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無二的手工書、藝術家手制書……英國手工裝幀設計師聯展,帶來...

2020-12-19 瀟湘晨報

這是一場手工書籍裝幀藝術的盛宴!

7月28日至9月30日,由草鷺文化的草鷺裝幀工坊、滬江草鷺裝幀設計研究中心主辦的「草鷺·英國手工裝幀設計師線上聯展」舉行,登陸「草鷺俱樂部」公眾號即可飽覽此次展覽佳作。

此次展覽,代表著當代英國設計裝幀師最佳風景線,可將各種工藝盡收眼底。

二十世紀,將書籍裝幀視為藝術門類的復興運動,湧現了一批著名的倫敦工坊,很多裝幀師繼續科布登-桑德森開啟的傳統,成為藝術家裝幀師,他們所追求的,不僅是手工裝幀的書籍作為獨立的完美物品,也要反映或引領當代藝術設計的潮流。

1955年,英國成立了當代書籍裝幀師行會(Guild of Contemporary Bookbinders),其目的是為了推廣將當代書籍裝幀視為一種藝術形式的理念,後來,此行會被重新命名為「設計師裝幀師協會」 (Designer Bookbinders,簡稱DB),如今它處於全世界書籍裝幀的領袖地位。

這些當代裝幀師的作品,一方面是高質量的裝幀,另一方面也擁有藝術的衝擊力。這些作品如同其他藝術品一樣被博物館、公共機構、私人藏家收藏,它們依然擁有書籍的功用,同時也是英國當代藝術的一部分。

本次「草鷺·英國手工裝幀設計師」聯展,愷蒂作為策展人,Mark Cockram作為特邀策展人,邀請到十一位當紅的英國書籍裝幀設計師雲秀作品,他們是凱茜·阿博特 (Kathy Abbott), 理察·比茲穆爾 (Richard Beadsmoore),斯圖爾特·布羅克曼 (Stuart Brockman),萊斯特·卡彭 (Lester Capon),馬克·科克拉姆( Mark Cockram),凱特·霍蘭(Kate Holland),格倫·馬爾金 (Glenn Malkin),湯姆·麥克尤恩 (Tom McEwan),尼基·奧利弗( Nicky Oliver),宋海因 (Haein Song)和吉莉安·斯圖爾特 (Gillian Stewart)。這是他們的作品在中國的首次亮相,代表著當代英國設計裝幀師最佳風景線。

這次展覽的七十餘部作品,可以分為:DB裝幀比賽獲獎作品;英國布克獎入圍短名單作品裝幀,特殊定製書籍,私家書坊書籍,裝幀師自選書籍,藝術家手制書等等。

據策展人愷蒂介紹,這些裝幀師風格各異,有的注重視覺效果,有的注重材質手感;有的出生於裝幀世家,有的則是後起之秀;有的如同色彩大爆發,有的則是充滿禪意的極簡。這幾十種繽紛呈現的作品,代表著當代英國設計裝幀師最佳風景線,可將各種工藝盡收眼底。

除了燙金、壓印、鑲嵌、鏤刻這些傳統工藝外,還有絲網印刷、染色、噴繪、拼圖等當代藝術的手法。

特邀策展人馬克·科克拉姆也表示,隨著滬江草鷺裝幀設計研究中心的成立,書籍的國際語言和文化正在得到推廣。

草鷺文化主辦的「倫敦書生活之英國手工裝幀設計師聯展」,代表了當今在英國工作的一些最優秀的裝幀師和書籍藝術家的工作成果。這個展覽不僅分享了美麗的書籍的傳統和遺產,也表明當代獨特的手工裝幀書籍值得成為明天的未來遺產。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國際藝術家手制書聯盟」專家參觀雅昌藝術中心 共推藝術家手制書...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10月20日,剛成立的「國際藝術家手制書聯盟」以及參加了「2019藝術家手制書國際研討會」的各國手制書專家到訪北京雅昌藝術中心參觀交流。
  • 直播回顧|張曉棟LIVE制書實話:從非遺傳承人到制書發明家
    新近展出的由錫箔紙打造的千頁作品而這正是張曉棟在制書探索中所開拓的全新領域:紙脫離裝幀藝術在空間中被演繹。當「技藝」退去,他回歸到「書」與「紙」的純粹物質性探究,從中幻化出無限的可能。他的三重身份:龍鱗裝非遺傳承人、經龍裝發明人、千頁藝術創始人,每一個都是他在制書道路上下求索的證明。張曉棟在雅昌藝術中心舉辦《千頁》個展   關於書與閱讀  張曉棟在直播中與觀眾分享了自己對「書」和「閱讀」的理解。
  • 書之極|詮釋藝術家手作書
    而一本藝術家手作書 (Artist's Book) 的存在,更是下意識中探索感官上交融的可能,媒介間交互的可能,時空中交匯的可能。藝術家手作書是藝術家創作語境的集中產物。當大眾吞噬屏幕上的轟炸級信息量和出域的光鮮色彩,或流離於繁瑣暈眩的「混亂」和乏味量產的濾鏡效果中時,視覺這一感官,在虛擬實境的成像前不再對「美」有著更敏銳深刻的印象。
  • 觀設計師「雲制書」「後浪」隔屏感受書香溫度
    A最美的書如何製成?知名設計師在線教「制書」 首期吸引110餘萬人次觀看由雅昌文化集團策劃,並聯合中國出版協會書籍設計藝術工作委員會、國際藝術家手制書聯盟共同發起的「LIVE!首期第一位開講的,是書籍設計師、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呂敬人。他被評為對中國書籍裝幀50年產生影響的十位設計家之一,從事書籍設計40餘年間他多次在德國、韓國、美國等地舉辦個展,代表中國向世界傳遞著中國書籍裝幀設計的聲音。他以《承其魂·拓其體——書藝問道四十載》為題,為觀眾帶來眾多書籍設計背後的故事。
  • 她是專注做書的手工藝人,她相信每一本書都有自己的命運
    我們的文化中,紙和書都是有著傳統氣息的物品,但在電子設備甚囂塵上的時代,似乎越來越少人能夠駐足欣賞一本紙質書的美,更別提有自己動手做一本書的想法了。今天介紹的這位姑娘鍾雨,卻在做書中找到莫大的樂趣,她曾師從書籍設計大家呂敬人先生,目前仍在巴黎書籍裝幀工坊Atelier des Bernardins學習手作精裝書及書籍修復。
  • 24本藝術家手作書的故事
    因步驟較多且繁瑣,製作書籍的成本較高,數量較少,故藝術家手作書在市面上並不常見。亨利·馬蒂斯、安迪·沃霍爾、常玉、趙無極等人,都曾製作過藝術家手作書。他們會與詩人、設計師、裝訂印刷技師合作,參與到一本書的設計、調色、製版、裝訂等過程中。換句話說,藝術家手作書是一場獨特的創意實驗。
  • 日本近代的書籍裝幀:融匯日、中、西洋風格的黃金時代
    明治三十四年是近代裝幀史上最令人驚喜的一年。開啟這契機的,是該年十月在上野開幕的「白馬會」第六屆展覽。會場上,西方進口的新藝術樣式石版印刷海報相當引人注目。它們為藝術家帶來了刺激,使新藝術成為那個時代的樣式流行起來,讓出版品更增添看頭。事實上,這次展覽促成了令人聯想到世紀末海報尺寸的細長版型在出版界的登場,而細長封面上以石版印刷著女子、花草圖樣的新體詩歌集因此相繼誕生。
  • 集合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 《書之極》填補空白
    這也是中國第一本全面、系統介紹藝術家手作書的「教科書級別」出版物,它的出版填補了此類圖書的空白。記者近日來到《書之極》作者王驥家中,親眼看到了這本最美的「藝術家手作書珍藏寶典」,還參觀到了王驥收藏的各種手作書藏品,令人大開眼界。 什麼是「藝術家手作書」 「藝術家手作書」的概念,對很多人來說還很陌生。
  • 24本藝術家手作書的故事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我們平時閱讀的書,大多是平面印刷,批量生產,但藝術家手作書截然不同,它沒有固定的形態,通常由製作者獨立設計整本書,親手排字、繪製、印刷、裝訂。因步驟較多且繁瑣,製作書籍的成本較高,數量較少,故藝術家手作書在市面上並不常見。
  • 他用傳承千年罕見的裝幀工藝再造出一部32篆金剛經,將歷史復活
    之所以出現龍鱗裝,是因為當時的捲軸裝若想要承載大量文字,手卷就會相應變長,給閱讀者帶來諸多不便。若用龍鱗裝的裝幀形式,將頁片鱗次相錯的黏貼在一起,大大縮短了手卷長度,同時便於檢索。從實用功能,閱讀方式,節約紙張等方面,都有長足進步,進而推動了書籍的改革。龍鱗裝之後出現的裝幀形式是經折裝,它源於寺院。
  • 手工書並不止你想像中那樣的
    來,我跟大家普及一下手工書知識「手工書」簡單的解析就是拋開傳統商業化流水線生產,手工製作的書籍。
  • 湖北大學編輯出版專業期末考試題:自行編書手工裝幀
    ­  貝殼裝幀、場記板模樣的封面、捲成壽司形態的書冊……17日,湖北大學2016級編輯出版專業的學生們陸續上交了《出版裝幀與設計》這門課程的期末作業,一本獨自編寫設計和印刷裝訂的書。學生們通過實際操作了解編輯出版的全過程,並用不同的版式、色彩、字體,最終設計出一本屬於自己的作品。
  • 制書直播 | 做出「最美錄取通知書」的劉治治,徵服了熱搜
    11/25 劉治治:那些年,那些書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AGI(國際平面設計師聯盟)會員,設計機構「立入禁止」聯合創始人,中央美院設計學院教師。此次直播,他將和大家分享書籍自身獨特的故事。
  • 復興手工製造及其意義|手工製造|民間工藝|碧山_鳳凰讀書
    在我看來,《碧山06:民藝復興》這樣的書,正是為了推動和加速上段提到的理念接納。全書收錄的第一篇文章、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汪民安所寫的《關於手的札記》,就很好的表達了手工製造的文化意象和社會意義。手工製造的重要意義就在於,融合了創造性與非創造性,前者帶來愉悅,後者(多為重複性勞動帶來的煩悶、痛苦等)則製造痛苦。
  • 創意手工書工作室 | 「指與紙的奇想小世界,創與造的夢幻大觀園」 --記手工書展覽與分享會
    這場名為「指與紙的奇想手工書的小世界」作品展,參展人不僅有專業「紙藝工程師」:黎潤航老師、陳奕君老師、林晨霞老師、張文馨老師,更有來自深圳市龍崗區花城小學創意手工書社團和寶安區弘雅小學繪動紙間社團學生的為我們帶來的優秀的原創立體手工書作品。小小的展廳卻瀰漫著濃濃的創意之味~現場的手工書、立體書令人嘆為觀止(形容略微誇張啊!)
  • 讓書變得「好看」,就是設計一個好看的封面?圖書設計,是時候改變...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書籍設計師呂敬人直言。近日,上海理工大學版藝學院與草鷺文化合作成立「滬江草鷺裝幀設計研究中心」,邀請中外專家開設工作坊,傳授裝幀手藝。第一位授課專家是在倫敦開設「5工作室」的英國藝術工作者協會院士馬克·科克雷蒙(Mark Cockram)。
  • 手工的《月亮和六便士》、刺繡的《草葉集》……數字時代,我們如何...
    那套書被我翻爛了,除了它的字體、顏色,甚至還記得它的氣味。這就是一本紙質書對一個愛好者的價值所在。」資深文學編輯馮濤至今對兒時一套《紅樓夢》印象深刻。在這個圖書越來越快消化,電子閱讀越來越普及的時代,紙質書的魅力在哪裡?紙質書製作背後又有什麼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