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後就應開始哺乳,並實行按需要不定時餵哺。嬰兒出生後的4-8天最需頻繁哺乳以促使母乳量迅速增多。對於嗜睡或安靜的嬰兒,應在白天給予頻繁哺乳,以滿足其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很多媽媽們都會擔心自己產後可以會沒有奶的情況,那麼新手媽媽在初次給寶寶進行母乳餵養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屬於寶寶的第一口母乳該怎麼餵合適?一起來看看產後媽媽哺乳餵奶的注意事項吧!
寶寶第一口食物最好是母乳
分娩後半小時就可以讓寶寶吸吮乳頭,最晚也不要超過6小時,雖然此時乳汁較少,但初乳富含營養和免疫活性物質,有助於腸道功能發展,並提供免疫保護,對寶寶的健康很有益。
新媽媽分娩後,應儘早開奶,讓寶寶開始吸吮乳頭,獲得初乳,並進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
寶寶出生後第一口食物應是母乳,有利於預防嬰兒過敏,並減輕新生兒黃疸、體重下降和低血糖的發生。
一般來說,正常分娩情況下,新生兒的第一口食物應該是母乳,而不宜添加糖水和奶粉,以避免降低新生兒吸吮的積極性,也可以預防嬰兒過敏,並減輕新生兒黃疸、體重下降和低血糖的發生。
產後媽媽哺乳餵奶注意事項
產後餵奶的時候要注意避免寶寶出現細菌的感染,在餵奶之前最好是要將乳頭擦乾淨,哺乳期間產婦儘量不要進食過於寒涼性的食品,也應該要避免服用藥物,產婦應該注意保證奶水的充足,適當喝些鯽魚湯。
一般寶寶出生10~15分鐘後就會自發地吸吮乳頭。
寶寶會憑藉先天的本能找到乳頭並開始吸吮。這時寶寶吸吮的就是媽媽的初乳。這樣可以儘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有利於子宮收縮。
此外,讓寶寶儘早反覆吸吮乳頭,也是確保成功純母乳餵養的關鍵。寶寶出生時,體內具有一定的能量儲備,可滿足3天的代謝需求;開奶過程中不用擔心新生兒飢餓,可密切關注寶寶體重,體重下降只要不超過出生體重的7%,就應該堅持純母乳餵養。溫馨的環境、愉悅心情、精神鼓勵、乳腺按摩等輔助因素,都有助於順利成功開奶。
哺乳時間以5~10分鐘為宜。產後第1天可以每1~3小時哺乳一次,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與寶寶的需求以及新媽媽感到奶脹的情況有關。
建議產婦平時要保養好身體,除了需要保暖好身體的關節部位之外,也需要給身體加強營養,補充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不能夠讓身體太勞累,同時也應該保持心情的舒暢,積極預防回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