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睡覺睡得好好地,半夜裡突然腿抽筋,疼痛難忍,一動也不敢動,生怕扯著筋,只能慢慢的忍著。一般來說,小時後長身體的時候和孕婦懷孕時,會出現腿抽筋的情況,這多半是因為小寶寶不斷地長大,孕婦的體重也漸漸的增加,腿部要支撐身體的重量,負擔很大,腿部肌肉受力過度,導致大量的乳酸堆積,因此半夜會出現腿部抽筋。
可是對於已經長大成人,沒有懷孕的人來說,腿部為什麼會抽筋呢?
我們比較常見的是因缺鈣而引起腿部抽筋。當身體內鈣元素不足時,肌肉會對此做出反應,使神經一直處於興奮狀態,這時就會出現痙攣的情況。不過這種低血鈣的退籌經多見於缺鈣的兒童和一些體內缺乏維生素D3的患者,正常人因缺鈣發生腿抽筋的情況很少。
還有一種引起腿抽筋的原因是長時間的劇烈運動。很多登山者會有腿抽筋的情況出現,這和孕婦腿抽筋的原因大致相同,都是因為承重量增加而導致的。登山時,小腿肌肉很容易產生疲勞,每一次移動步伐時,全身的重量都會壓在一條腿上,此時這條腿所承受的重量相當於是體重的好幾倍,持續這樣的運動後,肌肉就會出現持續收縮的狀況,腿就會抽筋。
不過,還有一種情況卻經常被人們忽略,那就是可能是腿部的血管堵塞導致的腿部抽筋。常見的血管堵塞好像都發生在上半身,很多人覺得下半身的血液根本不會發生堵塞的情況,可事實並非如此。下半身的血管一樣會發生堵塞,當血管被堵住以後,腿部的血液流通就不會順暢的進行,腿就會出現抽筋的狀況。很多人不以為意,殊不知,若是不好好改善,後期下半身也可能會出現血栓等病症。
那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預防腿抽筋呢?做好「吃、動、調」,疾病遠離你。
吃:充分補充骨骼所需的微量元素。
每日多吃一些富含鈣元素和維生素D的食物,比如奶製品、堅果和新鮮果蔬等。
動:適當的運動,保持腿部良好的血液循環。
每周建議運動的時間不要低於3天,每次運動要持續30分鐘,多結合一些有氧運動,然個腿部的血液循環更加流暢,避免出現抽筋。
調:調整生活習慣,健康的生活。
適當調整自己的睡眠時間,保證睡眠充足,避免過度疲勞,此外也要調整生活習慣,戒菸限酒。還要記住隨時注意下肢的保暖,因為保暖是確保血液循環通暢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