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兒了,家家戶戶開始備戰年夜飯。缸裡養了多日的魚、提前買好的蔬菜,都要被端上餐桌了。昨日,記者採訪了解到,市民菜籃子量足,批發市場每日蔬菜走量達到300萬斤。今年,清淡口味的寶塔菜、蘆筍等小眾蔬菜也走上冰城市民的年夜飯桌。
年前一天能批發300萬斤菜
昨天一大早,家住紅旗大街的陳麗紅兩口子直奔橫道街農貿市場,「馬上就過年了,海鮮水產已經提前買好了,這不,出來買點茄子、豆角、嫩葉菜,還有花饅頭、慄子,這些孩子們都愛吃,一樣不能缺。」陳麗紅掰著手指頭數著,笑著對記者說。
安寧街、樂園街、橫道街等農貿市場內人頭攢動,蔬菜、水果、肉禽蛋等攤位前貨品充足。學府路哈達批發市場運送蔬菜的車輛停滿大院,「這幾天我們特別忙,每天銷售300萬斤的蔬菜,比半個月前足足多出60萬斤。」蔬菜部副經理李文斌說,這節奏將會持續到三十兒上午。
今年喜歡嘗鮮兒的冰城人「盯」上小眾菜,單價25元至35元的蘆筍、寶塔花菜、抱子甘藍等南方小眾菜將會擺上年夜飯桌,更顯特別。超市銷售人員說,寶塔菜往常一天也就賣10棵,這幾天一上午銷量至少乘以8。
市民劉建說,東北人的年夜飯多以大魚大肉、大眾蔬菜品類為主,今年想換換花樣兒和口味,說著熱情地「推銷」起自家年夜飯菜譜:「蒜蓉寶塔菜」成了「新補」,寓意寶刀未老,老人家都很喜歡這種有吉祥話的菜,味道也比較清淡。
網購南方特產「添花樣」
醬鴨滷味、鮮花餅……為了讓年夜飯籌備得更有新意,市民韓葉特意網購了很多北方不常見的食品來給團圓飯添花樣兒,「都是這兩年流行的」,電商平臺上寧波的八寶飯、湖南醬板鴨、廈門鮮花餅、內蒙古風乾牛肉等受到黑龍江人熱捧。
在海口工作的歷小姐回哈爾濱過年特地帶回了一箱子的海口特產:椰子糖、椰子凍……「想著讓家人朋友一起嘗嘗。等過完年回海口,我還得帶些紅腸、大列巴等特產讓同事們嘗嘗。」不少在南方工作的市民正加速著南北年貨的雙向流通。而在愛吃且會吃的成都人王敏的朋友圈裡,哈爾濱的紅腸、松花蛋、長白糕成了年夜飯的「必需品」。
五彩的麵團捏成金魚、元寶、如意等形狀,配上財源廣進、新春如意等字樣,顯得格外喜慶,傳統美食也煥發了新生機。新晚報記者發現,春節前幾天傳統花饃走紅網絡,在抖音上,有關如何製作花饃的小視頻點讚突破6萬,互動10000+。電商平臺上龍江人多愛購山東花饃、手工小麻花等,懷舊手工工藝年貨銷量大幅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