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PISA測試可能要增加這項評估

2020-12-13 騰訊網

  2018年,由經合組織(以下簡稱OECD)發起的PISA測試將首次評估15歲青少年的「全球化能力」(global competence),這項能力也將是新一輪PISA測試的主要評估領域,80個國家將參與此項測試,PISA測評重點將從目前的數學謎題和讀寫測試轉向詢問學生有關虛假新聞、全球變暖及種族主義等方面的問題。

  新聞追蹤

  PISA將首次評估「全球化能力」

  早在2016年5月14日於日本倉敷市召開的七國教育部長會議上,OECD就在提交的題為《面向包容世界的全球化能力》的報告中提出了新的評價——年輕人對全球性問題的理解,以及對文化多元性和包容的態度的方法。

  ? 報告指出:當前,學校日益需要培養為彼此聯通的世界做好準備的年輕人,在聯通的世界中,年輕人將與來自不同背景與文化的人一起生活與工作。作為理解年輕人對全球問題的態度、價值觀及知識的第一步,2018PISA評估中將納入「全球化能力」測評,提供全球首個體現教育系統在培養年輕人支持和平、多元的社會發展方面進展情況的綜合概覽。

  ? 報告強調:尋找創新方案解決全球逐步升級的一些問題(從自然資源的消耗到財富與機會的更公平分配),將取決於人們的創造性及合乎道德的行動能力,還有與其他人合作的能力。但是在許多國家,社會凝聚力及合作的基礎日益薄弱,現在全球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將「全球化能力」植根於學校中,讓年輕人更好地為當今快速變革的、全球化世界做好準備。「全球化能力」應該成為21世紀教育(公平、凝聚力和可持續性是21世紀教育的基礎)願景的核心。

  深度解讀

  全球化能力重點評估認知要素

  在2018PISA中,OECD提出了「全球化能力」定義,即批判分析全球化、跨文化問題的能力;從多個視角理解差異如何影響人們的認知、判斷、對自身及對他人的看法的能力;基於共同的對人類尊嚴的尊重,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其他人進行開放、適當並有效的交流的能力。

  「全球化能力」包含很多要素,但2018年PISA評估的重點是其中的認知要素,同時也配合問卷,分析學生的態度,如開放性、對他人的尊重和責任,以及價值觀,他們對於人類尊嚴及文化多元性的評價。認知要素包括:技能——分析與批判思維,以尊重、適當和有效的方式交流的能力,同理心,靈活性;知識與理解——全球問題的知識和理解、跨文化知識和理解。

  「全球化能力」評估的目的是構建一個獨立的量表,評估學生面對特定的全球性或者跨文化問題,應用所學的知識和理解,認識關係和不同見解及批判思考的程度。量表包括三個要素:全球性問題的知識和理解;跨文化知識與理解;分析與批判思維。測試時間為1小時,與閱讀、數學和科學一樣,平均分500分。

  全球性問題的知識和理解意味著學生熟悉跨越國界的一些最重要的問題。

  跨文化知識和理解包括對自身文化和其他文化的理解,以及對文化之間異同的理解。獲得跨文化理解意味著認識自身看法是受多種因素(文化、宗教、性別、社會經濟地位、教育)的影響的。

  分析與批判思維技能中的分析思維指能夠使用合乎邏輯的、系統的、連續的方法解決問題。

  專家分析

  評估全球化能力,應對極端主義

  OECD制定的新測試框架旨在發現年輕人理解其他人觀點和文化的程度,了解年輕人如何超越社交媒體的黨派政治進行自己的思考,如何從虛假新聞中分辨可靠的證據。全球化能力評估對於不寬容和極端主義而言絕對是一個挑戰。

  OECD教育主管安德裡西亞·斯施萊歇認為,國際社會對於「全民擁有優質教育權利」的承諾現在必須在確保公民獲得數學、閱讀、科學等基礎知識之外,保證公民學會與其他人一起生活。

  推動OECD評估青少年的全球化能力的其他驅動因素包括:對於移民和難民的爭論,社交網絡的消極影響(人們能夠與不贊同他們觀點的任何人斷絕聯繫)等。斯施萊歇指出,全球化能力評估將為每天疲於應對學生源於脫離、歧視和暴力的無知、偏見和憎恨行為的許多教師提供幫助。「全球化能力」也將納入OECD新一輪的「教學與學習國際調查」中,以便分析專業發展在培養教師通過不同的教學策略回應不同學生社群的有效性。

  作者:唐科莉(北京教科院國際教育信息中心)

  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現教君

相關焦點

  • OECD說了 PISA2018可能要增加這項評估!(內附樣題)
    o 搜微信號「diyijiaoyu」或公眾號「第一教育」---✄-相信大家對PISA測試已經不陌生了,上海學生兩次獲全球第一,引發眾多關注和思考。PISA測試本身也是相當與時俱進,這不,就在最近,OECD(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說了,正考慮在2018年的 PISA 測試中增加一項全新的評估!
  • 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做好PISA2018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正式測試...
    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做好PISA2018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正式測試工作的通知 [發布時間:2018-02-28 閱讀量:2002]
  • PISA 2018評估測試揭曉,我們從中讀到了什麼廣州加拿大國際學校
    PISA 2018評估測試結果揭曉,我們從中讀到了什麼?PISA 2018 測試結果發布PISA是聯合國經合組織的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全球範圍內15歲學生運用閱讀、數學和科學知識和技能應對現實生活挑戰的能力,還包括一些通用的跨課程能力,比如協作解決問題等。這是全球範圍內影響最大,規模最大的國際教育評估項目。最近,聯合國經合組織發布了2018年PISA測試的結果。共有60萬名15歲學生代表全球79個國家和經濟體的3200萬青少年參加了測試。在所有三個科目中,艾伯塔省在加拿大排名第一。
  • PISA測試拿三個世界第一!參賽者來自京滬蘇浙
    這也說明,中國學生可能是世界上最勤奮的。今天下午,經合組織(OECD)公布了2018 PISA測試結果,在參與測試的79個國家和地區中,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Z)以閱讀555分、數學591分,科學素養590分,包攬了三項第一。
  •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發布
    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本版簡稱「經合組織」)發布了國際學生評估項目2018(PISA2018)結果。該項目是對全球15歲學生的三年期調查,評估他們獲得全面參與社會所需的關鍵知識和技能的程度,集中於閱讀、數學和科學三門學校核心科目。此次評估中,約60萬名學生完成了測試,代表79個國家和地區的約3200萬15歲學生。測試項目包括多項選擇題和開方式問題。此外,學生還需回答一份背景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學生家庭信息、學習態度、性格、學校和學習經歷。
  • PISA2018閱讀素養計算機化自適應測試的技術與方法探析
    在每個測試階段的題目選擇上,遵循不同的原則。核心階段的每個題組大約包含10道題目,系統自動評分題目達到80%以上,以便為下一階段題目的選擇提供足夠的信息。每個題組需同時包括2018年之前PISA閱讀素養測試的題目及2018年新設計的題目2類,2類題目的比率各佔一半。
  • 中國學生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登全球第一:最新PISA測試成績出爐
    機器之心報導機器之心編輯部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最新公布的 2018 年全球學生 PISA 測試成績中,中國學生在閱讀、數學和科學測試中都拿到了第一。與此同時,研究也發現這是在全球最高的學習壓力下實現的成績。
  • 中國四省市2018PISA測試三項第一,專家:值得慶賀但要保持清醒
    文匯網12月3日消息,巴黎時間當天上午9點,世界經合組織(OECD)發表了第七輪國際學生評估結果(PISA 2018):北京、上海、江蘇省和浙江省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分別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三項測試均位居第一。
  • 《PISA 2018國際學生評估》:中國學生全球第一!
    2019年12月3日,PISA 2018國際成績發布會召開。會議期間發表了PISA(第七輪國際學生評估)結果——中國學生全球第一!
  • PISA2018測試結果 京滬蘇浙學生三科均排第一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前天公布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在這項79個國家(地區)約60萬名15歲在校生參與的「國際統測」中,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四省市學生作為一個整體參加測試,閱讀、數學、科學三科均排名第一。
  • PISA2018測試結果正式發布
    PISA2018測試結果正式發布 2019-12-04 來源:教育部   近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了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
  • PISA2018:中國學生在79國中排名第一
    自2000年起,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對全世界的15歲學生進行每三年一次的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及科學素養測試,即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PISA旨在發展教育方法和教育成果,是目前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生學習評價項目之一。豐富的PISA數據為比較不同國家的教育政策影響提供可能。PISA2018是自2000年啟動以來的第七輪國際評估。
  • PISA2015測試告訴我們什麼
    原標題:PISA2015測試告訴我們什麼   2016年12月6日,最新一輪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簡稱PISA)測試結果公布,本輪測試共有72個國家和地區參與,新加坡排名第一。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位居總分第十。
  • PISA測試正在破壞全球的教育?教育的追求究竟是什麼
    最近,2018年的PISA結果已經公布了,參與測試的79個國家和地區中,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Z)以閱讀555分、數學591分,科學素養590分,包攬了三項第一。這項結果應該是讓關注的人鼓舞的,但是這就意味著我們的教育領先全球了嗎?估計沒有人敢這麼說,那說明這種測試還是有問題的,我們對教育的衡量標準究竟有哪些?
  • 上海學生二度參加PISA測試
    2009年,首次參加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PISA)的上海學生獲得全球第一的佳績。明天下午,這項3年一次的測試將公布2012年測試結果,上海學生第二度參加,結果令人期待。  測試將重點關注學生在哪些領域的表現?如何從PISA測試的結果,科學看待一個地區的教育發展水平?上海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參與PISA的城市,在市教委的支持下,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市教育考試院、上海師範大學、市教研室和教育評估院等單位成立了項目組,部分區縣、學校的專業人員也參加了測試工作及研究。
  • PISA2018測試結果公布 我國四省市學生三科第一
    原標題:我國四省市學生在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中取得佳績   記者4日從教育部獲悉,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近日公布2018年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2018)測試結果。
  • PISA(2018)發布,各國怎麼看?
    芬蘭學生閱讀能力優秀的比例為14.5%,與2009年的15%大致相同。然而,表現不佳的學生比例顯著上升。2009年,8.1%的學生低於二級。到2018年,這一比例上升到13.5%。這意味著現在芬蘭更多學生的閱讀能力減弱,學習和參與社會的表現差。而且,在2018年評估中,芬蘭學生在閱讀能力方面的差異比芬蘭參與歷史上的任何一次都要大。
  • 2018PISA測試有何新特點?對中小學教學有何啟示?|專家解讀
    12月3日,經合組織(OECD)公布了2018PISA測試結果,在參與測試的79個國家和地區中,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組成的中國部分地區聯合體(B-S-J-G)以閱讀555分、數學591分,科學素養590分,獲得三個主要測試項目的三項第一。上一次測試(2015 PISA)的總分第一新加坡緊隨其後,獲得三項第二名。
  • PISA2018閱讀素養測試內容變化 與對我國語文閱讀教學的借鑑
    截至2015年,共有72個國家和經濟體參與PISA測試。 [4]PISA旨在測試即將完成義務教育階段的 15 歲學生在參與現代社會時所必備的關鍵知識和能力,核心測試領域有閱讀素養、數學素養和科學素養,每次選其中一個作為主要測試領域,其他兩個則為次要測試領域, PISA2018將第三次以閱讀素養為主要測試領域 (見表1)。
  • 最新PISA測試結果揭曉:中國一線城市排第一
    2018 PISA考試結果揭曉,東亞遙遙領先本周二(12月3日),OECD就2018年的考查公布了最新的評估結果。評估顯示,一些亞洲學校得分最高。在閱讀、數學、科學三項測評中,中國排名第一,參加測評的四個省市是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中國的一線城市已經排第一與2015年的PISA測試相比,中國的成績還是有了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