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書變得「好看」,就是設計一個好看的封面?圖書設計,是時候改變...

2020-12-18 中國青年報

「平面設計專業在全國高校遍地開花,但缺乏個性。尤其是在書籍設計上,人才培養與業務實踐、市場需求方面,還有不小的鴻溝。」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書籍設計師呂敬人直言。

近日,上海理工大學版藝學院與草鷺文化合作成立「滬江草鷺裝幀設計研究中心」,邀請中外專家開設工作坊,傳授裝幀手藝。第一位授課專家是在倫敦開設「5工作室」的英國藝術工作者協會院士馬克·科克雷蒙(Mark Cockram)。8天時間裡,他為學生們帶來包括布面、皮面、皮紙裝幀在內的書籍裝幀、書籍封面裝飾和函套收藏盒製作等多種課程。

在業內人士看來,出版本質上是一個經驗產業,既包含文化傳承,也包含師徒傳承。書籍設計也是如此,師徒傳承顯得更為重要。正如目前國內古籍修復人才緊缺,最缺的就是可以手把手傳藝的師傅。上海理工大學與社會機構聯合創辦裝幀設計研究中心的探索,為裝幀設計人才培養提供了新的思路。

享受翻閱書的愉悅感

什麼是書籍設計?在一般讀者看來,封面、插圖、排版可能是最直觀的「設計」,或許還可以加上一些特殊的裝幀形式。呂敬人把書籍設計分為三個部分:裝幀、文本排版與編輯設計。「裝幀是書籍設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當設計師把作品完成後,不僅僅是一個概念的完成,還需要工藝的配合、審美的支持。」

中國傳統裝幀歷史十分悠久,漢字文化培育的書卷文化、書卷藝術有許多值得玩味的細節。比如,古代書籍裝幀會在正文頁前加上數張空白頁,稱為「髒頁」,目的是讓翻閱這本書的人通過接觸「髒頁」,拂去手上的汙濁。去年底,上海圖書館將年度大展主題聚焦館藏中國古代書籍裝潢藝術,呂敬人也從北京趕來欣賞這個被稱為「讀書人年度必打卡」的大展,「上圖展出的僅是一小部分就引發社會轟動,足見中國傳統裝幀藝術的魅力」。

在西方,書籍裝幀也是一個獨特的行業。19世紀以前,西方書業印裝分離,書頁是一帖一帖賣的,由顧客自行找尋裝幀工坊定製一本書,因此書籍裝幀也體現著讀者的品味。西方最早的書籍裝幀師可能是皮匠、鞋匠,後來逐漸發展出藝術性,從工匠變為藝術家。在呂敬人看來,西方裝幀藝術猶如結實、牢固,同時又是華麗的建築,東方裝幀藝術是柔軟、高雅的容器,東西方都有各自獨到的藝術特徵,在當代的交流可以撞擊出美妙的火花。「讀屏時代,我們習慣了通過手機、視頻瀏覽信息,而忽略了眼示手觸的閱讀習慣。但只要地球上還存在物質,作為物質的書就有其必要性,關鍵是如何讓年輕人欣賞書的魅力,用美書留住閱讀,享受翻閱書帶來的愉悅感。」

為文本增添閱讀價值

書籍設計不是設計師的自我享受,最終目的是讓更多讀者享受閱讀,享受文化的美感。尤其是在紙質閱讀式微的時代,定製書、手工書、編號書等過去小眾的門類,反而逐漸獲得了市場空間。

草鷺文化傳媒董事長、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王強認為,書籍設計是手工藝,也是空間與內容。書籍裝幀者是一個橋梁,不僅把書頁、字體、藝術、書殼和內容有機地綁在一起,還把文字和世界連在一起。一個真正的書籍設計師要和文字融為一體,把它們放在自己營造的新的世界裡。這個世界,就是書籍藝術的終極體現。

在呂敬人看來,書籍設計的三個部分中,編輯設計是核心,也是目前國內書業的薄弱環節。如果說出版人是製片人,設計師與編輯就是導演,文本不可變,而文本的敘述方式是可變的。好的「導演」可以利用相同的文本講出不同的故事,通過信息的重新編制,比如圖形、圖標、數據等輔助信息增量,為文本增加閱讀價值。圖書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一個好看的封面可以在第一時間為書籍爭取讀者眼球的停留時間,而通過對文本信息的提煉,以設計者的眼光重新完成一本書的結構,可能是吸引讀者把這本書帶回家的重要因素。

王強則感慨,如今的書籍設計中,插圖變得越來越薄弱。馬蒂斯為《尤利西斯》畫插圖,達利為《愛麗絲夢遊仙境》畫插圖,對這些美術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家來說,為圖書畫插圖,也是他們十分看重的作品。「畫圖書插圖,先要讀文本、理解人物,出版社通常給不了太高稿酬,對畫家來說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呂敬人說,正是在這樣的循環中,書籍設計距離「精緻」遠了。

換一種眼光看,出版物的設計創新也是衍生文創的基礎。在上海理工大學版藝學院開設工作坊的同時,上周末,馬克·科克雷蒙還走進思南書局為書籍愛好者們開了一堂「手工書籍裝幀中的先鋒藝術」課,手把手教讀者定製屬於自己的燙金筆記本。隨著實體書店回暖,上海出現了越來越對面向大眾的新型閱讀文化空間。如何通過出版物設計的創意平臺,進一步延伸裝幀設計文化產業鏈是出版業面臨的新課題和新機遇。讓書變得更加「好看」,讓「好看」發揮更多價值,在產學研各個環節,都有更多想像空間。

相關焦點

  • 書籍封面設計背後的故事
    作家董橋在《最後,迷的是裝幀》一文裡說:「書痴先是只買要讀的書,繼而搜買想讀的書,再則立心讀遍存書,最後捧回家的全是些裝幀美麗的老書,就算讀不懂書中的絕種文字也硬要買來玩賞。」這句話大概代表了很多因好看的封面設計而「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之人的心情。
  • 帶名字的手工書、手帳本封面的排版設計
    hi~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好~又見面了,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帶名字的手工書或手帳本封面的排版設計。主要是針對之前給大家分享的藝術字設計的應用。在這裡我們補充一個知識點就是書籍封面的基本要素。書籍封面的基本設計要素有:文字、圖案、色彩、構圖。
  • 基於認知規律的圖書封面設計!
    文/孫瑞英 讀者的認知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信息加工的過程,讀者對圖書封面設計信息的識別和接受是在其認知過程的制約下進行的。圖書封面設計方式如果不能與讀者的認知過程相匹配,就會影響讀者對圖書封面信息的識別、理解和記憶,進而影響讀者對圖書的取捨。
  • 那些誕生於「黃金時代」的書籍封面設計
    他的早期作品包括為新方向出版社設計的第一張封面,都是受建築主義啟發,使用了金屬幾何排版裝飾物和鉛字盒的墊片。後來他的設計變得更加自由和隨性,他為新方向設計的封面是其設計手法的結晶。除了平面設計外,勒斯蒂格還做室內裝潢、紡織品和家具設計。他是一位虔誠的現代主義者,宣稱自己屬於「天生自帶現代性的年輕群體」之一。
  • 為什麼這些書的中文版封面比原版好看?
    「現代性」這個詞兒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帶來最明顯的改變,其實不就是愛情觀嗎!因為有了自由戀愛的觀念,然後才衍生出了男女平等、女權主義、不婚、丁克、LGBT、宗族和大家庭的解體……西方用了三四百年完成了愛情的現代轉型,而中國則只用了幾十年,這本書恰恰就是要講述,中國人的愛情觀的誕生史。
  • 封面設計呼喚文編與美編的精誠合作
    我從2015年7月入職齊魯書社,最初是教輔崗位,兩年後轉到宣傳崗。這裡一個誘因是我參加山東省「全民閱讀主題活動徵文」並榮獲理論類一等獎,而我在當年的獲獎文章中就提出了加強圖書宣傳必須重視封面設計的觀點。當今社會大約半數購書人比較關心圖書的設計和製作工藝,許多經典作品往往因為設計藝術不夠精緻黯然失色。因此封面設計的效用也不可小視。
  • PPT好看的背景封面意味著什麼
    很多人做PPT都不願意花精力去研究怎麼去弄一張好看的圖片,怎麼去勾勒出一個非常好看的背景以及顏色搭配,這個其實很重要的。希望通過這個文章,很多人都能認可到PPT背景,的重要,而不僅僅是排版以及內容。好看的PPT背景封面到底有啥意義?
  • 找不到書名"美書"給誰讀 圖書設計首先應方便閱讀
    也有讀者覺得裝幀設計雖美,但應考慮瀏覽、閱讀的方便,文字要一目了然、清晰醒目。  比拼構思 價格不貴  幾位購書的讀者向記者反映,獲獎圖書價格很平民,如童書《穿牆術》32元,《顧城詩選》28元,《一個一個人》32元……收藏幾本獲獎圖書,既經濟又方便。書的包裝絕對不是越貴越好,這在出版行業內已是共識,花裡胡哨、披金戴銀的庸俗包裝,不會入資深評委的法眼。
  • 周安迪:「美」是書籍設計的最低標準
    字體設計這件事很有趣。如果一本書內容沒有價值,設計師不該為之做一個好封面現在有些編輯對封面的要求是「好看就行」,這個要求太低了。我不喜歡「最美的書」這樣的說法。「美」強調裝飾性,而我不認為書籍設計或封面設計僅僅是裝飾作用,它關乎到如何將內容合理地組織、呈現出來。
  • 書籍封面設計思路!不能盲目
    書籍裝幀設計從廣義來說,不僅僅單指圖書封面的設計,而是包括開本、紙張、四封、扉頁、內文、環襯、護封、頁碼、印刷、裝訂等整體塑造圖書的過程。但在視覺傳遞過程中,封面設計在最前沿產生著重要的審美影響。構思立意是設計的第一步,也是設計作品中所進行的思維活動。
  • 這麼好看的樂理書你不心動嗎?
    打開教材的剎那,就一個心情,驚豔!作為一枚教學英皇樂理多年的老師,這一刻我實實在在羨慕起我的學生來了,你們的新版樂理書也太好看了吧!先看封面:五本教材五種靚麗顏色。這麼blingbling的封面有沒有達成集齊一套就可以召喚神龍的成就感。
  • 終極盤點:2020年度PUP獲獎書目封面設計大賞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封面和裝幀往往能夠比內容更快地將圖書呈現給讀者。除了呈現標題、作者這些最基本的內容,成功的圖書設計通常要做到更多——它能吸引我們將書在手中捧上一會兒,細細翻看,再對其設計加以欣賞玩味。我們始於書的封面設計,陷於精良的排版和紙張,忠於出版社對深邃思想的高質量呈現。在短短的時間裡,我們「以貌取書」,像欣賞藝術品一般對圖書設計加以珍視和品鑑。
  • 大冰又用小朋友做封面,什麼樣的封面設計才是好的?
    此外,梁啓超的照片也曾被冒用在署名康有為著的書上。照片裡的都是胡適比如妖魔鬼怪、亂象叢生的經管類和成功學的書籍,如一篇文章中所寫的:經管類熱門圖書的封面設計都五花八門,畫面效果極為鮮明,頗具廣告性,顯得「搶眼」「熱鬧」「火爆」,展現出「沸騰的經濟生活」的社會局面。
  • 企鵝圖書2018學生設計大獎獲獎封面作品創作解析
    我用基本形狀描繪出豬的鼻子,這組形狀放到《動物莊園》的文本中就是主人公老少校(豬)。封面背景我選用了石頭材質一般的灰色,這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共產主義的殘酷。從一開始,這件作品就是我的最愛。非常獨特,有標誌性的幽默色彩。我真的很喜歡這種簡單的設計風格。
  • 從印前設計談降低圖書成本
    短行較多的書,如橫排的詩集,用32開本,其切口及訂口有很多空白,用紙較多。假如用狹長形的36開本,可以節約紙張。如果開本太小,折數和光邊材料損耗也較多。為了便於印裝,儘量不用或少用不規則的開本,這樣可降低印裝成本。2、紙張材料紙張材料在圖書成本中佔有很大比重,約佔40%以上。因此合理地選用紙張材料是降低圖書成本的一個重要方面。
  • 窗戶怎樣裝修能更好看,這樣設計好看又唯美!
    有的人認為窗戶設計大同小異,其實不然。窗戶設計得好,會非常的好看而又獨特,對於整個裝修有畫龍點睛的作用。那麼窗戶設計如何能更好看呢。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下面這些好看又唯美的設計吧。歐式框景窗設計框景框景,就是安裝像畫框一樣的窗框。
  • 小學課本大賞,被這些封面設計美哭!
    關於小學課本的記憶,已經長大的美美醬印象最深的還是:飽和度高的封面、配圖極簡的正文(一不小心,暴露了年紀)。你印象中的小學課本設計是什麼樣的?今天美美醬先帶大家去看看各國各地區的「小學課本大賞」。
  • 範用的封面藝術:設計的封面可以下酒
    那是他為三聯設計的七十餘種圖書封面的「自選集」,有巴金的《隨想錄》、夏衍的《懶尋舊夢錄》、楊絳的《幹校六記》、鄭振鐸的《西諦書話》、葉靈鳳的《香港風物誌》和俄國綏青的《為書籍的一生》等。三聯近二十年來人文社科類的精品多囊其中。該書彩印,對入選的每本書的內容和相關設計背景做了簡單介紹。讀這本書,真是一種享受,也是對三聯老版本的一次有趣的巡禮和把玩。書名叫「葉雨書衣」。葉雨,業餘的諧音。
  • 封面裝幀,買紙質書的理由
    除了單本的圖書封面,許多傳統出版社下的出版品牌、小而精的出版工作室近些年投入很多在品牌的設計,並以該系列叢書中的每一個個體強化、回應品牌風格;而隨著出版文創時代的到來,圖書的封面作為由書中的文字提煉出的視覺信息和代言符號,常從書籍這個載體溢出,成為做文創設計時主要的參考元素,甚至被直接平移挪用,這就需要在設計圖書封面時用更多的心思來為之後的營銷和文創打基礎。
  • 從設計看企鵝: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封面是如何煉成的?
    2018年12月21日至2019年1月25日期間,企鵝蘭登出版公司在中國舉辦了首個面向公眾開放的書籍封面設計展,甄選了150本封面設計具有特色的圖書,在上海現代藝術基地展出,其中既包括奠定了企鵝設計傳統經典地位的「三段式」系列,也包括了平面設計質感十足的毛邊本系列、布紋經典和手繡系列。展覽展示了企鵝圖書的設計發展史,觀眾有機會一睹設計精美的卡夫卡全集、納博科夫全集和亞瑟·米勒精選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