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股價翻兩倍、淨利潤增長四倍 三全食品暗藏這些貓膩
實際上,三全食品一季度的淨利潤就已經增長5.4倍,半年報業績高速增長也在預料之中。 一年股價翻兩倍的三全食品,業績大幅增長是否合理?這種增長又能持續多久?今年一季度,三全食品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的增速分別為16.14%和541.13%。 2017年以來,三全食品淨利潤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17年三全食品淨利潤只有7200萬元,但到了2019年已經達到2.19億元,年均增長超過40%。 這背後的原因之一是三全食品淨利率增長。
-
三全食品App仍無法正常訂餐 業績止跌難掩三全鮮食頹勢
業績止跌難掩三全鮮食頹勢 業績雖然止住三連跌,但轉型還未走出謎局。北京商報記者在日前的採訪中發現, 三全食品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全食品」)在去年6月宣布暫時停運、計劃升級的三全鮮食販賣機至今仍未上線,三全鮮食手機App的客服熱線也無人接聽。
-
年內業績股價飆升 三全食品發力鮮食布局
這家享譽全國的速凍食品企業,在2020年全球疫情蔓延,多行業遭遇衝擊的背景下,業績實現顯著增長。 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市場網絡最廣的速凍食品生產企業之一。除產品品類不斷豐富、銷售場景日益多元化外,企業近期也進一步延申經營板塊,向鮮食布局。
-
三全食品上半年營收微跌,鮮食項目虧損額收窄
儘管營收微降,但三全零售業務通過調整產品結構等實現1.5%的淨利增長,並於二季度末恢復了市佔率。此外,傳言停擺的三全鮮食項目在報告期內取得223.9%的營收增長,虧損額收窄。受「特殊事件」影響收入下滑三全食品表示,二季度受特殊事件影響,銷售收入有一定下滑,同時,報告期內原材料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對成本形成一定壓力。
-
之江生物IPO:研發費用率低於行業均值 業績高增長或不可持續
公司的業績增長主要受新冠疫情影響,作為首批獲得新冠檢測試劑註冊證的企業,發行人新冠檢測試劑產品的銷售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2020年1-6月新冠檢測試劑盒銷售收入達到47,721.41萬元(審閱數),核酸提取試劑盒銷售收入達到6,039.60萬元(審閱數),合計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66.22%。新冠檢測試劑相關產品的銷售是發行人2020年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
-
速凍食品行業研究兼安井三全比較
;三全餐飲零售佔比約15%:85%,零售佔比高與其主導產品為水餃湯圓有關,公司自2018年起發力B端,我們認為速凍食品B端市場容量大,規模天花板高,三全具備產能儲備、研發能力、供應鏈效率優勢,有望實現餐飲渠道市佔率提升。
-
三全水餃去年賺了2.1億,三分之一是政府補貼?
(天下網商記者 王金成)近日,做水餃的三全食品發布了2019年的業績快報。從數據上看,去年營收近60億,實現淨利潤2.11億元,相比2018年翻了一倍多。再看股市,2019年三全食品的股價也漲了近一倍。
-
海欣食品半年賺4259萬為2019全年6倍 綜合費用率降至17%開源節流...
報告期內,海欣食品綜合費用率17.09%,同比下降10.55個百分點。同時,當期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5958.9萬元,較上年同期的-3884.6萬元增長253.4%。延續上半年高速增長的業績態勢,海欣食品預計今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為5000萬元至7000萬元,同比增長303.71%至465.19%。
-
A股速凍食品大戰,誰是最後的王者?
進入2020年,三全食品的業績繼續保持增長趨勢。2020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52億元,同比增長23.61%;歸屬淨利潤5.71億元,同比大增389.39%。曾靠一顆魚丸打天下的安井食品,上市以來的經營業績也不錯。
-
一季度淨利預增5倍多 疫情下三全食品速凍水餃賣缺貨
4月7日晚間,三全食品發布了2020 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在披露業績同比預增這一好消息的同時,三全食品還宣告計劃使用閒置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最高額度不超過(含)人民幣10億元,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
-
三全食品「造血能力」引發質疑 採、存、銷財務數據均有異常
在營收增速式微的情況下,三全食品歸母淨利潤仍沒出現頹勢,背後的原因既可能是其營業成本出現大幅降低,又可能是其三項費用有較大壓縮。查看三全食品的財務情況,可發現其2017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毛利率,除了2018年增長了約1.5個百分點外,其餘年份均同比有所下降。這意味著,營業成本變化並不是令其淨利潤保持增長的主要原因。
-
三全食品鮮食新零售停擺 速凍食品行業突圍考量
對於持股70%的三全食品(002216.SZ)來說,在新零售的嘗試,未能讓其在風口上「飛起來」。 此外,三全食品的財報顯示,公司淨利潤率從2008年上市之後的百分之五六,如今已經跌至1.37%。 「速凍食品行業放緩已經是必然趨勢。」
-
將滿三十拒絕「而已」的三全食品(002216.SZ),高處不怕寒?
淨利潤數據暴增,水餃表現亮眼三全食品是國內首家速凍米麵食品企業,亦是中國生產速凍食品最早、規模最大、市場網絡最廣的企業之一,主要從事家庭用速凍食品與餐飲業務用速凍食品以及冷藏、常溫方便食品的生產和銷售。僅從數據論,三全食品的半年報無可指摘。
-
康華生物:核心產品市場佔有率低 銷售費用率畸高
高速發展的背後不僅僅是財務指標的不穩定,康華生物能否繼續維持高速增長才是關鍵。2016年,康華生物扣非後淨利潤同比出現負增長,為-40.78%。公司經營業績從1010萬元下降到598.4萬元。 儘管康華生物的體量較小,但行業政策的影響不可小覷。
-
解密:三全食品私廚水餃背後的那些黑科技
從1990年發明第一顆速凍湯圓,到現在擁有400多種產品,28年時間,三全食品一直專注速凍食品的質量安全和創新研發,建立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安全監控機制,各環節嚴格把關,同時不斷推出更多、更豐富、更高品質的產品,保證消費者吃的滿意,吃的放心,吃的健康。
-
毛利率落後同行、代工弊端難解,良品鋪子「高端零食」高在哪?
可以發現,隨著疫情恢復,休閒零食市場第三季度的業績整體有所上升,市場小幅回暖。但在回暖背後,良品鋪子前三季度卻呈現增收不增利的現象。 銷售費用飆升,「高端零食」高在哪? 良品鋪子成立於2006年,在當年國慶,良品鋪子創始人楊紅春通過一場核桃節的免費試吃成功突破冰點,不過三年,門店便擴展至88家。時至今日,良品鋪子已在全國成功開設了2400多家門店。 今年2月,良品鋪子作為武漢本土企業,在疫情黑天鵝的衝擊下仍成功登在上交所「雲掛牌」,成為2020年在A股上市的新零售第一股。
-
三全食品「渡劫」:淨利率持續下滑 鮮食項目「折戟」丨財看見
作者:安然 秦婷針對近日發生的食品安全問題,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全食品」)董事會於2019 年 2 月 17 日發布《關於媒體報導灌湯水餃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情況說明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已第一時間將相關疑似批次產品從各銷售渠道全部封存」,並成立應急小組,並時刻緊密關注動態。
-
速凍食品「雙龍頭」年報出爐,透露出哪些行業信號?
疫情期間,速凍食品表現出了「硬通貨」的特性,銷量逆勢增長,引起行業廣泛關注。 近期,速凍米麵龍頭三全食品、速凍火鍋料龍頭安井食品分別發布了2019年業績報告,喜獲豐收。作為行業龍頭,兩家公司的業績也反映出速凍食品行業趨勢,讓我們看看其年報透露出哪些信號。
-
品渥食品IPO隱憂多:主打產品脂肪量高 議價能力偏弱
報告期內,品渥食品的營收保持著增長趨勢,但在看似靚麗的業績背後隱憂重重:產品多次被抽檢不合格、涉及虛假宣傳、牛奶含脂肪量高、「洋奶」生產標準與國內不同、對下遊議價能力偏弱、現金流承壓等。品渥食品不斷增長的業績增長似乎印證了其商業模式的可行,但與同行相比,其營收增長是以犧牲議價能力和現金流為代價的。招股書中,品渥食品將麥趣爾、燕塘乳業 、莊園牧場、三元股份、光明乳業、伊利股份、蒙牛乳業、新乳業、燕京啤酒、桃李麵包等公司作為可比上市公司。
-
解析投資:三全食品:甜品湯圓,C位出道
如果要說哪裡生產的湯圓吃起來香甜可口而又富有趣味,那麼,三全的甜品湯圓系列就必須要站出來說話才行。三全食品是陳澤民先生創立起來的,目前一直由其家族控股。起初的三全主要靠生產銷售湯圓發家,但自1992年首推國內第一顆速凍湯圓產品以來,它就迅速發展並成為了國內最大湯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