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獻遺體 致敬常山這位103歲的老黨員

2021-01-08 浙江在線

2021-01-03 18:3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於山 共享聯盟常山站 鄭徐麗 佔振宇

1月3日下午2時,一輛運送遺體的汽車從衢州出發,目的地是浙江大學醫學院。車上長眠的,是常山縣103歲的老黨員鄒丁山。

他走過了百年人生,年輕時聆聽了陳毅的演講,他是一名忍辱負重的地下黨員,他經歷過上饒集中營的迫害,新中國成立後投身教育事業,以百歲之身他立下心願,希望自己能活到中國共產黨誕辰百年之際,還留下遺囑捐獻遺體用於醫學研究。在2021年的第三天,鄒丁山離開了人世,遵從老人生前遺願,家屬將其遺體捐獻作醫學研究。

「感謝鄒老及其家屬對醫療事業的支持!」浙江大學醫學院工作人員沈良華來到衢州市柯城區人民醫院,與鄒丁山的家屬辦理了遺體捐獻交接,幫助老人實現了遺願。

「一生不予索取,不忘初心,把一生獻給黨和人民。」鄒丁山的兒子鄒楚華告訴記者,這是父親用一輩子留給他的最大財富。「他的遺願就是走後為黨和人民做最後一件事——遺體捐獻,我要幫他實現。」

鄒丁山老人身前曾經2次書面立下捐獻遺體的遺囑。早在2017年3月,當時老人突發腦梗住院,在台州的孫女鄒浩萍家休養期間,就偷偷寫下一份遺囑,打算逝後捐獻遺體供醫學解剖,並明確火化後不留骨灰,不立墳墓,不發訃告,不舉行任何紀念活動。

鄒楚華回想起父親的過往,紅了眼眶。他說,這樣的想法在老人心中早已萌發很久了。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鄒丁山曾任常山縣政協常委,他積極倡導殯葬改革,最近幾年,他漸漸開始關注遺體器官捐獻,總想著去幫助那些有需要幫助的人。「父親一輩子都在想著為黨和人民作貢獻,近幾年身體狀態不太好後,就多次提出想要遺體捐獻。怕家人不同意,他立了兩次遺囑!口頭上說了上百次都有了。」

因擔心子女們不忍心遵從,2018年7月29日,已經百歲的鄒丁山來到常山縣老幹部局,在兩名幹部的見證下,再立遺囑,明確了捐獻遺體一事。2019年7月24日,因病住院的鄒丁山躺在病床上,在衢州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見證下,他一筆一划在遺體捐獻志願書上簽了名。

2021年1月3日上午8:45,老人逝世,享年103歲。縱有萬般不舍,家人們仍支持老人決定,實現老人為社會做最後貢獻的心願。遺體捐獻後,家裡一切從簡,不發訃告,不舉行任何紀念活動,讓老人安靜走完這一生。

鄒丁山老人的一生,歷經了坎坷。他出生於1918年,是常山縣白石鎮人。70多年前,正值風華正茂的他懷揣著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義無反顧加入地下黨組織,投身革命事業。他是中共金衢特委地下黨員,曾與衢州六烈士林維雁等一起參加革命,擔任過江山縣委青年宣傳部長、常山縣臨時人民辦事處主任、常山縣文教部部長等職。

因為參加共產黨,鄒丁山一度被捕,關押在上饒集中營。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穿琵琶骨……集中營裡,他遭受了各種刑罰。「兒時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爺爺右肩胛骨附近有一塊燙傷的疤,一問才知那是當年穿琵琶骨留下的。」鄒丁山的孫子鄒浩林說,這樣的疤爺爺身上有很多,每當問起,爺爺總是笑著說,這沒什麼。

後來,經多方營救,鄒丁山從集中營死裡逃生。而一出獄,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聯繫黨組織,繼續幹革命。1948年,他歷經千辛萬苦再次找到黨組織,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5月4日,常山宣告解放。鄒丁山從「地下」轉為「地上」,被推選為常山縣臨時人民聯合辦事處主任,負責牽頭籌糧支前,收繳地方反動武裝,安定社會,恢復生產。新中國成立後,鄒丁山教書育人直至離休。

「我一定要盡我的餘生讚頌我們的祖國,告誡人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建設強大的、不受人欺負的祖國。」這是鄒丁山在自傳《百年人生》中寫的一段話。他說,自己的心願就是希望能夠活到2021年,見證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1609670236000

相關焦點

  • 致敬!老父親含淚捐獻兒子遺體和角膜
    致敬!6月13日晚,高平市神農鎮邱村42歲的孟永剛因腦出血醫治無效離開了人世,突如其來的噩耗,讓親人悲痛欲絕。強忍悲傷,孟永剛的父親孟紅義主動提出,將自己親生兒子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給醫學教學研究和有需要的患者。
  • 95歲老教師捐獻遺體
    王金容老人的捐獻證書。家屬供圖18日,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剛過完95歲生日的王金容老人,安靜地閉上了眼睛。離開前,她決定捐獻自己的遺體。但聽說她做出捐獻遺體的決定時,幾個子女還是很驚訝。「媽媽說,她已經95歲了,捐獻器官可能已經不行了。但可以讓學生們看看,她的身體幾十年後變成了什麼樣子……」母親的話讓王小容既驚訝又感動。喜歡學生,也尊敬醫生一直在身邊照顧老人生活起居的大兒子餘先生說,媽媽的決定可能和她的經歷有關。
  • 生命最後時刻 遂昌這名老黨員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
    2018-07-07 13:22 | 麗水新聞祝順芳老人一生平凡的老人,在死後卻引起了不小轟動,這位老人就是遂昌縣87歲的老黨員祝順芳。祝順芳老人通過縣紅十字會與浙江醫科大學籤訂遺體捐贈協議將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事業日前,遂昌縣石練鎮姚埠村87歲的老黨員祝順芳遺體交接儀式在遂昌縣殯儀館舉行。按照老人生前遺願,他的遺體將捐獻給醫學研究事業。
  • 致敬「大體老師」 61歲難治白血病患者捐獻遺體
    舉報   2020年12月18日凌晨,患者鍾麗娜在深圳大學總醫院的ICU病房裡,平靜地度過了她人生最後的時光,享年61歲。
  • ...王春旺近日與世長辭,其遺體捐獻醫學研究—— 生死為師 矢志育人
    ,他又籤下遺體捐獻志願書,成為當時江山市年齡最大的遺體捐獻志願者,他就是王春旺。12月2日,今年92歲的王春旺老人與世長辭。按照老人遺願,無償捐獻遺體用於醫學研究。「生死為師,矢志育人」,王春旺老人用一生兌現了自己的這句誓言。
  • 致敬!從教一生,她捐獻遺體用生命餘光照亮世界!
    這位一輩子教書育人的好老師,彌留之際的唯一心願,就是在死後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事業。出生於1929年的郜愛雪,是河南魯山人,兒時跟隨父親來到南京定居,今年已經90歲高齡。老人早年就讀於南京金陵女子大學,1956年8月到南京第十四中學工作。從事教育行業幾十年的郜老師,是學校老教師代表,雖然已離退休三十餘年,但在學校擁有很高的聲譽。
  • 讓生命再度綻放,北京遺體捐獻發展歷程
    北京日報1991年6月22日6版《死亡並不意味結束》報導記載,遵照胡傳揆生前的囑託,他的遺體在北醫大第一附屬醫院進行了病理解剖,為醫務人員留下了大量寶貴的病理切片和數據資料。之後,老教授的遺體又被送回北京醫科大學,由解剖教研室繼續完成他遺囑的後半部分:儘量利用其它組織及其骨架,以利教學。醫科大學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將胡教授的遺骨製成精緻的骨架,並舉行了隆重的揭幕儀式。
  • 這是愛的延續,18歲少女陳薇薇捐獻遺體回報社會
    、老師、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對陳薇薇表示懷念和致敬她的崇高。 18歲的陳薇薇,江華縣沱江鎮顧院村人、江華二中高三學生,彌留之際,委託父母捐獻遺體。5月15日凌晨,陳薇薇的母親顫抖著在女兒的遺體捐獻單上按上了手印。隨後,陳薇薇的遺體運往永州職業技術學校,她完成了傳承大愛,回報社會遺願。
  • 五歲寶寶捐獻眼角膜和遺體
    近日泰興一名5歲男童因為疾病離世其父母強忍悲痛毅然決定將兒子的遺體在泰興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醫院眼科的醫生取走了他的眼角膜,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接走了他的遺體。△捐獻遺體申請登記表截至2020年11月5日,泰興市遺體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線上與線下合計
  • 生命定格81歲,醫學專家捐獻遺體成為「大體老師」
    「大體老師」是醫學界對遺體捐獻者的尊稱,他們讓學生能在最接近真實的人體上進行模擬手術訓練。對醫學生來說,他們是無言的良師,是感知生命的領路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學生向「大體老師」致敬。(圖片由學校提供)20日的課堂上,學生們迎來一位令人尊敬的「大體老師」——韓湘君教授。
  • 深大總醫院61歲難治白血病患者捐獻遺體
    12月18日凌晨,患者鍾麗娜在深圳大學總醫院的ICU病房裡,平靜地度過了她人生最後的時光,享年61歲。鍾麗娜生前在家屬的陪同下親自到深圳市紅十字會籤署文書,希望能將遺體捐獻給深圳大學,作為學生進入醫學殿堂第一門課的「無語體師」。
  • 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 樂陵15歲少年捐獻遺體
    」12月9日,因患白血病離世的樂陵15歲少年周巖坤遺體告別儀式在樂陵市人民醫院的太平間舉行。現場,姐姐周真真和周楊含淚替周巖坤籤下遺體(角膜)捐獻志願書。他的遺體被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接收,用於醫學教學研究事業。「有太多人幫助過巖坤,希望通過捐獻遺體,讓巖坤以另一種方式延續生命,這也算他對社會的一種回報吧!」
  • 德州樂陵15歲少年捐獻遺體
    12月9日,這位年僅15歲的少年因患白血病離世,最後的告別是在樂陵市人民醫院的太平間舉行的。周巖坤的父母痛心地呼喊著他的名字,哭幹了淚水。姐姐周真真和周揚含淚替周巖坤籤下遺體(角膜)捐獻志願書。陰沉的天空也被這一幕感動地滴下了絲絲細雨。
  • 衡陽男子突發疾病離世,捐獻角膜和遺體
    「謝謝你們,謝謝給我捐獻角膜的好心人,我以後一定會好好愛護自己的生命,等我康復了,我也要去幫助別人。」6月24日,在長沙愛爾眼科醫院的病房裡,剛接受完角膜移植手術的55歲李先生激動地握住醫生的手道謝。6月19日下午,57歲的李斌因突發疾病永遠的離開他的親人與好友。家人依照他的遺願,在衡陽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見證下,由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衡陽分站的工作人員為其進行角膜摘取手術,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接受了他的遺體捐獻,正式成為醫學院的一位大體老師。
  • 與父親同「肝」共苦的4歲小女孩去世,捐獻角膜遺體留大愛
    2017 年 8 月,湖南益陽 1 歲半的南南被查出患有罕見的尼曼匹克病,經過肝移植和一階段的治療後病情有所好轉。然而,今年 4 月 2 日,琳琳的病情突然惡化,但因病情嚴重且無好的治療方案,醫生不建議繼續治療。4 月 9 日上午,4 歲的南南在與疾病搏鬥 2 年零 6 個月後安靜離世。
  • 山東15歲少年白血病離世,無償捐獻遺體
    他去世後, 家人按其心願將遺體無償捐贈, 用於醫學教學研究, 「這樣孩子也算對社會、國家有所回報」12月8日晚,德州市樂陵市的15歲少年周巖坤因患白血病不幸去世,根據他生前的願望,家人對他的遺體進行了無償捐獻,少年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以延續。
  • 西安49歲眼科女醫生病逝捐獻眼角膜和遺體 從醫經歷讓人動容
    10月6日,年僅49歲的小兒眼科醫生邢詠新因重病遺憾離世,在生命的盡頭,她將眼角膜捐獻給自己工作的醫院——西安市第一醫院眼庫,成為西安首位捐獻眼角膜的眼科醫生。  同時,她還將遺體捐獻給了母校——西安交大醫學部。
  • 高考無冕之王陳薇薇,愛心捐獻遺體
    18歲的陳薇薇,江華縣沱江鎮顧院村人、江華二中高三學生,彌留之際,委託父母捐獻遺體。本該今年參加高考的她,卻在2019年8月被檢查出伯基特淋巴瘤晚期,2020年5月14日,剛過完18歲生日不久的陳薇薇,在她媽媽的懷裡離開了這個世界。
  • 「英雄無畏 歲月有痕」 90歲抗美援朝老兵身後捐獻遺體和眼角膜
    「父親走了,我們慢慢整理他的遺物,找到了一枚五角星帽徽、一塊毛主席接見紀念手帕……」19日,說起捐獻遺體和眼角膜的父親鄒鑑,鄒寧的話語裡透著滿滿的敬意和不舍。有愛 留給他人一片光明2020年10月14日,祖籍重慶的抗美援朝老兵鄒鑑在長沙病逝,享年90歲。當天上午,鄒鑑的小女兒鄒寧聯繫湖南省紅十字會,按照父親遺願,決定將他的遺體和眼角膜分別捐獻給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
  • 瑞金醫院知名骨科專家病逝 捐獻遺體和角膜
    其女兒遵照父親遺願將其遺體捐獻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同時捐獻了角膜。在醫學院,遺體捐獻者被尊稱為「大體老師」,他們是醫學生無言的良師,主要用於學生的人體解剖學習。直到80歲高齡,他仍堅持每月一次查房。2008年汶川地震,作為參加過唐山地震醫療隊的老專家,蔡教授還主動請纓參加到瑞金抗震救災愛心病房的醫療隊中,作為骨科專家組成員之一救治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