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輕似夢;四月裡,柳花將老欲飛綿

2020-12-20 隔著大西洋

01

柳花是很小很小的。

你去看唐寅的師父周臣畫的《閒看兒童捉柳花》,柳花幾乎是找不到的。

唐寅的同學、周臣的另一個弟子仇英也畫過《捉柳花圖》。

放大很多倍以後,仇英的柳花比周臣的大很多,起碼你可以看到那象徵著柳花的白點點……

然而還是白點點……

這也不能怪他們。

柳花是真的很小很小,幾乎不算花。

你要和柳條面貼面站著,仔細撥開,才能看到藏在葉子間的那一串鵝黃色的柔荑花序。

象宋人畫的這幅微距版垂楊飛絮圖,那真的是良心之作了。

這幅畫上的垂揚已經開始飛絮了。但是它的柔荑花序還在。

是誰以極為微細的眼光,畫下了這麼一幅罕見的、精緻的、將絮未絮的柳花圖?

李時珍《本草綱目》上說得很明白:柳花是黃蕊,蕊中有細黑子,花老了以後,黑子脫落,帶著白絮一樣的絨毛四處飄飛。

楊柳……春初生柔荑,即開黃蕊。至春晚葉長成後,蕊中結細黑子,蕊落而絮出,如白絨,因風而飛。入池沼,化為浮萍,黃蕊即花,其子乃絮也。

飄飛成蘇軾詞裡著名的「似花還似非花」。

02

蘇軾寫「似花還似非花」的時候,正是貶居黃州的第二年,還沒有變成東坡居士。

貶官當然不好,絕不像那些不知柴米油鹽的人輕飄飄地說一句威武不屈富貴不淫就完了,貶黃州的那幾年是蘇軾最不幸的日子,幸運的是,他沒有扛不住死掉。

那年春四月,他的舊同事章楶出為荊湖北路提點刑獄,寄給他一首柳花詞。

章楶這首柳花詞,說不上好,也說不上不好,這首詞估計沒太多人記得,之所以現在還能活下來,大概率是因為蘇軾接到信以後寫了一首和詞,詞題就叫「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楊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閒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漸滿,香球無數,才圓欲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章楶原作【水龍吟 楊花】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裡,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蘇軾和作【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蘇軾寫完柳花詞快一百年以後,有個女子,將從卑微的民間走進南宋的深宮,在上面那幅垂楊飛絮圖上,寫下她垂柳般柔媚的字。

03

這垂楊飛絮圖,真箇好看。

圖上有新綠垂柳四枝,嫋嫋婷婷。柔韌的柳枝以中鋒一筆畫出,俯仰多姿的柳葉以靈動的細筆勾勒,柳葉用汁綠,花序部分用白粉散漫地點出柳絮。

這畫的作者沒有落款。

畫上有兩行題詩,也沒有落款。

可以讓後人胡思亂想、推理破案的憑據,攏共有這些:

兩行題詩「線捻依依綠,金垂嫋嫋黃」左側鈐有八卦中的「坤卦」形印——這樣的坤卦印,一般是給皇后用的。

對幅的左側頁有清乾隆皇帝御題詩一首,大意是說:南宋寧宗的楊皇后,詩書畫都佳,東晉才女謝道韞曾因詠絮之才出名,楊皇后的詠絮之才和謝道韞相比還勝出一籌呢。

這個在畫上題詩、鈐坤卦印的女子,後來普遍被認定是南宋寧宗的皇后楊氏,楊妹子。

04

這是個了不得的女子。

南宋乾道年間,一個十一二歲的女孩子跟著她做樂女的母親入宮表演雜耍,被吳太后留下,伺候那時候才五六歲的小王爺趙擴。

紹熙五年(1194年),韓侂胄、趙汝愚等大臣再也受不了神經病皇帝趙光宗,強行奪權,提前把太子趙擴擺到了皇帝位子上。趙擴那時候27歲,伺候他的楊氏33歲。

慶元元年(1195年),楊氏封平樂郡夫人。

慶元三年(1197年),楊氏封婕妤。

慶元五年(1199年),楊氏封婉儀。

慶元六年(1200年),楊氏封貴妃。

……坐火箭也沒有這樣快的速度好嗎。

再兩年,趙擴的元配皇后韓氏病逝,她的叔父、擁立趙擴有功的權臣韓侂胄,反對立機敏過人的楊氏為後,但趙擴不依,死活就是把楊氏提拔成了後宮之主,一國之後。

你猜怎麼著,五年後,強悍的韓侂胄被殺了。

說得有點遠了。這些只是楊氏生命中的一點往事。

這個聰明、又有狠勁的女子,她拿出這狠勁的一部分用在寫字上,成為書畫史上撲朔迷離的「楊妹子」。

關於楊妹子,是另一個長長的故事。楊妹子能畫,能詩,能寫字。

垂楊飛絮圖上的題詩是楊妹子寫的,那麼那幾枝垂楊,一如題字的柔媚生動,會是她畫的嗎?

迄今,猶無定論。

仿佛這垂楊的飛絮,隨風萬裡,縹緲無定。

05

最後,簡單說說楊花和柳花這混亂的家族吧。

楊花和柳花是同一樣東西嗎?是。也不是。

楊和柳是同一樣植物嗎?……不是。

這是為啥呢!

先來個粗暴的一刀切:

只要是出現在古詩詞文賦裡的楊、柳、楊柳通通是柳樹,楊花、柳花、楊絮、柳絮通通是柳絮或者它的柔荑花序。

都沒有楊屬啥事。

但這並不表示古人指認楊和柳的智商為零,實際上,古人是知道楊和柳是兩種植物的,他們說大白話的時候,楊是指柳屬的蒲柳、或者楊屬的白楊、青柳。柳就簡單了,就是柳屬植物。

他們也很清晰地表示:柳絮這個花鍋,我不背。真正的柳花是黃的。

《本草衍義》:柳花即是初生有黃蕊者也。及其華幹,絮方出,收之,貼灸瘡,及為菌褥。絮之下,連小黑子,因風而起,得水溼處便生,如地丁之類,多不因種植,於人家庭院中自然生出,蓋亦如柳絮兼子而飛,陳藏器之說是。然古人以絮為花,陶隱居亦曰花隨風、狀如飛雪,誤矣。

他們也知道,楊花實際上是楊樹上的「毛毛蟲」。

然而,誰CARE?

那些美妙的句子在每年的四月份都會飄揚。早已飄揚了千百年。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

還是去年時節,綠楊濃,芳草歇,柳花狂。

那是楊的花?還是柳的花?柳的絮?

也不用分那麼清楚,就簡簡單單,學那楊妹子:管他是甚,我自顧眼前玩春光。

相關焦點

  • 最美人間四月天,明年再見
    桃花谷裡桃花仙,桃花美人樹下眠。花魂釀就桃花酒,君識花香皆有緣。美酒消愁愁不見,醉臥花下枕安然。花中不知日月短,豈料世上已千年。不入濁世凡塵染,情願枝頭做花仙。春來三月香風送,便是花奴問君安。煙波浩淼人間四月分南北,南北景色各不同。
  • 蘇軾 | 似花還似非花
    它藉暮春之際「拋家傍路」的楊花,化「無情」之花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復賦物」,幽怨纏綿而又空靈飛動地抒寫了帶有普遍性的離愁。篇末「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實為顯志之筆,千百年來為人們反覆吟誦、玩味,堪稱神來之筆。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這首詞開頭兩句是說,非常像花又好似不像花,無人憐惜任憑衰零墜地。
  •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80句古詩詞,恨無人似花依舊
    白居易: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李煜: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玉漏迢迢,夢裡寒花隔玉簫。李之儀:依舊琅不染塵。霜風吹斷笑時春。一簪華發為誰新。陸遊:五十年間萬事非,放翁依舊掩柴扉。元好問: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周紫芝:問明月,應解笑,白頭翁。不堪老去,依舊臨水照衰容。
  • 描寫四月的優美句子迎接四月句子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四月的詩詞
    只想在四月裡的江湖悠悠,品一壺老酒。  四月,依舊攜一絲清冷。風起,柳絮飛揚,如曼妙飛舞的夢蝶,在點點金色的光暈裡打著旋,輕盈落下,飄落於眉間,飄落於掌心。茫然間,有些許傷感,又是柳絮飄飛的季節。  關於四月的詩詞: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全文)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  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 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
    憶共錦衾無半縫, 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 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箏斷續連珠弄。 花漏:鏤花的銅漏。 欹枕:斜靠在枕上。 窗罅(xià):窗戶的縫隙。 桐花鳳:鳥名,羽毛五色,暮春採集桐花而得名。 連珠弄:古曲名。
  • 「自在飛花輕似夢」:葉嘉瑩先生忙碌又安寧的詩書日常
    先生座右之「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捲軸先生落座時,我順勢看到先生座椅右側牆上掛一捲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他所用的字,小樓,輕寒,淡煙,畫屏幽,輕似夢,細如愁……都是輕柔的敘寫,一個沉重的字都沒有。」「『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一般人是把抽象的感情比作具體的景物,可是這首詞他是把具體的形象,反而比作了抽象的感情。因為風也不大,雨也不大,一切都很輕柔,花片落下來在空中飛舞,像我的夢境一樣輕柔地飛揚。絲雨,牛毛一樣的細雨,無邊的纖細的雨絲,好像是我輕柔纖細的哀愁。為什麼而哀愁?
  • 四月,美人和花更配哦
    一身詩意千尋瀑, 萬古人間四月天。 來看看四月的春天吧! 水似晨霞照,林疑彩鳳來。 清香凝島嶼,繁豔映莓苔。 金谷如相併,應將錦帳回。
  • 作家張宇:四月,等待一場奼紫嫣紅的花事
    四月如期而至,若不是新冠,若不是隔離,大人娃娃早該出門春遊了。前些時候在《廈門文學》發過一篇文章,叫《春遊作文》,現在貼出來權當正是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無奈,我這位朋友只好驅車幾十裡找到一家「農家樂」,買了一隻顏值高的鴨子,回來放在洗澡盆裡,讓小朋友發揮想像,完成作業。
  • 詩中有四月,歲月暗生香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唐·白居易四月一日天,花稀葉陰薄。泥新燕影忙,蜜熟蜂聲樂。麥風低冉冉,稻水平漠漠。芳節或蹉跎,遊心稍牢落。春華信為美,夏景亦未惡。颭浪嫩青荷,重欄晚紅藥。《送陳章甫》 唐·李頎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陳侯立身何坦蕩,虯須虎眉仍大顙。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東門酤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毛。
  • 詩詞丨詩中有四月,歲月暗生香
    賞析:人間四月,百花早已凋零殆盡,但是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常惆悵春光逝去無處尋覓,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裡來。《和微之四月一日作》唐·白居易四月一日天,花稀葉陰薄。《送陳章甫》唐·李頎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蕩,虯須虎眉仍大顙。
  • 小荷美文 | 溫一壺四月下酒(康文珂)
    終是向前了一步,落腳時滿目星海——披著夜色的他們忽而振翅,滿懷的黑夜洶湧起來:「我們竊了星河,我們在叫囂,我們坦露罪行,我們為四月的縱容歡呼,你在我胸膛的夜色裡了嗎?可我要斂去繁星,去赴另一枝柳條的舊約。」我看見他們振翅而去。出神了幾秒又聽聞鳥唱——是四月,捎帶了春來。提起四月,是先想到林徽因還是先想到「謊言」?
  • 花褪殘紅青杏小,綠水人家繞,邂逅古詩詞裡那一片養眼的新綠
    和我一起走進古詩詞,邂逅古老時光裡春光下那一片養眼養心的新綠。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宋.楊萬裡《閒居初夏午睡起》梅子初熟,芭蕉新綠,頑皮的柳花在空中翩翩起舞,天真可愛的孩童伸出小手去捕捉風中調皮的柳花……這是一個恬靜閒適的初夏午後,午睡醒來的詩人透過綠窗紗,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充滿童趣的清新唯美的閒適的鄉村生活畫卷。
  • 千年孟府流蘇樹 四月花開盛似雪
    隨著一場淋漓甘雨,千年孟府的流蘇花悄然開放,這一兩天流蘇花更是步入了盛花期。今年的花兒開得格外白,格外美,小編認為今年的流蘇也定不負大家的期望。流蘇樹四月花開如雪,也被叫做「四月雪」,是和桂花同屬木樨科的一種落葉喬木,流蘇樹冠碩大,高大挺拔,樹形優美,花開之時花香四溢,流蘇花花瓣纖細,潔白無瑕,清麗可人。流蘇花期長達半個月左右,白色花頂生具芳香,細長花冠,四深裂向上綻放,猶如古代仕女服飾之流蘇,因而得名。
  • 最美宋詞·水龍吟 似花還似非花
    ●○○●● ○○◎● ◎○○▲注釋:「○」標平聲;「●」標仄聲「⊙」標應平可仄;「◎」標應仄可平「△」標平韻;「▲」標仄韻北宋·蘇軾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 別是東風吹夢裡,滴盡相思伴雨眠;八首減蘭詞,怕是幽思不入詩
    花易銷殘情易結,怕是幽思不入詩。愛盡煙雨的空靈,身置煙雨的清靜,看遍煙雨的悽零。風起,依約而來。花謝,亂了芳菲心事。別是東風吹夢裡,滴盡相思伴雨眠。若有情,怎會過花而去?若無情,怎做惜花人?愛似煙花絢爛,卻灑下寂寞漫天。 心似斷壁頹垣,再也無法拼湊完整一片。《減字木蘭花·相思》(詞林正韻)枝頭小朵,脈脈含情心早破。待解相思,怕老嬌顏不入詩。滿園綠透,葉間風情誰弄皺。
  • 讀秦觀詞《浣溪沙》,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閒掛小銀鉤。秦觀秦觀(1049—1100年),字太虛,又字少遊,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北宋文學家、詞人。少遊文辭為蘇軾所賞識,與黃庭堅、晃補之、張耒被稱為「蘇門四學士」。
  • 詩詞: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花」字飛花令開滿人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題都城南莊/崔護17.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大林寺桃花/白居易18.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桃花/元稹19.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 詩詞丨又是東風花似雪,問君何處不相思
    不知二月春風裡,柳上黃鸝剩幾多?又是東風花似雪,問君何處不相思。《聽雨》七絕夜深簷漏滴芭蕉,數盡聲聲是寂寥。莫問相思去何處,已隨流水過溪橋。夭桃映日湖山秀,弱柳搖風雲水寬。心激蕩,淚輕彈,綿綿篤眷起情瀾。滿懷淑氣醇如酒,好借春宵隨夢還。
  • 99句關於夢的經典古詩詞,生活不易,人生如夢,夢裡不知身是客!
    宋代:蘇軾《南鄉子》:夢裡栩然蝴蝶、一身輕。39. 宋代:蘇軾《南鄉子》: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40. 宋代:範仲淹《蘇幕遮》:夜除非,好夢留人睡。41. 宋代:歐陽修《玉樓春》: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