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比較,少一份指責,多給孩子一份愛

2020-12-20 騰訊網

作為一位資深寶媽,閨蜜一向主張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致力於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小學第一次家長會就徹底打亂了她的陣腳。看到班上其他的孩子各種才藝順手拈來,寫得了楷書,說得了相聲,跳得好街舞,講得出一口流利英語,她慌了!

她經常跟我抱怨,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自己家的孩子怎樣怎樣,滿臉的焦慮無處安放。曾幾何時,我們也被「別人家的孩子」傷到心底,如今,為人父母的我們卻總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毫無顧忌地在孩子的心口劃下刀口。

據馬來西亞新聞網站11月13日消息,馬來西亞副總理拿督斯裡旺阿茲莎博士公布了從2011年至今年5月份的15042例兒童失蹤案,這些案件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成員的關注缺失和與父母間的誤解。馬來西亞預防犯罪基金會副主席卡邁勒·阿凡迪·哈希姆呼籲公眾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較,因為這可能導致孩子離家出走!

在家長眼裡,孩子承載著自己的希望,於是我們喜歡把其他的孩子作為自家孩子的基準,無論是從學業還是才藝體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勝一籌,有時這份期待會成為孩子努力的動力,但更多的時候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的指責和不信任,當他們最信任的人也不再欣賞他們時,孩子會變得憤怒和自我放棄。

在育兒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那麼,從今天起,多給孩子一份愛少一份指責,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批評,願每個家庭都能夠幸福圓滿!

編輯:米粒粒粒

圖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請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作比較!
    作者:寶寶知道 雨天太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記憶,曾幾何時,我們的父母口中總是有個「別人家的孩子」,無論我們做了什麼,父母總是會說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樣怎麼樣!我想說:請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再做比較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與生俱來的潛能!
  • 不要總拿孩子和別人比較!優秀的孩子不是和別人比出來的。
    愛比較百害無一利,尤其是孩子。 我們每一個人心裡可能都有過被比較的苦…… 每一個人發展軌跡都不同,有什麼好比呢。只是短暫心理滿足或者心理宣洩而已。 我從來不喜歡比較,尤其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的孩子比較。
  • 學西語02「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較」
    為什麼不要拿你的孩子和別人比較?¿Por qué no debes comparar a tu hijo con los hijos de los demás?我們的童年是否都有共同的回憶,在被家人數落的時候總是會聽到「別人家的孩子怎麼怎麼樣,你為什麼這麼差?」[衰]當時就想頂一句「那別人那誰的家長還更怎麼怎麼樣呢」當然頂撞是不敢的,但是特別討厭那種被比較的職責。所以今天我們面對自己的孩子,不要比較孩子,不要把這種話掛在嘴邊。
  • 愛孩子,就別拿自己的孩子與別的孩子做比較
    案例分析生活中的很多父母,可能都有這樣一個習慣,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做比較無形中,孩子的心靈被扭曲了,這樣的後果是慘重的。其實,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也是出於善意,希望他們能向優秀的孩子學習,超越別人,為父母爭光爭氣。但是,有時候善心也會做壞事,愛孩子,就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他人做比較。任何一個孩子,都會反感父母將自己和其他人進行比較。
  • 孩子說,不要拿我和別人比較
    下課後,我提醒並詢問兒子,後面不會的幾個動作要不要私底下找教練補上?然後又說了一句,你們武術班的某某同學做得很好。誰知兒子一聽,立馬生氣地說,不要拿我和別人比較。我一下子懵了,難道我們眼裡就不能看到別人的好處嗎?
  • 千萬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你有沒有拿你的孩子和其他更優秀的孩子比過呢?我相信,家長這樣做主觀願望是通過比較來激勵孩子,讓他和更優秀的孩子學習,發奮努力,更加進步。想法是好的,但結果呢?這樣的方法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讓他積極進取嗎?不能!恰恰相反,在客觀效果上只能是讓孩子感到痛苦、自卑、委屈、窩火,從心底裡厭惡、憎恨家長!最終摧毀了孩子的自信,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可能&34;。
  •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切記
    你有沒有拿你的孩子和其他更優秀的孩子比過呢?我相信,家長這樣做主觀願望是通過比較來激勵孩子,讓他和更優秀的孩子學習,發奮努力,更加進步。想法是好的,但結果呢?這樣的方法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嗎?能讓他積極進取嗎?不能!
  • 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對孩子有哪些傷害
    你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嗎?「你看看你的同桌」「鄰居家的孩子如何如何」這些都是父母用來比較的話。適當的比較可以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但如果經常用來比較,對孩子有什麼傷害呢?當父母經常「誇獎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優秀時」,目的是激發孩子的鬥志。可是會適得其反,孩子會覺得自己沒有面子,技不如人,感受不到人格的尊嚴和重視,個人的存在價值也受到否定。
  •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做比較,這樣對孩子的傷害很大。
    它就是什麼顏色,所以教育孩子也是這樣,一定要分清楚場合,不要守著外人的時候批評他,這樣他會覺得自己很沒面子。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小孩子做比較,這樣也很傷孩子,因為小孩子也是有尊嚴的。有的家長特別是孩子考完試之後,總愛問分數作比較,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怕家長都拿孩子的分數作比較,都是用a,a+,b做區分,但是有的家長還是問別的孩子考的怎麼樣?
  • 孩子愛「拿」別人的東西,就是壞孩子嗎?
    那些憑空多出的東西,又是哪來的?在我的追問下,女兒說是她拿自己的文具和別人換來的。昨天,班級群裡有一位爸爸,吐槽自己8歲的女兒,老愛拿別人的東西。看見喜歡的東西,不管別人同不同意,都強行佔為己有。為此,人家孩子家長還專門找過這位爸爸,讓他好好教育自己的女兒。
  • 控制不住自己,總是拿自己孩子和別人比怎麼辦?
    ,會莫名其妙的發火、指責、抱怨、嘮叨,還會掉進與別人孩子比較的陷阱。簡單來說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以自我為中心,符合自己標準的都是對的,不符合自己標準的都是錯的;符合自己標準的、令自己滿意的人都是好人,不符合自己標準、自己感覺不好的人都是壞蛋。這是小孩模式的一個典型特點。還有一個特點:如果我難受,怪誰?都怪你們。在夫妻相處、與孩子相處的時候,一旦你對他們不滿意,就掉入小孩模式。
  • 不要拿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孩子與孩子之間是沒有任何可比性的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給別人的孩子去比,因為孩子與孩子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接受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不要拿孩子去跟別的孩子去比,有多少現實中的父母總是喜歡拿著自己的孩子去跟別人的孩子對比,這無非就是對自己孩子的一種傷害。現實中有的孩子懂事,而自己的孩子稍微調皮一點,父母們就會說,你看看某某某人家多懂事啊。
  • 教育不要跟風,家長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對比
    自己家的孩子有自己的優點,別人家的孩子也有自己的優點,如果總是把他們兩個放在一起來看,會對他們造成不好的影響,結果很可能自己家孩子的優點沒了,別人家的孩子的優點也沒了,這是很嚴重的。育兒專家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與眾不同的潛能和特質,父母既要看到自己孩子的優缺點,也要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缺點,但最好不要將兩個孩子的優缺點做比較,否則容易讓孩子失去自我。
  • 口罩、孩子、母親和別人
    圖片來源微博如有侵權請聯繫刪減 很多網友都表示比較理解女士的行為。人與人之間相處,要多一份理解和擁護,少一份評判和否定,尤其是當你面對的人是一個母親時。其實發生這種事,真的是每個人去都需要不帶考慮的去理解。當一個女人,升級成為一個母親時,孩子就是她的心尖肉。每個母親,都是寧可自己受苦,也捨不得讓自己的孩子受半點委屈。
  • 總覺得孩子不如別人好?拿孩子比較是「病」,真正問題在自己身上
    70後80後身上都有過父母拿自己和別人家孩子比較的經歷,長大後討論起來都深有感觸,直到如今仍然心裡有陰影。,別人都比自己強,乾脆不要努力了,反正比不過別人。起初我們都會提醒自己,不要把這種畸形的教育方式帶給下一代,不能把自己的痛苦傳遞給孩子,我們不能拿孩子和被人比較,然而,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我們仍然下意識地比較著,只不過換了一種新的方式。「嘴上」不再比較,「心裡」從未放下,有一種比較叫做「以愛之名」。
  • 尊重孩子 請別拿孩子和別人比
    不得不承認,在中國,這「別人家的孩子」是無數孩子心中的「夙敵」,不少孩子是被父母「比」著長大的,上學時,比學校、比成績,工作後比學歷、比工作、比收入……  很多父母愛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來比較,目的是為了給孩子一個奮鬥和努力的目標,但事實上,這樣做不僅沒起到激勵作用,還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上進心。
  • 不要以自己孩子的短板和「別人家」孩子長板比較
    昨天吃晚飯的時候,張姐看著兒子考了59分的卷子,心裡感嘆這孩子沒救了!我想問,是不現在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同感,那就是當我的寶寶生下來那一刻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我是最偉大的母親或者父親,覺得自己的寶寶是天下第一。可後來才發現,閨蜜或者哥們老王的孩子特別聰明,考試總是滿分……時間久了,我們不禁想問,是不是在醫院抱錯了?「別人家」的孩子才是我的孩子!
  • 《我不想離開你》:孩子的成長與獨立需要鼓勵,而不是指責或比較
    儘管之前給她講過好多遍了,但小傢伙就是百聽不厭。這幾天每天晚上都要講,有時還要重複講幾次。每給孩子講一遍,感覺自己就被袋鼠媽媽的愛與耐心感動一遍。我以前之所以給閨女買這本書,是被書本的封面給打動的,很有愛又無比溫馨的畫面。
  • 智慧家教策略——不要拿孩子與別人比,善於發現孩子閃光點!
    你為什麼總是拿孩子的短處比別人的長處呢?你知道這樣做的弊端與後果嗎?你知道你的這種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有多麼的嚴重嗎?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絕大多數的父母總是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這樣做的後果,往往是家長自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出息,不是把父母氣得半死,就是把孩子逼的走投無路。
  • 不要總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家長們也樂於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教育我們。大多數父母心中都住著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中國父母總是喜歡拿自己家的小孩和別人做比較。在節目《少年說》裡,有一個父母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她坦言,在她的父母口中也存在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即使自己各科成績都很優越,可是父母卻還是拿自己的弱勢科目——體育去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