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最近,北京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一家報社的副社長帶著9歲的女兒勤工儉學、上街練攤,被城管圍毆,事件曝光後,引來了大家熱議。
無獨有偶,本周,在墨西哥城,一個印度10歲男孩上街練攤,被墨西哥城管侮辱,也引發了討論。最終城管被辭退,當地政府賠禮並資助男孩獎學金。
在微博上,這兩件事,被很多人放在一起來對比。很多人將目光放到了海外,其他國家對小攤販是如何管理的呢?
第一站:日本
《球華語廣播網》日本觀察員黃學清告訴我們,在日本,小孩子每年都有幾次在學校的組織下,在學校附近擺攤賣自己不用的東西。
黃學清:日本很多幼兒園和學校在校舍內舉辦活動的時候,都會專門有一塊地方是讓家長和孩子們出售不用的物品,就像一個小小的跳蚤市場,出售最多的是書籍、衣物、日用品。我就住在一個小學的對面,每年有幾個周末,學校的操場用來當做跳蚤市場,而且擺攤是免費的,孩子們把自己不用的玩具、書籍之類的擺出來賣,賣掉拿到錢以後就去別的攤位上買東西。價格都相當便宜,很多小說、漫畫之類的只要10日元一本,也就是人民幣6毛多。
管理馬路上攤位的是警察,日本的城市秩序管理基本上都是靠警察。要在街上擺攤,需要向警察局提出申請,如果是在公園內擺攤,根據都市公園法,要向管轄的地方、共同團體、國土交通省申請。有些流浪者在車站附近地上擺個攤,賣舊雜誌、漫畫之類的並沒有經過申請,如果是不妨礙交通,乾淨整潔而且不是長期的,警察經常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會嚴厲取締。
一些違規現象,比如走路抽菸、違章停車等都需要由專人來管理,警察的人手是不夠的,於是就催生了協助管理的隊伍。這支隊伍的人員主要是一些退休老人,工資是按小時支付的,比如有管違章停車的監督員,雖然算是臨時工,也需要經過專門的培訓或者從事交通管理三年以上的人員才能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