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需求萎縮,毛利潤持續下滑,登陸港股後攜程怎樣繼續講故事?

2021-01-13 牛科技網

1月11日消息,來自路透社旗下媒體IFR的報導。攜程計劃在今年上半年赴港二次上市,並募資最少10億美元,選擇中金、高盛、摩根大通為其承銷行。

早在去年初,市場上就有傳聞稱攜程計劃在香港二次上市,並且已經陸續接觸了多家中資及外資投行。到了去年下半年,又有消息稱攜程計劃從納斯達克退市,並就此事與潛在投資者進行談判。

不過在7月份時,攜程CEO孫潔表示,攜程於 2003 年在美股 IPO,當時正值旅遊業受疫情影響,但疫情過後旅遊業迎來了報復性增長,攜程也成功 IPO。

目前的時間點與攜程當年在美股IPO時非常相似,她認為隨著攜程業務從疫情中的復甦,其它對手與攜程的差距也會拉得更大。「只要對公司、員工、股東、客戶有利的事情,攜程都會考慮。」

登陸港股好時機?

去年以來,由於疫情和整個大環境,美股市場接連出現熔斷,加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中概股的態度,不少內地企業在美股過的並不如人意。

而目前在美股上市的兩百多家內地企業中,符合港交所二次上市條件的有30家左右。對於符合條件的企業來說,二次上市既可拿到資金支持,又可規避海外資本市場的風險,選擇登陸港股,不僅可以解決融資渠道的問題,還能夠提升在用戶心中的品牌形象。

至於攜程,在觀摩了這麼長時間以後,前面同樣是美股上市的阿里、京東和網易和新東方目前二次赴港上市都已經取得了成功,獲得了大量投資者的認可,在這樣的先例前面,不只是攜程自己,包括攜程員工、股東、客戶都會有這種考慮。

除了已經登陸港股的企業外,目前還有百度、B站、汽車之家等公司也在籌劃赴港二次上市事宜,從進度來看,百度或許將成為目前這一批當中最先登陸港股的企業。

經營狀況受疫情影響大

攜程是今年在疫情中受到負面影響比較大的科技股了,其股價從今年年初的40美元左右,一路跳水,到3、4月份時跌到了20美元左右,不過在國內疫情好轉之後。旅遊業得到恢復,股價目前也升至33美元左右。

不過從攜程去年底披露的2020年未經審計的第三季度財務業績顯示,其第三季度淨營業收入為55億元,同比減少48%,環比增長73%;毛利潤為44億元,同比下滑47%,環比上漲94%。

第三季度攜程的營業收入和毛利潤都呈現出環比上漲的態勢,但同比依然是下降狀態。從攜程2020年第一至第三季度的財報來看,攜程各季度單季淨營業收入均呈現同比下滑的態勢,分別同比減少42%、64%、48%。雖然攜程方面表示,得益於中國疫情的有效控制,國內業務正在不斷恢復,國內業務為攜程的總收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今年以來,為了提振公司的業績,攜程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已經進行了超過一百場的直播,整個攜程直播矩陣所創造的GMV已經突破了30億元,即便如此,直到目前為止攜程今年的經營情況並未發生質的好轉。

負面影響持續存在

考慮到了今年第四季度的疫情可能會帶來持續的負面影響,目前攜程預計第四季度的淨收入同比下降約37%至42%,全球疫情的走向對於依賴旅遊業的攜程來說至關重要。

目前住宿預定及交通票務業務是攜程收入的主要來源,在第三季度佔到了當季收入的80%,但在數據方面,第三季度的住宿預定及交通票務業務的收入相比前年同期仍有接近一半的下滑。

除了疫情導致的市場需求萎靡以外,攜程今年還被曝出存在大數據殺熟的行為,雖然攜程及時的在社交媒體上進行了澄清,但從網民的反應來看,幾乎已經是默認了攜程的殺熟嫌疑。

此外,攜程還要在如今的環境中與美團、飛豬和去哪兒網競爭,在面對美團如今在住宿預定及交通票務業務方面的強勢,攜程如何鞏固的市場佔有率也是一大問題。

相關焦點

  • 攜程高管解讀財報:國際機票業務高增長,部分出境遊需求疲軟
    第三季度財報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住宿預訂營業收入為41億元,同比增長14%;交通票務營業收入為37億元,同比增長3%;旅遊度假業務營業收入為16億元,同比增長19%。財報發布後,攜程董事長梁建章、CEO孫潔和CFO王肖璠等公司高管出席了隨後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並回答分析師提問。
  • 這些國家,經濟繼續萎縮!
    3 日本:經濟持續惡化 年第四季以來最大萎縮幅度,陷入技術性衰退,按年則下滑2.7%,勝初值下滑2.9%。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發布的最新預估數據顯示,經季節性調整後,7月份的製造業產值環比上揚1.6%,不包括生物醫藥製造業則上揚10%。 綜合今年首七個月,製造業同比擴張1.6%,若不包括生物醫藥製造業則萎縮2.4%。比重第二大的生物醫藥製造業在7月份連續第二個月同比萎縮24.8%,當中的製藥業和醫療科技產值都下滑。
  • 港股二次上市風聲再起 攜程跳出「舒適區」挑戰「新賽道」
    作為國內在線旅遊服務業(下稱「OTA」)具有絕對優勢地位的領軍企業,攜程旅行網(下稱「攜程」)從去年開始將業務重心轉向國內,推出「旅遊復興V計劃」,同時通過創始人梁建章親自挑大梁上陣進行「直播帶貨」的全新營銷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概股回歸大潮中,攜程也一直是傳言中的一部分,最近也有消息指出攜程今年上半年會在港股二次上市並募資十億美元。
  • 麥迪衛康三闖港股IPO 靠「開會」賺錢的故事還能講多久?
    (原標題:麥迪衛康三闖港股IPO 靠「開會」賺錢的故事還能講多久?)此前衝擊港股IPO折戟的麥迪衛康健康醫療服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迪衛康」),近日再度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
  • 正官庄入駐攜程全球購,旅遊人群與精準消費人群的高度契合!
    比如正官庄、後、雪花秀等。  攜程旅遊大數據專家估算,如果按照這一數據,因為暫停出境遊,今年上半年中國遊客境外旅行消費預計可能減少達1000億美元。  消費者的消費熱情絲毫沒有減退。因為線下購物不便,線上購物、直播購物的快速發展讓人們看到了新的消費趨勢,線上消費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與潮流。  在此情況下,正官庄正式入駐攜程「全球購」,滿足更多用戶「跨境購物」需求。
  • 攜程的行程單
    2003年第一季度,攜程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然而「非典」來臨之後,攜程的業績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大幅下滑。「對於旅遊業來說,傳染性疾病是極大的風險。沒想到,那場SARS差點讓整個行業停止運轉。」梁建章如今再談起此事,仍頗有些感慨。不過慶幸的是,那段黑暗的時光僅持續了不到一個月,隨後,攜程的業務迅速得以恢復。
  • 讓旅遊更幸福:攜程旅行產品分析
    在這輝煌的業績背後,同樣暗藏危機,無論是當下新冠疫情對整個旅遊業的巨大衝擊,還是異軍突起的美團酒旅業務和阿里系飛豬,都對攜程的市場地位鞏固和業務發展產生威脅。攜程旅行為什麼能在競爭激烈的在線旅遊行業做到規模第一?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大背景下,在線旅遊業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又是怎樣的?本文將藉由分析攜程旅行的視角,帶你深入了解這家公司以及在線旅遊行業的運轉邏輯。
  • 傳攜程收藝龍:在線旅遊或現CBAT格局
    同樣攜程股價也漲至64.91美元,市值達到84.01億美元,甚至整個美股中概股在線旅遊板塊也都漲勢如虹,除每年七八月份旅遊旺季的到來旅遊板塊超越大盤走勢的規律外,今年更大的刺激則是巨頭爭搶推動在線旅遊併購高峰到來,行業格局異動所致。攜程可能併購藝龍的邏輯是怎樣的?網際網路巨頭為何紛紛涉足在線旅遊?在線旅遊領域的CTBA格局是否已經形成?未來趨勢和發展如何?
  • 攜程被指將整合藝龍機票業務 打造中國Booking或已提上日程
    21世紀經濟報導 在攜程以4億美元入股藝龍僅僅一個月後,藝龍便傳出可能砍掉其機票業務。據媒體此間報導稱,藝龍機票團隊或成為攜程入股藝龍後首批被砍的對象,其前端業務可能會保留,但機票團隊的人員將與攜程進行整合,不得不面臨「去攜程或離職」的二選一抉擇。
  • 攜程的「四三六」魔咒
    乘機出行人次大幅增長,意味住宿、市內交通、旅遊景點等行業的全面復甦,利好攜程。都坐了「過山車」攜程財報將營收分為酒店預訂、交通票、跟團遊(度假)、公司出行及其它五個部分。2019年,住宿、交通兩項業務營收分別為135億和140億,合計佔營收的77%,是拉動集團業績的「兩架馬車」。
  • 中國租車拉力賽,神州交棒攜程,無憂租真的來了?
    在陸正耀拼盡全部家當為神州租車拉來資本的投注後,終於在2014年9月登陸港股。信心滿滿的陸正耀開始布局神州系。無論神州租車的「被迫賣身」對行業發展造成了怎樣的影響,但只要這個行業想要發展,就必須要有新鮮血液的注入,而一站式平臺——攜程,率先成為這股新鮮力量的佼佼者!
  • 攜程發布《2018年中國遊客赴日旅遊報告》
    年輕群體不僅是目前旅遊企業的主要用戶群,也是赴日本旅遊的主力。據統計,從今年攜程組織的日本遊用戶看,80後、90後的出遊者佔比達44%,預計明年將超過一半。  繼續蟬聯遊客人數、消費額雙料冠軍,全年有望超過800萬人次  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前往日本旅遊的中國大陸遊客人次達644.5萬,同比去年增長近16%。中國繼續蟬聯赴日旅遊第一大客源國。
  • 攜程假機票追蹤:代理商利潤萎縮 裡程積分買賣成風
    在線旅遊網站(OTA)平臺曾多次爆出銷售機票存在「貓膩」,業內認為OTA平臺上代理商監管存在問題,倒賣裡程積分已成潛規則。而隨著國資委要求各大航空公司提高直銷比例,在線旅遊網站以及代理商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萎縮,這也是平臺問題頻出的一個關鍵原因。
  • 後疫情時代,旅遊行業機會點在哪裡?攜程集團聯手Google共同解讀
    Google Trends 搜索數據 + Google Surveys 消費者調研 + 攜程集團多個平臺訂單及搜索數據接下來,我們將用數據和圖表展示後疫情時代行業發展的規律。01搜索數據:旅遊業的未來發展趨勢2020年上半年,全球範圍內對於旅遊相關話題的搜索興趣曾陷入谷底,但目前已呈現明顯增長跡象。5月份開始,消費者對旅遊話題的興趣度持續回升。
  • 攜程旅行發布95後出遊新秘密:青睞「旅行+」方式 更愛在專業平臺...
    12月19日,2020武漢電競旅遊嘉年華暨《地下城與勇士》阿拉德市集登陸武漢園博園漢口裡。電競、遊戲主題,自然吸引了不少95後,00後年輕人的目光。據了解,這場嘉年華將從19日持續到26日,期間將舉辦阿拉德市集、DNF國際F1天王賽等一系列活動。
  • 攜程與Booking恢復蜜月期:繼續共享酒店庫存
    攜程表示,將和Booking.com繼續共享兩家公司的酒店庫存,為客人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更廣泛的有價格競爭力的產品。在此次聘任Gillian擔任董事會觀察員之前,攜程宣布了和Booking Holdings旗下另外一家公司OpenTable達成合作。
  • 攜程「彎道」追Booking?
    一個多月後的9月25日,攜程集團(Nasdaq:TCOM)披露了Q2業績。2019年,攜程、Booking交易金額分別為1280億美元、964億美元。比較兩大國際OTA(在線旅行)巨頭在疫情衝擊下的業績表現,獲得的觀感是——主要收入來自中國大陸,由於疫情得到控制,攜程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其它國家控制疫情的節奏要「慢半拍」,Booking業績何時觸底反彈是個未知數。
  • 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聯合發布「國內旅遊復興大數據報告」
    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攜程旅遊大數據聯合實驗室聯合發布「重新體驗中國之美:2020國內旅遊復興大數據報告」。報告顯示,依託國內超級大市場,我國旅遊經濟已經進入疫情防控常態情境下全面復工復產復業階段。從供需的變化看,疫情後我國旅遊市場出現復興的趨勢,一系列新型優質的中高端度假產品、主題玩法迅速擴大市場份額,引領旅遊市場恢復增長,也讓國內旅遊者重新體驗中國之美。
  • 花旗銀行:攜程最大挑戰是網際網路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閆威 花旗銀行分析師李牧之11月13日在分析報告中指出,攜程的低價策略表明了在線旅遊市場「價格為王」的殘酷現實。中國在線旅遊市場正在經歷巨大的結構性調整:旅遊產品日益商品化,低價將長期主導;迅速成長的價格敏感型休閒旅行人群;以及大量的原本線下的旅遊代理商通過以去哪兒、淘寶為代表的開放式平臺參與到競爭中來。
  • 攜程將投10億助旅遊復甦,飛豬旅行推直播救民宿
    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丁洋濤疫情對文旅行業的衝擊是災難性的,首當其衝的就是國內各大OTA(在線旅遊平臺)。3月5日,攜程召開線上新聞發布會,宣布啟動「旅遊復興V計劃」。聯合百餘目的地、萬家品牌共同投入10億元復甦基金,振興疫後旅遊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