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師們的內心世界系列2-媽媽,排便訓練真的很痛苦

2020-12-14 Cissy育兒思考

魔法師們對媽媽非要讓他坐在那個有洞的小椅子上或者帶個小座墊圈的馬桶上,感覺到非常的不理解,甚至覺得非常愚蠢。

但是為了讓媽媽開心,還是會偶爾配合坐在上面。可能會有一次,大部分因為碰巧,他便在馬桶裡或便盆上排除大便,他看到媽媽無比的開心,不停的誇讚他:「好孩子,好寶寶」。

他也會被媽媽的情緒感染,覺得像是做出了一件特別開心的事情,當然不明白為什麼這個東西會讓媽媽如此高興

慢慢的,正是由於魔法師們對因果關係的理解,他們逐漸知道他需要接觸便盆椅讓媽媽開心,也能通過探索發現便盆椅裡的東西是他自己創造出來的。

自己創造出來的寶貝,太神奇了! 魔法師們覺得排洩物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好奇又很珍惜。

我們覺得很荒唐,但是又無法解釋的很清楚,沒有辦法讓他理解那是大便而已,髒,臭,應該立刻讓之脫離視線。

由於他能在排便椅子上排出大便這件事能讓媽媽開心,就像送出禮物一樣,他覺得他創造了一件禮物送給媽媽,媽媽才那樣開心。

於是,我們一邊讚賞孩子能在便盆上成功排便,表現的好像便盆裡的東西非常珍貴非常有價值,然後我們又冷漠把它衝進下水道。

可是魔法師們真的很費解,他們會盯著馬桶看好久,不明白他創造的寶貝怎麼一下子就被衝走了,消失不見,怎麼看也看不回來。

有的魔法師認為自己創造的寶貝被以如此奇怪的方式對待,非常受打擊。

有的魔法師甚至會認為馬桶裡住著一個妖怪,專門吃自己創造的寶貝,下次有可能不願再坐在便盆椅上。

在2歲魔法師的眼裡,衝水馬桶為這種處理方式增添了瘋狂神秘的色彩,無論我們認為衝水馬桶有多麼方便,魔法師們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馬桶裡住著一個妖怪,那麼他寧願在褲子裡拉也不會願意去坐在馬桶上。

如果站在魔法師的角度上,用他們的思維來理解排便訓練的過程,我們就能幫助孩子,理解而不是增加他們的障礙,所以用便盆椅比用衝水馬桶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而且便盆椅子需要讓魔法師們的腳接觸到地面,否則他們會擔心自己會不會隨時掉下來。

即使這樣,對於一個活潑好動的魔法師來說,讓他坐在那裡好幾分鐘安靜的排便,太困難了。

一旦魔法師們發出排便的信號後,媽媽會立刻變身飛毛腿超人,把他們按在便盆上。

我們正在跟魔法師的身體機制發生對抗,因為我們正在用行動或語言要求魔法師們延遲排便,這種過程會讓魔法師們莫名的焦慮,而魔法師們對於是否能夠及時坐到便盆上也感到焦慮不已,因為這需要他們的括約肌發育成熟,而在兩歲魔法師階段,幾乎是不可能的。

真的就沒有對策了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了解魔法師的內心世界和發育特點後,媽媽們就會做出智慧的選擇啦!

首先,我們要教會魔法師學會發出排便的信號。

比如聲音或是語言,每當魔法師們發出魔法信號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及時鼓勵,表示對這個過程的興趣。

多次重複後,他會剛剛好有一天發出聲音或語言告訴我們要排便了,那麼這一步就小小成功了。

其次,建立因果聯繫,建立排便和排便地點的因果聯繫。

發出信號後,我們用溫柔平和的語言建議孩子坐在便盆上,而不是急躁的抓他過去,即使在他坐上去之前已經排便了,但是他慢慢就會了解排便和排便地點的關係。

依然多次重複後,總會有一次,魔法師發出排便信號後,我們帶他過去,讓他自己走到那兒,脫下褲子,他好奇又興奮的發現大便掉到便盆裡,我們高興,他被我們的情緒所感染,也覺得很高興。這樣,第二步就算完成啦!

最後,魔法師們排便訓練與媽媽合作成功與失敗反覆交替,媽媽們要堅持去鼓勵,提醒,稱讚。

魔法師之所以成為魔法師,是因為他們被原始思維統治,理性思維尚未發育成熟。

很可能一會記得發出排便的魔法信號,一會就會沉浸在玩耍的樂趣中,反反覆覆。又或者第一天願意使用便盆,第二天又不願意用了。

因為魔法師們才是自己大便的主人,所以他們會控制最終的排便時間和地點。

如果不理解魔法師們學會延遲排便並控制迫切的排便需要是多麼難,我們很容易就失去耐心。

因為正常情況下,魔法師們膀胱控制的排便訓練就會需要花幾個月時間,而且訓練會有反覆,直到魔法師到4歲後才能穩定下來。

如果一開始就要求魔法師們控制自己的生理需要,魔法師會因為害怕不控制排便就會受到懲罰才有可能學會控制,為了避免出現可怕的結果,魔法師們需要非常努力的去保持這種控制,因此,他就會在其他方面出現問題,比如睡覺障礙,行為障礙或者飲食障礙。

所以,對於魔法師們的排便訓練,我們需要去理解他們,鼓勵他們,也需要減少對他們的排便成功的期待,進展的更慢一些,給孩子更多的安慰,往往這樣就可以了。

相關焦點

  • 孕婦準媽媽們,你們排便的姿勢對嗎?
    可以免去你在在孕期過程中的很多痛苦!不然的話爆菊的感覺真的是非常痛苦!在排便時,固體廢物需要穿過直腸然後是肛管。人類成千上萬年來都是以蹲姿排便,而僅過去的幾百年裡,西方國家的人採用了馬桶才開始使用坐姿。所以,關於排便姿勢的爭議是基於這個想法:蹲姿能順應人體解剖結構,因為人類的身體就是這麼進化的。
  • 寶寶排便總是乾巴巴,是便秘了嗎?這篇「嬰兒便說明」媽媽們收藏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小嬰兒的內心是潔淨無瑕的,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表現出溫暖的善意。不過,每個肉體凡胎,都離不開吃喝拉撒這幾件事。媽媽們不僅要把小傢伙的吃喝照顧好,排便這件事,也是讓媽媽們頭疼的一環。
  • 如何訓練寶寶自主排便?掌握「4要2不要」秘訣,媽媽娃娃都輕鬆
    說到育兒,父母最頭疼的三件事就是吃飯、睡覺、排便。經過日常訓練,寶寶一到兩歲通常可以獨立完成睡覺和吃飯,但排便往往成為家裡異味的來源。媽媽們想早點教寶寶發臭,但真的就這麼簡單吃飯睡覺嗎?關鍵是看寶寶的發育能力和接受度。孩子多大可以開始教自己獨立排便?從出生到一歲左右,孩子不具備控制排便的能力。
  • 如何訓練寶寶自主排便?掌握「4要2不要」秘訣,助寶寶輕鬆排便
    如何訓練寶寶自主排便?掌握「4要2不要」秘訣,助寶寶輕鬆排便!不少家長表示,育兒最大的難題就是孩子排便的問題,排便真的對寶媽們來說這麼難訓練嗎?實際上剛出生到一歲左右的孩子,他們是不具備自主排便的能力,對於寶媽而言,當看到孩子露出一種些許詭異的表情,寶媽們就知道孩子該換尿布了。
  • 如何訓練寶寶自主排便?掌握這5點,助寶寶輕鬆排便
    寶寶出生以後吃得多,喝的多,排便也變得越來越頻繁,這是寶寶生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為了讓寶寶能夠睡個安穩覺,同時也可以讓大人的雙手得到解放,所以到了這個階段通常爸爸媽媽們都會選擇給寶寶選擇尿不溼。確實,尿不溼對於嬰兒來說是既起到方便又省事兒的效果,也節省了很多的麻,慢慢的等到孩子大一些了,家長就會開始給寶寶把尿。
  • 寶寶幾天不排便,就是便秘嗎?這7大原因媽媽們要了解
    在寶寶長大的前幾年,家長們總是在跟孩子的便便打交道,便便也是寶寶腸道健康的陰晴表。 尤其是寶寶幾天不排大便的時候,更是讓媽媽焦慮不已,到底該怎麼辦?很多媽媽存在一個錯誤的概念,只要孩子沒有每天排便一次,就認為是便秘了,其實這是錯誤的。
  • 如何訓練6個月大的孩子定時排便?
    「你不給孩子把屎把尿,就知道用紙尿褲,真的是懶死了!」這是一個婆婆對媳婦地指責,相信很多媽媽都經歷過。「媽,不要給孩子把屎把尿,小孩括約肌還沒有發育,這樣做會影響他地健康,跟您說了多少次了,您怎麼就是不聽呢?」
  • 寶寶排便訓練,並非越早越好!新手爸媽訓練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比如,有些寶寶1歲多時已經能按照大人的指令坐在便盆上排尿、排便,甚至在排尿和排便前已經能示意大人,幾乎不再尿溼褲子了,但到了2歲左右,寶寶突然拒絕坐便盆,死活要站著尿尿或便便,甚至會躲起來排尿、排便,就是不願意提前告訴大人。其實,這就是過早開始排尿、排便訓練的弊端。
  • 現實世界的魔法師
    他說,全世界只有1000個人能被稱作魔法師,而自己已經認識了其中的大部分人。也許因為人數太少,魔法師們的工具通常只能自力更生。奧伯倫本人就給自己製作了魔法袍、帽子,以及好幾根不同質地、不同長度的魔法棒。按照他的介紹,不同顏色的魔法袍展現著主人不同的專長。一位紅色袍子的魔法師通常擅長點金術,而黃色魔法袍的主人一定擅長佔卜,至於他自己的藍色魔法袍,那就是善於治療疾病的表現。
  • 媽媽們都承受了哪些犧牲和痛苦,才有了這樣的一個寶寶
    建議待產的媽媽,要正確看待這件事情,不要緊張,多想一些開心的事,這樣會感覺內檢很快就過去了。2、會拉出便便其實生孩子用的力氣跟拉便的力氣差不多,生寶寶的時候就像拉大便一樣用力就可以了,有很多情況就是,在分娩而出的過程中是真的有可能拉出大便或者小便的,還需要護士處理,這個是真的相當尷尬了。建議產前最好排便,避免不必要的尷尬。
  • 寶寶又便秘了,媽媽們的「噩夢」要開始了?別怕,這裡有妙招!
    寶媽一聚,問題最多,這不困擾大部分媽媽們的寶寶便秘問題就不請自來了。寶寶開始輔食添加後,從而寶寶腸道開始接觸不同的食材。由於每個寶寶的身體接受程度不同,孩子腸胃就會出現相對應的各種問題。在我們媽媽們的印象中,最常見的莫不是寶寶的便秘問題。
  • 12~18個月寶寶訓練排便技巧
    如果這個時間段你的寶寶在12~18個月期間,且還沒有學會自主排便,建議收藏並轉發。1~2歲這個年齡的孩子,只要條件具備了,就可以開始訓練孩子有尿時告訴媽媽。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呢?這種感覺孩子肯定能感覺到因此,在溫暖的季節裡進行排便訓練是比較容易成功的,是因為讓孩子感覺到了下半身的解放感。寒冷季節裡孩子在撤掉尿布之後還有毛線護腿和褲子,孩子當然不會有那種下半身解放的感覺。
  • 兒科專家教你訓練寶寶排便的三個小技巧
    作者:寶寶知道 有梓安然收看了兒科專家崔晨直播的訓練寶寶排便,對於提出的孩子上廁所和登上月球哪個難哪個容易?我好好的思考了一下,可很難回答。我們家大寶一歲四個月後就給婆婆帶了,直到有了二寶,我才又重新帶大寶。婆婆帶了有一年時間。
  • 排便一臉痛苦?兒童便秘這樣做,8成半年後免依賴藥物
    家裡小寶寶排便時,總是一臉用力又痛苦的樣子?大便還一顆一顆像羊大便?家長當心「兒童排便障礙和便秘」找上門了,醫師提醒,最好在發生3個月內應及早治療,臨床經驗顯示,只要及早介入、積極處理,日後治療成功的機率較高,約8成左右在治療6個月後,能夠症狀緩解而不再需要持續使用軟便藥物。
  • 秋季如何訓練娃自主排便?抓住寶寶身體五大信號,一舉擺脫紙尿褲
    在正式換上小毛褲、小棉褲之後,寶寶們的衣服穿脫難度會明顯加大,如廁的訓練也將迎來最為艱難的時期。在這之前,寶媽們多半都想趁著秋意給孩子戒掉紙尿褲,讓寶寶學會自主排便。排便如何訓練呢?五個信號先牢牢抓住,才能讓娃一舉擺脫紙尿褲。秋季如何訓練娃自主排便?
  • 如何引導寶寶進行排便訓練?何時開始最好?4個步驟很重要
    那麼我們就需要掌握排便訓練的一些技巧,按照這個流程走,會讓排便訓練更順利。第一步:讓寶寶擺脫紙尿褲大部分此階段的寶寶會認為把尿尿在紙尿褲上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一開始媽媽跟寶寶說,這樣不好的道理是行不通的。
  • 2歲孩子一周不排便以為生病,醫生卻說很健康,原來特殊時期到了
    二寶戴上藥包,大約3天就排便了,我們都感覺是藥物起了作用。但是二寶還是會有痛苦的表情,依然排斥排便,其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因為醫生說很健康,我們的心理上有些放鬆,也就順其自然了,相信只要我們不焦慮,二寶一定就能糾正過來。這樣的情況持續了2個月,之後忽然正常。又像往常一樣每天一次或者兩天一次,不再痛苦,而是自己坐到馬桶上正經排便。
  • 寶寶穿紙尿褲會影響自主排便?試試這幾招,讓寶寶學會自主排便
    那麼紙尿褲真的會影響寶寶的排洩功能嗎?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要知道,寶寶的排洩意識,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地得到強化的,和寶寶有沒有穿紙尿褲並沒有很大的關係,而且,現在的寶寶從小就穿紙尿褲,是為了方便媽媽們清潔衛生,過早的讓寶寶不穿紙尿褲,反而會增加媽媽們照顧寶寶的負擔。
  • 2歲孩子一周不排便以為生病,醫生卻說很健康,原來特殊時期到了
    2年多來,沒有在排便問題上發過愁。2歲半後的某一周,二寶排便忽然變得沒有規律,等了一天、兩天、三天,直到一周也沒排便。奶奶想盡各種辦法哄著二寶坐到馬桶上,又讀書又講故事,一個小時過去了,也沒有排便。奶奶仔細觀察了一下,用手紙幫他擦屁屁,能擦出一部分。
  • 2歲孩子一周不排便以為生病,醫生卻說很健康,原來肛欲期到了
    2年多來,沒有在排便問題上發過愁。2歲半後的某一周,二寶排便忽然變得沒有規律,等了一天、兩天、三天,直到一周也沒排便。奶奶想盡各種辦法哄著二寶坐到馬桶上,又讀書又講故事,一個小時過去了,也沒有排便。奶奶仔細觀察了一下,用手紙幫他擦屁屁,能擦出一部分。以為便便太硬,便不出,又找香油,用棉棒塗在肛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