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日報:堅定不移把實體經濟抓上去
近來,實體經濟問題廣受關注。怎麼看、怎麼幹?有的地方儘管動作快,但想法和做法顯然比較簡單;有的雖然取得初步成效,但工作力度仍亟待加大;還有的或是存在認識誤區,或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使得一些好的政策措施遲遲難以落實。這些情況值得重視。
-
且看電商和實體經濟之間的三重關係
企業家的觀點會傳導到社會,傳導到官員,最終傳導到我們的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電商發展對中國實體經濟做強和保持長期發展活力至關重要,很有必要從學理源頭把電商與實體經濟的關係講清楚。 電商和實體經濟的根本關係是生產與市場的關係。實體經濟主體是物質生產部門,他的發達程度有賴於市場規模:市場規模越大,生產分工越深、生產成本越低、生產效率越高,這是經濟學大廈的基礎性公理。
-
周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公平正義思想-中國法院網
第一個問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公平正義思想 習近平公平正義思想,根植民族復興新時代,指引法治建設新徵程,在馬克思主義公平正義觀中國化進程中,在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和實踐中,具有重大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 一、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含義 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共同價值追求,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奮鬥目標。
-
數字經濟應促進社會福利最優化——讀《不安的變革:數字時代的市場...
> ——讀《不安的變革:數字時代的市場競爭與大眾福利》 ⊙鄭渝川 德國反壟斷委員會主席、曼海姆歐洲經濟研究院院長、曼海姆大學國民經濟學教授阿希姆·瓦姆巴赫,與德國《商報》記者漢斯·克裡斯蒂安·穆勒合著的《不安的變革:數字時代的市場競爭與大眾福利》一書指出,基於數據運算和網際網路技術的數字經濟,而今已經深刻的改變了諸如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社會方方面面,
-
堅定守護壯大實體經濟這個命脈
廣東佛山堅持把實體經濟作為發展之本,實屬不易。這當中,固然有其歷史傳承,更重要的在於他們不為泡沫、快錢所惑,抵制住了經濟發展「脫實向虛」,堅持向實體經濟發力聚力,守護壯大了這個發展命脈。
-
從「挑戰清北」的山東藍翔技校看,中國製造業需要向德國學習什麼
正應了藍翔校長說的那句「咱們藍翔如果不踏踏實實的學本事,那和清華北大又有什麼區別!藍翔技工一般寒門學子居多,80%生源來自農村地區或城市中考不上大學和沒經濟能力上大學的社會底層。而身為掌舵人的榮蘭祥也一直對外標榜,除了必要的學費之外,藍翔技校幾乎對他們不設門檻。而且,學校對設立的專業設置極為重視,並緊跟時代脈搏。通常遇到部分專業,就業不好的、工資不高的,就會砍掉,保證學生未來畢業能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並拿到理想的報酬。
-
德國建歐洲最大中國研究所 學習與中國打交道
墨卡託基金會是德國最大的私人基金會,該基金會日前宣布5年內投資1840萬歐元,成立歐洲最大的中國問題研究所。墨卡託中國研究所社會、媒體和當代文化項目負責人克莉絲汀·庫普費爾博士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研究所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獨立和實際研究,向德國展示一個多元的中國形象。庫普費爾表示,德國乃至歐洲對中國的了解相對來說還是太少。
-
為何德國能在統一後迅速崛起?對科教的重視值得中國學習
在19世紀60年代,德國的工業產值位居世界第四,落後於英國、法國和美國。可到了90年代,德國已經成為了歐洲第一工業強國,並且和美國一起領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什麼樣的力量使得德國迅速崛起呢?一,德國建立了強有力的國家經濟體制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家的統一。
-
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 中國人壽多角度履行社會...
每經記者:胡楊 每經編輯:盧九安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韓陽 攝保險業是經濟的「減震器」和社會的「穩定器」。監管曾經強調,應堅持保險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回歸本源、突出主業、做精專業,強化「保險業姓保」,發揮長期穩健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
-
喻忠恩:職業教育能促進社會公平嗎
從個人的角度來看,職業教育可以有效解決生存、發展的問題;對於國家來講,可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技術技能型人才,從而促進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進程。因此,教育管理者和學術界認為,職業教育具有與普通教育一樣的重要性。在人們追求教育公平、推進教育公平的時候,職業教育應當像普通教育一樣承擔促進社會公平的義務,也能夠像普通教育一樣承擔促進社會公平的義務。
-
社會公平是社會建設的核心
羅爾斯通過對公平問題的探究,提出了公平的三條原則:(1)每個人都能獲得最廣泛的、與其他人相同的自由;(2)一個人獲得的不均等待遇,如地位、職業、利益等應該向所有人開放;(3)如果起始狀況(收入和財富分配)不同,處於不利地位者的利益就應該用「補償利益」的辦法來保證。 注重社會公平、推進社會建設還必須立足當今中國國情。
-
臺灣工業教父王永慶之子王文祥,呼籲大陸重視實體經濟
文/華商韜略 畢亞軍9月20日,美國JM Eagle集團董事長王文祥,在北京大學「PKU Speech |華商名人堂」發表演講時,力挺製造業對國計民生的非凡意義,呼籲重視實體經濟和製造業的發展,建議更多年輕人關注實業,投身製造業等實體經濟,做實實在在的事。
-
德國解決經濟社會問題的三個設想|凱恩斯主義|斯密|經濟學|改革...
網易研究局推出「世上不只有亞當·斯密」獨家策劃,聽中國駐慕尼黑首任總領事劉光耀獨家講述艾哈德的經濟思想,揭秘德國崛起背後的秘密。在前面的專欄文章中,我們詳細介紹了艾哈德的社會市場經濟思想,本期,我們來一起看看艾哈德卸任總理後德國經濟和社會問題的解決構想。
-
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中公平正義的探究和思考
公平正義首先意味著社會主體要在權利義務上公正,它承認並保證社會主體具有平等的生存和發展權,並應履行與之相對應的義務。也就是要求社會制度的(或非制度的)安排給每個社會主體的生存和發展的機會應是公正平等的,它要求勞動、受教育、擇業等的權利和機會不能受出身、種族、性別以及資源佔擁狀況等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同時對應的與之相適應的義務也應相應對等。 第二,機會公正。
-
你支持實體經濟,還是力挺網際網路經濟?-虎嗅網
◆ 吳曉波:我完全不同意,我認為網際網路在今天中國已經變成血液一樣的東西了,那些把網際網路或者新經濟和實體經濟對立起來、說 BAT 幹擾了實體經濟發展的人,但是現在很多年輕人設計完,把後面的工作全都交給供應鏈,那你說這是是實體還是虛擬經濟? ◆ 吳曉波:像今年最熱的摩拜和 ofo 單車,其實是個實體經濟,但是他們自己生產,找人代工,一輛車最早造的時候 1200 塊錢,現在是 370 塊。我到海爾去做調研,有很多跨國公司的冰箱請海爾代工。
-
中國社會,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博士,而是技師
而是否成為高級技工,則完全憑藉掌握技能的多少和個人層次能力的高低而定。 「為保持經濟競爭力,中國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技師。」 什麼意思呢?快速發展的中國,除了線上經濟蒸蒸日上之外,支撐與推動實體經濟和中國製造的工業技師,也非常稀缺,乃至到了荒蕪的境地。
-
21社論:正視社區團購的正反面 市場經濟應遵循公平競爭原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正視社區團購的正反面,市場經濟應遵循公平競爭原則在網際網路創業風潮沉寂一段時間後,社區團購似乎成為了一個新風口,幾千億資金的流入對中國零售行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瞄準生活需求的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創業之初基本上都在資本支持下,通過大規模補貼以低於成本價的方式銷售,吸引客戶。比如網約車等,部分企業採取的模式在實際上構成了對其他同行不正當競爭。還有一些企業,以低於成本價向客戶推銷長期合約,然後挪用客戶的定金去擴張,實際是隱形的「龐氏騙局」,比如一些長租公寓和共享單車平臺等。這種被稱之為「燒錢」的創新存在不正當競爭的可能。
-
2020中國致力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數字經濟是什麼意思...
國家主席習近平致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開幕的賀信中指出,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全球治理體系、人類文明進程影響深遠。
-
德國中學校長:德國學生應該更重視數學和科學學習
這個測試2000年開始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下稱經合組織)發起,每3年進行一次,主要是通過對15歲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方面能力的測試,考察學生是否掌握日常生活和今後工作中需要的知識和能力。根據經合組織公布的最新PISA測試的成績,參加測試的德國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方面分別排名第16,第10和第9位。相比較其他國家和地區參加測試的學生,德國學生的排名僅處於中遊水平。
-
學習筆記:「適應和引導好經濟全球化」
【「學習筆記」按】洞察歷史規律、把握時代潮流、著眼全球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等不同場合深入闡述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有力凝聚起國際社會的共識,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筆記君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