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大學生學業指導中心:為大學生成長引航

2020-12-25 中國科學院

   

  學業指導專家胡太忠(右)在指導學生。

  是上研究生,還是不上?是在國內深造,還是出國留學?即將赴加拿大留學的柏雪,一年前還很糾結:學習成績不錯,但也不是特冒尖,父母又希望她這個獨生女留在國內。去年7月的一天,她找到陳初升老師。「是陳老師的一席話,撥開了我心中的迷霧。」

  她說的陳老師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陳初升,也是該校學生學業指導中心聘請的學業指導專家。

  那麼,中國科大學生學業指導中心又是怎樣一個機構呢?

  28位專家「把脈」學生學業

  2012年10月,中國科大學生學業指導中心成立,聘請了各個學科的28位老師擔任學業指導專家。他們絕大多數是教授、博士生導師,不少是分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

  據中國科大黨委副書記蔣一介紹,從2003年開始,該校本科生在校期間有多次轉專業的機會,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合適的專業,就成了大家關注的問題。同 時,每年都有部分特別優秀、學有餘力的學生以及學習困難的學生,有學業規劃和學業幫扶的需求。因此,在多年實踐的基礎上,2012年正式成立了學業指導中 心。蔣一也是中心聘請的指導專家。

  成為學業指導專家,要求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強的科研背景,熱心教書育人,熟悉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學校學籍管理規定等要求。其主要職責就是針對上述 三類學生,或為其量身定製個性化學習方案,助他們成為傑出人才;或為其指點迷津,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或指導他們作出合適的專業選擇,制定個性化學習計 劃等。

  記者看到,該校學生學業指導中心建有專門的網站,指導專家的學科專業、研究方向、聯繫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

  據悉,學生網上預約後,學業指導專家很快能收到手機簡訊提醒和電子郵件提醒,及時回復學生的需求。指導方式包括集體指導和個別指導,如專題講座、座談討論、集中答疑、面對面約談等。指導結束後,他們如實記錄指導情況和指導意見,並向教務處反饋。

  「中心及其網站的建立,使全校學生學業上有任何疑惑,都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相關學科的專家諮詢,而以前多半局限於本系或本學院。」陳初升說,對學生應該選什麼專業、該不該轉專業,這些指導老師最有發言權,他們為學生制定的個性化學習方案,教務處充分尊重。

  近千學生受益學業指導

  學生學業指導中心成立一年多以來,效果如何?

  據中國科大教務處教師楊凡介紹,該中心成立以來,已對150名專業選擇諮詢、55名提出轉專業申請的學生及409名學習警示和預退學的學生進行約談,對部 分學生進行了跟蹤指導,243人目前已經解除警示;196名同學通過中心網上預約平臺,主動與學業指導專家聯繫,獲得指導;還有一些同學通過電話、電子郵 件、當面請教等方式,主動與相關指導專家進行交流。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依託學生學業指導中心,該校2012年起實現了本科生100%自主選擇專業。學校規定,對少數申請轉專業未被接收但仍堅持要修讀擬轉入 的專業的學生,學業指導專家為其制定了個性化培養方案,學生修讀完相關課程,達到要求,即可按該專業畢業,從而百分之百地滿足了學生自主選擇專業的需求。

  這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過去兩年獲得學校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的65名優秀學生中,16名為重新選擇專業的學生;數學科學學院畢業生 中,前10%優秀學生有一半來自轉專業的學生;物理學院成績前5%的學生中,由其他學院轉入的學生也佔近四成;2013屆畢業生中,有11名同學要求轉專 業未被接收,他們在學業指導專家的指導下,跨專業修讀了相關課程,完成了畢業論文,順利畢業,其中9人繼續深造,去了包括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這樣的名校。

  對此,蔣一表示:「尊重學生的興趣,激發其學習動力,因材施教,個性化培養,是我們一貫強調的。」

  雙線互動,重拾信心

  在學業指導中,雖然常見的是專業選擇和專業規劃方面的諮詢,但老師們花在學生身上的精力最多。同時,指導老師把指導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與教務處和班主任溝通,教學系統與學生工作系統的有效互動,也是該校學業指導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

  張偉(化名)是該校核科學技術學院2011級本科生,進校後因痴迷網路遊戲,三個學期下來5門課掛科。教務處給了學業警告,並通過學業指導中心把他「分配」給了核科學技術學院教授王相綦。

  張偉記得很清楚,去年5月25日,王相綦第一次找他談話。出乎意料,王相綦並沒有批評他,也沒有說什麼大道理,而是列舉了多名學長成功「逆襲」的事例,鼓勵他只要現在努力,還為時未晚,並相信他能夠學好。已失去信心的張偉,內心受到觸動。

  接著,王相綦邀請張偉參加他的課題組,並安排幾名成績好的師兄輔導他《數理方程》《原子物理》《材料力學》課程。課餘時間,張偉與他們一起到圖書館上自習,不懂的就問。同時,學院黨總支副書記、班主任丁翠平老師對張偉的電腦妥善管理。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效果就顯現了。期末考試,張偉通過了這三門比較難的課程,這使他重新拾回了信心。王相綦趁熱打鐵,與小張一起商量如何彌補落下的5門 課。「上學期重修了一門,已通過。這學期又重修了兩門,通過應該也沒有問題。」小張打算暑期留在學校複習,明年考研究生。

  對此,王相綦感到很欣慰:「初次見到張偉時,他很頹廢,現在精神狀態大為改觀。」在開始的幾個月裡,王相綦基本上每周與小張見一次面,了解學習情況,詢問 有什麼困難。班主任丁老師也是如此。「與學生做知心朋友,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而不是居高臨下地批評,這對落後生來說十分重要。」

  據悉,王相綦近年來指導幫扶了5個學困生,其中3人今年即將正常畢業,其他二人已基本走上正軌。

  「如果沒有王老師和丁老師的悉心幫助和指導,我肯定已經退學了。」說起自己一年來的變化,張偉內心充滿了感激。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2014-06-12 5版 大學周刊)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報】中國科大:教學管聯動 精細化育人
    與此同時,中國科大教務處處長周叢照收到了一條簡訊,一位學生在是否選擇出國方面遇到困惑,想預約作為學業導師的他作指導。這一預約信息也同時推送到周叢照的電子信箱。到目前為止,周叢照已經以學業導師身份為學生做了100多次指導,在他的幫助下,絕大多數學習困難的學生都順利完成了學業。就在今年,他們其中的一名學生拿到美國大學的全額獎學金。
  • 遼寧傳媒學院:為大學生建立「德育檔案」
    原標題:遼寧傳媒學院:為大學生建立「德育檔案」遼寧傳媒學院日前啟動大學生「德育檔案」建檔工作,從2020級新生開始,為每名學生建立「德育檔案」。「德育檔案」涵蓋學生4年的政治理論課學習、第二課堂、社會實踐、日常行為養成的成績,全面記錄和評價大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德育表現」。
  • 中國科大:大數據實現本科生學業「全過程」管理
    近年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簡稱「中國科大」)踐行「管理即服務」理念,實現「教、學、管」聯動育人,完善「學業追蹤」和「困難資助追蹤」網絡平臺建設,建立「隱形資助」等充滿人性關懷的學生資助體系,強化對學生的學業、心理和經濟困難的及時精準幫扶。  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
  • [中國科學報]科大英才班:拔尖人才培養新探索
    據介紹,近年來,中國科大與中科院16個分院(研究院)、14個研究所籤署了全面合作協議,共建了20個院系和學科專業、17個聯合實驗室,常年有200多名研究所專家來校開設講座或講授課程,每年有近900名學生到研究所開展大學生研究計劃、畢業論文或專業實習。
  • 學業指導與服務
    5中國近現代史綱要3形勢與政策2必修職業規劃與發展課程(0.5)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0.51-4必修心理成長與個人發展課程(0.5)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0.51-2必修01/校級學業指導活動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上強調的「加強學生學業指導,幫助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有關要求,充分體現我校「以學生為根、以育人為本」的辦學理念,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牢固確立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學校由教務處學生註冊中心牽頭,聯合各學院建立以學院為主體、校院兩級聯動的本科生學業指導體系。
  • 中國科大為2500餘名大學生郵寄教材 部分湖北同學已收到
    中國科大供圖(抗擊新冠肺炎)中國科大為2500餘名大學生郵寄教材 部分湖北同學已收到 中新網合肥3月11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已為2500餘名大學生郵寄教材,目前有近800名同學已經收到教材,湖北疫情地區的同學也開始陸續收到教材。
  • 中國科大夏季學期成為大學生的「新愛」
    本是暑假期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三年級學生楊宏峰卻很忙,白天參加「未來物理學家國際夏令營」活動,晚上做大學生研究計劃。綠樹成蔭的校園裡,像他一樣忙碌的同學有很多:從2010年開始,學校實行了三學期制,夏季學期已經成為同學們的「新愛」。
  • 中國科大強基計劃 | 物理學專業、應用物理學專業培養方案
    為貫徹教育部強基計劃優秀理科人才培養計劃精神,面向國家對基礎科學人才、以及具備堅實學科基礎優秀人才的需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稱中國科大)將依託中國科大物理學院,開展物理學專業、應用物理學專業強基計劃重點班(以下稱強基班)優秀人才培養。
  • 中國科學報:南開大學商學院院長、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張玉利:創業的...
    針對這些問題,《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了南開大學商學院院長、南開大學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張玉利。  大學生創業人數短期難以激增  《中國科學報》:自從教育部允許學生休學創業以來,各省紛紛頒布相關政策,而且允許休學的年限也越來越長。
  • 中國科大:轉專業不再是尖子生「特權」
    5月10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啟動今年全校專業選擇及中期分流工作。根據該校的相關規定,中國科大本科生在校期間有3次自主選擇專業的機會,學校表示,「百分之百」滿足學生選擇專業的需求。這在國內高校中首開先河。
  • 【中國科學報】彩巢計劃:關注中國人的腦「成長」
    具體到兒童青少年階段,「成長在中國」項目會為「基於充足樣本來構建各年齡段的健康兒童青少年標準腦,系統全面地刻畫大腦發育曲線」,提供重要的基礎數據,從而輔助兒童大腦發育疾病的早期幹預和治療,為中國兒童的全面發展、科學教育等相關政策制定提供科學決策基礎。
  • 中國科大強基計劃 | 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培養方案
    為貫徹教育部強基計劃優秀理科人才培養計劃精神,面向國家對基礎科學人才、以及具備堅實學科基礎優秀人才的需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下稱中國科大)將依託中國科大近代力學系,開展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強基計劃重點班(以下稱強基班)優秀人才培養。
  • 中國科大「理實交融」育英才:千生一院士七百碩博生
    中新社合肥11月12日電 題:中國科大「理實交融」育英才:千生一院士七百碩博生中新社記者 吳蘭坐落於安徽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1958年建校。該校平均每一千名本科畢業生中,就產生一名院士和七百名碩博生,這一比例位居中國高校首位。
  • 新聞丨中國科大攜手華為出徵ISC 2016國際大學生超算大賽
    【深圳,中國,2016年4月28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大)近日宣布將攜手華為高性能計算(HPC)解決方案出徵ISC 2016國際大學生超算大賽(ISC2016-SCC),今年的比賽將於2016年6月21-23日在德國法蘭克福展開,12支來自全球各地的一流高校隊伍將同場競技。
  • .| 政府管理學院2020級本科新生引航工程工作總結匯報
    一指導思想政府管理學院2020級本科新生引航工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重要論述和給學生群體系列重要回信精神。新生來校之前,學院組織召開新生家長見面會,詳細介紹學院以學生為中心的工作定位以及全員化多渠道、全過程多層次、全方位多面化的育人模式,並結合疫情防控實際,介紹新生返校流程以及返校後聯防聯控工作。通過家長、老師、學生的見面,增進交流,促進多方協調,為新生入學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新生年級會——新程正啟,共繪藍圖。開學伊始,學院組織開展新生年級會暨課業學習講座。
  • 誰的「中國科大」
    廣科大學生所繳學費是「中國科大教育集團有限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在2020財年中佔比92.5%,其2021年至少6個本科專業學費高達35000元/學年。2月5日,廣科大發布了2021年人才招聘公告,計劃招聘教職工240餘人。智慧財產權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於此次校名和商標之爭涉及開曼群島等境外地區,中國科大的維權之路可能並非坦途。
  • 中國科大免郵費為學生寄教材
    合工大的老師們在為湖北籍學生郵寄口罩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從3月3日起,連續一周打包,準備為學校2500餘名大學生郵寄教材據了解,中國科大的線上教學已平穩進行了三周,從當前情形來看,線上教學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雖然此前學校已經為學生準備了電子教材,但考慮到部分學生使用電子教材不方便,2月27日,學校做出為大一和大二學生郵寄紙質教材的決定。經過學校多方聯繫溝通,最終學校與京東快遞達成協議,著手郵寄教材。
  • 大學生學業規劃不可或缺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大學與基礎教育階段有顯著不同,道德成長、個性生長、獨立思考等都融入了大學生五彩斑斕的世界。但毋庸置疑,大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完成學業,而科學有效的學業規劃能讓學生撥開迷霧、找準方向,邁向踏實求學的坦途。
  • 張雪峰老師為瀋陽工程學院千餘名大學生導航學業生涯
    7月2日晚6:00,由瀋陽工程學院校團委發起舉辦的「青春導航」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專題講座在大學生活動中心禮堂活力開講。  講座過程中張雪峰以慣有的幽默語言風格,從社會熱點話題為學業規劃的切入點,探討了為什麼考研,如何選擇報考學校、專業及考研的複習方法等問題進行了專業解答。問答環節更是將全場歡樂的氣氛引燃到極致。
  •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新聞 | 政府管理學院2020級本科新生引航...
    一指導思想政府管理學院2020級本科新生引航工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重要論述和給學生群體系列重要回信精神。新生來校之前,學院組織召開新生家長見面會,詳細介紹學院以學生為中心的工作定位以及全員化多渠道、全過程多層次、全方位多面化的育人模式,並結合疫情防控實際,介紹新生返校流程以及返校後聯防聯控工作。通過家長、老師、學生的見面,增進交流,促進多方協調,為新生入學工作打好堅實的基礎。新生年級會——新程正啟,共繪藍圖。開學伊始,學院組織開展新生年級會暨課業學習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