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孩子與孩子之間是沒有任何可比性的

2020-09-19 育兒學堂y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給別人的孩子去比,因為孩子與孩子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接受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不要拿孩子去跟別的孩子去比,有多少現實中的父母總是喜歡拿著自己的孩子去跟別人的孩子對比,這無非就是對自己孩子的一種傷害。現實中有的孩子懂事,而自己的孩子稍微調皮一點,父母們就會說,你看看某某某人家多懂事啊。

還有就是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而自己的父母總是喜歡拿班裡學習好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對比,這樣嚴重的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而在心理學上,這是一種攀比,指的是那些消極的伴隨著有情緒性的心理障礙的比較,這樣會使整個的思維陷入一個死角,產生最大的精神壓力和極端自我肯定或者是否定。那麼現實中的父母為什麼那麼愛比較呢?

1;父母愛面子,想要得到更多人的認可。有的父母呢非常的愛面子,特別是在親朋好友的面前,如果自己比不過別人,就希望從孩子的身上賺回來。孩子一定要做到最好,和別人的孩子相比的時候不能輸,其實這是在給孩子一種壓力。更是在把愛面子的這種情緒灌輸到自己孩子的身上,讓孩子去跟自己爭面子,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可以不公平的事情。孩子是自己愛情的結晶,而不是拿來攀比的工具。

2;其實有時候父母都不知道自己要比什麼,就是很焦慮。在父母的心裡,可能沒有什麼具體的一件事情是值得比較的,但是因為看著別人孩子就覺得很焦慮,不管適不適合孩子的發展,也不管孩子喜不喜歡都要比一比,而對於這種比較來說,父母無非是在複製別人的成功而強加給自己的孩子,這種情況並沒有考慮到自己孩子的成長需要,更沒有設身處地的為自己的孩子想一想。

3;希望孩子可以有一個努力的方向。其實有時候父母是知道的,有些教育方式不適合自己的孩子,但是還是要忍不住的讓孩子去看到好孩子的優點,希望孩子去學習別人身上的優點。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有優點和缺點的,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樣,不要讓這種比較破壞了我們孩子原來的純真。孩子也要有自己獨立的想法,讓自己有一個努力的方向。父母的這種攀比心理對於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這種比較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從而失去自信心。

父母看別人的孩子都是好的,可是看著自己的孩子卻怎麼都不喜歡,這本身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最大的傷害。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喜歡的是別人的孩子,而不喜歡自己。父母一直忽略自己孩子身上的優點,卻看到了孩子身上的缺點,殊不知別人孩子優點的光環下也是有許多缺點的。不要把目光總是停留在別人孩子的發光點上,因為只是想一想。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是有不足的,不要讓孩子產生挫敗感,要讓孩子肯定自己是最棒的。父母的比較,會讓孩子失去自己。

其實人的一生都是在尋求自我的過程,在比較下長大的孩子,自然也就不會那麼快了,因為他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是什麼,而父母給予孩子的,總是喜歡別人家的孩子,而往往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感受。其實每一個孩子的性格是不同的,所以在他們的生長路上必然有許多差異的存在,俗話說的好,尺有所長,寸有所短,與其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別人對比,倒不如這樣做;首先放大孩子的優點,肯定孩子,如果父母總是給孩子貼上一個你不行,你不能這樣的標籤,那麼孩子就會在自己的內心放大這個標籤,無疑是給孩子一個不肯定。

不要強求,改變孩子的個性,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對於孩子性格的形成也是與這個家庭有著密切的關係的,所以我們要接納孩子原本的個性,這才是進步的一個前提。我們要讓我們的孩子獨一無二的成長。我們都知道每一個人都是世上的唯一,人生的愛好不同,沒有必要去做任何的比較。

只有讓孩子順其自然的成長,才是對孩子最好的生活方式。首先父母們要知道,別人再好是別人的,自己的孩子再不好也是自己的,我們要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其實人無完人,每個人呢都有許多的不足之處,即便是看到了孩子的不足,也要讓孩子接受和肯定真實的自己。我們的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這一條路,我們不能一直陪伴著他,只有在他的身後一直鼓勵和引導他,讓他找到屬於自己的那條人生之路。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喜歡的點讚轉發。

相關焦點

  • 教育不要跟風,家長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對比
    2.會讓孩子的自信歸零湖南衛視有個綜藝節目叫《少年說》,其中有一期節目讓我印象深刻,有一位女孩長期被父母打擊,情緒變得壓抑,所以她在節目裡鼓起勇氣向媽媽吶喊:&39;為什麼你總是拿我跟別人比較,難道我的努力你看不到嗎?&39;相信這個女孩說出了很多孩子的心聲。
  • 不要拿我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
    作者:寶寶知道 妮寶@媽咪我想每個寶媽都會有此煩惱,那就是老人們總願意拿我們家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來對比,為此也是沒少起爭執。記得我們家大寶時候也是如此,每次婆婆到外面見了別人家的孩子回來必定又開始來對比。
  • 不要總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家長們也樂於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教育我們。大多數父母心中都住著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中國父母總是喜歡拿自己家的小孩和別人做比較。但是父母期待過高,沒能了解孩子本身的特點,或是單從一個方面拿孩子的弱勢去和別人的優勢相比,這樣的期待則會變成傷害。去年大火的電視劇《小歡喜》中,幾位媽媽為自己的孩子都操碎了心,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都喜歡拿孩子的「成績」說事。
  • 千萬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你有沒有拿你的孩子和其他更優秀的孩子比過呢?我相信,家長這樣做主觀願望是通過比較來激勵孩子,讓他和更優秀的孩子學習,發奮努力,更加進步。想法是好的,但結果呢?這樣的方法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讓他積極進取嗎?不能!恰恰相反,在客觀效果上只能是讓孩子感到痛苦、自卑、委屈、窩火,從心底裡厭惡、憎恨家長!最終摧毀了孩子的自信,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可能&34;。
  •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做比較,這樣對孩子的傷害很大。
    它就是什麼顏色,所以教育孩子也是這樣,一定要分清楚場合,不要守著外人的時候批評他,這樣他會覺得自己很沒面子。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小孩子做比較,這樣也很傷孩子,因為小孩子也是有尊嚴的。有的家長特別是孩子考完試之後,總愛問分數作比較,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怕家長都拿孩子的分數作比較,都是用a,a+,b做區分,但是有的家長還是問別的孩子考的怎麼樣?
  • 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是激勵還是打擊?
    所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是家長一天到晚都在拿自己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痛苦的不僅僅是父母,更是孩子。家長總拿自己孩子的不足比別人孩子的長處,如此家庭教育之下,使孩子經常陷入自卑、自弱不能自拔的狀態,這有可能給孩子一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切記
    你有沒有拿你的孩子和其他更優秀的孩子比過呢?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恰恰相反,在客觀效果上只能是讓孩子感到痛苦、自卑、委屈、窩火,從心底裡厭惡、憎恨家長!我相信不會的,相反,丈夫會從心底裡厭煩妻子,後悔娶一個「這麼不理解自己,這麼沒有素質」的媳婦!
  • 尊重孩子 請別拿孩子和別人比
    不得不承認,在中國,這「別人家的孩子」是無數孩子心中的「夙敵」,不少孩子是被父母「比」著長大的,上學時,比學校、比成績,工作後比學歷、比工作、比收入……  很多父母愛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目的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奮鬥和努力的目標,但事實上,這樣做不僅沒起到激勵作用,還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上進心。
  • 不要總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優秀的孩子不是和別人比出來的。
    愛比較百害無一利,尤其是孩子。 我們每一個人心裡可能都有過被比較的苦…… 每一個人發展軌跡都不同,有什麼好比呢。只是短暫心理滿足或者心理宣洩而已。 我從來不喜歡比較,尤其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的孩子比較。
  • 孩子說,不要拿我和別人比較
    下課後,我提醒並詢問兒子,後面不會的幾個動作要不要私底下找教練補上?然後又說了一句,你們武術班的某某同學做得很好。誰知兒子一聽,立馬生氣地說,不要拿我和別人比較。我一下子懵了,難道我們眼裡就不能看到別人的好處嗎?
  •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少一份指責,多給孩子一份愛
    作為一位資深寶媽,閨蜜一向主張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致力於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小學第一次家長會就徹底打亂了她的陣腳。看到班上其他的孩子各種才藝順手拈來,寫得了楷書,說得了相聲,跳得好街舞,講得出一口流利英語,她慌了!
  • 該不該拿自家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因為現在不少孩子是獨生子女,再加上社會的經濟水平普遍提高了,家長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空前提高。多年前,一篇名為「別人家的孩子」的帖子甚至在網上「走紅」。以至於現在「別人家的孩子」竟然成了不少家長們酸溜溜的口頭語。在這種社會大背景下,拿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已經成了一種十分普遍的社會現象。
  • 請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作比較!
    作者:寶寶知道 雨天太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記憶,曾幾何時,我們的父母口中總是有個「別人家的孩子」,無論我們做了什麼,父母總是會說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怎麼樣!我想說:請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再做比較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與生俱來的潛能!
  • 媽媽請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傷害我
    你大概心裡會想:老王的老婆那麼好,你跟她去過呀!老娘不伺候了! 這能起到激勵作用嗎? 同樣的道理,家長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較,雖然初衷是好的例如,孩子期末考試,別家的媽媽說我家的孩子考了滿分,自己的孩子雖沒有別人家孩子考的好,但是這次進步很大,你就要避開這個話題,或轉移話題,你可以說,我兒子這次成績進步很多,平時寫作業很認真,平時喜歡幫著做家務。
  • 總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比,你還在做著最愚蠢的教育嗎?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孩子比的父母,一般是因為自我欲求得不到滿足所導致的,他們可能對生活、工作、家庭或者目前狀況很不滿意,從而希望在孩子身上找到自我價值感。最起碼,優秀的孩子是自己教育好的結果,也是自身價值的一種體現。
  • 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激勵自己家的孩子,這是激勵嗎?
    因為中國的教育就是比較式教育,中國青年報社的一項調查報告顯示:83.4%的受訪家長有過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做比較的行為。 前幾天我就遇到一個這樣的家長。她家孩子以前成績屬於班裡中等,進入三年級之後成績不斷提高,越來越好,按理說孩子成績逐步提高,平時又乖巧懂事,作為媽媽應該很欣慰,不會再拿別人家孩子跟自己家孩子比較了。
  • 不要讓孩子跟別人學,要讓孩子跟你學!
    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聽到家長說你看你們班誰誰學習怎麼樣,行為習慣舉止怎麼樣,你跟別人學學,你看別人怎麼好,多大的孩子了怎麼這點都學不會。熊孩子會回一句,你看人爸媽是什麼樣的,你們父母又是什麼樣的?一句話把你咽的半死。是啊你要讓他學習別人,也得看別人的父母是什麼樣的。
  • 智慧家教策略——不要拿孩子與別人比,善於發現孩子閃光點!
    你為什麼總是拿孩子的短處比別人的長處呢?你知道這樣做的弊端與後果嗎?你知道你的這種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有多麼的嚴重嗎?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絕大多數的父母總是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家長自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出息,不是把父母氣得半死,就是把孩子逼的走投無路。
  • 學西語02「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較」
    為什麼不要拿你的孩子和別人比較?¿Por qué no debes comparar a tu hijo con los hijos de los demás?我們的童年是否都有共同的回憶,在被家人數落的時候總是會聽到「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樣,你為什麼這麼差?」[衰]當時就想頂一句「那別人那誰的家長還更怎麼怎麼樣呢」當然頂撞是不敢的,但是特別討厭那種被比較的職責。所以今天我們面對自己的孩子,不要比較孩子,不要把這種話掛在嘴邊。
  • 別當著孩子的面,拿別人家孩子與自家孩子相比!
    雖然大人覺得沒什麼,卻不知孩子心裡是怎樣的感受?他自是想著,爸媽不愛我,愛的是別人家的孩子,要不然他怎會把別人家孩子說的那麼好?把我說的一無是處?我是不是他們抱養的孩子?記得我小時候,大概是八歲那年吧,那是一個夏天,天氣很熱,我放學回到家,媽媽在做飯,妹妹在小椅子裡,因為那時候沒有推車,只有那種小椅子和小床,媽媽在廚房,妹妹在院子裡,我放學回家後,就跑出去和別人玩了,媽媽叫了我一聲,我沒有答應,跑的很快出去玩了!媽媽追到了我,她說:「跟我回家!」我沒有說話,跟著她回到了院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