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3歲弟弟臍帶血拯救地中海貧血哥哥,七年之後...

2020-12-27 澎湃新聞

感人!3歲弟弟臍帶血拯救地中海貧血哥哥,七年之後...

2019-07-0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文原標題:《感人!3歲弟弟臍帶血拯救地中海貧血哥哥,七年之後哥哥重獲「新生」!》

廣元日報

官方權威發布平臺

六月盛夏,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兒童血液科移植倉裡,7歲的資陽男孩強強(化名)靜靜地躺在病床上,體內的免疫系統已被「清空」,等待著造血幹細胞移植。

原來,強強幾個月大的時候就被查出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六年來,每月必須靠輸血維持生命,否則就會全身無力,生命無時無刻不處於危險的邊緣。醫生建議通過臍帶血聯合外周血移植的方式重建他的造血系統,這也是根治地中海貧血的有效手段之一。

6月18日,醫生先後為強強輸入了

臍帶血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

外周血幹細胞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

都來自他的同胞弟弟

——3歲的浩浩(化名)。

目前,強強的移植已經順利完成,

兩個孩子的身體狀況表現良好。

外出遊玩發現異常 醫生懷疑男孩患血液病

2012年6月,強強的母親張凰帶著只有7個月的他,到父親打工的城市遊玩。在打預防針的時候,醫生發現了強強又瘦又黃,無精打採,顯得很異常。通過血項檢查,醫生發現強強的血紅蛋白只有3.5g/L,遠低於同齡孩子的正常水平。「醫生懷疑是血液病,喊我趕緊把孩子帶去大醫院治病。」張凰告訴記者,當時她嚇壞了,趕緊帶強強回到成都看病。

經過進一步的檢查,強強被確診為地中海貧血症,可能一輩子都要靠輸血吃藥來維持生命。張凰怎麼都不敢相信,這麼可愛的兒子怎麼會得這種「聽都沒聽說過」的病。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和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複查後,結果都是一致的,她也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

張凰

聽了醫生的話我當時整個人都要崩潰了,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

6年來靠輸血為生 凌晨4點起床

從此,母子倆就開始了漫長的治療之路。每隔一段時間,張凰都要帶強強到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去輸血、檢查。

「開始時,每次輸血當天我們都要凌晨4點半起床,5點從資陽市寶臺鎮雷音村出發前往資陽市,然後趕到汽車站坐大巴到成都,之後再坐地鐵到醫院。」張凰告訴記者。母子倆完成一天的輸血後,有時為了節省60元的住宿費,會儘量在當天趕回家中。

隨著強強逐漸長大,他輸血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從20多天一次變成了10多天就要輸一次。強強也很懂事,知道自己每個月都要去輸血,不輸血就會沒有力氣,還會「死掉」,自己「死掉」了媽媽會傷心難過,所以也愈發堅強。「打針也不哭了,即使自己再怕再疼也忍著,最多就是喊『阿姨輕點』。」張凰說,每次看到孩子強忍疼痛,她都感到心酸又無奈。

老家醫院採集臍帶血「一定要給孩子做移植」

「我一定要給孩子做移植。」

在得知根治強強唯一的方法就是

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後,

張凰不止一次對自己說。

作為一位母親,

她不想看著孩子終身承受痛苦,

「每時每刻都想他成為健康的、正常的孩子。」

實際上,2015年曾經有一次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機會,但由於供體和強強配型不成功最終不能如願。這是因為造血幹細胞移植最難的就是配型,而無關供者間的配型相合機率只有幾萬分之一甚至十幾萬分之一,因找不到合適配型而陷入無限期等待的家庭比比皆是。要解決配型難的問題,除非張凰再生一個孩子,因為弟弟的臍帶血裡富含的造血幹細胞,有25%的機率能夠和哥哥配型全相合,用來拯救生命。

▲醫院正在抽取浩浩的外周血造血幹細胞。

「這個臍帶血,以前沒怎麼關注,真正用到的時候,才知道這麼寶貴,我們心裡還是有一份希望,為了救孩子我們願意試一試。」張凰說,當得知自己再次懷孕時,她就已經做出了保存臍帶血的決定。

2015年,弟弟浩浩在資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出生,醫院裡的產科醫生麻利地採集了他的臍帶血,就這樣,這對同胞兄弟的生命被一份「救命血」緊緊聯繫在一起。

兄弟倆配型全相合已完成聯合移植

6月18日上午,3歲的浩浩(化名)看著動畫片,一根軟管連著儀器從他體內抽出血液,緩緩分離出外周血幹細胞。另一邊,之前儲存在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的臍帶血也被及時送到醫院,經過復甦之後輸入到哥哥強強的體內。

▲視頻來源封面新聞

目前,強強的移植已經完成,一旦造血幹細胞「生根發芽」,強強將轉危為安,以後也不再需要頻繁輸血維持生命了。

張凰告訴記者,孩子治療和輸血費用累積已有近50萬,移植之後的花費更是不可預估,「我們已經四處找親朋好友借了錢,能借不能借都借了,但還是遠遠不夠。」不管怎樣,強強一家已經闖過了移植這一關,未來的排異反應、感染以及費用等還需要他們一起共同面對。

「血濃於水」,

意思是形容骨肉親情不可分割。

人們之間所有的感情比做水,

而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感情,

同胞之情則為血。

血比水濃,

故父母之情,同胞兄弟之情,

世間無與倫比。

目前,強強的移植已經完成,

一旦造血幹細胞「生根發芽」,

強強將轉危為安,

以後也不再需要頻繁輸血維持生命了。

臍帶血完美守護了哥哥的健康,

既是弟弟送給哥哥的一份生命厚禮,

也重新詮釋了血濃於水的人間真情。

在經過這一次特殊的經歷後

「25%的機率,造血幹細胞和你一模一樣」

相關連結:

臍帶血是新生兒出生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含有大量的造血幹細胞,我國臍帶血應用於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多發性骨髓瘤、再生障礙性貧血、重症放射病、重型地中海貧血以及部分遺傳病、先天性疾病及代謝性疾病,淋巴瘤及其他某些惡性腫瘤等11大類疾病的治療。

編輯:王磊

技術支撐:張小丹

值班編委:楊奉潤 劉慷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自存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 資陽3歲弟弟救地中海貧血症哥哥
    原來,強強幾個月大的時候就被查出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六年來,每月必須靠輸血維持生命,否則就會全身無力,生命無時無刻不處於危險的邊緣。醫生建議通過臍帶血聯合外周血移植的方式重建他的造血系統,這也是根治地中海貧血的有效手段之一。6月18日,醫生先後為強強輸入了臍帶血和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珍貴的外周血幹細胞和臍帶血造血幹細胞都來自他的同胞弟弟——3歲的浩浩(化名)。
  • 3位地中海貧血患兒移植同胞臍帶血獲新生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鄭健陽 通訊員 陳紫嫻近日,三份承載著親情和希望的同胞臍帶血從廣東省臍血庫出庫,分別移植到深圳市兒童醫院的三名患兒體內。患有重型β地中海貧血的姐姐或哥哥,等待多年後,通過同胞弟弟或者妹妹的「救命臍帶血」幫助其恢復正常的造血功能,迎來重生希望。
  • 7歲半哥哥重度地中海貧血4歲弟弟唇顎裂 醫護人員幫忙網上發求助
    老大兵兵7歲半,老二天天4歲,老大2011年確診患有重度地中海貧血症,為救哥哥生了老二,弟弟又是唇顎裂。出生時就為哥哥保留的臍帶血不足以支持移植,還需要從天天體內抽取造一定數量的造血幹細胞。面對老大造血幹細胞移植需要至少30萬的費用,這家人一籌莫展。在得知馬興順一家的情況後,華西口腔醫院對老二天天的唇顎裂修復手術費用實行了全免。
  • 3歲男童患重型地中海貧血 父母決定用新鮮臍帶血為其移植
    原標題:3歲男童患重型地中海貧血 父母決定生二胎用新鮮臍帶血為其移植海西晨報訊 (記者 曾昊然 通訊員 石青青陸婧媛)今天對未滿三歲的小豪來說是特別的,因為有個小天使將來陪伴他。這個小天使將於今天在中山醫院降生,他就是小豪的弟弟(妹妹)。他(她)的降生,將給小豪的生命帶來希望。小豪是重型地中海貧血患兒,自出生後沒有一天不受病魔的困擾。
  • 重型地貧兒五年等來弟弟臍帶血
    深圳晚報訊 (記者 周倩 通訊員 黃麗娟) 經過5年多的等待,身患重型地中海貧血的陳嘉迎來重生希望。近日,陳嘉在深圳市兒童醫院進行了臍帶血移植手術,輸入了來自同胞弟弟陳錚的臍帶血,一份承載著親情和希望的「生命種子」在他體內等待發芽、成長。
  • 弟弟臍血救患地中海貧血症姐姐
    9月25日,3歲的依依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完成了臍帶血移植。弟弟的臍帶血讓患有重型地中海貧血的依依重獲健康。依依4個月時,媽媽孫女士發現女兒嘴皮白,不自覺搖頭,還總是冒汗。經醫生會診,依依被診斷為地中海貧血。
  • 瀘州新聞故事:地中海貧血一家人,臍帶血成新的希望
    40歲的何勝雲提著一大壺水出門,開始一天工地上辛苦的勞作。  這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幾年來,生活在杜家街醇香路口公共車站旁臨街簡陋的小鋪裡。這也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家庭,和一種名叫地中海貧血的疾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兩夫妻是地中海貧血攜帶者,大兒子死於地中海貧血,二女兒半歲時確診為重型地中海貧血。
  • 女孩患地中海貧血 媽媽生「二娃」用臍帶血救女
    羅奇一家四口  6月27日下午2點25分,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手術室,一個重約6斤3兩的男嬰誕生。這個男嬰的誕生肩負著重要使命,他要拯救他1歲半患地中海貧血的姐姐。  姐姐名叫羅晨語,出生被診斷出患重型型地中海貧血。為醫治羅晨語,90後夫妻羅奇和謝育玲輾轉內江、成都、重慶、武漢、廣州,最終他們決定,再生一個寶寶,通過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挽救女兒生命。  目前,臍帶血已採集,正等待配型結果。
  • PGD適應證之HLA配型---治療地中海貧血患者的一線希望
    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是全世界最常見的遺傳病之一,其特徵是珠蛋白基因突變使組成血紅蛋白的珠蛋白肽鏈合成減少(或缺如),導致嚴重致死、致殘性溶血性血液病。
  • 47歲再孕救子失敗,地中海貧血你了解多少?
    浙江嘉興市婦保院,47歲的葉發榮誕下一女,她希望用臍帶血挽救兩歲的兒子濤濤。濤濤在出生幾個月後被查出患有地中海貧血症。不幸的是,妹妹的臍帶血經檢測與濤濤的骨髓配型失敗,無法進行移植手術。地中海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是一種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疾病。
  • 記者調查:為孩子保存臍帶血是「忽悠」嗎?
    合法:我國早已出臺臍帶血相關文件公開資料顯示,1974年美國科學家就已經發現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含有大量造血幹細胞,1988年法國醫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地治癒一位患有範科尼氏貧血的6歲小男孩。
  • 《寶貝你好》天津將播 臍帶血採集過程全紀錄
    《寶貝你好》中,兩個相隔1650公裡家庭的真實「血玲瓏」案例,全程記錄下兩個新生兒臍帶血的採集過程。,用這個寶寶的臍帶血挽救他們的女兒。而這一故事的現實版本出現在了天津衛視9月16日即將播出的第三期《寶貝你好》中,兩個相隔1650公裡家庭的真實「血玲瓏」案例,全程記錄下兩個新生兒臍帶血的採集過程。
  • 孕婦地中海貧血怎麼辦
    ');}-->   地中海貧血是一種罕見的貧血類型,它的危害常不被人所熟知,容易被忽視。輕度對人體沒有什麼危害,但是重型地中海貧血對人類的危害是極大的。  重慶安琪兒婦產醫院婦產醫生溫凱表示,地中海貧血高發於我國的廣西、廣東和海南等地區。
  • 地中海貧血有何症狀 如何保養身體呢
    很多人應該都有貧血的情況出現,地中海貧血是貧血的一種,患病的嬰幼兒較多,患兒患病後也會出現一些症狀,很多人也比較好奇患有地中海貧血的原因是什麼?如果真的得了這種疾病能治癒嗎?不用急下面會有詳細的解答。地中海貧血症狀α地中海貧血1.靜止型這個時候是沒有什麼症狀的,患者也和正常人一樣,對於嬰兒來說,紅細胞檢查沒有什麼異常,但是臍帶血和正常的嬰兒會有一點不同,但是90天後就可一切正常。
  • 小兒地中海貧血
    地中海沿岸國家和東南亞各國多見,我國長江以南各省均有報導,以廣東、廣西、海南、四川、重慶等省區發病率較高,在北方較為少見。   一、小兒地中海貧血有哪些類型?   (一)β地中海貧血   根據病情輕重的不同,分為以下 3 型。   重型   又稱Cooley 貧血。
  • 新生兒臍血救重症地貧哥哥
    該院血液腫瘤科用出生才5天嬰兒的臍血成功救治了他患有重型β地中海貧血、年僅5歲的哥哥。這份珍貴的臍血來之不易,孩子的父母為了符合配型,懷孕三次終於成功,最終,在多個醫療機構的聯手合作和努力下,上演了一次生命的奇蹟。 為孩子臍血移植母親三次懷孕 小嘉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外來務工家庭,父母都來自汕尾農村。剛出生時的他活潑健康,是家裡的開心果。
  • 地中海貧血能生健康寶寶嗎?
    地中海貧血屬於遺傳類的疾病這點大家都是了解的,那麼這種情況怎麼避免呢?我怎麼保證後代不會出現地貧呢?相信這也是地貧患者一直關注的問題,現代醫學非常先進,我們也能針對性的去解決常見遺傳類疾病的問題。今天先跟小編認識一下什麼叫地中海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原名地中海貧血又稱海洋性貧血,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疾病。
  • 基因科普:一讀秒懂地中海貧血基因檢測
    什麼是地中海貧血? 地中海貧血(以下簡稱「地貧」)是一種因珠蛋白合成障礙所致的遺傳性溶血性疾病,全球約1.67%的人群攜帶地貧基因。
  • 9歲男孩為治療地中海貧血吃蟑螂臭蟲青蛙
    都市時報記者 龐繼光  「弟弟被病情折磨得沒有一點神氣,我看了好心疼。」5月1日中午,家住硯山縣阿舍鄉巨美村委會鬥南村的王麗娟說,9歲的弟弟身患重度地中海貧血,被病魔折磨了整整八年,靠輸血才能維持生命。
  • 遂寧一媽媽無償捐贈臍帶血 一年多後成功拯救黑龍江籍7歲患兒
    2017年8月21日,市民王曉(化名)在市中心醫院順利產下一枚女寶時,將自己的臍帶血無償捐贈給了四川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以下簡稱四川臍血庫)。令她沒有想到的是,時隔一年多,就在今年元宵節,從四川臍血庫傳來消息,這份由她捐贈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已經成功拯救了一名7歲的黑龍江籍白血病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