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過後孩子升中班、升大班,家長需要注意和準備什麼?

2020-09-03 鄔太狼新家庭教育

中班篇

親愛的中班寶爸寶媽們:

你們好!

轉眼寶貝就要開啟中班的生活。

相比聽話的小班和懂事的大班,中班的孩子們顯得特別活躍和倔強,個性也十分強烈。

從小班升到中班,您的孩子已經悄悄地發生了很多變化:

1、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

到了中班開學,您將看到一個令人欣喜的場面:孩子掙脫您緊握的手奔向教室、與久違的好朋友相擁跳躍、「遲點接我」的請求開始出現。

孩子長大了,他們正在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了自我安慰,如果不小心摔跤,他們會迅速爬起,打人、咬人的行為也越來越少。

2、規則意識開始萌芽。

進入中班,孩子將不再滿足於「小紅花」的獎勵,他們更加喜歡老師口頭的鼓勵,並知道自己行為與成人評價的關係,聽到批評他們不是生氣而是難為情。

他們知道「排隊、輪流、說話輕、走路輕、放下東西也要輕」的一些規則要求,但進入遊戲情境中他們往往又會將要求拋在腦後,規則意識與執行規則能力常常脫節,所以大人們常常苦惱「為什麼他明白這個道理,卻還是犯錯呢?」

3、交往能力在活動中提高。

這個時期孩子喜歡扮演角色,模仿成人生活中的場景,在協商與爭論中嘗試各種交流方法、積累技巧。

有了好東西,他們一方面喜歡炫耀,另一方面又有與好朋友分享的願望。

如果同伴得到他人的表揚,他們會嫉妒,並宣言「我畫得比他好」「我的聲音更響」「他沒有我吃得多」。

4、想像更加豐富、生動。

進入中班,他們則鍾情於情節與過程,他們會設想故事的後續結局,常常進入假想狀態,用想像代替現實。

他們常自言自語,與假想中的角色說話。

如果一個孩子說「我們家有一輛汽車」,另外的孩子就會七嘴八舌將其升級「我們家有飛機!」「我家有坦克!」「我們家有載人飛船!」凡是在家裡出現過的畫面、玩具,都會被孩子幻想成現實。

我們千萬不要錯怪孩子撒謊呢!

以上喜人的變化相信您已經在您的寶貝身上或多或少地看到了,這正是他的成長。

面對如此固執又古靈精怪的中班孩子,我們家園在教育理念上應該如何配合,才能讓孩子們得到全面發展呢?請家長們仔細閱讀以下建議:

1

要和老師進行充分交流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

重視孩子的言行問題,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2

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比如允許孩子自己選擇第二天上幼兒園要穿的衣服;

成人做事情時請孩子幫忙,以滿足他們動手做事的欲望。

3

引導孩子記住父母和幼兒園的名字,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教育孩子一些預防危險的常識;

4

幫助孩子儘快學會使用筷子,學習自己繫鞋帶。

5

觀察孩子正確握筆姿勢和閱讀姿勢,隨時加以提醒與糾正。

6

可以給孩子布置適當的家務活動,如收拾玩具、擦桌椅家具、疊衣服等活動,提高手眼協調性,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積累生活經驗。

期待寶貝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健康快樂地度過美好的中班生活。

感謝家長對我們工作的支持與理解,謝謝!

大班篇

親愛的大班寶爸寶媽們:

你們好!

轉眼間孩子們已經在幼兒園度過了兩年的快樂時光,成為了大班的哥哥姐姐。

進入大班,爸爸媽媽們明顯會開始有了「緊張感」。

面對即將到來的小學,我們該如何與孩子準備呢?

家長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知識的準備。

於是有的家長開始買各種漢字、拼音、算術練習冊。

我們理解家長的焦慮,但這樣只在物質上去刺激孩子的學習興趣,是不夠的,還可能適得其反。幼小銜接並不是將小學生活提前。

孩子進入大班,意味著他從學齡前兒童轉變為學齡兒童的過渡期開始了。

他在各項能力上都愈加成熟,也顯得可靠和實際。

在他開始著手一件事情之前,他會多方面思考自己的計劃。

他也會樂意將更多的時間分給同伴,他可以通過與他們的表現相比而估量出自己的能力。



希望家長們能夠配合我們以下的建議,在心理狀態和行為習慣上,為孩子的幼小銜接做好真正夯實的準備。

1

保證每天有一定的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

重點了解孩子在園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督促並幫助孩子完成每周小任務。

2

在家時,要讓孩子獨立完成自己能完成的事。

特別在看書或畫畫等桌面活動結束後,

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收拾學習用品,

並放在固定地方(箱子或抽屜)。

3

早睡早起,按時來園,不隨意請假。

跟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

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4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也就是有意注意很重要,

一位小學老師說,在小學低年級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往往並非智力落後,而是由於注意力渙散。

家長可以多與孩子玩棋類遊戲、拼圖遊戲,這對培養有意注意很有益。

5

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

閱讀習慣:會逐頁翻看圖書,按圖片順序看。

傾聽習慣:安靜的集中注意力的聽30分鐘,不隨便亂插嘴。

注意看書,寫字的習慣:正確使用常見的學習材料並能愛惜。

好學好問,敢於向老師、同伴提出疑問和不同的見解

有一定的合作意識:願意與同伴共同商量,一起解決碰到的困難、分享成功的喜悅。

收集信息的習慣:培養任務意識,增加自信心。

身教勝於言傳,請家長們一定堅持原則,從身邊點滴做起,有意培養孩子的這些行為習慣。

相信寶貝一定會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

健康快樂地度過幼兒園的最後一年時光,

順利適應小學的生活。

相關焦點

  • 暑期過後升中班、升大班,家長需要注意和準備什麼?
    轉眼寶貝就要開啟中班的生活。相比聽話的小班和懂事的大班,中班的孩子們顯得特別活躍和倔強,個性也十分強烈。從小班升到中班,您的孩子已經悄悄地發生了很多變化:1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面對如此固執又古靈精怪的中班孩子,我們家園在教育理念上應該如何配合,才能讓孩子們得到全面發展呢?請家長們仔細閱讀以下建議:1要和老師進行充分交流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重視孩子的言行問題,及時採取應對措施。2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間,比如允許孩子自己選擇第二天上幼兒園要穿的衣服;成人做事情時請孩子幫忙,以滿足他們動手做事的欲望。
  • 分享 | 暑期過後升中班、升大班,家長需要注意和準備什麼?
    轉眼寶貝就要開啟中班的生活。相比聽話的小班和懂事的大班,中班的孩子們顯得特別活躍和倔強,個性也十分強烈。從小班升到中班,您的孩子已經悄悄地發生了很多變化:1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進入大班,爸爸媽媽們明顯會開始有了「緊張感」。面對即將到來的小學,我們該如何與孩子準備呢?家長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知識的準備。於是有的家長開始買各種漢字、拼音、算術練習冊。我們理解家長的焦慮,但這樣只在物質上去刺激孩子的學習興趣,是不夠的,還可能適得其反。幼小銜接並不是將小學生活提前。
  • 致家長,暑假過後孩子升中班、升大班需要注意和準備什麼?
    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暑假過後的九月,是所有學生的升學季,也包括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開學後,無論是新生入園,還是孩子升中大班,都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轉折。那麼進入中大班後,孩子會發生哪些變化呢?作為家長和教育者又要提供怎樣的幫助呢?
  • 孩子升中班、升大班,家長需要注意和準備什麼?
    無論是新生入園,還是孩子升中大班,都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轉折。那麼進入中大班後,孩子會發生哪些變化呢?作為家長和教育者又要提供怎樣的幫助呢?今天我們就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到了中班,我們是保教並重,不僅要有保育,更要有教育。細心的家長會發現中班孩子每天的教學內容要比小班多,而且每節教育活動的時間是20-25分左右。孩子集中精力從事某種活動的時間也較以前延長,小班一堂課是15-20分鐘。
  • 開學後升中班、升大班,家長需要注意什麼?
    中班篇親愛的中班寶爸寶媽們:你們好!轉眼寶貝就要開啟中班的生活。相比聽話的小班和懂事的大班,中班的孩子們顯得特別活躍和倔強,個性也十分強烈。從小班升到中班,您的孩子已經悄悄地發生了很多變化:1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到了中班開學,您將看到一個令人欣喜的場面:孩子掙脫您緊握的手奔向教室、與久違的好朋友相擁跳躍、「遲點接我」的請求開始出現。
  • 開學前,中班升大班幼兒家長應準備哪些事兒?
    熬過了精力旺盛的中班,進入大班,你會猛地發現,之前的「熊」孩子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既好帶又好學的乖娃娃!不過,進入大班後,孩子的一日活動在學習上的時間分配會有所增加,以適應即將到來的小學生活。快來看看,開學前,中班升大班幼兒家長應準備哪些事兒?
  • 【教育提示】升入中班和大班後的孩子都會有哪些顯著變化?(幼師和家長必看)
    無論是新生入園,還是孩子升中、大班,對孩子來說,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跨越。人們常說「三四月份埋下的種子,八九月份終將開花結果」,您知道孩子都會有哪些收穫嗎?我們又該如何為孩子的下一個成長階段做哪些準備呢?經過一年或兩年的幼兒園生活,孩子們的身心發展上已有長足的進步,個性也越來越明顯。他們已經會仔細觀察,甚至偶爾也能善用成人慣用的理論來做反駁。
  • 「大班我來啦」——世紀星鼎立幼兒園中班升大班小計劃
    大班我來啦 太陽的幸福,是給人以光明;月亮的幸福,是給人以溫馨;園丁的幸福,是讓每一棵小樹苗茁壯成長,願每一棵小樹都能夠接受陽光的照耀,月光的光華,願每一棵小樹都能才成為參天大樹... ...老師的幸福是什麼呢?希望每位寶貝都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 中班的孩子開學是升大班還是去上學前班?
    又到了開學季,令家長們頭疼的不僅有小升初,初升高的銜接班問題,還有處於上學鄙視鏈最低端的幼升小的銜接班問題。看到四五歲小不點的家長們緊鎖眉頭,滿臉惶惑,在學前班和大班的門前左思右想,躊躇不決,走五步退十步,為孩子該不該上學前班猶豫。其餘家長們高姿態地表示:切!這也算個事?!他們早已忘了那年那月的一樣的迷惘。
  • 【講座回顧】升班大揭秘—中班升大班
    大班小朋友的思維特點 Q:大班小朋友與中班小朋友相比,會有哪些變化? A:專注力時長的增加和思維進入到抽象邏輯思維萌芽階段。孩子看電視玩手機能堅持很久能說明專注力很好嗎? A:30分鐘左右,不能。 因為看電視、玩手機等方式是外界對小朋友通過聲光電等強烈變化和反饋進行強烈的刺激,讓小朋友精神保持高度的活躍和集中。並且展現形式相對直接,很少需要小朋友進行思考和想像。
  • 硬核乾貨 | 學而思大班升一年級0元暑假數學到底學什麼?
    很多寶爸寶媽都有關注到咱們學而思的暑假班,那麼學而思數學到底學什麼?效果怎麼樣?快隨小思一起來看看吧!
  • 家長們注意啦!孩子們馬上升班,教你學會做科學準備!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裡孩子王」,和我一同討論幼兒園裡的那些事兒!新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可愛的孩子們就要升班了!不管是小班升中班,還是中班升大班,孩子們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會有一些變化。此外,家長還要注意以下方面:1、面對即將升入中班的孩子。家長還需要了解孩子的優勢與不足,提前和跟班級老師充分了解孩子的情況,比如孩子的優勢與不足生活與學習、語言與行動等出現的問題,根據孩子的情況制定相應的調整措施。2、尊重孩子的想法。
  • 家長們注意啦!孩子們馬上升班,教你學會做科學準備
    歡迎關注「幼兒園裡孩子王」,和我一同討論幼兒園裡的那些事兒!新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可愛的孩子們就要升班了!不管是小班升中班,還是中班升大班,孩子們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會有一些變化。作為家長應如何看待這些變化,應如何給孩子支持幫孩子做一些升班的準備呢?
  • 不少幼兒園大班現「空巢」,培優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連日來,武漢市多所公辦幼兒園園長向楚天都市報記者反映:在公辦幼兒園大班,部分家長擔心孩子像一張白紙一樣升入小學後,會跟不上學習的進度,於是在大班就把孩子送進所謂的「幼小銜接班」,使得幼兒園大班出現「空心化」現象。「既然公辦園嚴禁小學化,社會培優機構是否也不得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等名義提前教授小學內容?」
  • 「我們升班啦」——世紀星鼎立幼兒園小班升中班那些事兒
    說說小班升中班那些事兒 九月,是所有學生的升學季,也包括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開學後,無論是新生入園,還是孩子升中大班,都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轉折。那麼,小班孩子升班後會發生哪些變化呢?家長又可以為孩子提前做哪些準備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與小班幼兒相比,中班幼兒的動作進一步發展,活動能力增強,喜歡跑、跳、攀、鑽等各種活動。
  • 升入中班和大班後的孩子都會有哪些顯著變化?
    導讀:升入中班和大班後的孩子都會有哪些顯著變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升入中班和大班後的孩子都會有哪些顯著變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北京幼兒園大班孩子上學前班盛行,專家:只為提前學不如不上
    魏女士告訴記者,她的大女兒兩年前上的幼兒園大班,只在上小學一年級前上了兩個月的暑期學前班,七周左右,收費差不多5000元。「兩年前,大女兒的幼兒園大班也大約是30個孩子吧,只有兩三個孩子選擇去上一年學前班,所以我也沒有特別注意過這個事兒,但如今上學前班這個風氣有愈演愈烈的感覺了,今年小女兒她們班居然走了一半孩子,我始料未及。」
  • 家長們注意了:孩子初中升高中需要注意這四件事情
    點擊上方關注 訂閱聽教育獲取更多內容資訊再過幾天許多孩子就要進入高中生活了,高中學習和初中的學習就有很多的區別,高中的學習相比初中較為繁雜,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孩子從初中升高中需要注意的四件事情。一、注意知識的銜接性高中知識和初中知識有一定的對接性,初中知識比較簡單,但在高中學習也非常重要,是最基本的基礎,所以一定要把它掌握好,然後家長可以拿高中的書給孩子看,讓孩子提前了解知識的對接,做好預習,學起來才能如魚得水。
  • 【幼升小】幼兒園升小學,家長到底該如何準備!轉給家長!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不是單方面因素就能解決的,需要調動各方面因素一起做好以下準備。幼升小應避免四大錯誤觀念  作為家長,孩子上小學,有些錯誤觀念一定要儘量避免:  案例:今年強強要升小學了,為了讓他有個好的學習環境,都是普通工人的強強父母託人找關係,花高價才把強強送進了某重點小學。
  • 繼續上大班還是退園上幼小銜接班,家長請再多多考慮!
    每年9月份,與風風火火的幼兒園新生入園,不少中班、大班孩子重回幼兒園相對應的,是大班孩子的「退園潮」。有新聞報導曾考察稱:目前公辦、民辦幼兒園大班孩子流失率最多達到5成,最少的也有1成左右。看著熟悉的小夥伴都升到幼兒園大班,自己卻換了學校讀幼小銜接,心裡有點兒不高興:「為什麼不能在原來的幼兒園上大班?」心心媽媽說,不提前做規矩,上小學要吃苦頭了。現象2:「幼兒園大班」和「學前班」究竟哪個更好?記者在一年級新生的媽媽中做了調查,結果顯示,只有不到3成的媽媽覺得上與不上相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