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學筆記之——應力集中與應力奇異

2021-02-12 聲振之家

來源:產品設計研習社微信公眾號(ID:gh_ecd074a00e00),作者:探路者510。

應力集中是在零件的截面幾何形狀突然變化處,局部應力遠大於名義應力的現象[9],是引起結構失效的重要力學因素,構件的主要失效部位。「革命總是在最薄弱的環節爆發」,對於結構來講,則是承受負載最大的局部區域容易失效。彈性力學研究了不同形狀的開孔對應力集中的影響程度,其中,圓孔的應力集中程度最低。由於開孔,孔口附近的應力將遠大於無孔時的應力,也大於距孔口較遠的地方。一般,圓形孔的應力集中區域在距孔邊1.5倍孔口尺寸的範圍內[3]。在幾倍孔徑以外,應力幾乎不受孔的影響,應力分布情況以及數值幾乎與無孔時相同。因此,孔口應力集中具有局部性,通常來講集中的程度越高,集中的現象越是具有局部性。由此,應力集中不是簡單的由於截面面積減小一些而使應力有所增大,而是由於孔的存在,改變了孔附近的應力狀態和應變狀態。對於同樣形狀的孔來說,集中的程度幾乎與孔的大小無關。由於應力集中區域的應力要顯著高於其他區域,而在構件的結構強度校核中,通常需要關注的就是這些存在應力集中的高應力區域,它是確定結構所能承受多大載荷的設計依據。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應力集中通常出現在構件空間發生突變,空間曲率或梯度發生改變的位置;若過渡區域不光滑連續,則可能會出現應力奇異。由此,構件內應力集中現象與構件空間的性質相關,對於應力集中的原因從「場」的觀點來解釋或許會更為恰當。力或應力在空間中的傳遞過程中所形成的「場」與流體相似。在「傳遞」或「流經」的路徑上,空間性質的改變將會使其產生調整,並重新分布。目前尚未查閱到深入探討相關相似問題的文獻,但相信這可能會很有趣。如果將這種應力集中的局部現象推廣到宇宙空間,會是什麼樣的區域存在「應力集中」呢?「應力集中」區域會有哪些奇觀呢?

在工程實際中,由於某種用途,通常需要在構件上開孔、開槽、開缺口、製作臺階等,這些構件截面突變的區域會出現應力集中;材料本身存在的夾雜、氣孔、裂紋等非連續性缺陷也會產生應力集中;由於強拉伸、冷加工、熱處理、焊接等而引起的殘餘應力,這些殘餘應力疊加上工件應力後也有可能出現較大的應力集中,其中結構焊縫本身就是容易產生應力集中的部位。

文獻[10]通過研究得出:

材料夾雜與基體彈性模量的差異越大,產生的局部應力集中也越大,氣孔導致的應力集中大於硬夾雜;

多個夾雜存在時,相鄰的應力場會發生耦合強化作用,強化效果與夾雜排列方向和加載方向有關;

在忽略夾雜的循環塑性條件下,循環應力對氣孔周圍應力集中影響較大,但對硬夾雜周圍應力集中影響很小;

氣孔非常靠近表面時,應力水平越高,應力應變集中係數Kg越大,裂紋容易在表面萌生。氣孔的位置較深時,應力水平越低,Kg越大,裂紋容易在內部夾雜處萌生。

受載零件上的不連續性部位(如軸肩、臺階、圓角、孔洞等)或缺陷,會嚴重影響零件的應力狀態和斷裂特徵,這些不連續性部位和缺陷常常是作為應力集中的因素,萌生裂紋並形成斷裂源,表面的這些不連續因素都起到了缺口的作用。缺口越尖銳,應力集中係數越大,應力集中程度越高。缺口根部三向應力狀態的出現,是該局部應力狀態變硬,使變形受到抑制,塑性變形也被推遲到更高的水平,該現象稱為缺口強化效應。該效應與物理強化效應不同,而是一種純幾何效應。由此,缺口根部的材料行為與其他位置存在很大差異,所以缺口根部容易誘發裂紋萌生,成為斷裂源。

對於脆性材料,應力集中處的應力達到比例極限後材料開始破壞。通常裂紋是在應力集中處形成,然後更大的應力集中將產生於裂紋尖端處,這反過來引起裂紋在該截面的進一步擴展,導致材料的突然斷裂。

對於塑性材料,並承受靜態載荷時,細小的幾何缺陷、劃痕、小圓角等不需要過於擔心,設計者通常忽略應力集中係數的影響。因為此時應力超過材料比例極限並不會導致裂紋產生。反而,由於屈服和應變強化的影響,材料還有進一步承載的能力。但在動載荷或交變載荷作用下,應力集中部位是疲勞裂紋的重要發源地,降低構件的疲勞壽命。


1. 圓角

軸的圓角半徑r 與疲勞極限σ-1 之間的關係是:隨著圓角半徑r 減小,直徑d 增大,疲勞缺口應力集中係數急劇增大;反之則反。據我國某拖拉機廠統計分析了180根曲軸的疲勞斷裂案例,發現大多數斷裂時有與大修時軸徑磨削使軸徑的圓角半徑小於設計規定 (r=6) 所致,其中圓角r=1.5~3的斷軸率為70.8%,r=3~4的佔18%,r=4~5的佔4%[14]。


2. 縱向溝槽

如鍵槽和花鍵等軸上的縱向溝槽,是承受扭轉應力軸件的常見失效發源地。這類失效大多數發生在尖角處,因為應力集中而萌生小裂紋造成疲勞斷裂。分析表明,鍵槽尖角引起的局部應力可達到平均額定應力的十倍。


3. 孔

軸類零件開一橫孔後,孔內側的理論應力集中係數Kt 隨著d/D 比值的上升而距離增大(d,橫孔直徑;D 為軸向直徑)。


4. 受內壓殼體開孔接管處的應力集中

壓力容器接管處的應力集中較小孔嚴重的多,應力集中係數可達到3~6,但其應力衰減迅速,具有明顯的局部性,不會使殼體引起任何顯著的變形,故可以允許應力峰值超過材料的平均屈服應力。


5. 橢圓孔

橢圓孔無限大板,在其均勻應力垂直於橢圓長軸的情況下,最大應力發生在橢圓孔的長軸端點處,應力集中係數為Kt=1+2a/b。


6. V型缺口尖端ρ→0

形成一個尖銳缺口,在拉伸應力作用下,缺口尖端的應力趨於無限大,將出現所謂的奇異性。缺口尖端局部區應力可以表示為:σij∝r -1+λ;λ 為奇異指數,λ 與V 形缺口角β 有關,當β=180°時,λ=1,無缺口情況;當β<180°時,λ 總小於1,當r 0時,缺口尖端應力具有奇異性;β=0.5時,缺口轉化為裂紋,λ=0.5時,即裂紋尖端的應力奇異指數為0.5。


7. 重複缺口

重複缺口效應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應力集中因素互相重疊而使應力集中進一步加劇的現象,如圖1所示。如果應力集中因素Ⅱ的作用遠小於應力集中因素Ⅰ的作用,則二重應力集中因素KⅠ,Ⅱ=KⅠKⅡ;如果應力集中因素Ⅱ的作用遠超過應力集中係數Ⅰ,則缺口效應主要取決於應力集中因素Ⅱ。

圖1 重複應力集中


8. 熔焊接頭

在熔焊接頭中,焊縫與母材的過渡處(焊趾)產生應力集中。焊趾是焊接接口中的典型缺口,其缺口應力可以分解為平均應力σm、彎曲應力σb 和非線性應力σp。對接接頭應力集中係數的大小,主要取決於焊縫餘高和焊縫向母材的過渡圓弧半徑及夾角,增加餘高和減小過渡圓弧半徑,都會使應力集中係數增加。T形(十字)焊接接頭焊縫向母材過渡較急劇,其工作應力分布極不均勻,在角焊縫的根部和焊趾都存在嚴重的應力集中。搭接焊縫在只有正面焊縫的搭接接頭中,工作應力分布極不均勻,在角焊縫根部和焊趾處都有嚴重的應力集中。在用側面焊縫聯接的搭接接頭中,其工作應力更為複雜。各種焊接接頭焊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應力集中,應力集中對接頭強度的影響與材料性能、載荷類型和環境條件等因素有關。如果接頭所用材料有良好的塑性,接頭破壞前有顯著的塑性變形,使得應力在加載過程中發生均勻化,則應力集中對接頭的靜強度不會產生影響。點焊焊接接頭應力集中程度比電弧焊搭接接頭的應力集中程度嚴重,點焊接頭承受載荷時,其焊點周圍產生不同程度的應力集中,點焊接頭的抗拉強度明顯低於抗剪強度,所以在一般使用中,應儘量避免點焊接頭承受圖2所示載荷。焊接節點部位由於傳力方向改變產生複雜的結構應力,結構應力與節點焊縫的應力集中互相疊加。焊接節點的應力集中分析是焊接結構強度設計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焊接缺陷是焊接結構中最嚴重的不完整性,對焊接結構承載能力有顯著的影響,並在缺陷周圍產生應力集中。

圖2 點焊承受的載荷及應力分布

聖維南原理所描述的局部效應與應力集中存集聚之處,都是應力、應變的局部效應,但也有所區別。聖維南原理主要描述的是邊界條件等效所引起的局部應力,應變誤差的影響問題;而應力集中則主要探討構件空間突變所引起的應力集中問題。聖維南原理是在計算求解力學問題時的一個邊界簡化假設依據,且描述相對模糊;而應力集中則是力學求解的一種結果,且應力集中的局部特性可以進行量化描述。在文獻[3,4]就給出了矩形板、圓形開孔的孔邊應力集成程度與距離圓孔中心遠近的關係,即一矩形薄板,在離開邊界較遠處有半徑為a 的小圓孔,左右兩側受局部拉力,集度(內應力)為q,通過分析得出,應力在孔邊 (ρ=a) 是無孔時的3倍;ρ=2a 時為1.22q;ρ=3a 時為1.07q;ρ=4a 時為1.04q。

圖3 帶圓孔矩形薄板應力集中問題

1. 拉伸應力集中係數

理論應力集中因素等於應力集中處的最大應力σmax 與該界面的平均應力σnom 的比,即K=σmax/σnom。其中,σnom=FN/A,A 是考慮截面削弱後的橫截面面積,稱為淨面積;有時平均應力的計算可以不考慮截面的削弱。理論應力集中係數K 始終大於1。對於板寬超過孔徑4倍的板條,理論應力集中因素K≈3。


2. 扭轉應力集中

在工程上為了避免在軸尺寸不連續處進行複雜的應力分析,最大切應力通常可根據特定的幾何結構由一扭轉應力集中係數K 確定,τmax=KTc/J。T 是截面上的合力矩,J 是截面極慣性矩,c 是軸的外半徑。


3. 彎曲應力集中係數

σmax=KMc/I,K 是應力集中係數;M 是關於橫截面中性軸的合內力偶矩,I 是橫截面關於中心軸的慣性矩,c 是梁外表面到中性軸的垂直距離。

應力集中係數是基於靜態加載給出的,並假設材料內部應力不能超過其本身的比例極限,材料是各向同性且均勻的。局部最大應力可以用彈性力學解析法、光彈法或有限元法求得,從而得到各種幾何形狀的試樣在各種載荷下的理論應力集中係數。常見構件形狀的應力集中係數曲線,可查閱機械設計手冊[9],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載荷和截面形式所對應的應力集中係數是不同的。

有限元分析建模,網格劃分時,對於不同部位的單元可以採用不同的大小,也應當採用不同的大小。對於邊界比較曲折的部位是應力和位移變化的比較劇烈的部位,單元必須小一些;在邊界比較平直的部位、次要部位以及應力和位移變化比較平緩的部位,單元可以大一些。當結構存在凹槽或孔洞時,在凹槽或孔洞附近將發生應力集中,即該處的應力較大且變化劇烈,必須把該處的網格劃得較為緊密,以便更為貼切的描述此處的應力和應變的變化。對此,一般有兩種方法:

由於應力集中區域的應力在結構強度分析中的重要性。因此,獲得精準、穩定、可靠的解至關重要。在有限元分析中,則是要消除離散誤差,獲得網格無關解。離散誤差的大小同離散方程的截斷段誤差有關。在相同的網格步長下,一般來說隨著截斷誤差階數提高,離散誤差會逐漸減小。對於同一離散格式,網格加密,離散誤差也會減小[7]。在實際計算中,應使得網格細密到即使再進一步細化網格,在工程允許的誤差範圍內數據值解也幾乎不再發生變化,此時的解則認為是網格無關解。目前大多數有限元軟體都是採用「位移法」進行求解,其中通過虛功原理和最小作用原理,最先求解的未知量就是位移。因而,若在隨著網格逐步精細化的過程中,位移結果收斂於一個有限值,而應力則是發散的,出現此類情況也可以判斷此處出現了應力奇異。


應力集中雖然對於承載結構來講存在不利影響,但正是由於應力集中效應,為一些功能的實現起到重要作用。比如,食品袋上的缺口,可以方便食用時撕開;易拉罐拉片周圍的壓痕所產生應力集中,以方便開罐,等等。這些有效利用應力集中效應的實際案例,對於在使用中需要破壞和去除的結構來講是有利的。

根據彈性理論在結構內部尖角處,或說非光滑連續處的應力是無限大。在使用有限元求解過程中,應力奇異具有以下特點:

單元網格越細化,越會引起計算應力無限增大,而且不再收斂;

網格稀疏不均勻時,網格離散誤差也大小不一;

添加在節點上的集中載荷與施加在與該節點相連的單元上的均布載荷相當的話,這些節點就會成為應力奇異點;

離散約束點導致非零反力的出現,就像在一個節點上施加一個集中力,這時約束點也就成為應力奇異點。但實際中,當考慮應力奇異點的區域時,這些假設都是錯誤的,只要該點受載荷,就一定有位移;

銳利的拐角處。如果模型中存在尖角(直角),那麼網格的細分會改變尖角處的應力計算值,值不收斂。實際中該情況並不絕對存在。

在有限元計算分析實踐中發現,應力奇異的區域應力集中係數較高,理論上是無限大,應力集中度會很高,應力衰減明顯。因此在分析中,首先需要關注的是結構上那些不光滑連續的區域;其次,對不連續區域的鄰域進行劃分,並在網格細化,尋找網格無關解的過程,比較確認不同區域計算值的收斂程度。當不連續區域鄰域內的解已趨於收斂,且滿足誤差要求,但不連續區域的解始終差異較大時,就可以確認該區域出現了應力奇異。

細化模型。主要是在模型中添加細節特徵(如倒角、過渡面等),再重新計算或者採用子模型法進行分析。

外插值法或路徑法。假設應力奇異在該區域沒有發生用來推斷奇異點的應力值,可使用應力集中係數來計算真實應力。

局部細化網格。在幾何尖角處,應力解梯度大的區域網格應細分,其他遠離的位置可以粗劃。如果遠離奇異點的解是收斂的,則粗糙網格也會較為準確的估計這部分的解,但對於接近奇異點的解是不可靠的。

將模型轉化為可借用理論公式計算的形式,並根據設計手冊查找該模型結構及尺寸的應力集中係數來預測真實應力。


參考文獻:

[1] 俞茂宏 編著 材料力學(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3

[2] 江曉禹等 修訂 材料力學(第4版)[M]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2

[3] 徐芝綸 彈性力學簡明教程(第4版)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6

[4] 徐芝綸 彈性力學(5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3(2017.10重印)

[5] R.C.Hibbeler 著,材料力學 [M] 汪越勝等 譯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8

[6] W.A.納什 著,材料力學(第4版)[M]趙志崗 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2.1

[7] 劉笑天 編著ANSYS Workbench結構工程高級應用[M] 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5.1

[8] Solidworks Simulation基礎教程(2012版) 陳超祥,胡其登主編  機械工業版社 2012.7

[9] 聞邦春 編著 機械設計手冊(第5版)第6卷[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1

[10] 馮磊等 非金屬夾雜對材料內部應力集中的影響[J] 機械工程學報2013.4,49(8)

[11] 劉柯軍 結構應力集中的剪切應力模型探討[J] 金屬熱處理2015.10,40(增刊)

[12] 張彥華 編著 焊接強度分析[M] 西安: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6

[13] 劉一華  應力集中於失效分析(學術交流),全國兄弟省市理化檢測與質量控制學術交流會,2016

[14] 張義同等 應力集中的「善」與「惡」[J],力學與實踐,2003,25(3)

[15] 劉瑞堂 編 機械零件失效分析[M]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9

[16] 邱宣懷 等編 機械設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004重印)


聲明:本微信轉載文章出於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並不意味著支持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繫我們,我們會予以更改或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相關焦點

  • 應力集中點焊縫的分析
    一、應力奇異及應力集中    在結構有限元計算中,可以說幾乎每次都會碰到應力遠超材料許用應力的情況,除了計算過程中出現的設置錯誤及確實載荷過大情況外,主要原因無外乎應力奇異和應力集中,下面將以常見的直角過渡結構和圓角過渡結構為例分別闡述應力奇異和應力集中。
  • 材料力學:應力-應變曲線
    在《機械工程材料》中,我們學到過材料的靜態力學性能。分別有強度、剛度和塑性。強度是指構件抵抗破壞的能力;剛度是指構件抵抗彈性變形的能力;塑性是指斷裂前發生不可逆永久變形的能力。通過一個液壓式萬能材料試驗機,準備好按照國家標準所規定的金屬拉伸試樣,就可以在實驗過程中通過電腦屏幕上看到曲線。通過計算與整理,我們可以得到應力-應變曲線。應力是指單位面積內所受的載荷,即σ=F/A;應變是指在拉伸過程中單位長度的伸長量,即ε=Δl/l。塑性材料的應力-應變曲線大致分為兩類,如下圖。
  • 應力強度因子概述及其與應力集中係數的區別
    若已知裂紋長度和名義應力,則KⅠ為定值,並確定了裂紋能否擴展。由此,我們可以用KⅠ來建立某個條件並判斷構件的裂紋是否擴展。比如,某一有一個2α長度的穿透裂紋的平板,在均勻拉應力作用下,KⅠ值隨外應力增大。當外應力σ增大到一定程度時,裂紋達到失穩狀態,此時,即使外力不再增加,裂紋也會迅速擴展,直到斷裂。這說明此時材料已達到KⅠ的極值。這個極值稱為材料的斷裂韌性,記為KⅠc。
  • 名義應力、廣義名義應力、熱點應力、結構應力、等效結構應力
    焊接結構疲勞設計或評定過程中,計算或測量應力時,應注意應力類型,不同的應力類型對應有不同的疲勞強度,或對應有不同的S-N曲線表達方式。美國AAR標準及當前國內使用的應力類型主要是名義應力;歐洲焊接界使用的應力類型主要是名義應力,熱點應力,或稱之為幾何應力,前者用於工程,後者用於研究:而美國從2007年起,在ASME(2007)標準中用的是結構應力及等效結構應力。
  • 一文讀懂材料力學的核心內容——應力應變
    《材料力學
  • 力學趣談:斷裂力學是破解結構低應力破壞的金鑰匙
    此慘劇令當時英國為之驕傲的「彗星號」大型客機(參見圖1)壽終正寢,也促發了科學家研究低應力斷裂的「裂紋力學」,此即斷裂力學誕生的由來。 圖1 「彗星號」大型民航客機對事故的調查發現,「彗星」客機採用的是方形舷窗。經多次起降後,在方形舷窗拐角(直角)處會出現金屬疲勞導致的裂紋(裂隙)。正是這個小小的裂紋引起了災難事故。
  • 有限元計算中的應力奇異問題及處理方法(附直播答疑)
    但是實際產品中的應力都是有限值,不會出現應力奇異。所以,應力奇異是一種數值計算的虛假解。                        (1)由公式(1)可知,如果力的作用面積趨於0,則對應的應力會趨於無窮,這個就是有限元發生奇異的本質原因,即在有限元計算中,如果存在力的作用面積趨於0,則該位置即為應力奇異位置。
  • 材料模量的單位和應力的單位都是MPa,差別在哪裡?
    也就是應力應變中彈性段的斜率。由於是斜率,因此也可以把模量理解為彈性應變100%時候的應力大小。但是實際上很多材料的應變沒有到達100%時就斷裂了,或者即使到達了100%的形變,此時也已經不是彈性形變而變成了塑性形變了。模量是指材料在受力狀態下應力與應變之比。模量的倒數稱為柔量,用J表示。
  • A-Level物理材料學應力-應變曲線的解讀
    A-Level物理材料學應力-應變曲線的解讀時間:2016-07-06 17:49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固體材料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其力學性能,包括其韌性,剛性,可塑性以及抗拉伸性能,抗壓性能等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專業的材料科學——應力
    應力材料學的研究方向基本分為兩類:一類是研究某類材料的各項性質;一類是研究用什麼器械和工藝可以製造出這類材料。不管是哪一類研究方向,對材料的力學性能研究總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說,要研究材料的受力。受力分析中一個常見的概念就是應力。但什麼才是應力?
  • Von_Mises等效應力!
    Von Mises是一種屈服準則,屈服準則的值我們通常叫等效應力。Ansys後處理中"Von Mises Stress"我們習慣稱Mises等效應力,它遵循材料力學第四強度理論(形狀改變比能理論)。一般脆性材料,鑄鐵、石料、混凝土,多用第一強度理論。考察絕對值最大的主應力。一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產生塑性變形,以流動形式破壞時,應該採用第三或第四強度理論。
  • 一點處的應力狀態
    這樣的問題極具挑戰性,不過已往的力學知識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求解思路。(2017-06-04)辨析平面應力和平面應變問題(2017-05-28)下水道井蓋翻轉過程的力學分析(2017-05-21)含裂紋材料的斷裂強度(2017-05-14)材料的理論斷裂強度(2017-05-07)材料力學的研究對象(2017-04-30)科技史/學科史在教學中的作用和意義(2017-04-23)
  • 注塑內應力
    內應力的存在不僅是製件在儲存和使用中出現翹曲變形和開裂的重要原因,也是影響製件光學性能、電學性能、物理力學性能和表觀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找出各種成型因素對注塑製品內應力影響的規律性,以便採取有效措施減少製件的內應力,並使其在製件斷面上儘可能均勻地分布,這對提高注塑製品的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 應力線性化建模簡介
    為什麼膜應力更危險整個截面的膜應力值相同。假定材料是沒有硬化的彈塑性材料,那麼所有的點都會在同一時間達到失效應力。因此,引起初始塑性的載荷也是失效載荷。只要材料是彈性的,那麼整個截面的應力分布都是線性的,且中性面應力值為零。隨著載荷的增加,最外層纖維的應力達到屈服極限,但是其餘部分仍是彈性狀態。因此在沒有完全失效的情況下,還有可能再增加載荷。
  • ansys中的應力與屈服準則
    但三維實體結構中,應力分布要複雜得多,不能僅用單一方向上的應力來代表結構此處的確切應力值——就出現了強度理論學說。該理論認為,材料破壞的主要因素是最大拉應力,無論何種狀態,只要最大拉應力達到材料的單向拉伸斷裂時的最大拉應力,則材料斷裂。其中,某點的最大拉應力數值,就是其第一主應力數值。該理論認為,引起材料破壞的主要因素,是最大拉應變。
  • Ansys中的應力與屈服準則
    但三維實體結構中,應力分布要複雜得多,不能僅用單一方向上的應力來代表結構此處的確切應力值——就出現了強度理論學說。該理論認為,材料破壞的主要因素是最大拉應力,無論何種狀態,只要最大拉應力達到材料的單向拉伸斷裂時的最大拉應力,則材料斷裂。其中,某點的最大拉應力數值,就是其第一主應力數值。該理論認為,引起材料破壞的主要因素,是最大拉應變。
  • ansys後處理要看的那些應力
    在用ANSYS進行實體分析的時候,只是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應力雲圖,有時說一說XYZ方向的應力,有時說等效應力、von misses應力部分說明也不是很明確。這其實就是基礎的材料力學問題:什麼時候可以查看某方向的應力應力的定義。我們分析後查看應力,目的就是在於確定該結構的承載能力是否足夠。那麼承載能力是如何定義的呢?
  • 應力分類與應力線性化
    應力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就其範圍而言,可分為總體應力和局部應力;-按照沿壁厚的分布情況可以分為均勻分布(薄膜應力);線性分布〔彎曲應力),線性分布的應力。-按照其性質可分為一次應力;二次應力和峰值應力。
  • ANSYS輸出應力、強度理論與規範
    該理論認為最大拉應力σ1是引起材料脆斷破壞的因素,即無論何種應力狀態下,只要構件內一點處的主應力中最大的拉應力σ1達到材料強度極限σb,材料就發生脆性斷裂。該理論認為最大伸長線應變是引起材料脆斷破壞的因素,即無論何種應力狀態下,只要構件內一點處的最大伸長線應變ε1達到材料的極限值εb,材料就發生脆斷破壞。
  • O型圈熱應力分析
    O型圈的壓裝過程、密封及熱應力分析橡膠作為超彈性材料,該材料存在彈性勢能函數,該函數是應變張量的標量函數,其對應變分量的導數是對應的應力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