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健康更促心理健康

2020-12-02 南京海之聲兒童中心

在孩子的身心發展上,我們老師在注重幼兒身體健康的基礎上,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日常教學中,一些心理問題不僅妨礙著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還會給家庭、學校、社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注重幾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遊戲活動中,孩子們在除了遊戲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融於遊戲中,就能發揮增效作用。遊戲是培養兒童合群,獨立品質的極好手段。不同的遊戲活動,對幼兒的發展具有不同的價值。培養兒童的團隊精神、合作能力、人際溝通能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與同伴的協商、分工、合作、謙讓等,不僅使遊戲得以順利進行,而且,鍛鍊了幼兒的交往能力,對幼兒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很大促進作用。
  教學活動中,我們注重把教學活動內在的、潛在的因素挖掘出來,在一日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能以幼兒為中心,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發展的需要,更好地發揮教學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充分發揮兒童的主體作用。每一位幼兒都應成為主動學習的探索者,而不應該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在組織活動時,教師應努力做到面向全體幼兒,讓每一位幼兒都能以積極的態度投入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
  日常生活中,可以進行隨機教育,教師要對每個幼兒都充滿信心,要經常用肯定的語氣、欣賞的眼光去看待每個幼兒身上的每一點微小的、值得讚賞的地方,幼兒將會從我們的眼神中得到支持和鼓舞,使本來很細小的優點變得越來越突出。這樣,在發揚光大他們優點的同時,促進他們健康全面地發展。鼓勵、微笑的行為成為一種習慣

相關焦點

  •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我們的心理現象,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極其微妙的關係。凡是身體上有「不治之症」的人,他的心理上一定有「走不出的煩惱」「解不開的心結」。這個「走不出的煩惱」,這個「解不開的心結」,使他始終不能釋懷。譬如,名人的醜聞被暴露了,他無法面對世人,而又不得不面對世人,他只好裝作無事,而實際上卻無法解脫。
  • 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比培養孩子健康的身體更重要
    建議一:要讓孩子認識什麼是健康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健康下的正式定義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性三方面全部都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身體無病或體質健壯。」生理、心理、社會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高度統一,任何一個因素出現問題,都會導致一個人的不健康。
  • 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哪個最重要?
    許多人張口閉口身體健康才是真,平安才是福,殊不知身體健康、平安的背後,是每個心理健康的支撐。其實心理疾病是大病,它可以導致身體疾病,而且導致生活無味,三觀不正,從而導致危害社會的舉動。心理不健康的人,有時候看不出來,但一旦暴發不僅危害自己,而且危害公共安全。
  • 世界精神衛生日|身體要健康,心理更要健康
    在此背景下推動社會正確認識心理健康問題加強抑鬱症在內的心理問題防治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一個小小的心理測試吧!精神障礙要積極治療,不妨告訴自己我只是情緒感冒,現在很痛苦但治療一下就會好 身體出現問題了
  • 腳,學生身體和心理健康的橋
    然而日常生活裡,不乏跑幾步就喊累,站一會就喊疼的孩子,如此身體怎能健康?學生統一了校服,衣著已無法攀比,各種品牌各種風格各種價位的鞋就成為了滿足學生攀比心的角力場,如此心理如何健康?兩辦的《意見》提出,教育應以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增強綜合素質為目標,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幫助學生在體育鍛鍊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鍊意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心理健康的人更長壽?
    據統計心理發展健康教育的人對於普通壽命會比有心理困擾的人長壽,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加上我國近年來的高彩禮,離婚率飆升,學習環境壓力過大等心理需求因素,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點心理研究方面的問題!下面給大家通過總結分析一下,保持一個心理以及健康,延年益壽的方法!
  • 健康:身體更健康,從斷食療法開始
    只要身體任何重要組織的儲藏量能夠達到它的營養需求,斷食對身體是不會造成傷害的,斷食所能維持的時間,可從非常瘦弱的人的幾天到極度肥胖的人的幾個月不等,只要在經驗豐富的醫師正確地指導下,就會輕鬆度過斷食期,我們不需對斷食或長期斷食產生恐懼。
  • 【教師心理與健康】呵護教師心理健康
    呵護心理健康,既要關注學生,也不能忘記教師群體!1.抑鬱症就是矯情、嬌氣?錯!抑鬱症,又被稱為「心靈的感冒」,是一個發生率比較高,比較普遍,但隱藏很深的精神疾病,會影響人的感覺、思維和行為,並可能導致各種情緒和身體問題。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
  • DJ/製作人/藝人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問題依然未被解決
    ,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將變得稀鬆平常。因為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離去的人,也絕不只個例。 圖片來自Instagram 當然,離去是最壞的情況,之餘像手術、住院、服藥更時有發生,例如我們的昨天的頭條文章指出的國際大新聞——兩人均已入行
  • 心理健康手抄報:心理健康
    我們這次辯論的話題就是:心理健康重要還是身體健康重要。下面有情我們兩隊隊員。心理隊的第一辯手是世界心理研究最具聲望的教授大陸無敵,第二辯手是心理界的一匹黑馬:太白參,第三辯手是剛剛崛起的新星:MR.r。再讓我們看看身體隊派出的選手是誰,第一辯手是,天啊,簡直不可思議,他們派出的居然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爺爺。那…那第二辯手呢?
  • 0-6個月寶寶,父母多協助,做幾個運動,促發育身體更健康
    很多新手爸媽對於孩子的運動能力非常關心,畢竟這關係到寶寶的健康和發育。其實寶寶的運動也是有規律的,比如剛剛出生的時候,不會翻身不會轉頭,但會因為哭泣而小幅度擺動自己的四肢。尤其是涉及寶寶的胳膊、腿部、頭部以及全身較大的動作,爸媽們並不是坐等寶寶身體發育和獨自完成,而是要在寶寶的發育期間,家長如果主動配合訓練,能夠讓寶寶發育得更加健康。
  • 如何判斷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呢?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健康的活動才會促人長壽。聽音樂、習書畫、收藏、交友、垂釣、彈琴、養魚種花、下棋打牌等。著名科學家約裡奧?居裡是一個釣魚研究者,澳大利亞總理弗雷澤也十分嗜好釣魚。老年人形式多樣的興趣活動是一種積極的休息,也是一種健身防病的分散療法。
  • 心理完全健康或高度健康的人是怎麼樣的?
    只有相對的健康,沒有絕對的疾病!!!身體如此,心理更是如此。健康是相對的,無論身體還是心理,常常,身體感受到痛苦,我們會認為是不健康,但事實上遠遠不是如此,比如,你的手指被銳器劃傷,你感受到疼痛,那是身體自我保護的本能,要是此時不疼痛,那就是無痛症了;再比如,你拉肚子了,你以為自己生病了
  • 心理探秘:做夢有利於身體健康?
    心理探秘:做夢有利於身體健康?第一,解除疲勞,休整身體。體力和腦力活動需要的葡萄糖很多,如果從血液供給的葡萄糖還滿足不了它的需要,這個時候它就會動用身體的儲備。利用身體儲備的這個過程當中就會產生一種乳酸。乳酸積累多了,是疲勞的一種生理上、生化上的表現。睡眠就可以解除這種疲勞。睡著了,人的一切活動停止了,肌肉消耗也降低了,為了節能,體溫也降低。第二,整理信息,帶來頓悟。
  •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與建議
    同時,學校要制定科學的心理教師招聘標準,吸收更多的專業型教師與專業化心理人員加入隊伍。要確保招聘的心理教師是教育學、心理學相關人員,且具有國家心理諮詢師的認定證書和教師資格證書。其次,加強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對在職心理教師進行系統的專業培訓。與其他科目教師相比,除基本教學技能和學生管理技能外,心理教師更需要系統的、專業的諮詢技能培訓和督導。
  • 心理健康才是真的健康——心理體檢在健康管理中心的應用
    人們常常認為健康就是沒有疾病,然而人的心理與身體一樣,也會「感冒發燒」,有時甚至還會「急性發作」。輕微的心理問題看似並無大礙,一旦任其發展,直接危及我們的心身健康。 在亞健康狀態中,我們的機體雖無明確的疾病,但軀體和心理卻出現種種不適,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 被忽視了的心理健康
    百度百科將健康定義為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
  • 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開展心理健康評估 增加心理諮詢服務
    老年人面對身體衰老和社會關係的變化,容易產生心理問題。2019年4月,國家衛健委印發《關於實施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的通知》,項目選取了1600個城市社區和320個農村行政村作為試點,開展國家和省級的兩級培訓、老年人心理健康評估、必要的幹預和轉診推薦等,目的在於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 超心理學:量子糾纏和人類心理及身體健康的關係
    超心理學:量子糾纏和人類心理及身體健康的關係原創 李嘉琪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 2月2日來自專輯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老師文章 科學家幫助我們看清這個物質世界,而我們要讓科學發現帶來的啟示,幫助人們看清宇宙人生的本質,獲得更多的智慧,讓全人類健康、快樂、幸福的生活,這才是科學的意義和真正的價值所在。
  • 河南師範大學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助推大學生健康成長
    在班級設立心理服務委員,明確宿舍長為宿舍心理服務員,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編印《心理服務委員工作手冊》,通過經驗交流會、業務培訓輔導等形式提高心理服務委員和宿舍長的工作能力;加強其工作態度、工作技能、工作效果等的評估,以評促改、以評促建。四是加強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評估督導,逐步形成輔導員職業發展的特色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