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端午艾草香 成都老人:辛苦一年只賣兩天

2020-12-19 四川在線

6月7日,成都市三聖鄉江家堰村,付開明正在收割艾草。

晨霧中的艾草沾滿露水。太陽出來之前,付開明必須收割完畢,否則艾草將很快枯萎。

付開明將收割來的艾草搬到樹林中打捆準備出售。

付開明的艾草地就在這片晨霧中。

周圍鄰居都來幫忙,在樹林中綑紮艾草。

烈日之下,付開明的額頭上沁滿了汗水。

華西都市報記者楊濤 攝影報導

這幾天,成都三聖鄉江家堰村的付開明又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划龍舟,人們還有在門前掛菖蒲、艾草驅蟲闢邪的習俗。

付開明栽種了不到半畝的艾草,在端午之前採摘出售。端午期間賣艾草可以給他帶來5000多元的收入。「一年365天,就賣端午這兩天。」付開明說。

6月7日上午6點,天剛蒙蒙亮,62歲的付開明就和老伴騎著電瓶車來到艾草地,準備收割艾草。雖然已經可以在家安享晚年,但付開明還是耐不住寂寞,天天都到村上開荒種地。

6月7日是農曆五月初三,距離端午節還有兩天時間。鑽進艾草地,付開明很快就被半人多高的艾草淹沒。他彎腰下去,用刀從根部切割,不到10分鐘,一條工作通道就被打通,收割下的艾草鋪在空地上,再搬到小樹林綑紮。

以前的老鄰居也來幫忙,他們坐在樹林裡,將長短相近的艾草分類,再把三五根艾草匯成一把,用繩索綑紮。熱心的付開明還從家中帶來煮好的粽子,和前來幫忙的鄰居分享,大家一邊勞動一邊聊家長裡短,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年輕時候。

露水很快打溼了付開明的短袖,但收割工作必須在太陽升起之前完成,否則收割下來剛幾分鐘的艾草就會脫水枯萎,賣不了好價錢。艾草表面的絨毛一旦粘在身上,讓人奇癢無比,皮膚黝黑的付開明似乎已經適應了這樣的環境。

付開明告訴記者,艾草這類植物本身就有驅蚊的效果,所以不用打藥也可以長得很好。去年7月份種的艾草,今年和明年分別可以收一季,明年夏天又再栽。艾草的日常管理也很方便,偶爾進行人工除草就行。

對於付開明來說,艾草不僅可以給他提供一部分生活來源,其中也有屬於他自己的端午記憶。「小時候家裡人在房前屋後種植艾草,一是端午節那天自己用,二是可以摘一些趕場時候賣。」

62歲的付開明種植艾草已有8年時間,他說他還要繼續種下去。「我們這個歲數,做了一輩子農活,根本閒不住。」

相關焦點

  • 端午節,農村市場路邊好多賣艾草和菖蒲的2元錢一把,你買了嗎?
    6月份很快就過完了,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日子還是一天一天地過去,迷迷糊糊又到了端午節,一年有快去了一半,摸摸自己的口袋還是空空。不管疫情也好,沒錢也罷,一家人能夠健康的生活著,就是最大的財富。今天就是端午節了,早上去菜市場買菜,在市場的兩邊,看到很多本地的老人和婦女們,在路邊擺地攤賣艾草和菖蒲,他們把艾草和菖蒲綁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樣子,擺在路邊等著人們來買。其實在農村裡,種艾就是在端午節的時候,留著給自己家人備用,很多都是在端午節當天去割。哪怕去城市裡去賣的話,新鮮的艾草也只在初四、初五這兩天有賣,平時也只能在外面買到幹的。
  • 端午,村無閒草,家有艾香!艾草是農家的保護神
    院牆外土坡上,溝渠邊,則是成叢成叢的艾草、野蒿,還有不知名的野草。一片片,簇擁著,依偎著,伴著清風明月,守著莊戶人家。一年年,綠了又黃,黃了再綠,生生不息。端午到了,家家戶戶都插上艾草,驅毒闢邪。一個村子都瀰漫著艾香。
  • 濃濃端午情 悠悠艾草香
    濃濃端午情 悠悠艾草香本報6月26日訊(記者臧會彬)又是一年艾葉飄香。端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海口,端午期間,不少市民保留著插艾草、掛香囊、綁手繩等傳統民俗,以此傳達濃濃端午情。在海口一些老街老巷,家家戶戶門口都要將艾草綁成一束,然後插在門窗上,驅蟲也好、傳統也罷,就是這樣的一把綠色,用它特別的氣味給了端午最特別的儀式感。「每年的端午,祖母都要插艾草,她說艾草能夠驅蚊除溼,驅瘟避晦,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府城大路街居民吳曉雲告訴記者,端午插艾已經成為一家人過端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端午艾草香
    董全雲農曆五月,時光重疊在一株株挺直的綠色艾草上。小時候,每逢端午節的清早,我就跟著父親踩著露水帶著鐮刀來到地裡去割艾草。父親把那些直楞楞的艾草輕輕割下,我卻沉迷在它的清香裡。我採集著艾草葉子白色茸毛上的露水珠,塗抹在眼帘上、手臂上,用力嗅著它的清香愛不釋手。父親把艾草拿出兩捆,用紅色的頭繩系好插在門前兩側。母親正在家裡忙著包粽子、炸糖糕、炸菜角和麻葉。婆婆眼睛不好,每年端午節總會備了大把的艾草,插在門口,晾乾後藥用。每晚用水煮了艾草燻洗,說這樣可以治療眼疾,還可以清熱祛火,活血化瘀。
  • 端午來了,農村每戶都掛上艾草,而掛法卻有講究?老農道出真相
    端午馬上就要到了,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一直以來都十分的受人重視。民間一直流傳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語,現在仍然有很多地方保留著這樣的習俗,在端午節不僅要吃粽子,還要在大門兩邊或者中間掛上艾草,家裡也會插一些,別看這些艾草農村家裡到處都是,可是掛法插法都有大講究。
  • 艾草氤氳過端午
    漫山遍野的艾草,慢慢舒展開身姿,一天一個模樣,不幾天就蹦得有大半人高。油綠綠的軀幹上,不時沁出一縷縷濃濃的藥香味。有經驗的人不用看曆書也知道: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而當端午的盛典即將正式拉開帷幕時,艾草的香味也從山坡上,漸漸延伸到村莊,瀰漫在千家萬戶的庭院中。端午掛艾草,歷史十分悠久。據《詩經》記載,艾草早在上古時,就作為最具神性的祭祀物品,受到人們的追捧。
  • 萬年曆 | 又是一年端午到,艾草米粽正飄香!
    當艾葉包裹著粽香,逐漸在街頭巷尾彌散開來,一個莊重的節日也朝我們走來。   端午節,也叫端陽節、重午節、五月節、女兒節、詩人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的節日。   端,是"開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屬火,是陽氣的極致。端午,意味著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日子開始了。   在這時節裡,高溫溼熱,天氣煩悶,蚊蟲滋生,身體難免受侵擾。
  • 端午:艾草 月光 心上的人
    田坎邊,溪溝邊,隨處可見艾草的蹤影,甚至和蒿草長在一起,真假難辨,混跡草叢,還有還魂草、茵陳、豚草這都和艾草很像,但是艾草獨特的香味,任把它放跡天涯,仍是能夠準確辨出。出門的時候,看見很多老人,用三輪車推著艾草在賣,車水馬龍間,碧綠的艾草碼得整整齊齊,撲面而來清新的氣息,老人的整理和勞作,讓普通的艾草更覺珍貴。
  • 泡艾草、掛菖蒲 專屬端午節的草藥飄香
    還有幾天才到端午節,敘永縣兩河鎮天生橋村的李成蓮已在後院田壩裡採摘起艾草,準備送給兄弟家掛上。不一會功夫,一根一米多高的艾草就被她連根拔起,一股濃鬱的藥草香瞬間在風中散開。李成蓮說,以前村民家裡窮,每年家家戶戶都會種一大片艾草,採下後等到端午節那天早早趕到鎮上去賣;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好了,很少再有人專門種植大片艾草去賣,少許種植的也只為端午節這天家裡自用。自嫁到兩河鎮後,她還堅持年年種艾草、掛艾草,已成為一種習慣。
  • 京郊隴駕莊大集 端午艾草五塊錢一大捆
    農戶們賣的時令水果。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記者看到,農戶們銷售的基本上都是時令的蔬菜水果,水果主要是杏兒、西瓜等,也有村民採摘了小櫻桃來賣,價格很便宜。端午這幾天,還有村民賣艾草。新京報記者 王穎 攝正逢端午,記者還發現,不少農戶除了銷售蔬菜,還擺著特別新鮮的艾草,胳膊粗細的一大捆,只賣五塊錢,這個價格在北京可不好找,此前記者在密雲探村,艾草這兩天最便宜的一斤要十塊錢,貴的要一斤二十塊錢。
  • 端午到,艾草香,「夏日防疫」有妙招
    端午到,艾草香,「夏日防疫」有妙招 2020-06-26 0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掃街:香包、艾草、油糕
    今日端午,處處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氛圍。香包、艾草、粽子、油糕是今天的主角。涇陽香包一條街,各式香包五顏六色,琳琅滿目,惹人喜愛。整條街瀰漫著濃濃的雄黃香藥味。涇陽香包一條街,各式香包五顏六色,琳琅滿目,惹人喜愛。整條街瀰漫著濃濃的雄黃香藥味。涇陽香包一條街,各式香包五顏六色,琳琅滿目,惹人喜愛。整條街瀰漫著濃濃的雄黃香藥味。
  • 汨羅江,艾草香,艾草香中過端陽!汨羅野生艾葉最吃香
    河堤邊,村民手拿鐮刀正在嫻熟地收割艾草,一旁的村民正在把艾草打捆裝車。「收野艾,不誤農時,收入按天計!」六湖村村民袁飛林高興地對記者說。袁飛林今年61歲,自己患肺結核,妻子高血壓,女兒外嫁他鄉,生活困難。2019年端午前,村幹部告訴他,去河灘收割野生艾草,有公司不限量收購。兩個月收割季裡,袁飛林出工30多天,收入7000多元。
  • 端午將至,艾草準備了嗎?再不準備就虧了,當天就要賣10元一斤
    端午將至,艾草準備了嗎?再不準備就虧了,當天就要賣10元一斤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這一天會有很多習俗要做,像划龍舟、吃粽子、掛艾葉、喝雄黃酒等等,還真別說,端午這一天是很熱鬧的,遠在外鄉的親人們也會趕回來一起過節。
  • 濟寧志願者義送艾草 濃濃「艾」意端午情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6月25日訊 每逢端午佳節,人們習慣把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用以驅蟲防疫、闢邪祈福。端午佳節之際,「艾播大地·愛撒人間」濟寧艾香志願服務隊為市民贈送新鮮艾草,讓大家感受濃濃的「艾」意和感受傳統習俗。
  • 端午時節艾草香,關於艾灸你了解多少
    端午時節艾草香,關於艾灸你了解多少 2020-06-29 09: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為啥要掛艾草?艾草有「兩不掛」都是啥?看完心裡有底了
    每到端午佳節,人們都會進行很多紀念活動,像是吃粽子、划龍舟等等。 除了這些,過端午節還有一種獨特的方式,那就是懸掛艾草,俗語「清明插柳,端午掛艾」,即為此意。 這幾天,筆者每天下午回家的路上,就能看到好幾個在路邊擺攤賣艾草的。
  • 艾草煮雞蛋,端午節必備
    我小時候的端午節是不放假,據說是因為韓國人給端午節申遺,人家叫端午祭,不管叫啥,反正都是一個事,然後就重視起傳統節日來,清明端午開始放假了。每年端午節之前,爸爸都要弄艾草回來插了大門口,應該是闢邪用吧。反正家家戶戶都會插點。
  • 沒人關注的艾草,在端午節成了植物界的寵兒,這是為啥子呢
    沒人關注的艾草,在端午節成了植物界的寵兒,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每年的端午節人們都在家門上掛上幾顆艾草,來驅鬼闢邪,保身體健康。這個習俗從古代一直流傳到現在,那麼艾草真的有這種什麼作用嗎?艾草有種特殊的香氣,能驅趕蚊蟲。燻艾草或煮艾草,可起到消毒作用。艾葉泡腳能祛寒、祛溼、降火。我兒子夏天的時候經常用艾草洗澡,把艾草泡在水裡,或者煮一下兌水,能有效去除溼疹,熱痱子。功效槓槓滴,效果特別明顯。艾草還有很多食用方法,能增強人的抵抗力。我沒吃過,網上有很多製作方法感興趣的可以查一下。
  • 端午前後燻艾草
    文/羊城晚報記者 陳學敏通訊員 張秋霞「一說五月初五為惡日,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人們在當天插艾葉、燒艾草以避疫等。」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推拿科主治醫師林敏解析,端午前後正值初夏季節,天氣炎熱,多雨潮溼,蚊蟲滋生,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且蛇蟲繁殖。「用艾點燃燻室,懸掛門頭窗前的習俗,實際上是因為艾枝葉燻煙能驅蚊蠅、清瘴氣,具有禳毒殺毒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