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寶寶少生病,先避開這5個餵奶誤區

2020-09-10 梅林林林

母乳是媽媽和寶寶的天然聯繫

也是寶寶最理想的食物

但這不代表在哺乳上,媽媽天生就是專家


缺乏經驗的新手媽媽

都是踏著石頭過河,很容易踩坑!

以下是媽媽最容易犯的寶寶餵奶誤區

你試過中招嗎?


誤區1

等不及開奶,先餵奶粉


母乳下不來怎麼辦?「總不能讓寶寶餓肚子吧,要不先上奶粉?」


千萬別!


初乳是「液態黃金」,初乳中蛋白質含量可達20~30g/L,是成熟乳的2~3倍。

而且,初乳中的眾多營養,能夠為寶寶建立身體的第一道免疫防線。這些免疫活性物質不會被胃酸所破壞,能直達腸道,被寶寶身體吸收。


在這些免疫活性物質中,大家比較熟悉的「乳鐵蛋白」,在初乳中的含量也是最高的,它能夠從多方面保護寶寶,幫助寶寶快速適應這個有菌世界

所以,要記住:最好在寶寶出生1個小時內讓寶寶吸吮乳頭,儘早開奶,確保寶寶第一口食物是母乳。如果遇到嘗試多次餵奶還是不成功的情況,也不要馬上用奶粉來應急!


其實,初生寶寶體內的能量儲備可以至少滿足3天的代謝需求,這期間,只要寶寶體重下降不超過出生時的7%就應該嘗試純母乳餵養。


建議你放鬆心情,尋求醫護人員或專業通乳師的幫助,儘快讓寶寶喝上第一口奶。


誤區2

奶水太清=營養不足


要知道:每位媽媽的母乳都是為自己寶寶「量身定製」的,其成分會隨著寶寶成長變化而變化。


奶水的濃度不應作為營養是否足夠的判斷依據。大家千萬別因為覺得奶水太清,而大肆補充鯽魚湯、雞湯……


太濃、脂肪太多的湯並不意味著真的可以「以形補形」,反而會導致母乳中的脂肪含量增加,引起嬰兒脂肪消化不良性腹瀉。

其實,寶寶吃的營養夠不夠,會直接反映在身高體重上。


媽媽應每半個月(6月齡內)給寶寶測一次生長和體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兒童生長曲線》,來判斷寶寶的營養攝入狀況。

誤區3

叫醒寶寶餵夜奶


其實這件事也不能說完全不對,要分階段看。


寶寶的睡眠時間比較長,尤其是剛出生的時候,大半天都在睡。對於寶寶那麼小的胃容量來說,光靠醒的時候吃奶自然不夠。


所以,新生兒(出生至28天)每次餵奶間隔最好不超過4小時,如果寶寶睡的時間過長,需要叫醒來餵奶;如果他實在不醒,我們也可以用半躺或側臥,讓他迷迷糊糊吃飽繼續睡。


1-2個月的寶寶不需要叫醒吃奶,他已經能夠做到餓了自己醒來吃奶啦。



誤區4

添加輔食後,開始減奶量


很多媽媽認為輔食更「飽肚子」,寶寶吃輔食後,就慢慢減少餵奶的次數和量。


但吃飽≠吸收好。


輔食對於寶寶來說,是挑戰。大家都知道,添加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不適;而易消化的母乳,能夠為寶寶在輔食階段的提供堅實的營養,顯然是寶寶最不可缺少的「主食」和「補品」。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


7-9月齡嬰兒每天的母乳量應不低於600ml,每天應保證母乳餵養不少於4次;


10-12月齡嬰兒每天母乳量約600ml,每天應母乳餵養4次。

誤區5

寶寶長牙了就斷奶


寶寶一般在6-8個月大時開始長牙,因牙齦不適,寶寶可能煩躁不肯吃奶,甚至在吃奶的時候咬媽媽的乳頭。這讓不少哺乳媽媽萌生「斷奶」的想法。


但堅持母乳餵養,是提高寶寶免疫力的有力方法。尤其是這個時期,寶寶發育迅速,既要長牙又要學爬學走,什麼都會往嘴裡塞,他在努力成長的同時,也需要身體保護力的守護。


所以,如果媽媽母乳充足,希望媽媽能稍微忍耐一下。你可以用冰鎮牙膠(溫度稍低就可以了)或者磨牙棒之類來幫助寶寶緩解牙齦不適,還可以準備一些手抓食品給寶寶用來磨牙,如地瓜條、水果條、胡蘿蔔條等。

總之,以上誤區大家記住避開哦

希望寶寶吃得開心又健康

媽媽也能餵得輕鬆又自在!



相關焦點

  • 寶寶總吐奶,到底哪裡出錯了?這幾個餵奶操作誤區,媽媽要避免
    但其實只要媽媽在餵奶時要避開一些操作誤區,這樣的情況就可以避免哦。>【誤區】不檢查寶寶的鼻腔就哺乳餵奶前媽媽應先看一下寶寶鼻腔是否阻塞。如果有阻塞,最好先清潔鼻腔後再餵奶,避免寶寶吃奶時,嘴巴、鼻子都堵住而難受。
  • 給寶寶餵奶最容易犯的12個誤區,萬萬不可取,趕緊收了!
    摘要很多媽媽跟寶寶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後基本配合默契了,寶寶也會學會了如何吃奶,可是在餵奶方面方式方法講究多多,千萬別走入下面的誤區!誤區一我的奶沒下來,還是讓寶寶先吃奶粉吧!同時,初乳還能幫助寶寶排出體內的胎糞、清潔腸道。因此,即使母乳再少或者準備不餵奶的母親也一定要把初乳餵給寶寶。誤區三我嚴格的按時哺乳,為什麼寶寶體重不增還少了呢?寶寶剛剛生下來的幾天新媽媽乳汁較少,如果按時哺乳就會餓著寶寶,既然少量,就應該多餐,按需餵補。
  • 0~6個月寶寶養育,要避開哪些誤區?新手父母早學習,輕鬆育兒
    因此,在寶寶6個月之前,我踩過很多「坑」,例如:月子裡就給寶寶把屎把尿;寶寶一哭鬧就餵奶;寶寶三個月就添加輔食了。還好,生二胎前,我通過書本和網絡學習了很多科學育兒的知識。二寶出生後,我避開了這些育兒誤區,實現了科學,輕鬆育兒。那麼,0~6個月的寶寶,要避開哪些育兒誤區呢?
  • 給寶寶斷奶 媽媽應避開3個誤區
    並且媽媽也要讓寶寶逐漸養成用勺子、杯子、奶瓶、碗等方式進食的習慣,讓寶寶在心理上和消化功能上都有個充分的適應過程。  增加寶寶和爸爸的相處時間  斷奶前,就要有意識地減少媽媽和寶寶相處的時間,增加家人照料寶寶的時間。
  • 給寶寶斷奶時,一定要避免這幾個誤區
    親貝網小編了解到,母乳餵養是媽媽和寶寶的親密時光。很多的寶寶非常依賴母乳,本質上不是因為飢餓,只是享受和媽媽親密接觸的時光而已。但是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還是要斷奶的。斷奶可謂是一大難題,很多媽媽在斷奶這件事上非常擰巴。很多老人都會有各種各樣奇怪的辦法,讓孩子斷奶。這些方法,真的有用嗎?
  • 新手媽媽必須要避免的八大餵奶誤區
    餵奶看似簡單,其中也大有門道。很多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都是「別人說……」「長輩說……」「我覺得……」,導致餵奶時陷入了誤區。寶寶的餵養方式正確與否,關乎孩子的健康成長。下面告訴爸爸媽媽們餵奶時應避免的七大誤區。
  • 寶媽生病就不能餵奶了?了解母乳餵養五大誤區,避免寶媽走彎路
    分析我們先來解答小許的問題,其實母乳餵養和胸部的大小沒有直接的關係,胸部大小不會影響奶水的質量,胸部小的寶媽奶水也不一定就不足,所以這是個謠傳。除了這個之外,母乳餵養還有很多常見誤區,準備母乳餵養的準媽媽們,可一定要提起了解一下。
  • 0~3歲寶寶輔食怎麼加?要掌握2原則避開3誤區
    寶寶每天奶量可達1000ml以上,餵奶次數8~10次;大便中沒有奶瓣,沒有對食物消化不良的表現。有以上這些情況,表明寶寶不僅脾胃發育到了「輔食階段」,身體各方面也在較好地生長,可以開始準備第一頓輔食了。通常來說,這些情況會在寶寶滿6個月後出現,所以健康體質的嬰兒,6個月後可以開始添加輔食。
  • 0~3歲寶寶輔食怎麼加?要掌握2原則避開3誤區
    寶寶每天奶量可達1000ml以上,餵奶次數8~10 次;大便中沒有奶瓣,沒有對食物消化不良的表現。有以上這些情況,表明寶寶不僅脾胃發育到了「輔食階段」,身體各方面也在較好地生長,可以開始準備第一頓輔食了。  通常來說,這些情況會在寶寶滿6個月後出現,所以健康體質的嬰兒,6個月後可以開始添加輔食。
  • 避開母乳餵養的8個誤區,這篇轉給母乳媽媽
    今天小恩就邀請了恩菲特韓式月子中心陳護士長和大家分享一下母乳餵養的相關知識,提醒廣大寶媽們,母乳餵養一定要警惕下面這幾個誤區。即使攝取熱量比較低的女性,也能製造足夠多的乳汁,除非這種攝取量少的情況已持續很長時間,才會有影響。一般飲食上的小變化不會影響奶量和品質。有的說法認為哺乳婦女每天須額外補充500卡路裡,這非常錯誤!寶媽們應根據自己的食慾均衡飲食。否則哺乳期結束減不下體重,有你哭的時候了。
  • 冬天如何給寶寶洗個暖暖的澡?一周幾次?常見的4大誤區要避開!
    如果太熱,會損害寶寶嬌嫩的皮膚。如果溫差過大,很容易導致孩子生病。先放冷水,然後再放熱水調試,最好用洗澡水溫計測溫度較為準確。水量要多一些,以能蓋住寶寶身子為宜。柔和的光線配合輕快的音樂,增加愉悅的洗澡氣氛,寶寶會更加享受洗澡的過程。
  • 避開母乳餵養誤區,養成聰明寶寶
    「金水銀水不如媽媽的奶水」這一句諺語充分說明了母乳對寶寶的重要。母乳是寶寶天然的食物,即使真的不多,但具備的營養仍然是其他任何食物都不能替代的。更重要的是,奶水少並不是「不可挽救」的!美贊臣教你幾招,這些方法都將有助於媽媽增加奶水:(1)增加寶寶吸吮的次數和時間要知道,媽媽乳汁的分泌跟寶寶的需求是分不開的。乳汁的分泌量會根據寶寶的吸吮次數和時間來決定。
  • 人民日報:避開母乳餵養的12個誤區
    避開母乳餵養的12個誤區,母乳是世上最好的嬰兒食品,沒有之一!堅持母乳餵養的同時,你是否聽過這些說法:初乳要擠掉,不能給寶寶喝;感冒了不能給寶寶餵奶;產後奶水少,就得餵奶粉;6個月後母乳就沒營養了…其實,這些說法都是錯的!戳圖↓了解真相,為寶寶健康轉!
  • 坐月子避開這幾大誤區,寶媽少遭罪,寶寶口糧也充足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避開這幾大誤區,都做到了,寶媽少遭罪,寶寶的口糧也能更充足。最重要的要避開兩個極端,即補的太過和什麼也不補。科學坐月子,在飲食方面提倡的是產後要適當進補,不過補的時候要循序漸進。並且家人在給寶媽進補的時候,食物種類要做到多樣豐富,營養要全面均衡。這樣對寶媽產後的恢復更好,最重要的是寶寶口糧也充足。②飲食方面還要遵循一定的進補原則。
  • 冬天給寶寶穿衣服,拜託爹媽一定要避開這8大誤區
    導讀:冬天給寶寶穿衣服,拜託爹媽一定要避開這8大誤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冬天給寶寶穿衣服,拜託爹媽一定要避開這8大誤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6個月寶寶添加輔食有講究,這四大誤區,寶媽們要避開
    寶寶6個月到一歲這個時間段,是身體吸收營養、快速成長的階段。在這一時期,除了日常奶水的餵養,媽媽還要適當給他添加輔食,讓寶寶的身體營養吸收更全面,更健康地長大。給寶寶添加輔食的以下幾大誤區,媽媽們一定要避開:一、添加輔食的時間過晚一些寶寶過了6個月還沒有吃上輔食,每天只喝母乳,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此時,寶寶身體的成長發育十分迅速,單純的母乳已經沒辦法滿足成長所需的營養。
  • 6個月寶寶添加輔食有講究,這四大誤區,寶媽們要避開
    寶寶6個月到一歲這個時間段,是身體吸收營養、快速成長的階段。在這一時期,除了日常奶水的餵養,媽媽還要適當給他添加輔食,讓寶寶的身體營養吸收更全面,更健康地長大。,媽媽們一定要避開:一、添加輔食的時間過晚一些寶寶過了6個月還沒有吃上輔食,每天只喝母乳,其實這是錯誤的做法。
  • 母乳5大誤區,避開的媽媽都成功了,你呢
    指導專家/張峰(北京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醫師)做了媽咪後,為了寶寶的健康,大多數媽媽都會堅持母乳餵養,但是面對母乳餵養這樣那樣的問題,也難免會受到一些傳統觀念或現代新觀念影響,走入誤區,甚至「半途而廢」。尤其是下面這5個最常見的母乳誤區,避開的媽媽都成功了,你呢?
  • 「瞎」衝奶粉,讓寶寶遭殃。這5個步驟,4大誤區,家長要及時了解
    大概過了兩個月,突然有一天菁菁接到婆婆的電話,說寶寶生病了,要住院。菁菁一聽急壞了,趕緊請假回去。事後醫生告訴菁菁:寶寶之所以會生病,有可能是衝的奶粉濃度太高了,以後一定要多注意。衝奶粉可以說是每個家長的必備技能,但這看似沒什麼技術含量的活卻關係到寶寶的健康。
  • 育兒道路上的這6個常見誤區,新手父母一定要注意避開
    備孕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各種科學的育兒知識,避免寶寶出生之後陷入一些誤區,對寶寶的成長不利。小希對於育兒方面的誤區總結得很到位,比如:不枕枕頭、不把尿、不搖晃哄睡、不摶熱、不用學步車等。如數家珍的育兒知識讓我這個過來人都很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