現下滑。面點和湯圓增長較快,尤其是面點在去年已經超越餃子,成為三全食品貢獻最大營收的品類。2019年,面點實現營業收入20.4億元,同比增長17.63%。餃子實現營業收入18.8億元,同比增長-3.89%。湯圓實現營業收入17.89億元,同比增長12.72%。

  不過,從產品細分品類來看,我們認為三全食品毛利率的提升不可持續。目前三全食品增長最快的面點品類的毛利率是大三主要產品中最低的,也低於三全食品綜合毛利率。隨著面點品類營業收入增加,三全食品綜合毛利率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此外,三全食品面點品類毛利率一直在增長,到了2019年已經達到29.07%,但未來增長空間不大。與同行業相比,其面點毛利率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克明面業(002661.SZ)的面點類毛利率只有25%左右,安井食品速凍麵製品的毛利率為28%左右。

  淨利大增的另一個秘密

  刨除產品收入方面帶來的利潤大增,遞延所得稅也是三全食品淨利大幅增長的秘密所在。

  數據顯示,三全食品繳納的所得稅佔利潤總額比例波動巨大。從2016年至今,三全食品所得稅費用佔當年利潤總額比例從38.5%下降到了14.8%。理論上該比例應該與所得稅率接近。同行業的安井食品近五年這一比例都在23%到25%的範圍。三全食品交納所得稅較高年份正好也是其淨利率極低的時候。

  與同行相比,三全食品形成了如此高的遞延所得稅資產並不常見。安井食品克明面業帳面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的淨額只有幾百萬規模,不會對當年利潤形成重大影響。

  而且,三全食品以前年度形成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的淨額正在縮小。也就是說,未來,三全食品可以吃過去「老本」的空間會越來越小。從三全食品今年一季度淨利率水平看,除去非經常項目,已經達到了7%,超過了三全食品歷史最高淨利率水平。從行業水平看,安井食品和克明面業的淨利率為7.09%和6.81%。三全食品淨利率已經達到行業較高水平,未來再繼續提升空間不大。

  按照萬得一致預期,三全食品今年淨利潤預計在4.7億元,按照當前218億總市值計算,對應的市盈率估值為46倍。在三全食品淨利率很難繼續提高的情況下,公司目前高速的淨利增長也就不可持續。未來,三全食品的增長主要還得依靠營業收入增長。但三全食品營業收入只有個位數增長,雖然呈現加速趨勢,但想要撐起46倍估值,仍顯得困難。

  為了擴大營業收入規模,三全食品「跨界」進入了便利店行業。公司已獲得7-11便利店業務在河南省的獨家特許經營權,預計下半年首店將會落地。7-11項目有可能成為三全食品新的業績增長點,但「跨界」經營也考驗公司的運營管理能力和供應鏈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三全食品實控人之一陳澤民在公司股價連創新高之時進行了減持。根據萬得數據,陳澤民在今年5月後共減持431萬股,套現約1億元。

(責任編輯:DF526)

相關焦點

  • 年內業績股價飆升 三全食品發力鮮食布局
    作為國內首家速凍米麵食品企業,三全食品(002216)受益於疫情,消費者不得已在家吃飯。近來還迎來一個好消息,據三全食品官方微信消息,2020年1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省長尹弘等領導的陪同下,來到三全食品進行考察。
  • 三全水餃去年賺了2.1億,三分之一是政府補貼?
    (天下網商記者 王金成)近日,做水餃的三全食品發布了2019年的業績快報。從數據上看,去年營收近60億,實現淨利潤2.11億元,相比2018年翻了一倍多。再看股市,2019年三全食品的股價也漲了近一倍。
  • 將滿三十拒絕「而已」的三全食品(002216.SZ),高處不怕寒?
    財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7.30億元,同比增長22.60%;淨利潤4.52億元,同比增長409.61%;扣非淨利潤3.14億元,同比增長322.19%。分行業看,三全食品可以分為零售及創新市場和餐飲市場兩塊。報告期內,零售及創新市場實現營收33.76億元,同比增長26.07,淨利潤5.49億元,同比增長623.51%;餐飲市場實現營收3.54億元,同比下降2.90%,淨利潤0.25億元,同比增長5.37%。關於餐飲市場營收的下滑,公司解釋稱主要系突發疫情的影響。
  • 一季度淨利預增5倍多 疫情下三全食品速凍水餃賣缺貨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一季度淨利預增5倍多,疫情下三全食品速凍水餃賣到缺貨記者 閻俠2020年第一季度,三全食品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4909.18孫公司沒白賣,三全食品一季度淨利預增5倍多2020年第一季度,三全食品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4909.18 萬元至26114.47 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20%至550%。
  • 食品板塊午後持續下挫 三全食品股價大跌超過5%
    據報導,食品板塊午後持續下挫,三全食品(002216)大跌超過5%,安記食品(603696)跌逾4%,桂發祥(002820)、蘇鹽井神(603299)等個股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那麼,食品板塊股票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吧。
  • 三全食品業績增長背後:銷售費用率高出同行一倍
    10月27日,三全食品(002216.SZ)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三全食品實現營收14.75億元,同比增長26.26%;實現淨利潤1.18億元,同比增長324.87%。2020年前三季度,三全食品實現營收52.04億元,同比增長23.61%;實現淨利潤5.71億元,同比增長389.39%。受疫情因素的影響,速凍食品銷量大增,但是三全食品近3年的營收增速和淨利潤卻值得關注。
  • 三全食品「渡劫」:淨利率持續下滑 鮮食項目「折戟」丨財看見
    受此影響,三全食品股價2月15日已大跌3.58%,2月18日開盤公司股價大跌近7%,隨後跌幅有所收窄,截至18日收盤,股價收報7.42元/股。近年來,「三全」一直都是中國速凍食品行業的標誌性品牌,中國第一顆速凍湯圓、第一隻速凍粽子都出自三全。
  • 三全食品「造血能力」引發質疑 採、存、銷財務數據均有異常
    《紅周刊》記者在查看其近幾年財報後注意到,2017年以來,三全食品扣非後歸母淨利潤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其增速遠遠超過了同期營業收入增速,如此情形,不禁令人好奇其是如何做到的。在營收增速式微的情況下,三全食品歸母淨利潤仍沒出現頹勢,背後的原因既可能是其營業成本出現大幅降低,又可能是其三項費用有較大壓縮。查看三全食品的財務情況,可發現其2017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毛利率,除了2018年增長了約1.5個百分點外,其餘年份均同比有所下降。這意味著,營業成本變化並不是令其淨利潤保持增長的主要原因。
  • A股速凍食品大戰,誰是最後的王者?
    三全VS安井,經營情況大比拼先看股價走勢,今年以來,三全食品股價走勢出現分化,年初至8月份股價節節攀升,於8月24日達到歷史最高價40.38元,區間大漲近2倍。不過,三全食品股價登頂後便開始回落調整,目前已降至30元以下,最新收盤價報28.58元,與歷史最高價相比跌超26%,公司總市值為228億元。回顧發現,三全食品上輪大漲還是在2015年大牛市期間,此後便陷入近三年的漫長陰跌,股價在2018年10月開始反彈,至今累計上漲4.3倍(前復權)。
  • 大牛股4年暴漲12倍,高管趁機「割韭菜」
    三全VS安井,經營情況大比拼先看股價走勢,今年以來,三全食品股價走勢出現分化,年初至8月份股價節節攀升,於8月24日達到歷史最高價40.38元,區間大漲近2倍。不過,三全食品股價登頂後便開始回落調整,目前已降至30元以下,最新收盤價報28.58元,與歷史最高價相比跌超26%,公司總市值為228億元。回顧發現,三全食品上輪大漲還是在2015年大牛市期間,此後便陷入近三年的漫長陰跌,股價在2018年10月開始反彈,至今累計上漲4.3倍(前復權)。
  • 三全食品鮮食新零售停擺 速凍食品行業突圍考量
    對於持股70%的三全食品(002216.SZ)來說,在新零售的嘗試,未能讓其在風口上「飛起來」。  此外,三全食品的財報顯示,公司淨利潤率從2008年上市之後的百分之五六,如今已經跌至1.37%。  「速凍食品行業放緩已經是必然趨勢。」
  • 三全食品:預計上半年盈利約4.35億元-4.62億元,同比增長390.00%...
    每經AI快訊,三全食品(SZ 002216,收盤價:24.8元)7月1日晚間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0年前二季度淨利潤約4.35億元-4.62億元,同比增長390%-420%。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改善渠道質量,聚焦核心場景,加大產品創新,滿足客戶多維度需求,實現了業務高質量持續性的增長。此外,報告期內,公司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預計約為1.39億元,其中主要為子公司股權轉讓的相關收益、政府疫情期間為支持企業復產復工發放的穩崗補貼等補助資金。
  • 豫股半年報出爐:生豬產業鏈爆發 牧原淨利漲70倍
    受益於超長豬周期,生豬養殖企業牧原股份繼2019年度淨利潤超越雙匯發展之後,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70倍,連續三個季度成為豫股盈利王。此外,好想你、三全食品等食品類企業今年上半年淨利潤也實現大幅增長。
  • 三全食品遭消費者頻繁「吐槽」 面臨轉型升級難題
    隨著近年來的擴張發展,營收不斷增長,然而利潤率卻不斷降低,經營狀況陷入困境,食品安全問題頻現,轉型升級難。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向三全食品採訪,然而,截至發稿時,記者尚未得到三全食品的回覆。就周末人多,現在都指望著周末賣東西呢,平時白天沒人,也就晚上稍微有點人」,某連鎖大超市三全食品促銷員無奈地說。據記者當天統計,該超市當天下午5點至6點(工作日),一共不足十組顧客選購三全速凍產品。援引其它媒體報導可知,三全食品對外公開表示,目前一、二線城市的競爭確實激烈,但是他們已經向三、四線城市,特別是鄉鎮下沉,這成為增長的拉動力。
  • 靠賣堅果、業績重獲增長的恰恰食品可以持續多久
    從上面這兩組數據看,我們會發現恰恰瓜子在2012年至2017年營業收入陷入了緩慢增長的困境,淨利潤更是出現了停滯,但是,在2017年之後公司不管是營收還是淨利潤,都出現了明顯的轉折。原因呢?開頭財華社也已經提到了,恰恰食品發力了堅果業務。
  • 股價翻7倍業績疑點多,興齊在給誰「上眼藥」
    興齊眼藥(300573.SZ)的2019年實在是奇幻,去年開年公司股價還只有每股16.36元,2月初時微跌至全年最低點15.33元,之後從4月開始,一個月內拿下了14個漲停板,直到2020年3月,股價達到上市後的最高值,每股111.4元。短短一年時間股價暴增7倍,截至4月14日,興齊眼藥動態市盈率達到215.68倍。
  • 業績增兩倍、股價暴跌20%,陌陌到底怎麼了?
    儘管一個季度營收增長了215%,淨利潤增長了295%,但在財報發布當天,陌陌的股價卻暴跌了20%。而早陌陌一天發布財報的58同城,雖然淨利潤(500%)比陌陌快,但營收增長(33.3%)要遠低於陌陌,而財報發布當天其股價卻暴漲20%。
  • 三全食品App仍無法正常訂餐 業績止跌難掩三全鮮食頹勢
    三全食品從2014年後一直大力開拓鮮食餐飲業務,希望藉此進入快速發展的餐飲O2O市場。此前三全食品發布業績快報顯示,去年三全食品淨利潤增長10.88%,這是三全食品連續三年淨利下跌後首次增長。數字雖然好看了,但三全食品期望的鮮食餐飲帝國仍然還只是個輪廓。  個人客戶訂餐難  本該在去年9月上線的三代三全鮮食售賣機至今仍未上線,三全鮮食手機App也無法正常訂餐。
  • 三全食品:2019年營收增長8.06%至59.86億元 水餃收入下滑3.89%
    原標題:快訊|三全食品:2019年營收增長8.06%至59.86億元,水餃收入下滑3.89%    4月28日凌晨,
  • 河南首富:副院長50歲下海創業,蹬三輪賣湯圓成就速凍食品大王!
    另外,河南還誕生了牧原股份、雙匯發展、三全食品、思念食品等多家和「吃」有關的龍頭企業。可以說,河南的公司幾乎承包了全國人民的飯桌。在這些企業中,三全創始人陳澤民的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的創業史更是讓人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