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維是具有巨大價值的思維方式,思維的技術與格局是每一個普通人都應該認真研究和學習的能力。
淺度思維:
(1)邏輯鏈條的短淺,無法認知較長的因果鏈條。
(2)思維過程中只能從最熟悉的地方出發,缺乏切換視角的靈活性。
(3)對信息量較大、較複雜的問題束手無策。
(4)只關注眼前的、近處的、近期的內容,而缺乏長遠規劃、全局掌控的宏觀視角。
深度思維:
(1)擁有較長的思維邏輯鏈,能夠認知較長的因果鏈條。
(2)能夠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靈活切換看待問題的視角。
(3)能夠處理較大的信息量,在雜亂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維能力。
(4)能夠在宏觀的視角上分析問題,認知事物所處的生態的特性、事物的長期趨勢等。
第一章 思維邏輯鏈——如何讓自己的思維更加深刻。
思維是一根鏈條,越長的鏈條代表了越深刻的思維。深刻的思維讓你能夠挖掘事物的根本原因,推斷事物深入發展的結果。
1. 5Why思考法:指對一個問題連續多次追問為什麼,直到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確定數字的原因是——不斷追問下去,直到問題變得沒有意義為止。在連續追問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保證提出對當時場景來說是有意義的,否則連續追問最後會變得離題萬裡。5Why思考法的提問,應該是不帶情緒的提問,是疑問而不是審問,是為了尋找關鍵信息而非尋找責怪的對象。核心原則就是要往我們可以控制的事項上面回答,避免不可控制的內容。
2. 5So思考法
如果說某個事實現象是一個點,那麼由這個點展開的思考邏輯則是一個鏈條,而這個鏈條應該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向前追溯原因,一個是向後追尋結果。
5So思考法:指對一個現象連續追問其產生的結果,以探求它對未來可能造成的深遠影響。
邏輯鏈條概率傳導定律:當一個漫長的邏輯鏈條中 有很多概率推論時,會發生邏輯損耗,其推論的威力和準確度會逐漸降低。用5So思考法進行推論時,可以停在概率變得很低,低得沒有實際指導作用的那一級,然後等待時間推進,讓時間吞噬鏈條的前面幾級,從而使得後面幾級的概率自然提高,再繼續向後推論。
思維很重要,知識也很重要。知識是思維的養料,沒有知識的思維容易變成空談,而沒有思維的知識則會變得呆板而缺乏爆發力、創造力。思維的基礎是知識點,知識點的串聯變成了思維的邏輯鏈條,邏輯鏈條的延伸則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思維的深度。思維是一個複雜的整體,所有的思維技術和思維格局都是其中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思維方法的綜合使用才是思維的本來面貌。
第二章 換位思維——如何才能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你只有建立共同認知、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才能自如地切換視角進行換位思維,將深度思維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1. 換位思維:一般是指思考、感受別人的內心所想,並以此為邏輯起點展開自己的推論與行動。當你已經明白別人是怎麼思考的、別人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時,你就得到了換位思維的方法。你需要在思維的前端、尚未得到任何思維結果時,就切換到別人的視角,即換位思維的核心是從別人的視角出發來看待、思考問題。
如果你想通過換位思考理解別人的想法,你就必須要和他有共同的認知系統。為了有共同的認知系統,你得有與他人類似的經歷和體驗。
(1)對於曾經有過類似經歷體驗的,可以再次調出那些經歷體驗。
(2)對於沒有經歷過的,也許可以臨時體驗一下。
(3)如果無法體驗,就尋找有相應經歷的人來幫助自己思考。
2. 摒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
(1)經常問自己:「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樣?」
(2)建立抽離感:把自己當成「他」,讓你在需要換位思維的時候更容易抽離出來。
(3)觀察他人喜好。
3. 六頂思考帽
(1)藍色帽子:他是個典型的全局組織者、領導者。他永遠都想著要掌控全局、做事情條理清晰。
(2)白色帽子:他是個典型的資料狂、數據狂,熱愛收集、存儲數據,外號「人形電腦」。他沒有情緒、沒有思想,只有數據。
(3)紅色帽子:她是個典型的感性思維者。她永遠活在情感與理性的世界裡。
(4)黃色帽子:他是個典型的樂觀派,看什麼事情都充滿希望,還喜歡折騰,愛好創新。甚至面對一些高風險的事,他也會覺得風險不是問題,依然有很大的機會。
(5)黑絲帽子:他是個典型的保守派,看什麼事情都覺得充滿危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每當別人提出一個新計劃的時候,他總能指出計劃的各種漏洞,並補充一堆可能的困難。
(6)綠色帽子:他是個典型的創新者,總是能想到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他總是提出新觀點、新視角,對於已有的項目總是想添加幾個備用方案,有些方法甚至讓人覺得過於創新、缺乏邏輯了。
這六頂帽子,代表了六種思維特質:全局分析、客觀事實、感性直覺、樂觀思考、保守行事、創新思維。白色思考帽讓你變得客觀,尊重事實;黃色思考帽讓你不要錯失機會;黑色思考帽讓你不要莽撞冒進;綠色思考帽讓你勇於創新;紅色思考帽讓你擁有直覺;而藍色思考帽讓你縱覽全局,不出現盲點,也不要失控。當你使用六頂思考帽的思維技巧時,你自然就擁有了上述優點。
第三章 可視化思維——看得見的思維,才是好思維。
由於大腦有「內存小」的弱點,我們需要圖像的輔助才能收到深度思維的效果。圖像讓我們的思維變得可視化,思考更加直觀、宏觀與快速,猶如低配電腦新加了一根內存條。
1. 可視化思維是指將各種信息(包括任務的原始信息、你推演出的臨時信息、你大腦中已有的信息)以看得見的形式集中儲存在某個平面上——紙張、黑板、電腦屏幕等,存儲的信息往往是文字和圖形的混合體。
當大腦的硬體不足以支撐複雜的思考時,我們要用思維方法來補充,既然內部的工作記憶不夠,那就用外部的補充來代替。可視化思維方法能給我們帶來兩個基本的好處,其一是更大、更穩定的外部緩存,其二是帶給我們更全面、更宏觀的視角。
2. 矩陣的奧義有兩點:一是擴展了思維的維度,從一維變為二維了,因此思維的角度更多,內容更豐富;二是它作為一種可視化工具,將信息在腦海中固定下來了,不會遺忘、錯亂。
3. 策略師時間矩陣的指導思想是越重要的事情越先做,越簡單的事情越先做。
4. 從損益程度、影響廣度和擴散度三個方面評價一件事情是否重要。損益程度代表了做了有多大的好處;影響廣度代表這件事情能影響多少人;擴散度代表這件事後續會造成都是多米諾骨牌式的連帶效應。
5. 儀錶盤是一種解決複雜問題的利器。沒事就看儀錶盤!儀錶盤能夠管理碎片靈感、提高工作效率,並提高工作時的思維水平。只要符合可視化思維的原理,工作儀錶盤就能幫助你提高工作效率。
6. 蔡格尼克效應
影響我們工作效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蔡格尼克效應。蔡格尼克效應是指我們的電腦對於未完成的事情有更深刻的印象,會自動提醒我們這件事情未完成。
第四章 流程思維——真實世界的高手是怎樣煉成的。
偉大的成就不是因為有某種秘籍,而是來源於對流程的掌控和優化。你需要識別流程的結構、類型,並學會全流程優化的方法,這才是真實世界裡成長為高手的方法。
1. 秘籍型思維。
秘籍型思維的本質是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企圖用一個相對簡單的秘籍去代替複雜的成功規律,秘籍型思維最可怕的一個地方就是它有一部分內容是正確的。
2. 全流程優化——在平凡中創造奇蹟的方法。
(1)定義:一件複雜的事情往往由多個流程、步驟組成,把每一個流程、步驟都進行優化,做到最好或接近最後。
(2)全流程優化具有複利屬性,全流程優化在計算成本時適用的是加法,在計算成果時適用的是乘法。
(3)全流程損耗,就是每個流程都比別人差一點。如果是全流程優化是講平凡人是如何變得偉大的,那麼全流程就是講聰明人是如何走向平庸的。
3. 流程的兩種類型:
(1)順序型流程:流程隨著時間自然展開,前後流程之間的影響很小,甚至你有影響。
(2)連貫性流程:前後流程之間聯繫緊密,前一個流程進行得如何直接影響下一個流程的進展。
4. 流程的兩種結構:
(1)並行結構:如果某個流程有備用的資源和其他選項(無論備用的資源是否正在使用),那麼它就是一個並行結構的流程。
(2)串行結構:如果某個點流程沒有備用的資源和其他選項,那麼它就是一個串行結構的流程。
密集型思維代表了簡單情境下個別方法和要點對全局的決定性影響,它往往與複雜的現實生活不符,尤其是與經過網際網路改造的現代商業社會不符。而流程優化則會帶來蛻變的希望,通過對每個流程付出額外的精力和資源進行細緻優化,哪怕單流程成本有較大幅度增加,但經過多流程的複利型優勢累積,最終取得的結果會比我們預期的更加出色。通過跳出對某個環節技巧的迷戀,站在全流程優化的視角上,你對任務的宏觀掌控會更強,認知也會更深刻,這正是深度思維的特性之一。
第五章 生態思維——比個體力量更強大的是生態。
個體的變化趨勢不僅由自己的特性決定,更由他所處的生態所推動。當你研究一個事物時,你不僅要分析個體,更要觀察整個生態,洞察其中複雜的規律。
1. 生態思維的基礎原理——鑲嵌在生態中的個體,將被生態所推動。在深度思維的多種方法中,生態思維是比較容易被忽略的一種,因為它既要求我們思考時有宏觀視野,又要求我們去關注那些較為抽象的東西——事物之間的關係。具體的事物是形象的、容易觀察和理解的,而事物間的關係則容易讓人忽視,乃至無法意識到它正在發生作用。
2. 根本原理——由於生態中的事物是廣泛聯繫的,所以個體事物的發展趨勢、狀態變化和各種選擇並不是隨機的,也不是完全獨立、自主決定的,而是受到整個生態的影響。因此,當你思考問題的時候,不應僅僅思考這個個體,還應思考它所處的整個生態——它周圍的環境以及其與環境的關係。
(1)淘金模型——競爭再激烈也能贏的思維方式。
淘金模型的本質是一個共生模型,你會看到其他人,不是只看到競爭者,而要看到生態中的共生可能性,要思考整個生態的狀況,思考如何與這些人進行共生。
(2)森林模型——不是天才的人,如何應對強大的對手。
森林模型本質上是一個生態位模型,生態位是在指物種在生態中所處的位置,包括空間、時間、食物種類等因素。生態位食物的核心原理是當你遭遇強者競爭時,除了與其死拼以外,你還可以選擇避開它的(時間、空間、食物等)位置。
(3)池塘模型——如何突破發展的瓶頸。
池塘模型的本質是平臺模型。
生態思維告訴我們不要把目光僅僅聚焦在一個事物上,而要觀察思考它的生態,既包括周圍的環境,也包括他與周圍事物的關係。這一思路的改變,常常能讓人豁然開朗、大夢初醒。作為這一思路的體現,三個具體的生態思維模型更清新地展現了如何將生態思維用於我們的人生。儘管這三個模型不是生態思維的全部,但它們依然能夠在微觀層面上促進我們的換位思維能力,更能夠在宏觀層面上指導我們做出更巧妙的戰略選擇,優化發展路徑。
第六章 系統思維——在更高的層面上解決問題。
在複雜的情境中,傳統的因果關係被顛覆,圍觀層面的靜態分析失效了。你需要站在更高的層面上,以更宏觀的、系統的高度去看待和解決問題。
1. 線性邏輯的局限。
2. 重新認識因果,顛覆線性因果,系統結構才是決定因素。
3. 系統的非常規特性——系統的視角下,世界有新的規律。
(1)注意理解系統各部分之間的聯繫。系統思維要求我們時常留意各個部分之間的關係,認為系統並等於部分之和。分解型思維在某些場合下是有效的,它讓食物得到簡化。但有時候簡化的過度了,就會使得結論是真、方法失效。有些系統的部分之間有緊密的聯繫,一旦把這些聯繫切割開來,系統就不再是原來的樣子了。
(2)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差距,可以是數量,也可以是性質。
(3)系統思維是動態的。
(4)系統思維中的因果是循環的、模糊的。
當我們站在系統的高度上,熟悉的特性、因果都被顛覆了,我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自然也要發生變化。
4. 運用系統思維解決問題的步驟:
(1)繪製系統動力圖。哪個因素推動了那個因素?是增加還是減少?哪些節點和流向制約構成了這個循環?這是個起到無限強化作用的正反饋循環,還是個起到平衡制約作用的負反饋循環?
(2)識別那些可以調整的節點和流向。
(3)改變那些可以調整的節點和流向。
5. 構建良性循環系統的兩個步驟:
(1)在大腦中規劃出一個良性循環的系統。在紙上畫一個系統動力圖,認真研究哪些因素影響了哪些因素,那幾個因素之間可以連接起來,形成一個不斷加強的循環系統。
(2)按照規劃一步步執行這個系統,並讓系統多循環幾次。
系統思維如生態思維一樣,強調事物間的聯繫與相互影響,但它比生態思維更加複雜,它顛覆了傳遞線性因果關係,形成了新的系統特性。在系統思維當中,最重要的可能不是某個短線條的因果,而是整體的系統結構。這種超越常規邏輯的特性,是深度思維中較難理解的部分,但又是極為有用的部分。一方面,它能夠找到一些問題的複雜成因,在更高的層面上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它又能以精深的智慧評估形勢,以大膽、反常的行為開創局面。
第七章 大勢思維——與天地同力的思維方式。
1. 趨勢的一個妙處在於每個人都在某個趨勢當中,每個人的命運都隨著趨勢上下起伏,想逃也逃不掉,想避也避不開。
2. 定義:趨勢,是因為某種內在規律而導致的未來的大概率或者必然的走向。趨勢,一定要有規律和邏輯支撐,否則就不叫「趨勢」。
3. 越是強大、深刻的規律,就越能造就宏大的、確定性的趨勢。
4. 馬太效應——凡有的,還要加倍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馬太效應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往往比其他規律更強大,當它和其他規律起衝突時,往往能夠覆蓋、推翻其他規律。
強大的趨勢思維,常與其他思維方式綜合應用。如果忽略宏觀的趨勢,僅僅在微觀細節上 反覆思索,也許永遠也抓不到事物的本質,那些基於思考做出的人生規劃,也難免具有偏差和局限。想要思維變得有深度,你需要從大趨勢的角度去探索認知。對大勢的深度認知也需要抓住其本質,認識到趨勢不是隨機預測,而是內在規律所引起的必然或大概率走向。因此可以說,深度思維中的大勢思維,即是對各類宏觀規律的具體認知。
第八章 兵法思維
1. 先勝後戰: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凱利公式——給《孫子兵法》打個數學補丁。
2. 致人而不致於人——看透隱藏的關鍵點。
所謂致於人,就是看上去你可以選擇,但卻是這樣選也不好,那樣選也不好,其實就是沒得選。
所謂致人,就是讓別人處於一種這樣也不好,那樣也不好的境況中,看上去有得選,實際上沒得選。
要做到不致於人,需要你考慮到以後要發生的事情,考慮得越遠,就越能夠不致於人,要培養不致於人的思維,往往要和思維邏輯鏈結合起來。你需要不斷問自己:如果這樣後面會怎麼樣?會不會讓我處於一種怎麼都不好受的地步?需要使用5why和5so進行連續多次追問。
3. 勝可知,不可為——追求勝利的正確節奏。
構建自己的不可勝,在現實世界裡,正是這種恐慌往往會擊潰我們冷靜等待的耐心,讓我們無法安心地去做那些真正該做的事情——增強自己的實力,構建自己不可被戰勝。大多數人在敵之可勝之前,輸在了自己不可勝的構建上。
第九章 慢即是快——這是技術,也是心法。
專注做好一件事才是大概率的生存之道。普通人最好的策略就是專注,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點,在一個領域衝進能力的高原區域,並得到金錢上的自由。
聲明:以上內容僅供本人學習使用,不做其他用途,尊重知識,尊重原創作者,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