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歌》:一首關於故鄉與童年的散文詩

2020-12-25 少女印刷機
《大地之歌》(1955)塞蒂亞吉特·雷伊

在東方電影史上,印度電影界一顆閃耀的啟明星就是薩蒂亞吉特·雷伊,從1955年的《大地之歌》開始,他的電影生涯持續了近40年的時間,創作出來的作品也都極富生動的氣韻和詩意的氣質。以少年阿普的成長曆程為主線的「阿普三部曲」:《大地之歌》《大河之歌》《大樹之歌》,構成了一部反映印度風土民情和人生世俗的散文詩三聯劇。而雷伊也成為印度電影宗師一般的存在,使印度電影邁向了全世界。

《穿越大吉嶺》開頭中對雷伊的致敬

雷伊從小就受到文學的薰陶,他的祖父是印度兒童文學雜誌的創辦人,父親則是著名的詩人與歷史學家,因此他也不自覺地成長出了詩人氣質。在《大地之歌》中,我們常常會看見鏡頭捕捉到的詩意,不論是月光之下吟唱遙遠古調的祖母,還是霧雨雷電和殘花敗柳,亦或是飛馳向遠方的蒸汽火車,自然與人事都可以作為詩意生發的空間。雷伊鏡頭下的自然風物和社會人物都是那麼真實可感,讓人如臨其境、如唔其面。

影片講述了少年阿普的出生與童年的經歷,苦讀詩書的父親自以為能憑藉文化知識在城中闖出一番事業,丟下妻兒外出謀生。母親、祖母、姐姐杜爾加和阿普留守在村中祖祖輩輩生活著的小屋裡,過著清貧而平靜的生活。阿普在這樣的環境下既無憂無慮地快樂著,也目睹苦難地痛苦著,逐漸到了入不敷出的困頓家境。待到父親返回之時,只見得被雷雨毀壞的房屋,因高燒不退而死去的女兒,和悲痛欲絕的妻子。最終,阿普一家告別了安土重遷的村民們,不顧勸說地踏上了尋找新家的旅程,而阿普的童年,也在搖晃的牛車上、擺蕩的牛鈴中悄然逝去了。

雷伊將視角集中在孩子的眼中,用他純真的目光去注視這個世界,一切都是那麼新奇,一切都孕育著不凡。這種赤子之心的展露和因生活挫折而「懂事」起來之後的消逝,會給人帶來非常深的共鳴。影片中也常常閃爍著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的光芒,無論是母親「我也有很多夢想」的嘆息,還是杜爾加純真少女的誠懇請願,都讓人感受到印度這片土地上女性的抗爭。這也正是雷伊的偉大之處。

童年與故鄉,是每一個藝術家最寶貴、最原初的精神家園,從中窺聞的,一定是一首動情的心靈之歌。

相關焦點

  • 組詩:雪過,大地溫潤成一篇優美的散文詩
    組詩:《雪過,大地溫潤成一篇優美的散文詩》外二《雪過,大地溫潤成一篇優美的散文詩》十一月的天空演繹著盛大的神話故事不如將目光捻成一臺掃描儀,看>風過,秋色怎樣疲軟成一首訣別的詩雨過,冬意如何昂然成一闋曖昧的詞唯有雪過,大地才真正溫潤成一篇優美的散文詩即便如此,任誰也擋不住冬天進入倒計時《初冬攢局,白雲做客,小北風斟酒,一場盛宴蒞臨》
  • 墨象|李庚:馬勒「大地之歌-2018」
    歌十九世紀奧地利作曲家馬勒1907-1909年創作的《塵世之歌》(原譯《大地之歌》)是世界上第一部以唐詩為歌詞內容的大型交響聲樂作品《大地之歌》是馬勒根據漢斯·貝格的《中國之笛》中李白、錢起、孟浩然和王維所作七首德譯唐詩創作的。馬勒對現世的告別。 這是一首悲觀主義者對現世的厭倦, 對彼岸的憧憬,和讚美大地的最後的頌歌。
  • 【每天一篇書評】那抹空靈的生命之歌 ——評《簡媜散文隨筆作品集》
    簡媜散文的語言可以說是詩的語言,詩歌的語言含蓄而賦有音律美,她的散文語言就具有這樣的特點。詩一樣的語言,為簡媜的散文增添了別樣的畫面感,她所描繪的意象綜合在一起就像是一幅中國畫,立體而又獨特,真實但又虛幻。這些詩意的來源,與她的童年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正是她的少年時代,塑造了今後簡媜散文獨特的風格。
  • 第五屆琦君散文獎:我們怎樣理解歷史和書寫故鄉?
    琦君在《留與他年說夢痕》中寫:「我若能忘掉親人師友,忘掉童年,忘掉故鄉,我若能不再哭,不再笑,我寧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關於鄉土的理性反思或感傷式的懷念也是小說家們寫作的重點,劉大先的《故鄉即異邦》將「知識分子返鄉」時刻選在了最凝重的時刻——陪著父親渡過了毫無尊嚴可言的臨終時期,卻在一場盛大繁複的鄉村葬禮中感受到在都市裡暌違已久的鄉裡的古道熱腸;《山林筆記》是胡冬林的遺作,這首寫給長白山山林裡深林、鹿馬、無數種小動物和不知名的花草的自然之歌伴隨著作者在2017年的離世,也成為一首寫給自己的輓歌。
  • 《八月》:關於童年的「散文詩」電影
    作為一部凝聚導演個人情感的、關於童年的「散文詩」電影,不僅僅是對90年代人文氣韻的生動呈現,更是通過時代輓歌的形式致敬了一代人的理想,平實的黑白影像呈現出成長的詩意與浪漫,顯得尤為迷人。這種「散文詩」式的結構消解了傳統戲劇模式,留給了觀眾更大的思考、回味空間,用感性直覺代替線性邏輯,形散神聚,從而達到了一種更接近於生活本身的真實複雜性、不可知性與思辨性。影片取景於呼和浩特,導演刻意模糊了地域特色,擺脫了過往對內蒙古荒涼、蒼茫的刻板印象,反而是一份風吹影動花相隨的清幽隱秘。導演用極其豐富的聽覺、視覺意象與符號構建出影片的時間、空間特徵。
  • 《星星·散文詩》2020年總目錄
    (組章)蔣志武(廣東)黃昏時,窗臺的天竺葵年微漾(福建)在一首詩裡安靜立冬司  念(北京)河西走廊(節選)王忠民(廣西)大地的聲音(組章)洛迦·白瑪(四川)夜的密語(組章)谷  莉(黑龍江)悲欣交集(組章)王崇黨(上海)木人問(五章)盧  靜(山西)一個老兵的劇場愛  松(雲南
  • 「新詩採擷」蘇然|故鄉夢(組詩)
    並不博大的三百裡河山漾著四肢,伸展漂泊的腳步秋風乍起,父親的嘆息和母親的眼淚在佤山落地生根我背上的行囊,左衝右突滿是內心的蒼涼和母親的淚水凝重的心,在我乘坐的班車一次次駛過六順時,滑落故鄉無恙的故鄉,庭院小河,學校,山崗,童年的牧場都記著我的悲歡
  • 作曲家馬勒《大地之歌》中的「唐詩之謎」
    喜歡馬勒的人,不會不知道《大地之歌》。馬勒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著名的浪漫主義作曲家,他的《大地之歌》根據中國唐詩創作而成,副標題為「一個男高音及一個女低音(或男中音)聲部與管弦樂的交響曲」,在全世界範圍都享有盛譽。1998年,德國交響樂團帶著《大地之歌》來中國尋根。此後,很多學者爭相破解隱藏其中的「唐詩之謎」。最近,一位荷蘭樂迷的求助信引起了我對馬勒及《大地之歌》的關注和興趣。
  • 長大後,最怕突然聽懂一首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總有一首歌,讓你淚流滿面。在網上看到一段話,深受觸動:「有一首歌我很久沒聽了,與它有關的那段記憶我也一同丟了。
  • 《雞西礦工報》‖過年(散文詩)
    《雞西礦工報》文藝副刊2021年2月18日發表散文詩《過年》。感謝編輯老師!
  • 漂泊異鄉的葉紹翁思念故鄉,寫下一首悽美之作,引起旅人的鄉愁
    而且他的詩也是很特色,往往看似在寫尋常之物,只不過是那麼信手拈來,讀來卻又是令人讚嘆不已,寫得極為抒情。一首好的作品自然是有著獨特的美,還有就是能夠打動我們,引起情感上的共鳴,要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話,即使是有著再華麗的辭藻,最終也還是會淪為平庸之作。
  • 抖音這是我父親的日記裡的文字是哪首歌? 《父親寫的散文詩》讓人...
    抖音這是我父親的日記裡的文字是哪首歌? 《父親寫的散文詩》讓人聽到淚奔時間:2019-05-14 11:38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這是我父親的日記裡的文字是哪首歌? 《父親寫的散文詩》讓人聽到淚奔 抖音上有很多好聽的歌曲,影視達人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好聽的歌曲。
  • 木心的一首詩 木生手記
    而第三輯19節全用繁體無標點一排到底,大多節內含有一首自度的古體詩,為閱讀增加了不少難處,光是斷句就要費些思量。雖為閱讀平添了障礙,卻也與古體詩及所論多為國內之事相貼合:既是為尋極少的「小眾」知音(肯定也有看輕長時期文化荒漠化之下大眾讀者的意思),又多一層含蓄也多一道「安全」係數(潛意識中的餘悸),當然也會讓願意沉下心來的「小眾」閱讀者更能句思字辨。
  • 《散文詩》愛情的雪 我知道 她想走進我的心裡
    《散文詩》寫給雪 雪飛舞著在天空優美的盤旋純潔的像一個個小仙女聽飛雪說,你從冬天經過她落在了大地大地給了她廣闊的胸膛冬天的美作註:這是首稍微長點的散文,已經不能叫散文詩了。因為作者感覺文字多了些。寫的不是很好。沒有驚豔和浮誇。像一首平淡的歌。慢慢地吟唱著。緩慢而溫和。
  • 寫一首中秋的詩給故鄉的你
    關於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和傳說可能有很多很多,比如:春秋時期帝王祈福上蒼護佑從而進行祭月、唐玄宗中秋望月時,創作「霓裳羽衣曲」、唐軍裴寂以圓月為構思,發明圓月餅以解軍糧之急、明太祖朱元璋當年將藏有「八月十五起義」的紙條藏入月餅中傳遞到起義將士手中,後為紀念將中秋吃月餅當成習俗流傳下來了、還有什麼「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等大量的民間神話傳說
  • 第一次離開故鄉的李白,還特意寫下一首詩,可見他的一片赤子之心
    不過他又是一位極講感情的人,當他在出發之時,面對故鄉的一草一木,還有過往純真的童年生活,也是讓他感慨萬千。正是這個原因,使得他在臨行之即,還寫特意為故鄉寫下一首詩《渡荊門送別》,以此表達了自己對於故鄉的懷念。故鄉是每個人心中的聖地,離開之時那都會難過,畢竟在故鄉一切都是那麼熟悉,但是為了生活,為了理想,又不得不離開,這也是天下遊子內心最悲痛的一個地方。
  • 散文|梁爽:故鄉的柏樹林
    故鄉的山,如果按區域來說只能算丘陵;故鄉的那片柏樹林,也不是原始森林,是1980年代中期人工育苗栽培的,但它起源於遠古時期。到底有多久遠、有多古老,沒有考證。無論從橫向豎向,仰望遠眺都是一根線。故鄉沒有天然的溪流和溝渠,老百姓全是靠天吃飯,所以名「烈火」。
  • 讓我們來寫一首散文詩:關於母親、兒女和那個秋天
    學生說,老師,上一篇關於青春的詩歌語言跳躍性很大,我們有的懂,有的不懂,我笑了,好的,今天老師給你們一首能看懂的。你們也可以叫它散文詩,因為這裡面的每一句幾乎都和散文的句式差不多,所差,在於仍舊屬於詩歌的節奏。好,下面奉上這首小詩,歡迎評論噢!
  • 舞者江青談舞蹈詩歌劇《大地之歌》:唐詩意蘊與馬勒精神世界
    2002年香港舞蹈團製作了舞蹈詩歌劇《大地之歌》(Das Lied von der Erde),在香港藝術中心歌劇院作了首演,我負責導演、編舞和舞美設計的工作。我創作舞蹈詩歌劇《大地之歌》的動機,來自作曲家古斯塔夫·馬勒生命末期的代表作,同名交響聲樂。
  • 你的故鄉在哪 酷我音樂《張新成·遇見詩》解鎖你心中牽掛的故鄉
    席慕蓉說:「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惘,仿佛霧裡的揮手別離。」故鄉總是給人溫暖,令人思念,描述故鄉的是詩更是數不勝數,那麼藏在你心裡的又是哪一首?在最新一期酷我音樂《張新成·遇見詩》節目中,酷我音樂「青春陪伴大使」張新成為大家帶來了兩首有關故鄉的中外精美小詩,快來聽聽藏在張新成心中有關故鄉詩是什麼吧!By the grey shore, by the grey sea ,And close by lies the town……本期節目中張新成為大家朗讀的第一首詩,是來自德國詩人施託姆的一首英文詩。