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欄目|絲說小學教育
一道求面積的數學題出現在小學六年級的練習冊裡,這道題目是安排在小學六年級學生學習圓的面積計算後而設計的,題目是求陰影部分計算。
很多小學老師用小學的面積計算方法,怎麼都難以找到答題方法。
冷絲想問的是:是題目太難?還是題目設計有問題?或者說本身就超綱了?
一道求面積的題目難道學生和老師,大家都百思不得其解。
簡單描述,這道題就是一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裡面有兩個面積相同的扇形和一個半圓圍成,最後要計算這三個圖形重疊部分的面積。
類似的題目,很多小學高年級學生也不陌生,看起來還是挺簡單的,但是,憑藉過去的做題經驗,做起來還真不容易!
很多小學生和小學數學教師仔細觀察題目,嘗試著用了多種移動拼圖的方法,都沒能找到答案。
幾位初中數學教師也對著這道題目冥思苦想了好幾個晚上,一位老師終於想到用做輔助線的方法,把這個圖形化解成常見的圖形,然後用加減的辦法找出陰影部分的面積。
大致思路是這樣的(其中的幾個點,你可以自己跟著下面嘗試著標寫出來):
其一,用四邊形CEFD的面積減去扇形ECD的面積,就可得到弧面三角形EFD的面積。
其二,用四邊形HCDF的面積減去三角形HCM的面積再減去扇形MCD的面積,剩下的就是弧面三角形MFD的面積。
其三,弧面三角形EFD的面積減去弧面三角形MFD的面積,這就是弧面三角形EFM的面積。
其四,扇形EFL的面積減去弧面三角形EFM的面積再乘以2,這樣就可算出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冷絲說到這裡,你看懂了嗎?有沒有想出解題的思路?你試著先標出各個ABCDEF的點。
具體的解題辦法其實有點複雜,原因是確實有點「超綱」了。
已知正方形邊長為「1」,那麼就應該分成四步來解答。
第一步是:
第二步是:
第三步就是:弧面三角形EFM=弧面三角形EFD弧面三角MFD=0.03660.0219≈0.0147.
第四步是:
你應該完全理解了本題的解答方法吧?
碰到超綱的數學題,我們該怎麼辦?
這道題目給出的條件非常有限,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是沒有好的辦法找到答案。那麼,作為教師,該如何應對?因為,這道題目確實能夠鍛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並且能夠鍛鍊學生的數學思維。
其實,高明的數學老師可以將本題進行簡單的改編,增加兩個已知條件,即①∠DCF≈26.565°,②2∠MCT=30°.
當然,這道題目如果讓已經學習了三角函數知識的初中生去做,他們知道tan∠DCF=1/2.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計算器算出∠DCF≈26.565°.
表面上看,這道超綱題讓只學習了圓面積和扇形面積計算的六年級學生去做,幾乎是不可能做出來的,如果遇到部分好學的學生,教師不妨稍作點撥,讓學生自己開動腦筋解決問題。
這道題目有較大的迷惑性,它之所以出現在小學六年級的練習冊上,就是因為,很多老師一眼看過去並不感覺難,部分小學生根據面積疊加和相減能夠大致知道題目的答案,但無法證明答案是如何得來的。這就是數學,一個神秘的學科。
所以,冷絲說,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尤其是擔任數學課程的老師,你一定要多多研究一些題目,千萬別讓日益退化的大腦真的退化了,到時候被學生問住了,那可就鬧笑話了。(鳴謝:本文參考了馬永勝老師的解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