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雙語標識、多杆合一 杭州馬路「國際範」越來越足了

2020-12-12 浙江新聞

  今年9月,杭州將舉辦G20國際峰會,也會迎來很多不熟漢語的外國朋友。

  找景點、尋公廁、坐公車等等,一切出行都需要看馬路上的標識標牌,因此其簡單明了很關鍵。

  這一點,相關部門早就考慮到了,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未雨綢繆,根據《杭州市城市標識系統國際化行動計劃(2016—2017年)》要求,啟動城市標識系統國際化的綜合整治,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

  昨天,記者從市城管委獲悉,杭州的城標國際化綜合整治順利進行,預計6月底之前,G20國際峰會所涉及的主城區46條主要道路將完成主體化改造,之後還會繼續推廣到主城區的191條道路上去。

  標識國際化:既有導向功能又能美化環境

  城市標識系統,是指設置在公共區域,提示和指導人們行為的標誌物,包括各類導向標識、圖文信息指示和公共信息標誌等。

  因此,這次杭州對城市標識的整改,就是為了讓行人更方便,主要涉及路名牌、公廁指示牌、交通指示牌、景區指向牌、公共建築、場所(機場、地鐵、醫院、劇院等)指示牌等等。

  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好的城市標識系統可成為一種替代的「國際語言」,不僅能起到導向功能,又能美化城市環境,但不規範的標識標牌卻會起反作用。

  就比如以前曾被很多杭州市民吐槽的「錢潮路」,在錢潮路之江路交叉口,上面「錢潮路」的英譯是——MONEY-IS-COMING ROAD,直譯起來就是「『錢-來-了』路」。

  確實,最近幾年,杭州各類城市標識標牌都有不同的主管部門分頭管理,城市標識系統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導引牌隨意設置、設置密度不斷增加、打著公益的旗號做商業廣告等。

  「有的標識標牌下面的英語翻譯,因建設部門翻譯不規範,掛出來鬧笑話的事很多。」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標識標牌亂象頻現,會誤導遊客,後果比較嚴重,這也是杭州在G20峰會之前重點整治城市標識的主要原因。

  國際化推進1:雙語化

  標識標牌國際化,改造的第一步,就是雙語化。

  記者了解到,杭州目前改造的所有標識標牌今後都會使用中文和英文翻譯的雙語表達方式,為此,在今年4月杭州質監部門還特別出臺了一部地方性法規——《道路交通指示標識英文譯寫規範》,以此來規範各建設主體。據悉,之後還將出臺更多相應細化規範,如交通系統、衛生系統、教育系統等等,都會有更多更具體的英文譯寫規範。

  通俗點說,就是明確以後標識怎麼翻譯,全部有據可查,不能自己生硬編造。

  具體的標識標牌,怎麼翻譯,記者收集了幾種,大家看看。

  市區內的路名牌,綠底白字,雙語標註。特別注意的是,中文下方的標註按照「地名單一羅馬化」標準統一翻譯方式。地名使用漢語拼音,通用名用英文,如「道路」(Road)用簡寫「Rd」,「街道」(Street)用簡寫「St」,「大道」(Avenue)用簡寫「Ave」,「東西南北」用全拼「East、West、South、North」。如體育場路,就翻譯為Tiyuchang Rd。

  交通指示牌,則採用藍底白字樣式。景區指示牌,特殊期間,除了中文標識外,下方還會根據情況放置多語種的翻譯語言。

  公廁指示牌採用墨綠色底白字樣式,另外,公廁以往都用英文翻譯「TOILET」,今後參照國際標準,會統一變成「Restrooms」。

  「無障礙升降平臺」的英文翻譯,不是現在普遍的「Disabled stairlift」,而是「Wheelchair Accessible」。

  國際化推進2:多杆合一

  以前,市民經常會看到道路上杆子林立、錯綜複雜,影響視覺效果。因此,參考國際標準,國際化改造的首要一條就是多牌合杆和多杆合一,儘可能合併。

  改造的原則是,以後一條道路上最多只有三種杆。一般情況下,兩種杆,路燈杆和F形交通標識杆。特殊情況下,如果某條道路特別寬,還會出現路名杆。

  今年上半年,西湖大道首先啟動多杆合一的試點,主要選取三個類型的合杆杆件,即「路燈與F杆」、「路燈與信號燈杆」、「投射燈與信號燈杆」,效果很不錯,該路上的杆子少了三分之一。而記者昨天在體育場路上見到,這裡已經出現了整治後的合併杆,把公廁指示牌和路名牌都合併到了F形交通標識杆上,簡單清爽多了。

  據悉,目前上城區、江幹區已分別完成西湖大道、清江路路燈杆和交通設施杆件的整合試點。同時,拱墅區文暉路,西湖區曙光路、玉古路列為試點項目,將推進「多杆合一」整合。下一階段,「多杆合一」將推廣到杭城的重點道路上。

  歡迎市民給標識標牌「挑刺」

  請致電本報熱線85109999

  記者從各個相關部門了解到,杭州城市標識系統的國際化整治推進順利,本月底前便可基本結束。

  如市政部門結合道路環境提升整治工程,對整治道路的路名牌、公廁指示牌進行規範和優化;並對相關路段實施多杆合一的試點推進工作。而繞城123公裡,涉及16個入城口的標識標牌,交通部門也已落實了改進方案,預計6月中下旬便可完成整治。另外,公交集團透露,目前主城區2000多個公交站名的英文翻譯已經完成,正在由相關部門進行審核,待審核通過後就可以進行統一規範安裝。交警、園文部門對交通指示牌和景區指示牌也在抓緊整治中。

  其實,每個市民每天出門就能見到各類標識標牌,大家也應該能更快發現問題。

  「6月底,雖然整治工作結束了,但標識標牌那麼多,說不定還有錯。」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整治結束後,他們將加大路名牌長效管理工作,道路養護單位加大巡查力度,對照設置要求和譯寫規範,進行糾錯、整改,當然也歡迎市民來「挑刺」。

  G20峰會之前,為杭州更加國際化,歡迎你來「挑刺」!

  從即日起,大家發現身邊的城市標識標牌不規範,或者有錯誤的地方,請致電杭州日報85109999新聞熱線告訴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向有關部門反映,並及時改進。

相關焦點

  • 路名扮起「國際範」 濟南道路杆件路名等將加注中英文對照
    拼音、英文縮寫「混搭」外國人「蒙圈」當前,濟南正在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而城市標識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一環。泉城路商圈是濟南中心城區最繁華的區域,近年來國際化因素有所提升,比如黑西路、趵北路更換了部分中英雙語停車誘導牌、道路導向牌。但是,還有很多杆件標識的細節有待提升。在黑西路,道路上方的停車誘導牌上,「道路」英文翻譯用的是「Road」,附近道路地面道路導向牌則使用拼音「LU」作為英譯。
  • 市人大代表潘伊玫:讓雙語標識譯出杭州的「國際範兒」
    杭州網訊 站在「後峰會,前亞運」的窗口期,各類高端國際會議、國際殊榮、國際賽事不斷花落杭州,在大街小巷、旅遊景點能見到的國際面孔越來越多,「最憶是杭州」杭州在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世界名城中還有哪些細節值得關注?在今年的兩會上,潘伊玫就提交了關於規範杭州公共信息雙語標識的建議。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提升對外開放和城市國際化水平,深入推進旅遊國際化。作為人流量密集的交通樞紐集散地,火車東站是杭州城市國際化形象的窗口展示單位,其基礎設施的完備性和雙語標識的規範化,直接折射出整座城市的國際化水平。
  • 國際範兒!外賣小哥用中英雙語發送餐簡訊(圖)
    國際範兒!外賣小哥用中英雙語發送餐簡訊  武漢越來越有「國際範」,團隊20多人都在嘗試與顧客雙語溝通  本報訊(記者李愛華) 收到一條中英雙語簡訊,竟然是外賣小哥發來的!近日,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武昌漢街附近一外賣送餐小哥用中英雙語發信息與顧客溝通。許多網友感嘆,外賣小哥都在使用英語了,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 國際範兒!外賣小哥用中英雙語發送餐簡訊
    外賣小哥用中英雙語發送餐簡訊武漢越來越有「國際範」,團隊20多人都在嘗試與顧客雙語溝通收到一條中英雙語簡訊,竟然是外賣小哥發來的!近日,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武昌漢街附近一外賣送餐小哥用中英雙語發信息與顧客溝通。許多網友感嘆,外賣小哥都在使用英語了,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為勵志的外賣小哥點讚。
  • 濟南「多杆合一」明年正式啟動 電線桿、通信杆等將「收入」綜合杆
    未來在濟南,通信杆、信號杆、路名牌杆、電線桿等將統一收進「升級版」路燈杆中,城市道路整體形象也將變得更加清爽、簡約。  通信杆、監控杆等「多杆合一」  目前,道路上架設的杆件主要包括:路燈杆、交通標識杆、智能交通杆、監控杆、路名牌杆、公共設施指示牌杆、電車杆、通信杆等。這些設施大都是獨立成杆,部分路口區域杆體過於密集,且設置不合理,影響行人通行。
  • 通信杆、信號杆等「多杆合一」!明年濟南升級版路燈杆將更清爽簡約
    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由該局編制的《濟南市城市道路杆件與標識系統整合技術導則》已於10月31日正式印發,隨之而來的三條樣板路改造和三年整治行動也將於明年啟動。未來在濟南,通信杆、信號杆、路名牌杆、電線桿等將統一收進「升級版」路燈杆中,城市道路整體形象也將變得更加清爽、簡約。
  • 服務更具國際範 海口持續完善雙語標識標牌規範化建設
    海口市政府服務中心受理大廳內設置了規範的雙語標識標牌。海口日報記者康登淋 攝12月9日上午,來海口市政府服務中心辦理證件的夏先生驚喜地發現大廳有了新變化:「商事登記服務Business Registration Service」「自助複印區Self-help Copying」「無聲叫號Silent Queue Manager」……從各個窗口的顯示屏到隨處可見的溫馨提示、指引牌等,全部換成了中英雙語標識標牌,方便外籍人士前來辦事
  • 英語標識準 國際範更足
    5日,廣州《公共標識英文譯法規範》(下稱《規範》)第三次修訂項目論證會召開,「廣州英語標識糾錯」微信小程序也正式上線,市民可通過該小程序拍照上傳錯誤的英語標識並發送個人譯寫建議。從2009年廣州開始對市內道路交通、旅遊景點、體育場館、醫療衛生等場所的公共標識提出標準化英文譯法以來,此次已是第三次修訂,可見廣州對於公共標識英文譯法的重視。發動市民一起來「找茬」,也可以推動公共標識英文譯法越來越規範,這也是廣州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打造國際交往中心的應有之義。有過出國經歷的朋友都知道,出門在外,語言不通是最讓人無助的。
  • 我市首批11家涉外醫院開設24小時雙語(中英)諮詢電話
    近日,市衛生健康委向社會公布了首批11家涉外醫療服務定點醫院創建單位24小時雙語(中英)諮詢電話,讓更多國際友人尋醫問診更加便捷。我市六家醫院已開通英文網頁市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正在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全力打造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越來越多的國際交往活動在渝舉行,越來越多的外國機構、企業、組織在渝落戶,越來越多的外籍人士在渝工作生活,參與到城市建設與發展。
  • 規範雙語標識,讓寧波更加國際化
    路邊,常常能看到甬城中英文雙語標誌牌不規範的現象。年初以來,市住建委在市外辦指導下,受理了中山路公交站名牌、中山路導視牌、櫻花公園內部標識、環城南路道路標誌牌等多起標識審校工作,按照《技術指引》和《翻譯規則》有關要求,對標識畫面、排版、中英文等內容進行審核確認,確保公共雙語標識建設的規範化和標準化。  此外,積極推進項目建設。
  • 舟山路牌有了新變化 雙語標識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
    2018-05-09 16:02 | 舟山晚報標上中英雙語,立柱統一採用黑色外漆,版面底色統一採用藍色……5月8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舟山市路牌標準化、「雙語」化工作正在推進中。為避免出現譯文錯誤,市外僑辦結合杭州G20峰會相關經驗和外籍人士用語習慣,已修編了《舟山市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寫指導手冊》(2010版),作為舟山中英文標識譯寫標準並統一發布。規範整治66條主幹道的路牌近日,記者在朱家尖看到,工人正在加緊安裝新式路牌。
  • 案例分享:上海市多杆合一、綜合杆道路智慧路燈解決方案
    為了解決道路杆件林立、架空線雜亂等問題,切實改善城市道路景觀,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上海市以架空線入地和召開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為契機,成立架空線入地和合杆整治指揮部,市政府辦公廳建立聯席工作會議制度,統籌引導市區兩級、多部門推進工作。
  • 注意到寧波街頭的「雙語標識」了嗎?歡迎來找茬
    不過,這種情況以後會越來越少。近日,記者從市外辦了解到,寧波的城市雙語標識系統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記者了解到,2015年,我市制定出臺了《寧波市城市公共雙語標識系統建設實施方案》、《寧波市城市公共雙語標識系統建設技術指引》、《寧波市公共雙語標識英文翻譯規則》和《寧波市城市公共雙語標識系統專項規劃》。  孔瑋瑋告訴記者,除了參考國際標準,也會讓英文翻譯本地化。「雙語標識並不是在中文下面加一句英文就行了,這其實是一個城市建設和管理的系統工程。
  • 泰國留學|斯坦佛國際大學中英雙語進階課程介紹
    斯坦佛國際大學中英雙語進階課程為什麼選擇中英雙語進階課程?1、中英雙語人才需求大,符合中國政府政策需求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計劃以及東協關係的進一步深化,中泰兩國在經貿往來日新月異、伴隨著無限商機和發展空間,因此國際商務合作已經成為當下經濟發展中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和浪潮,中泰兩國間的國際商務活動也變得日益頻繁和重要。在當前的全球環境下,市場對中英雙語或多語種國際化人才的需求將與日俱增。
  • 清除人行道上「攔路虎」,北京20餘條道路推進「多杆合一」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城管委近日編制發布了《北京市城市道路多杆合一工作導則》和《北京市城市道路電力箱體三化設置要求》。今年,全市將重點推進20餘條道路「多杆合一」和核心區重點區域、道路100餘處電力「箱體三化」的治理工作,落實打造街區更新示範大街。
  • 為雙語標識「找茬」 武漢的雙語標識令人眼花繚亂
    近日,有讀者向本報反映,武漢的雙語標識實在是令人費解。  同條街上的地名譯法不同  網友「白馬嘯西風」是武漢的一位微博達人,他向本報反映,漢街的英文標識比較「亂」。  昨天,記者在漢街發現,沿路的標識牌上,關於「知音廣場」、「太極廣場」和「藥聖廣場」的翻譯有點不太統一。
  • 【CMA報名通知】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CMA註冊管理會計師中英雙語國際精英班簡介
    根據統計,與其他國際類證書相比較, 只考2門,無語言障礙,可以選擇中文或英文考試的CMA已成為大學畢業前可以學完,考完,取得的國際認證。為滿足職場需求,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高端複合型人才,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特別開設CMA中英雙語國際精英班,面向全校在讀學習選拔招生。
  • 南昌地名標註為中文配拼音 網友建議"國際範"
    摘要 一場場國際賽事和活動的舉辦,讓來南昌的外國遊客越來越多。  一場場國際賽事和活動的舉辦,讓來南昌的外國遊客越來越多。因為,他們手機地圖APP顯示的南昌路名均為英文,而實際到達的地方則顯示中文名及漢語拼音,讓他們感覺不便。  有網友認為,南昌市漢語拼音標註的路名顯現不出「國際範」,因此建議,學習上海、長沙等地做法,將道路通名增加英文譯法。
  • 倫敦掀起「漢語熱」:遠郊出現中英雙語幼兒園
    資料圖(圖源:BBC)海外網6月10日電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對外交流日益頻繁,國際社會對中文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最近,遠在英國倫敦,一家中英雙語幼兒園成立。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近日,一所英中雙語教學幼兒園在倫敦東南遠郊的佩茨伍德(Petts Wood)開辦,並選擇在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當天舉行成立發布會,讓參與者有機會現場體驗「包粽子」。報導認為,這顯示中文教學在英國的影響已超越華人社區和市中心地段,開始走向英國的基層社區層面。
  • 「高大上」「國際範」!昨天杭州又一家國際學校交付8月開學
    2018-06-29 17:3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鄭希均杭州又增加一所國際性學校!來自杭州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消息,今天,杭州惠立學校校園交付暨惠靈頓外籍子女學校成立儀式在蕭山科技城教育園惠立學校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