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育兒,父母最頭疼的三件事就是吃飯、睡覺、排便。
經過日常訓練,寶寶一到兩歲通常可以獨立完成睡覺和吃飯,但排便往往成為家裡異味的來源。
媽媽們想早點教寶寶發臭,但真的就這麼簡單吃飯睡覺嗎?關鍵是看寶寶的發育能力和接受度。
孩子多大可以開始教自己獨立排便?
從出生到一歲左右,孩子不具備控制排便的能力。
他們的方便總是一說就來。只要他們看到寶寶站在那裡做出一個舒服又奇怪的表情,就知道該給寶寶換尿布了。
所以不建議一歲半前教孩子自主排便,不是怕孩子學不會,而是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寶寶兩三歲的時候,膀胱肌肉開始發育,收縮的時候會知道什麼時候有排便感。這時,他們對排便有了基本的認識。
你什麼時候戒紙尿褲?
戒掉紙尿褲沒有絕對的年齡,只說更合適的年齡是兩三歲,發育正常的寶寶,更容易戒掉紙尿褲,實現自願排便。
什麼時候真正戒菸取決於孩子的發展水平。家長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判斷。
首先,孩子要能獨立靈活地坐、站、蹲、站。
其次,我可以說一些簡單的話或意思,向父母表達我需要上廁所。一般在一歲到三歲之間,這個年齡學起來更快更容易。
排便越快越好。反之,當孩子達不到上述要求,就會開始強制訓練,最後可能只有家長累了。
因為越年輕越不懂事,孩子意識不夠的時候,一天可能會有十幾個失敗的案例。家長各方面都需要動手教學,學習周期會更長。
但有了這些條件,孩子自己就會學會上廁所。
所以建議等孩子大一點再學上廁所,但是上廁所的意識可以提前準備。讓孩子提前學會憋尿,提前訓練孩子控制自己的尿液和尿液。
如何訓練孩子獨立排便
訓練孩子自己開始排便需要很多條件的幫助。
1.時間
最好從夏天開始,因為在夏天,人體的汗液增多,孩子的尿會在半夜減少。
即使孩子半夜沒有在床上小便,少量的尿液也不會讓他們浸泡在潮溼寒冷的環境中感冒。
而且夏天試錯成本低,即使訓練多次失敗,洗好的褲子和床單也很快會幹。
2.徹底告別紙尿褲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半夜忍不住尿床,就用紙尿褲睡覺,尿床就不會弄髒床單。其實這種做法對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心理暗示,即使尿床也不用擔心,還有紙尿褲要背。這是縱容孩子依賴紙尿褲,不可能完全放棄。
所以在開始戒紙尿褲之前,要做好徹底丟掉紙尿褲的準備,千萬不要在外出等特殊情況下使用。
同時,多給孩子準備內衣和紙尿褲,這樣即使是下雨天也不會妨礙孩子的撤離計劃。
3.位置
上廁所的地方對孩子來說也很重要。有必要告訴他們,大小便和上廁所是有關係的。在有紙尿褲之前,孩子對廁所的認知可能只有洗澡刷牙。
所以告訴他們大小便要上廁所。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發揮言行的作用。每次上廁所都故意跟孩子說我要上廁所,要大便,要小便。
孩子最喜歡模仿父母,會逐漸形成上廁所的感覺,而不是隨時隨地大小便。
4.繪本指導
家長也可以買一些繪本教育孩子上廁所,基本上都會注意廁所是幹什麼用的。每次講這個故事,都要問孩子,排便後會不會上廁所。只有當孩子們回答你時,他們才能聽。
現在的孩子上廁所的工具五顏六色,五花八門,給他們買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有意義的,這樣上廁所就可以變成一種儀式的事情了。
如何讓孩子擺脫對紙尿褲的依賴
孩子依賴紙尿褲後,戒菸非常困難,需要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
所以這件事只能慢慢來,白天從紙尿褲開始。
1.探索規律
一開始,父母應該數一下孩子上廁所的次數和時間段,比如睡前和起床前。發現規律後,可以在這個時間前一點提醒孩子上廁所,從減少孩子尿在褲子上開始。
一點點的提高,不要一上來就指責謾罵,孩子不是故意的,所以給孩子一點耐心。
即使他們參與了洗髒褲子的過程,也會開始注意馬桶。
2.尿布應該從白天開始停用
等到孩子白天不尿褲子,晚上再開始戒紙尿褲。
這個過程很長,但很容易。注意睡前帶孩子上一次廁所,防止大小便過度堆積。
3.睡覺前不要喝太多水
睡覺前不要給孩子太多水或沒有水。避開了夜晚的便利,孩子在睡夢中也無法控制。
如果家長擔心孩子熬夜還是有點挑戰性的,可以半夜醒一次,等孩子習慣了,半夜就醒了。所以最好在孩子的房間和廁所之間準備一盞小夜燈,防止孩子晚上摔倒或者故意在黑暗中抱到早上。當孩子的膀胱肌肉成熟後,會逐漸過渡到晚上,晚上不用起床。
訓練兒童自行排便注意事項
在訓練孩子自主排便的過程中,還有兩點不建議家長使用。
1.不要穿敞開的褲子
第一件事是給孩子穿開襠褲。雖然這樣可以讓孩子在學會脫褲子之前更容易排便,但這樣不僅不美觀,還容易感染敏感部位的細菌。
而且會讓寶寶無法建立完整的如廁流程,養成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2.抱著孩子上廁所
很多家長喜歡抱著孩子上廁所,因為擔心憋著尿或者其他原因。
這不僅會導致兒童髖關節發育畸形,而且也不能鍛鍊他們的括約肌保持能力。每次孩子大便後不上廁所,自然很難把握正常排便的需要。
以上是讓寶寶快速學會獨立上廁所的秘訣。總之父母要付出足夠的耐心。
沒有人能在一天內學會它。還是慢慢學吧。千萬不要在這種小事上給孩子施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