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有紋身,女孩做好事反被罵:你的偏見正在傷害一個好人

2020-08-31 情感微言

01

「快走開!別影響我們孩子考試!滿胳膊紋身一看就不是好人!」

去年高考,小旭本想為高考助力,免費接送考生,卻在考場門外受到了考生家長的驅趕。而原因,僅僅是小旭手上的花臂紋身。

女孩孤獨地蹲在一角,忍受著來自考生家長的圍攻,沒有反駁,卻流著眼淚。

只是哭過以後,她突然又回到路中間,高高地再次舉起手上的牌子:高考同學,免費接送。繼續她的愛心服務。

隔著屏幕,我都忍不住心疼,什麼時候善良和熱心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紋身的人就不配幫助別人嗎?紋身就是壞人嗎?

這樣的論斷未免太過武斷。

王菲女兒竇靖童曾在下巴處紋了一條黑線,這條黑線生生毀了她的容貌。

很多網友因此評論說她叛逆,說她家教有問題。可紋身的背後卻是一顆善良的心,竇靖童為了鼓勵患有唇裂的妹妹,要陪妹妹一起變醜。當妹妹的唇裂治好後,她便偷偷地洗掉了紋身。

一個朋友,手腕處紋了一朵梅花,但她三觀正,無不良嗜好,工作認真努力,家庭和美,人緣特別好。她說:「紋身只是一種愛好,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喜歡。僅此而已。」

生活中,總是有人帶著有色眼鏡,僅憑個人喜好就會隨便給人貼標籤:

「紋身不是好人。」

「喜歡發朋友圈就是作。」

「男人有錢就變壞。」

很多人看不到事實的本質,他們太迷信自己的情感,看待事物時總是拘泥於自己的成見和認識,這便是偏見。而這種偏見總是針對某個特定群體,給他們敵對或負向的態度,偏見真的會傷人。

那些狹隘的主觀臆測就像利刃,會割裂人與人之間的美好。

02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先生初到美國,一天到公園散步。

看到幾位白人坐在草地上曬太陽,聊天,他心想:「美國人生活真悠閒,有錢又會享受生活」

走了不遠,又看到幾個黑人也悠閒地坐在草地的另一邊,聊天曬太陽,這位先生不禁想到:「唉,可憐的黑人失業的問題還真是嚴重,這些人大概都在領社會救濟金過生活。」

同樣是草地上,同樣是曬太陽,只是因為膚色不同,便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這種毫無邏輯的思維來自於骨子裡的偏見。

弗蘭西斯·培根在《培根隨筆》中說過:「真正可怕的,並不是那種人人都難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種深入習俗、盤踞於人心深處的謬誤與偏見。」

人的偏見,一旦在心裡生了根,便常常因著固執,管窺蠡測,以為自己的所知所見,就是人生的真相。

偏見是無知的產物,卻比無知更可怕。

我有一個表姐身材很胖,出去聚會,總被人有意無意地取笑:

「哇,你是不是很喜歡吃呀,這麼胖?」

「你家個個都那麼瘦,好東西是不是都被你一個人吃了?」

「你要多運動,胖都是因為吃得太多,動得太少。」

對這些言論,表姐只能無奈地說:「沒辦法,喝水都胖。」

他們不知道,她每天都會運動兩個小時。每餐只吃小半碗飯,食量還不如一個六歲的孩子。

為了減肥,表姐已經很努力了。可是效果很小,因為她曾經生病吃了很多激素藥,吃藥導致的發胖很難減。減了三年肥,在別人眼裡還是個因貪吃懶動致胖的人。

《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每逢你要批評任何人時,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人,並不是個個都如你一樣擁有那些優越條件。」

偏見往往是因為不了解並止步於不了解,要趕走偏見,就別在了解之前輕易下判斷。

03

前些天,著名編劇六六稱自己在機場被搶座位,並發文稱:「無意引起地域爭,仁濟醫院出現某地碰瓷式就醫後,對某三省不知為何如此捏鼻。」

對於六六的此番言論,有網友評論說:「遇到兩個素質差的女人,就把東三省的人一桿子全打死,這樣的地域偏見,你的素質不過是刷層漆的假高尚。」

每個地方都有好人、壞人,素質差只是他們自己個人的教養問題,與地域無關,遇到幾個素質差的,就斷定整個地域的人素質都差。以偏概全,分析事情帶著這樣的偏見,必然會引起眾怒。

錢鍾書曾說:「偏見可以說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沒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娛樂。」

一旦偏見控制了思想,那些先入為主的印象,便會使人失去判斷力,變得沒有理智,從而拉低一個人的層次。

永遠忘不了讓人心碎的10.28重慶公交墜江事故:由於公交車內一乘客與司機發生爭執,導致行駛中的公交車突然撞上一輛行駛中的小轎車後墜江。

當真相還沒公布時,有人爆出墜江原因是因為小轎車逆行,而開小轎車的又是位女司機,於是信以為真的網友們對女司機的各種譴責絡繹不絕。

後來,警方發布通報,墜江原因不在女司機,才知道女司機是正常行駛,並且也是這次事故的受害者。

有些人見過一兩個車技不好的女司機,便認為女人車技都不行,屬於危險駕駛。只要是有女司機在的交通事故,第一反應就是女司機的原因。

熟知並非真知。

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沒有根據地隨意詆毀,帶著偏見去攻擊,才是真正的不道德。

04

偏見有時更如同利刃,殺人於無形。

曾引起全網熱議的安醫生自殺事件,很多人應該還有印象:

安醫生在遊泳池遊泳時被兩個十幾歲的孩子碰撞,兩個孩子不但不道歉,還對安醫生吐口水並做了一些侮辱性動作,她的丈夫忍不住對孩子動了手。後來經過調解,安醫生丈夫當場給孩子道了歉。

第二天熊孩子家長跑到安醫生單位鬧事,還把經過剪輯的視頻放到網絡,誤導網友,不明真相的網友看了視頻後,紛紛指責、痛罵安醫生夫婦欺負孩子。

這些帶著偏見的言語像一把把利刃,一刀一刀剜著安醫生的心,不堪網絡暴力的安醫生,最終選擇以死來證明自己的無辜。

直到這時候網友們才幡然醒悟,安醫生是受害者,自己罵錯了,可是被輿論殺死的安醫生再也回不來。

不明真相,憑著自己以往的經驗,不思考不調查,隨意評價、指責別人,只會給別人帶去無盡的傷害。

培根說,人們普遍喜歡帶著極端的偏見在不著邊際的自由中使自己得到滿足,這就是他們的思想本質。

我們總是以為自己看透了什麼而沾沾自喜,於是太多的偏見遮蔽了我們的雙眼。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往往發覺,自己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

因為越成熟,偏見才會越少。

作者:一笑 。本文首發於 亦步亦言。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紋身的女人,我不會娶的」:別讓偏見誤了你一生
    紋身自西方發源,在我們國家最近幾年以來也是發展的愈演愈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喜歡紋身。 可是依然有很多的人對於紋身比較抗拒,認為紋身的人都不是什麼好人。尤其是很多的年輕人在談婚論嫁的時候,非常不喜歡自己的另一半有紋身,在他們的潛意識裡面,紋身的人肯定經歷過一些不好的事情才紋身的,其實這種想法有失偏頗。
  • 好人沒好報,電梯裡讓路反遭群毆,西安的張先生卻「好人沒好報」
    俗話說,與人方便,與己方便,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但西安的張先生卻「好人沒好報」,在電梯裡讓路反遭對方群毆被打至骨折。近日,陝西西安的張先生爆料,稱自己帶著老婆孩子去某寫字樓辦事,他們要去10樓,電梯裡有3個人到8樓。
  • 做一個有鋒芒的好人
    我們要做好人,但不該做沒有底線的好人!我們理應善良,但不應當失去原則地善良!丟掉了原則與底線,活著還有意義和價值嗎?更有甚者,居然冒充一線醫護人員,騙取免費學習的資格。我義正言辭地拒絕了這些人。被拒後,他們當中有的人惱羞成怒:「我看錯人了,原來你不怎麼樣!」我毫不客氣地回應對方:「請不要做道德婊!」要求別人一直做好事,或好事做到底,就是典型的道德綁架!我沒說錯吧?我們要做好人,但不該做沒有底線的好人!
  • 我勇救落水女孩,卻被告上法庭,女孩:你是好人,我要和你結婚
    我叫李強,一個普通的公務員,一個月前,我貸款買了一輛新車,新車回來後,我就開心的開著車在城裡轉圈,開著開著,我就來到了公園。在公園裡,我正在自拍,準備發個朋友圈炫耀一下,可沒想到此時,竟然有一個姑娘跳進了湖裡,看著女孩的樣子,我覺得是在自殺,我沒有絲毫的考慮,就跳進了湖裡,去救那個女孩。
  • 為什麼人們很容易原諒一個只做了一件好事的壞人?
    以前經常在電視劇的結尾看到一個情節,一個在前面N多集裡面都讓我們恨得牙癢的人,在最後關頭終止了做壞事,或者是做了一件好事,頓時覺得這個以前被觀眾罵得狗血淋頭的壞蛋,人物形象立馬高大起來了,人品也得到了升華,大家都覺得好感動,好開心,會為壞人以前做的壞事找各種理由來解釋,幫壞人分析他或她為什麼要做壞事
  • [文明人物]範聖高:三十年做好事的「社區好人」
    範聖高,一位普通的社區居民,這些年他的好事做了一籮筐,社會沒有忘記他,他先後被評為「中國好人」、「社區好人」、「見義勇為先進分子」等多種榮譽稱號,他的名字在轄區閃光。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做好事,敢於和壞人壞事作鬥爭,助人為樂,幫助周圍困難群眾修理家電,他的無私奉獻精神感動了人們。
  • 泌陽有個好人默默做好事兒
    天中晚報訊 全媒體記者 周心放 通訊員 程新正當全國各地都在熱衷於為推選好人、爭當好人之時,河南省泌陽縣卻出現了一個做了大量好事而不圖名的人。這個人沒有為圖名而行善,更沒有借行善之名打自己經營生意的算盤。他完完全全是拿出自家的真金白銀在做好事兒!
  • lo娘因「紋身」而受盡指責,穿著漂亮裙子的女孩,可以紋身嗎?
    蘿莉風格的衣服雖然細分化的樣式很豐富,但在很多局外人看來,最多的還是粉色系的甜美風格的Loliita,因此,說到「lo娘」,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可愛溫柔的少女,但是,最近有讀者投稿,我不知道很多人怎么正確地看待她遇到的事情,她是一個沉迷於甜美連衣裙的女孩,但是她的身上有很多難以隱藏的紋身
  • 13歲叛逆男孩紋身被學校休學,紋身的哪有什麼好人
    濤濤第一次紋身的時候還沒有超過13歲,就在胸前紋了一個鬼面的圖案,被父親發現之後遭到父親的打罵之後他更加的變本加厲直接在身上四肢多處繼續紋身,面積達到了50%,所以學校對于濤濤的這種行為,直接通知他被休學一年。
  • 關於抑鬱症,偏見是比疾病更大的傷害
    抱有這樣想法的人絕對不在少數,甚至有不在少數的抑鬱症患者家屬恰恰就有這樣的觀點。如果讓他們經歷抑鬱症患者朋友正在經歷的一切,我想他們絕對不會再抱有這樣的偏見了。,而那沒有進行系統治療的80%人中,有一部分因為藥物不良反應而私自減量或停止了系統治療,有一部分正在嘗試非藥物治療的所謂治療方式(多為非醫學方式),更多的人卻是明知道身患抑鬱症,卻因為擔心家人或身邊朋友的看法,或受到他們偏見的影響,而不敢或不願走入醫院,接受規範的診斷和治療。
  • 英語學習:如何放棄做一個好人,從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二)
    平等主義者那麼讓我給你們一個有限道德 體現在工作中的案例。「無意識偏見」是「有限道德」體現出的一個方面。「無意識偏見」指我們大腦中的聯想,那些大腦用來組織信息的捷徑,很可能在你的意識之外,不一定會符合你的意識信念。
  • 李子柒被寫入考卷,家長罵出題老師淺薄:傲慢與偏見正在毀掉孩子
    因為李子柒,一老師被罵上熱搜。 這位老師把李子柒寫入期末考卷中,題目給出袁隆平、李子柒和雷海為(中國詩詞大會冠軍外賣小哥)的介紹,要求學生選一個人物寫「風雲人物」推薦表。 本來這是一個正常的題目,卻引發的家長的質疑。
  • 資深紋身師講述:在這3個部位紋身的女孩,大都很有「故事」
    我這些年走南闖北結識了不少朋友,其中不乏有一些冷門行業的手藝人,尤其紋身師這個職業,就讓我神往已久。現在的女孩思想開放,經常會在身上紋一些美麗的團或有意義的文字,這種紋身無關人品,也和女孩本身的品質沒有什麼關係。
  • 葉璇諷刺「為了做好人而做好事」,先學會如何做個好人,再做好事
    為了做好事所以要去公交車給乘客送茶水,一個杯子半車人喝過,衛生可想而知了。為了做義工做好事,還常常組織她們去一些軍屬老人家打掃衛生,可是屁大的小孩不搗亂就好了還搞衛生呢,越搞越亂哦。小時候,很多小朋友應該都對周記很反感吧,老師要求要寫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可小朋友每天也就上下學,要麼就和小夥伴們玩耍,拿來那麼有意義的事情可寫呢?所以當時小編也是蠻討厭周記的。
  • 社區警務需要用心做好事認真做好人
    做好社區警務工作並沒有什麼訣竅,我覺得更多的還是需要用心去做好事,認真去做好人,真誠服務於社區的廣大老百姓。」  8月24日早上9時,記者來到熙臺嶺社區警務室採訪劉培友,卻被告知他正在社區裡巡邏。拐過一條巷弄,在社區居民胡大姐的指引下,記者遠遠看到了一個身著警服的瘦削身影,正將一位老人從單元樓背到路邊的輪椅上。「李奶奶腿腳不好,她家人不在,我就經常過來照顧她。」劉培友一邊推著輪椅,一邊與記者聊了起來。雖然已年近六旬,但精神矍鑠、笑容親切,讓劉培友看起來既幹練又和藹。
  • 男子拾物不昧反被警察上手銬 做好事為何那麼難?
    (原標題:拾物不昧反被銬,執法豈能不動腦?)
  • 韓國表情包女孩開微博,卻遭網友抵制,只因媽媽直言罵中國人?
    韓國表情包女孩開微博,卻遭網友抵制,只因媽媽直言罵中國人?現在有很多人都喜歡聊天的時候發一些表情包來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情,這也是時代進步的產物,是非常正常的一個現象。而且現在的表情包有很多都難免會涉及到小孩子,因為小孩子的表情是最豐富的也是最可愛的,之前國外的一個假笑男孩在中國就火了起來,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最近韓國的表情包女孩權律二卻受到了很多網友的質疑。今天就來講講韓國表情包女孩開微博,卻遭網友抵制,只因媽媽直言罵中國人?
  • 為何受傷的總是好人?男子電梯裡讓路反被群毆骨折 打人者始終未道歉
    為何受傷的總是好人?男子電梯裡讓路反被群毆骨折 打人者始終未道歉時間:2020-12-11 14:2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何受傷的總是好人?男子電梯裡讓路反被群毆骨折 打人者始終未道歉 據張先生交代,11月28日,他帶著16歲的兒子到西安市雁塔區曲江左岸10樓辦理業務。當他乘電梯到8樓時,有人想下電梯。因為他和兒子離電梯很近,所以叫兒子從電梯裡出來。這時,三個人中的一個   原標題:為何受傷的總是好人?
  • 成都確診女孩被網友罵蕩婦,所謂善良,就是不因偏見給他人貼標籤
    近日,成都一20歲女孩因確診感染新冠而被推上了輿論風口浪尖。起因是王某將一張涉及該女孩活動軌跡的圖片在微博傳播,因活動軌跡中涉及四個酒吧,因而很多網友都罵女孩「愛玩」「不檢點」「蕩婦」,甚至還有網友曝光了女孩的個人資料,使女孩近段時間備受陌上人的騷擾和侮辱。
  • 致善良的人:屢屢被傷害,還要選擇善良嗎?
    被欺騙,被傷害,被道德綁架……這年代,做一個好人難,一直做一個好人更難。大冰說,善良是一種天性,善意是一種選擇。世界上大多數人天性善良。如佛陀所言:人都有善根。只是有些人善根微細,可能終其一生連他自己都不會發現。也有些人因為遭遇過不好的事情,被不好的周遭環境所影響,良知漸漸被泯滅。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不敢向人展示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