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遇見獸類,應迅速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正視它的眼睛,讓它看不出你下一步的行動。你要保持警惕,但不要主動發動攻擊,這樣會暴露自己。不要背對對方,在自然界中這樣做等於表明自己是被獵者。面對對方,慢慢向後退。同時不能讓它看出你想逃跑(自然界中某些動物後退的時候表示它準備發起攻擊,獸類都知道這一點)。如果它跟進則應立即停止後退。
注意:後退時一定要以勻速慢慢的走,即使對方沒有跟近也不要快跑--這是野生動物的天下,它可以輕易的追上你,當你快跑等於表明自己是被獵者。儘可能不要上樹(除非它沒有發現你,或者你自信後援小組能及時趕來),上樹等於自斷退路,獸類善於等待。 如果它不認為你是食物,並且發覺你不會對它造成傷害,觀察一下之後它就會離開。你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它明白這兩點。 熊 經常聽到有熊闖入營地的事,這是因為以前有人用自帶食物餵熊,後因此舉危險而被禁止。但熊可不知道這一點,它仍然以為您的野營飯盒是為它準備的,於是大飽口福。 要說明的是:熊不會主動傷人,在它眼裡人並不好吃。
1、一般只在兩種情況下主動襲擊人類:你站在母熊和小熊之間(母子問題);
2、你站在熊和熊的食物之間。所以當你在有熊出沒的地方行進時,最好在身上帶上鈴鐺,一路上吹口哨,熊能聽見,知道是(可怕的)人類來了,會躲開的。 但一定要記著:童話寓言說的「趴地上裝死」是絕對行不通的,因為真的有人試過,結果是:他在給熊扇了一巴掌,並少了一大塊頭皮之後一躍而起大叫一聲然後爬到樹上去了。當然,在他爬樹的時候熊也沒閒著------它被那一聲驚吼給嚇跑了。
狗 一般來說狗都很可愛,只要你不去惹它就不會咬你。但瘋狗除外。當你在路上看見有垂頭喪氣、伸出舌頭的狗時,請遠離它。 當給狗追時,馬上蹲下,並撿起石頭扔過去。實際上你只需要緊記「蹲下」即可,不管有沒有石頭都蹲下。狗馬上就會跑開。(警犬除外)
狼 狼是最危險的動物。一頭狼並不危險,但是,狼大多是群體活動。如果在行進中發現只有一頭狼,千萬不要輕視它,特別是當它遠遠跟隨的時候--狼很少獨自發起攻擊,當它認為不能獨立獲取獵物時,會通知其所在群體,並遠隨獵物之後,在路途中留下記號,吸引更加多的狼加入,入夜時分即會發起攻擊。當發現有狼跟隨時,儘快回到公路或安全營地。狼怕火,可以利用這一點脫險。千萬不要想著把那隻跟隨的狼消滅即可脫險,相反,這樣只會引發狼群的仇恨,當狼群想復仇或想救援被捕捉的狼時,會召集其它狼群(直到它們認為有絕對實力獲勝為止)一起進攻,這時,火也無法讓其退縮。
古印第安部落流傳這樣一個忠告:千萬不要無故傷害野生動物,大自然是它們的天下,自然界同樣有著「法律」,狼就是它的執法使者。
蛇 打草驚蛇是常用的辦法,在一些潮溼的草叢、林間及灌木叢裡,或者大雨前後,都是蛇出沒的地方和時間。不論是否有蛇,都應拿一根棍子,邊走邊打草,使蛇驚嚇而逃。在營地紮營時,如果有防蛇的必要,應當帶上一些雄黃粉之類的驅蛇之物,將其撒在帳蓬或者營地四周,可以避蛇。如果蛇已被驚動並且立起前身準備攻擊時,大家不要驚慌,要原地不動,慢慢地拿出手巾之類的東西,拋向別處以將蛇的注意點引開,隨後,要麼用帶叉的長棍滅之,要麼避開。 螞蟥 螞蟥分旱地螞蟥和水螞蟥等多種。旱地螞蟥一般生長在潮溼、低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方,多活動在道路邊的草叢上。人經過時會驚動它們,第一個人往往無事,後面的人一不注意就會被它的吸盤「粘」住,並很快爬到皮膚上。
防螞蟥,有兩種辦法:
1、一種是防範,即將褲腳紮緊,撒上點風油精,在腿上、手上塗一些萬金油等刺激性的藥物。如果在螞蟥多的地方區,還要不時地察看(挽開褲袖)。
2、一種是鬥爭,即乾脆挽起袖子(手和褲),讓皮膚暴露出來,一旦有螞蟥叮上就很容易覺察(螞蟥一般是深褐色),這時大膽地用手將其扯下來(用指甲掐或煙火燙),再用手將它捏在手中搓弄,直至乾死。 二、野外被毒蟲和動物咬傷該怎麼辦 在野外做戶外運動時,經常會碰上毒蟲和動物咬傷,常見的有:蛇、蜂、蜈蚣等。 蛇咬傷 蛇毒分為神經毒和血液毒兩種,蛇咬傷時被咬的肢體應放低,在傷口*近心臟的一端用領帶等輕輕地紮起來。無口內舌、齦潰破或唇裂傷口者,可以口對傷口猛吸10來次,每吸一口血馬上吐掉,最後還需漱口。在處理傷口的同時要及時服用和在傷口部位外敷蛇藥。傷口部位應保持不動,如是腳傷,應抬著去醫院。被毒蛇咬傷是危險的,被無毒蛇咬傷也必須及時處理。 蜂蜇傷 夏秋季節外出野遊,如被蜂蜇傷,不要以為沒有什麼。應引起重視,有時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假如蜂毒進入血管,會發生過敏性休克,導致死亡。
急救措施:
1.被蜂蜇傷後,其毒針會留在皮膚內,必須用消毒針將叮在肉內的斷刺剔出,然後用力掐住被蜇傷的部分,用嘴反覆吸吮,以吸出毒素。如果身邊暫時沒有藥物,可用肥皂水充分洗患處,然後再塗些食醋或檸檬。
2.萬一發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醫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暢通,並進行人工呼吸、心臟按摩等急救處理。
注意事項:
被毒蜂蜇傷後,往患處塗氨水基本無效,在毒蟲中,惟有黃蜂與眾不同,其毒素為鹼性,因為蜂毒的組織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因此在拔出毒刺後,用碘酒、酒精消毒傷口。可以吃點抗過敏藥。2.被蜜蜂蜇傷後,也要先剔出斷刺。在處置上與黃蜂不同的是,可在傷口塗些氨水、小蘇打水或肥皂水來中和毒素。 蜈蚣咬傷 蜈蚣屬於多足綱,第一對腳呈鉤狀,銳利,鉤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顎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後,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顎牙的毒腺口注人被咬者皮下而致中毒。
臨床表現: 小蜈蚣咬傷,僅在局部發生紅腫、疼痛,熱帶型大蜈蚣咬傷,可致淋巴管炎和組織壞死,有時整個肢體出現紫癲。有的可見頭痛、發熱、眩暈、噁心、嘔吐,甚至羶語、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狀。 應急處理: 蜈蚣咬傷後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局部應用冷溼敷傷口,亦可用魚腥草、蒲公英搗爛外敷。有全身症狀者要速到醫院治療。 蠍子咬傷 蠍子屬蜘蛛綱,蠍子螫刺人時,由毒腺分泌毒液進人人體,迅速引起一系列中毒反應。 應急處理: 蠍子的毒呈酸性,可以用鹼性肥皂水(別用香皂)、蘇打水、3%氨水塗在傷口處,如果有蛇藥的話。用溫開水化開抹在傷口上,沒藥也可用泡開的冷茶葉(鹼性)敷上。在傷肢上端2~3釐米處,用布帶紮緊,每15分鐘放鬆1~2分鐘,傷口周圍可用冰敷,切開傷處皮膚,用抽吸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並選用高錳酸鉀液、石灰水衝洗傷口。症狀較重者應到醫院治療。 蜘蛛 蜘蛛有很多種,毒性也不一樣,有神經毒、細胞毒、溶血毒等。?咬後傷口劇痛、出血、甚至導致神志不清。蜘蛛毒也是酸性毒,處理辦法與毒蠍子一樣,越早越好。 狗或貓咬傷 被咬後應迅速用淨水塗肥皂衝洗乾淨,包上紗布再去醫院檢查。被狗咬傷的傷口,容易化膿,所以必須進行徹底的傷口處理,及時注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