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快走開!別影響我們孩子考試!滿胳膊紋身一看就不是好人!」
去年高考,小旭本想為高考助力,免費接送考生,卻在考場門外受到了考生家長的驅趕。而原因,僅僅是小旭手上的花臂紋身。
女孩孤獨地蹲在一角,忍受著來自考生家長的圍攻,沒有反駁,卻流著眼淚。
只是哭過以後,她突然又回到路中間,高高地再次舉起手上的牌子:高考同學,免費接送。繼續她的愛心服務。
隔著屏幕,我都忍不住心疼,什麼時候善良和熱心也被分成了三六九等?紋身的人就不配幫助別人嗎?紋身就是壞人嗎?
這樣的論斷未免太過武斷。
王菲女兒竇靖童曾在下巴處紋了一條黑線,這條黑線生生毀了她的容貌。
很多網友因此評論說她叛逆,說她家教有問題。可紋身的背後卻是一顆善良的心,竇靖童為了鼓勵患有唇裂的妹妹,要陪妹妹一起變醜。當妹妹的唇裂治好後,她便偷偷地洗掉了紋身。
一個朋友,手腕處紋了一朵梅花,但她三觀正,無不良嗜好,工作認真努力,家庭和美,人緣特別好。她說:「紋身只是一種愛好,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喜歡。僅此而已。」
生活中,總是有人帶著有色眼鏡,僅憑個人喜好就會隨便給人貼標籤:
「紋身不是好人。」
「喜歡發朋友圈就是作。」
「男人有錢就變壞。」
很多人看不到事實的本質,他們太迷信自己的情感,看待事物時總是拘泥於自己的成見和認識,這便是偏見。而這種偏見總是針對某個特定群體,給他們敵對或負向的態度,偏見真的會傷人。
那些狹隘的主觀臆測就像利刃,會割裂人與人之間的美好。
02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先生初到美國,一天到公園散步。
看到幾位白人坐在草地上曬太陽,聊天,他心想:「美國人生活真悠閒,有錢又會享受生活」。
走了不遠,又看到幾個黑人也悠閒地坐在草地的另一邊,聊天曬太陽,這位先生不禁想到:「唉,可憐的黑人失業的問題還真是嚴重,這些人大概都在領社會救濟金過生活。」
同樣是草地上,同樣是曬太陽,只是因為膚色不同,便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這種毫無邏輯的思維來自於骨子裡的偏見。
弗蘭西斯·培根在《培根隨筆》中說過:「真正可怕的,並不是那種人人都難以避免的一念之差,而是那種深入習俗、盤踞於人心深處的謬誤與偏見。」
人的偏見,一旦在心裡生了根,便常常因著固執,管窺蠡測,以為自己的所知所見,就是人生的真相。
偏見是無知的產物,卻比無知更可怕。
我有一個表姐身材很胖,出去聚會,總被人有意無意地取笑:
「哇,你是不是很喜歡吃呀,這麼胖?」
「你家個個都那麼瘦,好東西是不是都被你一個人吃了?」
「你要多運動,胖都是因為吃得太多,動得太少。」
對這些言論,表姐只能無奈地說:「沒辦法,喝水都胖。」
他們不知道,她每天都會運動兩個小時。每餐只吃小半碗飯,食量還不如一個六歲的孩子。
為了減肥,表姐已經很努力了。可是效果很小,因為她曾經生病吃了很多激素藥,吃藥導致的發胖很難減。減了三年肥,在別人眼裡還是個因貪吃懶動致胖的人。
《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每逢你要批評任何人時,你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人,並不是個個都如你一樣擁有那些優越條件。」
偏見往往是因為不了解並止步於不了解,要趕走偏見,就別在了解之前輕易下判斷。
03
前些天,著名編劇六六稱自己在機場被搶座位,並發文稱:「無意引起地域爭,仁濟醫院出現某地碰瓷式就醫後,對某三省不知為何如此捏鼻。」
對於六六的此番言論,有網友評論說:「遇到兩個素質差的女人,就把東三省的人一桿子全打死,這樣的地域偏見,你的素質不過是刷層漆的假高尚。」
每個地方都有好人、壞人,素質差只是他們自己個人的教養問題,與地域無關,遇到幾個素質差的,就斷定整個地域的人素質都差。以偏概全,分析事情帶著這樣的偏見,必然會引起眾怒。
錢鍾書曾說:「偏見可以說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沒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娛樂。」
一旦偏見控制了思想,那些先入為主的印象,便會使人失去判斷力,變得沒有理智,從而拉低一個人的層次。
永遠忘不了讓人心碎的10.28重慶公交墜江事故:由於公交車內一乘客與司機發生爭執,導致行駛中的公交車突然撞上一輛行駛中的小轎車後墜江。
當真相還沒公布時,有人爆出墜江原因是因為小轎車逆行,而開小轎車的又是位女司機,於是信以為真的網友們對女司機的各種譴責絡繹不絕。
後來,警方發布通報,墜江原因不在女司機,才知道女司機是正常行駛,並且也是這次事故的受害者。
有些人見過一兩個車技不好的女司機,便認為女人車技都不行,屬於危險駕駛。只要是有女司機在的交通事故,第一反應就是女司機的原因。
熟知並非真知。
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沒有根據地隨意詆毀,帶著偏見去攻擊,才是真正的不道德。
04
偏見有時更如同利刃,殺人於無形。
曾引起全網熱議的安醫生自殺事件,很多人應該還有印象:
安醫生在遊泳池遊泳時被兩個十幾歲的孩子碰撞,兩個孩子不但不道歉,還對安醫生吐口水並做了一些侮辱性動作,她的丈夫忍不住對孩子動了手。後來經過調解,安醫生丈夫當場給孩子道了歉。
第二天熊孩子家長跑到安醫生單位鬧事,還把經過剪輯的視頻放到網絡,誤導網友,不明真相的網友看了視頻後,紛紛指責、痛罵安醫生夫婦欺負孩子。
這些帶著偏見的言語像一把把利刃,一刀一刀剜著安醫生的心,不堪網絡暴力的安醫生,最終選擇以死來證明自己的無辜。
直到這時候網友們才幡然醒悟,安醫生是受害者,自己罵錯了,可是被輿論殺死的安醫生再也回不來。
不明真相,憑著自己以往的經驗,不思考不調查,隨意評價、指責別人,只會給別人帶去無盡的傷害。
培根說,人們普遍喜歡帶著極端的偏見在不著邊際的自由中使自己得到滿足,這就是他們的思想本質。
我們總是以為自己看透了什麼而沾沾自喜,於是太多的偏見遮蔽了我們的雙眼。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往往發覺,自己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人人都有自己的難處。
因為越成熟,偏見才會越少。
作者:一笑 。本文首發於 亦步亦言。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