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了精力旺盛的中班,進入大班,你會猛地發現,之前的「熊」孩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既好帶又好學的乖娃娃!
不過,進入大班後,孩子的一日活動在學習上的時間分配會有所增加,以適應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
所以,革命尚未成功,科學育兒仍要堅持。快來看看,開學前,中班升大班幼兒家長應準備哪些事兒?
您孩子進入大班後的顯著變化
1、大班幼兒在力量、耐力和動作協調性上又上一個臺階
可以多帶領孩子做一些球類運動、握筆書寫也可以練習起來。
2、獨立性進一步增強
除了基本能生活自理以外,還能承擔力所能及的勞動,會使用簡單的勞動工具或用具,如掃帚、拖把等。
放手讓孩子操作各種生活工具(如錘子、剪刀、勞動工具……)並示範正確的使用方法,讓他們整理自己的房間,幫助家人收拾屋子。
3、做事的自主性、主動性提高
大班幼兒不再滿足於追隨、服從老師,而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他們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水平明顯提高。
這就啟示家長老師要適當放手、放權。
無論是在學習方面,還是在生活方面,很多地方都要讓幼兒自己動手做,成人的任務有時只是為他們創造適當的條件,真正動手做的人應該是幼兒自己。
4、活動更加有目的,有計劃
大班幼兒已經完全有能力在行動之前對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個大致的想法,有計劃並能堅持完成自己的計劃。
但是這種目的性、計劃性不是自然發生的,它有賴於成人的引導。
因此,成人應給幼兒參與學習計劃的機會,並引導他們按照計劃進行學習。
這樣,一方面可以使幼兒的主動行為始終圍繞著學習計劃、學習主題進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進一步發展他們制定計劃、按計劃行動的習慣和能力。
5、自我控制能力提高
5-6歲幼兒的神經系統比5歲前的幼兒成熟許多。
與此同時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明顯提高。這既表現在他們對動作準確性的控制上,又表現在對他們自己行為的控制上,如規則意識、堅持性的增強等。
由於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自我的約束能力,所以進行學習活動時可以考慮要求幼兒安靜地坐下來,服從一定的紀律。
6、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
5-6歲的幼兒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思維積極、活躍,願意學習新東西。
正如陳幗眉教授在《學前心理學》中所指出的那樣,「如果說4歲兒童的活躍主要表現在身體的活動上的話,那麼5歲兒童的活躍主要表現在智力活動的積極性上」。而且他們喜歡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問題情境,在經過自己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難後,解決問題後的成功體驗會帶給他們極大的滿足和快樂。
所以,成人拋給幼兒的學習內容要有適當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性,這不僅順應了幼兒積極思考的特點,而且有利於進一步培養他們勤於思維的習慣。
7、思維中出現了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
隨著神經系統的成熟,大班幼兒的思維水平較中班幼兒也有提高,表現為雖然他們的思維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是卻出現了抽象邏輯思維的初步萌芽。
這意味著在認識事物方面,他們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
所以,成人應給幼兒安排深入、持久的學習,而非每半天就換一個學習內容。
大班正是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重要過渡階段,有效的幼小銜接決不僅僅是拼音數學的單純技能學習,而是通過身心智的全面培養,讓孩子準備好進入小學的學科學習。
所以,請抓住3-6歲,抓住幼兒一生重要的時光,即便是懂事乖巧的大班幼兒,也不可忽視科學的引導。
1、科學和規律的作息
進入大班前的這個假期中,請家長們務必調整好孩子的作息時間,不賴床,不晚睡。暑假在家適當縮短午睡時間。
2、培養孩子的計劃性、執行力和專注力
一天中固定一個小時,請孩子計劃自己要做的學習活動,並堅持執行計劃。
比如自己看繪本、畫畫、做手工等等,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節奏,與小學生的生活相接近。
3、樹立時間觀念
鍛鍊孩子早睡早起,在規定的時間內吃飯、洗澡等,並改變無節制看電子屏幕的壞習慣。
4、鼓勵幼兒參加多樣的聚會活動,提高幼兒的眼界和認知。
5、請孩子練習書寫自己的名字
一年優質的大班生活,是孩子順利適應小學的必要保障。
什麼是優質?絕不是通過仰仗較短時期內學前班或者幼兒園大班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或者習慣強化就可以實現的,它一定是要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在尊重幼兒個性差異之下,全面發展、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
我們相信,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他們將擁有一個精彩的大班生活!
*聲明:本文來源網絡,由園長幼師通服務平臺小編整理編輯,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