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釋法】他們的家怎麼了? ——一場關於法定繼承權的糾紛

2021-01-08 澎湃新聞
【以案釋法】他們的家怎麼了? ——一場關於法定繼承權的糾紛

2021-01-06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德澤源流遠,家風世澤長。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良好的家風是一個家庭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民風社風的根基和社會和諧的基礎。常言道,國風之本在家風,而家風之本在孝道。所謂孝,就是老人在時養老尊老,老人不在時,兄弟姐妹依然和諧相處,維繫原有大家庭的和睦。

但是現實社會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案例卻時有發生,因為遺產繼承問題吵得不可開交,不僅弄得兄弟鬩牆,最終還有鬧上法庭,走一回法律程序,但也未必能就此善罷甘休。很顯然,無論長輩留下多少遺產,對於相互計較的子女來說必定會錙銖必較,幾十萬元也許對於經濟發達地區而言算不得巨大財富,但也會引起家庭內的紛爭。

作為審理家事案件的庭室,近日,準旗人民法院民一庭第一合議庭審理了一起較為複雜的繼承糾紛案件,這個案件由簡易程序轉為普通程序,前前後後開了四次庭,開庭前還組織了庭前會議,對雙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進行了交流,開庭前、開庭時、開庭後,主審法官多次給當事人進行了調解,窮盡調解手段,但還是沒能平息每個當事人心中的怒火,兄弟姊妹們的爭吵一直沒有停歇,只要談及遺產分割問題就會「地火不息」。目前,該案件應當事人的申請,正在對案涉房屋進行評估,我們的法官也在努力對該案件繼續進行調解,同時深入探討研究在無法調解的情況下如何裁判。

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案件,足足五個月了,據說在來法院之前,村委會及其他親戚朋友也給雙方當事人進行過調解,但都無功而返。每一次開庭,每一次調解,作為書記員的我都會在場,記錄著當事人的每一句話,看到他們每一個猙獰的表情,還有那喋喋不休地吵鬧聲……我真的很想知道,他們的家到底怎麼了?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開始正式實施,關於繼承這一內容《民法典》第六編做出了詳細的規定。繼承是指繼承人對死者生前的財產權利和義務的承受,又稱為財產繼承,即自然人死亡時,其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一般由歸死者生前在法定繼承範圍的親屬承受的民事法律關係。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辦理;有遺贈撫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而在本案中,因為兩位老人去世時,沒有留下遺囑,所以兄弟姊妹們才會因繼承份額的多少產生爭執。

考慮到遺產的繼承總會因為分配問題或是主體問題發生糾紛,遵照《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在向法院提起遺產繼承糾紛案件時,應該遵循的原則:

(一)保護私有財產繼承原則。(二)繼承權男女平等原則。(三)權利義務相一致原則。(四)養老育幼,保護弱者原則。(五)互諒互讓、協商處理、充分發揮遺產效用原則。《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條規定了遺產分配規則,對法定繼承人分割遺產做出詳細說明。這一規則對本案中分家析產起到了一定的指引作用。

託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起繼承糾紛,讓我們看到了這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大家庭的分崩離析,想想父母生前,再看看父母離世後。明顯的對比,人性的寫照,實在令人心寒。本案是因繼承遺產而引發的典型家庭糾紛,符合準格爾旗當地的風俗習慣,以及當前退耕還林、拆遷補償的形勢,加之當事人已故父母未能在生前立下遺囑,所以導致雙方當事人矛盾重重,紛爭已久,審理和調解難度很大。我們的主審法官立足親情,耐心釋法引導,想通過親情感化我們的當事人,從而消除各方之間的對立,但截至目前來說並未起到明顯效果。此外,法官還找準調解難點,準確把握確定繼承份額和不動產遺產變現兩個難點,採取內部競價方式,但由於當事人分文不舍,最終商談未果。

我們常說:家是港灣,那麼,如何在港灣裡自由自在的遊走呢?其實是愛,因為愛是退路。要想讓親情和家庭和睦,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愛,金錢利益固然重要,但是和睦這份「人性親情的光輝」才更為高遠。司法是可以給人民群眾帶來救濟,保護人民的權利,但是,孝老尊親、維護家庭和睦這些事兒還得靠我們每一個人自己來做,來傳承。最後想用曾國藩的話來結尾:「只有家和,才能福自生。」

文/民一庭 丁亞麗

原標題:《【以案釋法】他們的家怎麼了? ——一場關於法定繼承權的糾紛》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法定繼承權糾紛時效是多久?繼承權糾紛一般怎麼處理?
    法定繼承權糾紛時效是多久?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八條,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繼承人無法主張繼承權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訴訟時效處理。
  • 【以案釋法】名譽受損起糾紛 法官調解當庭道歉
    【以案釋法】名譽受損起糾紛 法官調解當庭道歉 2020-06-08 0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案釋法】關於代位繼承的相關裁判規則5條
    案號:(2013)朝民初字第38119號來源:趙敬賢、宣璇編著:《婚姻家庭、繼承案件審判參考》,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版2.代位繼承只適用於法定繼承——徐靜代位繼承糾紛案案例要旨:代位繼承只適用於法定繼承,在遺囑繼承中不適用。
  • 【以案釋法】養子女收養關係被解除後繼承權認定
    肯定說認為,前養子女盡到了主要贍養義務的,應該納入被繼承人的第一順序繼承人,不僅可以與被繼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等其他第一順序繼承人一併繼承遺產,在沒有其他第一順序繼承人時,他們還可以直接排除其他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機會,獨自繼承遺產。我國確定法定繼承人範圍和順序的依據,主要是被繼承人同親屬之間親疏遠近及其相互之間的家庭經濟關係、日常生活方面的相互依賴程度。
  • 安遠:「以案釋法」引領普法新時尚
    ,把司法、執法、糾紛調解、法律服務工作過程變成普及法治知識、提高群眾法律素養的普法過程,通俗易懂,群眾又喜聞樂見,「以案釋法」的普法形式成為安遠縣引領普法的新時尚和新亮點。活動的下半場安排律師現場用群眾身邊發生的典型案例,進行現場說法,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講述案件全過程,並對案件進行點評,場中還不時向群眾提問,讓群眾分析案件,最後律師對整個案件進行以案釋法,現場一片掌聲。
  • 以案釋法丨土地租賃糾紛那些事兒
    下面跟著小編一起看看三個典型案例為大家以案釋法。01.在法定最長租賃期限內的租賃合同屬有效合同,應予以解除。法官釋法 在上述案件中,土地租賃合同籤訂於2003年,而徵地拆遷發生在2017年,村民委員會與李某籤訂租賃合同時無法預見涉案土地會被徵收。而土地徵收拆遷政策的出臺是當事人無法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所以,本案中因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徵用涉案土地對合同雙方而言即屬於合同履行中的不可抗力。
  • 以案釋法 || 老鄉們~土地租賃有了糾紛,看這裡~
    在法定最長租賃期限內的租賃合同屬有效合同,應予以解除。法官釋法徵地拆遷政策是合同履行中的客觀障礙,但是否屬於不可抗力事件應具體案件具體分析。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法官釋法在土地租賃糾紛案件中,出租方與承租方對土地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土地面積以及土地使用性質。導致土地面積爭議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四至約定不明確、土地面積不精準。
  • ...糾紛成因複雜 釐清關係合法繼承 ——一起繼承糾紛案件的庭審...
    這起由三個出嫁女作為共同原告,以法定繼承糾紛將其兩個兄弟及其兄嫂、侄子及其侄女起訴到準旗法院的案件,要求判決原、被告平均分割繼承他們父母去世後留下的房屋及存款。案涉原、被告系同胞姊妹兄弟關係,三原告已出嫁,父母生前由子女們輪流照顧。在二老相繼去世後,生前留下的存款、房屋如何分割成為了兒女們所爭執的問題。
  • 「以案釋法」教老人如何防騙
    根據社區普法需求,本次普法座談會邀請了3位來自江西道善律師事務所的「公益律師」,針對兒童防拐和暑期安全、老年人財產繼承法律問題以及預防集資詐騙等法律知識,通過以案釋法進行普法宣傳的同時,還針對社區居民常見問題提供了法律諮詢服務。
  • 以案釋法 | 婆家拆遷得五套房,女子離婚未分得一套
    家住北京大興區的李女士,婆家拆遷分了5套回遷房,可令她怎麼也想不到的是,離婚後,她和兒子竟然無家可歸。而他們婚後一直居住的房子,是梁先生父母宅基地上的房屋,已於2010年拆遷,宅基地拆遷總共獲得5套回遷房和補償款90萬元。梁父已於2014年因病去世,梁先生作為獨生子,也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在2016年申請辦理了繼承權公證,明確表示放棄對梁父的遺產繼承權。
  • 【以案釋法】關於「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的那些事
    【以案釋法】關於「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的那些事【以案釋法】關於「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的那些事【以案釋法】關於「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的那些事關注我,讓我成為你的專屬小太陽吧「海底撈」狀告「河底撈」商標侵權,一審被法院駁回
  • 以案釋法|父親早年拋家棄子,還有權利繼承爺爺奶奶的相關財產嗎?
    以案釋法 近日,江幹區閘弄口街道三裡亭社區有位朱先生諮詢,因其父母親早已離異,父親戶籍早已遷出,現在居住的三裡亭村民家園是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近幾年許多地方拆遷,由此引發很多糾紛,比如拆遷房還沒有到手就出現不同情況的財產分割問題。
  • 【以案釋法】遺產繼承可否申請司法調解
    【以案釋法】遺產繼承可否申請司法調解 2020-11-09 2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國時期中國女子繼承權第一案始末:這個女子身世不簡單
    雖然中華民國成立後,法律規定了未出嫁女子和男子一樣擁有繼承權,但因為中國2000多年封建王朝形成的男權主義制度,十餘年來都沒有人敢主張女子的繼承權。盛愛頤成了中國歷史上女子繼承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上海地方法院受理此案後,消息很快傳開。因為當事人盛愛頤是清末民初中國紅頂商人盛宣懷的女兒,這樣一個涉及豪門恩怨的糾紛,自然成了人們飯後茶餘爭相討論的話題。
  • 以案釋法——以「大情懷」做好「硬功夫」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明確將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建立檢察官以案釋法制度作為實現全面依法治國戰略目標的重要內容予以推進。2017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的意見》,對建立檢察官以案釋法制度提出明確要求。中央有要求,高檢有行動。
  • 旁聽庭審 以案釋法
    旁聽庭審 以案釋法 2020-12-02 21: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喪失繼承權的法定事由有哪些規定
    人死後近親屬對其合法財產享有繼承權,那喪失繼承權的法定事由有哪些規定?
  • ...關於民間借貸您了解多少?看這兒!法官以案釋法,為您答疑解惑→
    ……典型案例+法律提示法官以案釋法帶您了解民間借貸那些事兒劉某稱,2012年劉某與某房地產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口頭約定,劉某的資金通過米某私人帳戶進入公司帳戶,劉某向某房地產公司出借20萬元,每月利息5000元。之後,劉某如約支付了上述借款,也按月收到了5000元的利息。2014年6月,王某因病離世。米某沒有將劉某資金退還,而是在2015年1月22日成立新公司,該新公司法定代表人正是米某本人。
  • 房產繼承糾紛多該如何判斷你是否有繼承權?
    近年來由於房價的不斷上漲,涉及到的房屋糾紛也越來越多,那麼對於繼承房產糾紛也是比較多的,很多人對於自己有沒有繼承權有很多的疑問,錦盾律所整理了關於如何判斷你是否有繼承權?這一問題的相關資料,來看一下吧。
  • 以案釋法 | 父母老宅拆遷,八百多萬拆遷款全被弟弟領走
    家住北京通州區的王大姐就對弟弟非常失望,她父母的老宅於2018年拆遷,她的小弟弟竟然瞞著她們姐仨兒,將840萬元的拆遷款全部領走,並理直氣壯地認為,家產就應當兒子繼承。王大姐、王二姐和王三姐知道此事後,認為弟弟侵害了她們的繼承權,於是,她們將王六弟、王五弟、王四弟媳、王大侄、王二侄訴至法院,請求判決:王大姐、王二姐和王三姐對父親名下宅院所有拆遷款享有繼承權,按照法定繼承,繼承人有六個人,每個人應繼承140萬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